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2—学情分析报告《道德与法治》.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4720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2—学情分析报告《道德与法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2—学情分析报告《道德与法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2—学情分析报告《道德与法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2—学情分析报告《道德与法治》.docx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2—学情分析报告《道德与法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2—学情分析报告《道德与法治》.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2—学情分析报告《道德与法治》.docx

《善用法律》学情分析报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基于学情分析的基础的,只有认真地做好学情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学。

在教学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善用法律》这课时,我认真地做了学情分析,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

学情分析内容如下:

一、课前学情分析

1.教学主题: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

本课内容是对前面《法不可违》《预防犯罪》两节课的延续,包括“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两目。

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中学生而言,本节课实践性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运用。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课程目标”中的“能力”和“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教学对象

八年级的学生涉世不深,心态不成熟、体力不具优势,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

学生亟需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比较高。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考虑到学生的法治观念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设计了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展示、小组交流展示三个活动,鼓励学生体验与对话,合作与探究,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的活跃,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过程,提升思维的质量。

3.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教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

(1)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2)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敢于斗争。

4.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教材和了解学生情况,我制定的教学难点是: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善于斗争。

二、课堂学情分析

1.在课堂教学中,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逐步展开教学。

通过引用资料、设疑导入:

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争先恐后,兴趣很高。

在小组活动中我仔细观察,发现各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讨论交流。

小组长积极组织,每个小组都能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但也发现两名学生练习不认真,态度不够端正,我及时地引导,小组长也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

2.教学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一节课下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效果理想,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难易适度、符合学情,学生的兴趣高涨,学习主动,达成了预测目标。

三、课后学情分析

1.利用“作业批改”了解学情

作业批改可以帮助教师反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态度,从而进行及时查漏补缺,弥补教学不足,以及规划以后新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较高,效果较好。

但也发现一部分学生忙于完成作业,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

这需要在课堂中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必须认真书写,字迹工整,正确对待课后作业。

2.利用谈心法了解学情

对于课堂上发现的那两名练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课下还要继续关注他们。

应该利用谈心法了解学情,通过谈话了解他们不认真学习的原因,正确疏导,激发学习兴趣。

给他们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让他们端正态度,努力学习。

3.利用“教学观察”了解学情

通过教学观察,能够知道学生涉世不深,心态不成熟、体力不具优势,缺少社会经验。

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遇事一定要冷静,过于冲动、以暴制暴是不理智不合法,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且容易伤害自己。

寻求帮助是良策,保全自己真聪明,不可硬拼要智斗,法律武器记心中,时刻不忘“110”。

四、小结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情分析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情,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每一节课都要做好学情分析,包括课前学情分析,课堂学情分析和课后学情分析。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多留心观察,多总结经验,多开动脑筋,把多种学情分析的方法灵活运用,以期达到对学生的行为,思想情感,学习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