20230312211921.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4720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03122119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03122119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03122119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031221192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031221192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031221192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3031221192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3031221192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30312211921.doc

《202303122119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0312211921.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30312211921.doc

第1节  《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课堂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

(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

二、组织课堂活动

  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

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

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2节    在大家庭中生活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

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

四、想一想

   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

   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第3节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

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外活动

了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第4节    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人体外形的四个基本部分,为今后学习人体结构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人体外形的四个部分。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记住四个部分的名称和位置。

教  具:

信息技术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舞蹈导入

 师:

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个运动,活动一下吧。

请你跟着老师这样做。

师:

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在动?

生:

头,脚,手。

师:

小朋友说得真好,舞蹈时,我们身体的好些部位都在动。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的身体”(板书)跟读课题三次。

  

二、新课

 出示图片 指导学生看和说出人体的各部分。

 

(一)人体的第一部分:

头部

 1、竞赛:

头部有哪些东西。

(脑、眼、嘴、鼻、耳朵、头发、舌头等)

 2、教育学生每一堂要充分利用“眼、耳、口和脑袋”。

多动脑,多开口回答,认真看黑板,耳朵要留心。

(二)人体的第二部分:

颈部

 颈部是支撑人体头部的支柱。

(三)人体的第三部分:

躯干

1、老师讲解:

躯干是人的主体。

 体前:

上部是胸,下部是腹。

 体后:

上部是背,下部是腰。

(边讲边指示人体模型)

 2、问答竞赛:

人体躯干里有哪些重要器官?

 心脏、肺、胃、肝、肠等

 3、讲解各器官的重要性。

 A?

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感觉下,然后告诉老师

 会有咚咚的动感,说明胸部有一颗跳动的心脏。

 B?

跟着老师呼吸下试试,有什么感觉?

 呼吸时胸部一会变大,一会变小,是我们的肺在帮助我们呼吸。

4、教育学生只要生命不停止,呼吸和心脏跳动就不会停止,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身躯,爱惜生命。

(四)人体的第四部分:

四肢

1、一起数四肢:

 左手、右手、左腿、右腿。

 双手是上肢,双腿是下肢。

2、讲解:

上肢分:

上臂、前臂和手。

下肢分:

大腿、小腿和脚。

(边指人体模型) 

3、练习 

老师说,学生指出自己的四肢。

4、教育学生

双手是用来写字和干活,我们要有一双勤劳动的手。

双腿能走路和运动,走路能锻炼自己的身体。

三、小结老师问学生答:

(我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四、游戏

(一)老师讲人体各部分,全班迅速用右手指出自己的身体。

 头、颈、四肢、躯干、背、上臂、胸、腹、脚等。

 

(二)找两个同学出来,看谁指得最快最准。

五、总结今天我们都初步了解了人体的各部位,知道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最宝贵的,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危险的事,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不做危险的事,不要让身体受到伤害。

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最后,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

放音乐《健康歌》

第5节 剪纸《双喜》教案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

学会用剪纸符号装饰双喜。

  

2、教学难点:

设计不同的双喜。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范作、彩纸、剪刀、胶水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预设  

1、情景导课:

  

师言: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魔术,一张纸老师只剪两个口,就能使它变成一个字。

  

1)、教师演示  

2)、提问:

老师剪这个双喜用了什么方法?

  

师言:

为什么通过折叠就能得到双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双喜。

  

3)、多媒体出示双喜  

4)、指导学生观察双喜  

5)、总结:

双喜是由两个喜字组成,每个喜字都是左右对称的。

所以我们可以用折叠的手法来剪喜字  

师言:

剪喜字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就用二方连续来剪双喜。

  

2、新课学习  

1)、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回忆二方连续的折法

 3)、指导学生观察折叠好的纸 

4)、总结剪双喜的方法和步骤。

5)、教师演示构图、讲解构图  

6)、多媒体出示的喜字图片  

师言:

比较复杂的喜字我们无法在一节课里完成,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好看的喜字。

  

7)、欣赏教师范作  

3、实践创作 指导学生自由创作  

4、作品展示 比一比谁设计的喜字新颖、独特。

第6节校本课程古诗欣赏《雨过山村》

 教学内容桃 红 复 含 宿 雨 ,  柳 绿 更 带 春 烟 。

                                 花 落 家 童 未 扫 , 莺 啼 山 客 犹 眠 。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古筝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

图中画了谁?

他在干什么?

2、大屏幕出示古诗的内容,教师简介作者。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古诗的意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4、教师范读。

生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指名读古诗。

2、出示课件(文中的插图)。

分小组讨论: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

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

(1)我从 “桃红”看出是描写的春天的景色,因为春天才会有盛开的桃花。

(2)我还从“柳绿”看出来是春天的景色,在春天,柳树都发芽了,才会是绿色的。

(3)我补充一点,我是从“莺啼”得知作者写的是春天,我们在第一课学了一个描写春天的词“莺歌燕舞” ……

4、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宿雨”、“山客犹眠”。

5、师点拨:

在配乐声中老师用散文的形式把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朗读出来,学生欣赏

6、多美的一幅画,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在来读一读。

(1)、男生读。

(2)、女生读。

(3)、齐读。

(4)小组比赛读。

四、背诵积累。

1、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1)、教师引背

(2)、同桌对背。

(3)指名背诵。

(4)、学生齐背。

 第7节程古诗欣赏《雨过山村》

 教学内容  雨 里 鸡 鸣 一 两 家 ,竹 溪 村 路 板 桥 斜 。

                妇 姑 相 唤 浴 蚕 去 ,闲 着 中 庭 栀 子 花 。

教学准备:

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

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

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

(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第8节三年级面塑教案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

2.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

3.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虎。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

难点:

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教学准备:

橡皮泥、牙签、剪刀、面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出示课题做十二生肖中的老虎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看书,请他们提出问题:

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学习的?

2.针对学生问题共同分析。

3.老师讲步骤:

1做头,压出脸型

2装嘴部,切出嘴形,贴上鼻子尖

3压耳窝,做眼睛,做耳朵,做绒毛,做身体4做后退,做前腿,装腿,装头部,装上草叶

4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做到一定时间停下来开始请学生提出问题:

关于面塑你还打算知道什么信息?

6、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

)评价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

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

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第9节面塑——《小花猫》

教学目标:

学习用面塑的技法制作小花猫造型。

教学重点:

能按照一定的造型顺序制作花猫。

教学难点:

1.尾部和四条腿的造型及色彩设计。

2头和身体的比例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而坐,每组桌上放好一定量的彩色面泥。

2.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欣赏面塑成品《小花猫》

提问:

1.这件作品好看吗?

好看在哪里?

(请学生说出作品造型和色彩方面的特色)

2.谁能发现这件作品的制作顺序?

二:

按做作顺序在实物投影下演示制作,请学生欣赏。

边演示边讲解顺序:

1.准备做身体。

2.捏出颈部。

3.折出头部。

4.装上眼睛。

5.做上耳朵。

三:

提问:

谁能把小花猫的尾巴做得更漂亮?

你觉得哪些色彩组合能撮出更漂亮的效果?

四:

学生动手制作,提醒学生大胆设计,设计(色彩)有自己的想法。

五:

讲评学生作品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设计独特,造型生动有趣,色彩组合美观的作品

第10节面塑:

棒棒糖

活动准备:

彩泥、牙签。

活动要求:

1、继续学习指导学生捏,团圆的技能。

2、学习用牙签配合面塑制作成棒棒糖。

教学过程:

一、产生兴趣

1、出示棒棒糖,问:

你们吃过吗?

味道是怎么样的?

2、你们都想吃吗?

让我们一起来做棒棒糖。

二、制作棒棒糖

1、师演示用面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成糖过,插上牙签,制成棒棒糖

2、学生尝试制作。

三、陈列作品。

第11节《巧手彩面一片天》——《蚕豆》

教学目的:

用彩色面调成自己所要的颜色,并学做蚕豆。

教学难点:

1、调色

2、捏成蚕豆时形态要比较像

教学准备:

面团

教学过程:

一、调色

1、拿出两块面团,蓝色的和黄色的。

2、将两块面团捏成一团,并揉搓多次,让它变成均匀的绿色面团。

二、成型1、取大约蚕豆大小的一小块绿色面团,揉成长椭圆形,在掌心间将它压扁,放在垫板上。

2、用黑色的一点点面团搓成很细的长条,轻轻按压在压扁的绿色面团一端,成弧形。

3、这样,一颗可爱的蚕豆就做好了

4、同法可以制作大小不同、形态有别的蚕豆。

第12节蛋壳作画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蛋壳来作画。

2.技能目标:

1)学生能设计并制作精美的图画;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团结协作。

3.态度养成目标1)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动脑、动手的兴趣2)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设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美丽的蛋壳艺术。

(图片展示)2、谈话: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你知道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是啊,那小小的蛋壳经过特殊的工艺,就能成为一件件了不起的艺术品呢!

你看了之后,又有什么体会呢?

(学生说)人们喜欢在小小的蛋壳上作大文章,中国青年何斌就为此而着迷,让我们看看他的事迹。

3、看一则新闻报道。

请学生说感想。

二、教学蛋壳作画的基本方法。

1、介绍蛋壳钻空的方法:

a.在蛋的底部(较圆的那端),画上小圈,然后用刀轻刻,并使用“转蛋不转刀”的密技,将蛋壳刻出一个小洞;b.打好洞后,于蛋壳侧面扎个小细孔,接着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将蛋液吹出将小刷子伸入蛋壳内部清洗,否则会发臭;c.清洗完毕,蛋孔朝下自然阴干半个月,不可以晒太阳或用烤箱,让蛋壳与蛋膜自然结合后,会变得较坚硬适合雕刻;d.蛋壳艺术的创作方式有许多种类,像是:

拼贴、彩绘、线雕(阴雕)、浮雕(阳雕)、镂空、透雕、立体创作等。

2、演示怎样把蛋壳中的液体倒出来。

3、学生自己操作。

4、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用蛋壳做成头像。

a.说一说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头像。

b.想一想,都需要装饰些什么东西?

分别需要什么材料?

c.在纸上画出初稿。

老师指导,分别可以增添些什么东西。

d.自由组合,可以单人独做,可以两人一组。

5、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做成的作品,大家猜一猜他做的是什么。

说一说还可以怎样改进。

第13节  洗   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便后要洗手。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教给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难点:

香皂、毛巾、脸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伸出双手,问学生:

这是什么?

(手)

2、今天一早你们用这双小手都做了些什么?

穿衣服、扫地、画画、(写字)、打电话、搭积木、系鞋带、刷牙、洗脸、吃早饭等很多事。

(边说边出示相关图片)你们吃饭前有没有洗手?

(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说到洗手老师拍了你们洗手的录像大家先看一下。

大家的手洗得对不对呢?

我们先来学一首儿歌《洗手歌》。

  

二、新授:

学习儿歌《洗手歌》

1)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

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2)学生跟着教师朗读儿歌。

(齐读、个别读)

3)教师示范洗手。

边洗边说洗手顺序:

挽袖子——将手打湿——抹肥皂——两手对搓——冲洗——用毛巾擦干。

(4)学生边念儿歌边练习洗手顺序。

(5)会了吗?

现在叫一个同学上来洗一下,看看有没有学会;(拿香皂、毛巾、脸盆)

(6)现在我们都会洗手了,那么就上来试试吧。

(学生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学生,提醒学生要节约用水、不玩水。

表扬正确洗手的学生。

三、课堂练习

1、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辨一辨:

谁做得对,你要对他说点什么。

2、请学生回忆,说一说正确的洗手方法。

四、教师课堂寄语什么时候要洗手呢?

擤鼻子后;与宠物玩耍后;去公共场所游玩;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

8

         

第14节同学之间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想一想,我们每天除了父母、家人外,和谁接触最多呀?

对,是同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同学之间如何相处。

(二)学习讨论

1、出示图(1)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句子:

同学们在操场上一起玩游戏

(读一读) 除了游戏,同学们还会在一起干什么?

那么,同学们在一起要怎么做才最好呢。

2、出示图(2)两个同学在干什么

出示句子:

同学们在学习上要互相帮助。

(读一读)

3、出示图(3) 两个同学在干什么?

出示图(4)两个同学在干什么?

出示句子:

同学们在生活中要互相关心。

(读一读)

小结:

我们已经知道了,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学习上要互相帮助,生活中要互相关心。

那么,碰到了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做呢?

4、想一想,说一说

(1)别人无意间碰了你,把你碰疼了。

讨论:

你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

学生表演,评价。

(2)别人把你的铅笔盒碰掉在地上,铅笔盒里的东西散了一地。

讨论:

你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

学生表演,评价。

小结:

同学们朝夕相处,除了在学习上、生活中要互相帮助以外,还要善于学习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们同学的优点吧!

 5、说一说同学的优点,出示照片。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学校里一起学习、生活,一定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就是互帮互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进步,才能找到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最后,让我们在《找朋友》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第15节《不挑食不偏食》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挑食、偏食的坏处所在。

2.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蔬菜、荤菜,增加生活经验。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体验买菜过程,深入生活,培养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部分蔬菜、荤菜的图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图片:

饼干、薯片、肯德基、麦当劳的食物 提问:

图片上是什么?

     你们平时喜欢吃吗?

你们想天天都吃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原来我们班级的小朋友都喜欢吃这些食物,那肯定很好吃啊!

提问:

知道吃多了会怎么样吗?

(展示胖子看医生的图片)图片中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看医生呢?

如果你是医生,你会对他说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并板书:

不挑食不偏食(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三遍)  、

二、新授

认识常见的菜:

1、提问:

那我们应该吃什么呢?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菜市场看一看我们平时吃的一些菜。

(出示菜市场图片) 2、展示部分蔬菜、荤菜的图片 例如:

白萝卜、胡萝卜、花菜、鸡、鸭、鹅等常见菜。

分别提问:

这个图片中的是什么菜?

你们喜欢吃吗?

 

景练习:

 今天,老师请了一些在菜市场卖菜的“菜农”来到我们教室,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新鲜的菜呢?

 1.“菜农”分别展示自己带来的菜,并说出菜名。

(教师纠正普通话,例如:

茭白,学生普通话不会表达,教师要让学生多说几遍)

  2.指明其他学生充当爸爸妈妈,星期天去菜市场买菜。

 三、课堂练习下列图中哪些行为是对的。

对的在下面括号里面打“√”,错的打“×”。

 1、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巡视。

 2、教师课件展示题目,并让学生来模仿图中人物的行为,加深学生印象。

并共同评判正确或者错误。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小结:

那我们要向谁学习呢?

我们能不能挑食、偏食吗?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的菜,知道了这些菜里面有各种不同的营养,所以我们不能挑食,不能偏食。

要少吃零食,还要坚持多锻炼。

老师希望我们班级每个小朋友的脸都能像红苹果一样

             第16节护眼睛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知道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方法(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2.培养保护眼睛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蒙眼布 吃的东西若干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要是猜不着,对镜瞧一瞧。

师:

打一我们身体上很重要的器官。

(眼睛)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谁知道你的一双眼睛长在哪里呢?

以前学的《五官歌》可以告诉你。

齐说《五官歌》,指名说眼睛长在哪里?

3.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睁开眼睛帮老师找物品,然后蒙着眼睛到相同的地方找物品。

师提问:

开始时找到了,为什么后一次却找不到了呢?

把眼睛蒙起来,眼睛就看不见东西了。

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怎样保护眼睛

1、谈话:

如果眼睛生了病,就会看不清、甚至看不见东西了,那将会很痛苦。

谁知道眼睛会得什么病?

3、出示图

(2):

刘均香近距离看书。

这是谁啊?

她在干什么?

她做的对吗?

为什么不对?

她平时不注意长时间这样了近视眼。

让刘均香说说近视眼的感受。

再出示梅静燕写字图(3)。

教学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学着图(4)的小朋友做一做。

4、出示图(5):

陈同学近距离看电视。

教学:

看电视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问:

这是谁?

在干吗?

做的对吗?

应该怎么做?

5、课件出示图(6):

教学不躺着看书。

6、课件出示图(7):

教学玩耍时不伤害眼睛。

7、课件出示图(8):

教学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8、让学生说一说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二)拓展让学生说说儿歌中的小苏苏那里做的不好?

我们要不要向他学习?

我们应该怎么做?

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