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4908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

2008年第9期总第157期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SOCIALscIENCEsNo9GeneralNo157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刘春丹(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250023)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近十年来,网络语言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收集整理网络语言,分析其特点、类型、成因。

认识其表现形式,提出规范的时策建议等方面收获较大。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探讨,以便更为有效地指导网民利用网络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进行网络人际交流,从而提高网民的网络文化意识与素质。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态势【中图分类号H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809珈15504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现象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同时,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取得r很大的进展和成绩,尤其在网络语言的收集、构成、特点、产生原因及规范等方面探讨颇多。

仅以目前查见的资料统计,就有于根元的中国网络语寿词典、网络语占概说等研究专著和词典,以及大量研究论文。

本文拟对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作一个综析,以观照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评析其意义。

揭示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语言研究缘起及发展众所周知,网络最早产生于美国。

因此,最早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也源自美国。

由于当时网络远未普及,最初关注并研究网络语言现象的学者,绝大多数足计算机方面的专家。

他们曾对计算机的语言交际功能进行过研究。

虽然他们对网络语言现象的探讨与分析还不具备语言学家的专业眼光。

但他们开创性的研究为后来的网络语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络语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仅语言学界关注网络语言,其他领域的学者也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将新的研究方法与新的语言实践结合起来,研究这种新兴的语言现象。

国内在研究网络语言方面具有开拓意义的代表文章有周保园的有趣的Cybcrspeech新词汇、徐仲翰的信息时代最活跃的英语前缀“cyber一”、刘凯芳的关于当代英语中以一friendly构成的复合形容词、金筑云的从“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词语谈起、康寿午的电脑专家为什么惊呼象形文字卷土又重来等,这些文章紧跟时代发展,关注网络时尚,并注意从网络文化的实践中收集鲜活的语言材料从语言学的角度透视网络文化,开国内网络语青研究之先河。

此外,国内还有文章从语法学、修辞学、语境学、语体学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角度研究网络语占现象。

二、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说,一般是指“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虚拟聊天室等”。

网络语言不是一种新兴语言,而是网络技术环境下传统语寿的一种变体,是一种新兴的语占现象。

近十年来,人们对网络语言现象已经由漠视到关注,由陌生到熟悉,由简单的斥之为“语言垃圾”到理解、宽容,到理性地对其进行研究。

具体而言,可以将我国近十年来网络语言研究的状况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成绩显著。

为了了解网络交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对传统语言的影响,更好地、深入地理解网络文化的本质,研究者们花费了大鼓的时M和精力,“以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研究网络交际中的种种语言现象,对于新兴的网络语言进行着创造性的探索和建设性的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关于网络语言的专著、词典有近10种,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人们进行网络交际,了解网络文化和阅读已经出版的纸质网络文章。

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专著、辞书类如于根冗的网络语占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和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6月),刘海燕的网络语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李康、张阳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收稿日期:

20080620作者简介:

刘春丹。

山东莱阳人,山东交通学院副教授。

吴传飞: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马静:

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两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55万方数据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周宛润的网络时代的48个关键词(三联书店2000年),易文安的网络时尚词典(海南出版社2000年10月)和实用网络用语(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成蕾的网络流行语(学林出版社2004年),还有网反编辑的网络专用词典金山鸟语通(2003年6月)等。

其中,于根元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是由语言学界参编的第一本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共收录1300多条词语,内容颇为丰富,释义简明通俗,工具性强,便于网民上网和普通读者阅读网文查阅。

而易文安编著的网络时尚词典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网络语言词典,它分为网络时代的暗语、俗语、专业术语、机构与公司、数字语言等几大类。

这两部词典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辞书出版的一项空白,也标志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占现象和研究对象已经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它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这些专著、词典的出版和大量研究论文的发表,对促进网络语言的研究和提高网民的网络文化意识与素质,更好地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为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研究群体多样。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网络的普及,催生出一种新的人际交流形式,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还吸引了一大批研究者纷纷投入网络语苦的研究。

不同的研究者,对网络语苦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理解。

一方面。

网络语言如同一个没有学科界限的学术论坛,不同的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角度阐述对网络语言的见解与观点。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视野和研究手段,研究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背景,分析和解决各自研究领域中同网络文化相关的问题。

这种学术七的自由和研究方法上的兼容并包,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学术背景和学术传统的研究者。

他们之中既有作为“正规军”的语言学专家是以后网络语言研究的中流砥柱,又有其他学科领域的学者,如计算机专家、网络专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学家等;既有教师、研究生、传媒工作者,又有数量众多的网络爱好者。

网络语言研究群体的多样性,为多角度、全方位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研究内容驳杂。

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从最初对网络语言的概念解释,收集整理网络词语,对网络语言进行分类和探讨其特点、成因等,到后来不仅从语言学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体、语境、语义、语用等角度进行研究,还从符号学、社会语言学、文化学等跨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内容呈现为一种无所不涉的驳杂性特征。

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的内容,吴传飞教授曾概括为四方面:

一是收集整理了中国网络用语,出版了3本网络语言词典;-是关于网络语言的概念探讨和网络语言的构成;三是关于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分析;四足对待网络语言的九种态度。

笔者认为,近十年来对网络语言研究的内容范嗣远不止这些。

据笔者查见,除上述四方面,其研究范围和内容还有: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探讨。

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历来是研究中最有争议的一个话题。

研究者见仁见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论网络语苦的特征及其规范一文指出:

“既要容纳其变异,注重其发展,又要进行规范,积极引导,”并提出了规范网络语苦的四条措施。

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规范认为“网络语者的规范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

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应有一定前瞻性,适度超前”,并且要“相信语言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

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认为“网络语言影响了对民族语言纯洁性的继承,而且助长了年轻人浮躁的风气”。

主张“推行媒介素质教育,提高网民尤其是学生的素质和水准,使他们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传媒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

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认为:

对待网络语言,应当持一种开放的和建设性的态度。

既要相信汉语自身有能力去粗取精地改造和吸收网络语言,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网络语言实行必要的干预。

网络语言研究则认为:

目前没有必要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并分析了四方面的理由。

同时,还提出了在网络语苦使用中应着重注意的四个问题。

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曾于2001年专门召集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专题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专家的共识是:

对网络语言应采取宽容理解、积极引导的态度,对其进行了解、记录、研究。

不能用一般词语规范的特点来要求新词语。

对待新词语要宽容,耍有“词语保护”意识。

也要有“品位”意识和“规范度”意识。

于根元教授认为:

“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

语言在发展,语言也需要规范,但规范足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足规范。

”他强调“语言是用来交际用的,规范不能限制交际。

语言的多样化也是生活的需要。

网语足鲜活的时代语言”。

认为对于网语的规范要尊重约定俗成,因为约定俗成是无法代替的客观规律,可以体现语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网络语言的特征分析。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语言现象,无论足形式还是读音,与传统语言都有着较大差别。

有关网络语言的特征,也是研究者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各家通过考察网络语言现象,结合具体的网络语言材料,分析概括了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语占的特征。

网络语言:

信息时代的占说方式一文将网络语言的特征归纳为“个性化、主观化、形象化、符号化、数字化和字母化”六个方面;中国网络语言初探将其归纳为“依存性、多元性和直观性”;谢芷欣在网络语言的风格特征中对网络语言的特征归结为“简约、具象性、新奇有趣、随意性、幽默诙潴”;陈光明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未来展望指出网络语言的特点是“口语沈晓静:

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成都师专学报2001年第l期。

李剑冲:

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规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沈艺虹:

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丰t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江南、庄园:

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刘彦超、宁方民:

网络语言研究),武警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56万方数据化、简洁化、符号化、三明治表达和奇特的句式”;刘彦超和宁方民在网络语言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是“简洁实用、人情味浓、生动形象、调侃诙谐、格调低下”;张红镝在谈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中也谈到了网络语言的“简沾口语化、生动形象化、娱乐游戏化、创造随机化”等特征。

网络语言正是凭借自身所具有的简洁实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特点才得以在网络文化环境中迅速广泛地传播开来,并成为一种语言时尚,但其粗俗化、格调低下等特征确又对传统汉语有所冲击,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也是许多人主张对其进行规范的一个原因。

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冲击与影响探讨。

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看法:

一是认为网络语言将会给汉语带来不良影响,使传统语言在“语言的深厚意蕴,音乐美,语苦的凝重、精练、准确,以及语言的规范性和逻辑性”等方面受到网络语言的挑战。

因此,面对网络语寿的冲击,“现代汉语词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了鳃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虽然网络词汇对汉语词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但还是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并在“词义进一步衍申、外来词语激增、生造词增多和构词方式简易化”等方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发展,从而使网络语言“逼迫一批汉语词汇下岗,快速催生新词,使一部分旧有汉语词汇获得新生,并快速引进外来词。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一文还认为:

网络语言能够使传统“媒体语占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简洁而新鲜”,并在“一段时fHJ内影响传统媒体。

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网络词汇的构词方式及构词特点分析。

不少研究者还专文探讨网络词语的构造方式及特点等。

如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一文分析了网络词汇有“复合造词、谐音造词、仿拟造词、假借造词”等七种主要造阋方法。

论借iFd网语则主要从新词产生的主要途径借用这一角度归纳了网络词语主要来自借义、借形、借音等途径,并分析了借词网语兴起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趋势。

而浅析修辞手法在网语构词中的运用一文则是从修辞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词汇的九种构造新词的方式。

另外,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构词特点结析和网络称谓词的表现形式与规范评析等文章也都对网语的构词方式和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这对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总结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探讨其构词规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网络语言的修辞方式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语言,把握这种新的语言现象,也有研究者撰文探讨网络语言的修辞方式。

代表性文章有简论仿拟格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网络语言中另类“飞白”的语用分析、网络语言中隐喻现象的研究和网络语言的新修辞现象等他们通过具体的网络语言实例。

分析了仿拟、飞白,隐喻、通感、别解等辞格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特点和修辞效果,使我们对网络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

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探讨。

中文网络语码混用及变异现象、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理据分析、小议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等文章主要从语言变异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在语音、形态、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存在的变异情况及其原因,另外,网上聊天语言的特殊语境和交际特色、网络语境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形式意味化手段等文章则从语占交际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语言的语境特点和特殊的交际风格。

上述主要是从语言学范围研究网络语言的基本状况。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研究角度观照网络语寿。

如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两篇文章就是从符号理沦的角度分析研究网络语言的。

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网络语言拓展r研究思路。

第四,研究气氛活跃。

不仅语言学家纷纷关注探讨网络语言这一新兴的语言现象,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考察网络语言的成因、特征、对社会的影响,或提出对其规范的对策建议,或从文化传统与网络语言的关联探讨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思维、审美等的关系。

研究者的教育经历、学术背景,以及研究兴趣共同构成网络语言研究的多姿多彩的百花园。

在这个百花园里形成了一种浓厚、活跃的争鸣气氛。

围绕网络语言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网络语言的概念、特征、构成类型、产生原因、网络语言的规范、发展规律。

以及对语文教育、词汇教学和语言发展的影响等等,都展开了广泛而又热烈的讨论。

这峰讨论不仅见于语言类杂志,还发表在有关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新闻传播类杂志,其他社科类杂志,以及网络、计算机技术类杂志。

这种浓厚活跃的研究氛围,对于促进网络语言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快网络语言学的学科建没,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虽然在中国只有不足lO年的时间,fH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研究景象。

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将会朝着更加理性和纵深化的轨道前进。

具体来说,将会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第一,研究视角将更加多无化。

近十年来,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已从初期的对其出现大惊小怪,知之甚少,斥为“语言垃圾”,视为“洪水猛兽”,到后来对其宽容理解,进而转向深人的探讨,研究视角已不再囿于收集整理网络语言,分析其特点、类型、成因,认识其表现形式,提出规范的对策建议等等。

而是呈现出跨学科特色和多元化研究的发展态势。

网络语言中的很多宏观现象和微观i舌语,以及网络语言发展欧红秋: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挑战,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

周红苓: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

157万方数据中的很多规律性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蘑视。

研究者们将不仅仅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注重对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语音、修辞、语体和语境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会更多地从发展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符号学、文化学、社会文化学等角度,借鉴、吸收多学科的研究理论、成果和方法,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找其规律性。

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等文章已开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透视网络语青。

伦珥!

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行为探析、网络语寿伦理的原则与规范则是从伦理学角度探讨网络语言的先例。

论网络时尚与网络语言的互动、网络语言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网络渊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等文章则开了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的先河。

另外,网络语言的审美特征则从美学的角度为学界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种视角。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和网络文化已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将呈现出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研究态势。

第二,研究内容将更加深入、细化。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网络语言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从查见的研究文章看,观点重复者多,真知灼见者少;创新不足,偏颇常存。

因此,深入、细化的研究态势将引导我们更全面、扎实地在网络语言研究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相信随着网络语言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学界的研究力度将会更大,挖掘会更深,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未被认识和发现的现象和规律被研究者们揭示出来,进而建立网络语言的研究体系和学科体系,从而更为有效地指导网民利用网络和网络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进行网络人际交流。

第三,研究心态将更加理性化。

网络语言走过了被斥之为“语言垃圾”、视为“洪水猛兽”的初始期。

目前,人们大都能够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网络语言,对其宽容、理解。

学界的研究也从初期的认为网络语占“会给汉语规范带来极大的破坏”,影响汉语的纯洁性,必须加以限制并规范,到后来承认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对待网络语言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要用柔性原则去规范,相信语言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排污能力。

这一研究心态上的变化,必将有助于网络语言的良性发展和对网络语言的进一步研究。

四、结束语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社会发展越迅速,语言越会不断地被串富被更新。

网络语寿是一种新的语占实践。

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首先,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能够厘清网络文化发展的脉络,揭示网络语言产生的规律,从理论上指导网民更好地了解网络语占,从而提高网民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网络交际能力,提高网络文明意识。

其次,鲜活的网络语言为语言学增添了新鲜血液,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将有助于拓展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丰富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为语言学的研究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语言学的发展。

再次,将有助于网络时代的辞书编撰与出版工作。

最后,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也将有助于网络文化学、网络交际学、网络心理学等与网络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建立和研究。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网络语言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研究成绩,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网络语言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我们相信,随着学界对网络语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网络语言的研究将会更加成熟,研究成果将更加丰硕。

闪雄:

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语文建设)2000年第10期。

吴传飞: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弱(责任编辑:

艳红)万方数据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作者:

刘春丹作者单位: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250023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英文刊名:

SHANDONGSOCIALSCIENCE年,卷(期):

2008(9)被引用次数:

3次参考文献(13条)参考文献(13条)1.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慨观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6)2.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2000(10)3.王冠中网络词汇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冲击和影响期刊论文-社会科学战线2003(05)4.周红苓浅淡网络时代的现代汉语词汇教学期刊论文-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05)5.欧红秋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挑战期刊论文-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5)6.刘彦超;宁方民网络语言研究期刊论文-武警学院学报2004(04)7.江南;庄园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期刊论文-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8.沈艺虹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期刊论文-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9.李剑冲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规范2004(06)10.沈晓静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2001(01)11.马静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苦期刊论文-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12.谢新瑛从网络词汇看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3.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6)引证文献(3条)引证文献(3条)1.林纲高等院校开设网络语言课程的教学探讨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10

(2)2.刁晏斌网络语言三题期刊论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3.金志茹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期刊论文-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本文链接:

htt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