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427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9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L-T+1027-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

ICS27.100CCSF24备案号:

19448-200713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1027一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Acceptancetestspecificationofindustrialcoolingtower藕F纂2006-12-17发布2007-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DL/T1027一2006目次4日月,勺OJJ.伪介,生22前言.,.价.,.,.,.1范围.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一”.3术语和定义一价4总则.5测试前的准备工作.,“.,6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测试7噪声测试8飘滴损失水量测试,9A9试报告DL/T1027一2006nil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结合近年我国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的发展现状和测试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原能源部标准NDGJ89-1989工业冷却塔测试技术规定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118-2000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基础上,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冷却塔测试、设计、科研单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的。

本标准对火力发电厂工业循环水湿式冷却塔的热力性能、飘滴损失水量和噪声三项主要工艺性能的验收测试做子规定。

为便于测试工作的开展和适应对测试项目的不同要求,对冷却塔的热力性能、飘滴损失水量和噪声三项测试工作分章单列。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原能源部NDGJ89-1989工业冷却塔测试技术规定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滩起草单位:

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志梯、胡三季、段杰辉、王大哲、赵顺安、史鲁平口DLlT1027一2006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水湿式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噪声和飘滴损失水量测试的统一程序,及各项参数的测量方法、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对测试结果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湿式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工业循环水冷却塔的验收测试。

非验收性质的冷却塔测试可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各类空冷塔以及烟囱和冷却塔合建的排烟冷却塔的验收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T7190.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7190.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1234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F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DI.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循IT,水冷却塔circulatingwatercoolingtower用于循环水冷却的一种设施。

水被输送到塔内,使水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或热、质交换,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

3.2湿式冷却塔wetcoolingtower水和空气在塔内直接接触,热、质交换同时进行的冷却塔。

3.3自然通风冷却塔naturaldraftcoolingtower靠塔内外空气的密度差或自然风力进行通风的冷却塔。

3.4风筒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一chimneytypenaturaldraftcoolingtower具有一定高度的,不同几何形状通风筒的自然通风冷却塔。

火力发电厂常用的冷却塔风筒为双曲线型。

3.5机械通风冷却塔mechanicaldraftcoolingtower靠风机进行通风的冷却塔。

DL/T1027一20063.6逆流式冷却塔counter-flowcoolingtower在冷却塔内水流自上而下,空气流自下而上,水流与空气流的方向相反。

3.7横流式冷却塔cross-flowcoolingtower在冷却塔内水流自上而下,空气流水平流动,水流与空气流纵、横成交叉流动。

3.8淋水填料packing设置在冷却塔内,使水溅散成水滴或水膜,以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的一种装置。

填料高度packingheight淋水填料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填料径深packinglength横流式冷却塔淋水填料竖向两端面间的水平距离。

淋水面积areaofwaterdrenching冷却塔内淋水填料顶面可淋到水和通风的净面积。

淋水密度masswaterflowperunitplanareaofpacking单位时间通过每平方米淋水填料断面的循环水质量流量。

冷却塔配水系统distributionsystemofcoolingtower冷却塔内由水槽、水管或水池与溅水喷头组成的水分配系统。

溅水喷头spraynozzle冷却塔配水系统的部件,通过它使水喷溅成细小水滴。

配水竖井verticalwellforwaterdistribution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内的井式构筑物,用于把进入塔内的水分配到配水系统。

除水器drifteliminator设置在冷却塔内,用来拦截和收集出塔气流中所夹带飘滴的装置。

飘滴损失水量waterflowrateofdriftloss被出塔空气流夹带出冷却塔的飘滴水量。

冷却水温差(冷却幅宽)coolingrange进入冷却塔的热水与被冷却后的水之间的温度差值。

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ambientairdry-wetbulbtemperature在冷却塔上风向,不受出塔空气回流影响条件下测得的空气干、湿球温度。

910111213141516171819233333333333DL/T1027一20063.20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inletairdry-wetbulbtemperature在冷却塔进风口处测得的空气干、湿球温度。

3.21气水比air/waterratio进入冷却塔的干空气与循环水的质量流量之比。

常以符号兄表示。

3.22冷却数numberoftransferunits(NTU)表征冷却塔内包括喷淋区、淋水填料区和填料下的雨区在内的淋水装置的热、质交换能力的特性数,也称为交换数。

常以符号.C2或N表示。

3.23容积散质系数coefficientoftransfermass表征冷却塔淋水装置单位体积的热质交换能力的特性数。

常以符号K或八、表示。

3.24冷却塔格(单元)cellofcoolingtower机械通风冷却塔群或塔组中的一个独立单元。

具有单独的配水系统和风机,有围护结构与其他单元分开。

3.25冷却塔群(组)groupofcoolingtowers山多个独立的机械通风冷却塔格组成的单列或多列塔群(组)。

3.26塔的实测冷却能力testcoolingcapability将试验中实测的工况条件修正到与设计工况条件相同时塔的散热量。

3.27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曲线thermalperformancecurvesofcoolingtower表示冷却塔的淋水填料的性能和体积所确定的冷却数SZ与气水比完的一条关系曲线S2-=f(A),在双对数直角平面坐标系中为一直线,其特征是当形曾大时S2相应增大。

3.28冷却塔的工作特性曲线workingperformancecurveofcoolingtower表示由设计气象参数和进出塔水温所确定的冷却任务与气水比之间的关系曲线口=f(A)。

在双对数直角平面坐标系中为一曲线,其特征是兄增大口相应减小。

3.29进塔水压inputwaterheadoftower自然通风冷却塔指配水竖井内的水面水位与塔贮水池水面水位差值,机械通风冷却塔则指进塔水管中心线处的总水头与塔贮水池水面间的差值,又称之为配水高度或供水高度。

3.30风机轴功率inputpoweroffan作用在风机叶片轮毅传动轴上的功率,不包括传动部分消耗的功率。

3.31背景噪声environmentalnoise冷却塔外噪声源产生的噪声。

3.32厂界冷却塔噪声noiseforcoolingtoweratboundaryofpowerplant在对冷却塔噪声敏感的环境区域的电厂法定厂界外1.Om,距地面高度1.5m处测得的冷却塔噪声。

DL/T1027一2006当厂界有围墙时,应为在围墙顶部测得的噪声。

3.33冷却塔噪声noiseforcoolingtower在冷却塔周围固定位置测得的冷却塔噪声凸4总则4.1火力发电厂新建或改建的工业循环水冷却塔在投入正常运行后,应及时对冷却塔的冷却能力、飘滴损失水量和噪声进行单项或多项验收测试。

因测试条件不符合要求,不能在冷却塔投入正常运行后及时进行验收测试时,验收测试工作也应在冷却塔投入正常运行后的一年内完成。

4.2冷却塔的验收测试工作应委托具有冷却塔测试能力和经验的单位承担。

4.3当新建或改建的冷却塔需进行验收测试时,宜在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阐明,并宜将验收测试所需的费用列入土程投资概算。

4.4冷却塔的验收测试宜按以下程序进行。

a)编写测试工作大纲;b)进行测试前的各项准备L作:

c)现场测试;d)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e)编写验收测试报告。

5测试前的准备工作5.1测试塔应由委托单位指定。

当对冷却塔群中的单格塔进行测试时,也可由委托单位和测试单位协商选择测试塔。

5.2测试单位在测试前应到测试塔现场调查。

5.3冷却塔测试前,测试单位应编写测试大纲。

测试大纲应包括下列内容。

a)测试目的和要求。

b)被测试冷却塔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概况,包括下列内容。

1)冷却塔的塔型、主要几何尺寸及设计淋水面积。

2)淋水填料的形式、材料、填料高度、横流式冷却塔的填料径深、填料的安装支承方式、支承材料。

设计采用的淋水填料热力和阻力特性。

3)除水器的形式、材料、安装位置、安装方式,设计采用的除水器阻力特性。

4)配水系统的形式和布置、溅水喷头的形式和塔内不同配水分区的喷嘴直径、喷头间距和各种直径喷头的数量、喷嘴前的设计压力5)机械通风冷却塔的风机形式、叶轮直径、风机的特性曲线及设计工作点风量和全压、风机的设计轴功率。

6)冷却塔的设计热力特性曲线。

7)冷却塔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8)循环水水质分析报告。

e)被测试冷却塔的竣工图或施工图,包括:

1)冷却塔在火电厂总平面图中的位置图;2)冷却塔的平面图、剖面图。

d)测试内容和试验工况。

e)测试项目、测点布置、测试方法和使用的仪表。

f)需要加工制作的测试工具和设备。

DL/T1027一20069)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h)测试结果的评价方法i)测试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J)测试工作进度计划。

k)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1)需要委托单位(业主)配合的事项。

5.4冷却塔测试开始前,应对冷却塔进行全面检查,按设计和测试要求消除冷却塔各部分的缺陷。

为了保证冷却塔在良好的运行工况下进行测试,冷却塔的各部件和设各应满足下列要求。

a)冷却塔的配水系统应清洁、通畅.无杂物堵塞、无漏水和溢水现象,喷嘴应完整无损、喷溅正常。

b)淋水填料外观应整齐、无缺损、无变形、填料表面不应有藻类、油污及其他杂物c)逆流式冷却塔的淋水填料应充满填料层。

横流式冷却塔应避免在淋水填料顶部出现空气直流通道。

d)除水器表面应清洁,不应有阻碍空气正常通流的杂物、藻类和其他附着物。

e)除水器层应布满除水器,不应有空气的旁路通道。

f)冷却塔的进水管阀门、冷却塔之间的联络管阀门应启闭灵活,便于调节。

9)机械通风冷却塔的风机、电动机和减速装置应运转正常。

h)冷却塔集水池内水位应处于正常运行水位或测试要求的水位。

i)试验大纲中提出的其他要求。

5.5冷却塔测试中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仪表,使用中应注意检查,以保证仪表在测试过程中达到测试要求的精度。

5.6冷却塔测试前应在测试现场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a)确定各测试项目的测点位置;b)搭设测试平台和气象亭;c)架设临时电源;d)加工和安装测试设备和仪表,备好测试时放置仪表的台、架。

5.7测试前应准备好各种测试所用的记录表格。

5.8测试前应组织参加测试的人员熟悉各测试项目和所用的仪表,并按测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各种项目的预测试。

6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测试6.1测试条件6.1.1在进行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测试时,环境气象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试工作宜在夏季接近设计的气象条件或气温较高季节的白天进行。

b)测试工作不应在雨中或雨后立即进行。

雨后的测试开始时间宜在雨停1h以后。

c)机械通风冷却塔的环境平均风速不应大于4.5m/s,阵风每分钟平均风速不应大于7.Om/s:

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环境平均风速不应大于3.0m/s,阵风每分钟平均风速不应大于5.Om/sod)在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在地面目测从自然通风冷却塔风筒出口排出的湿热空气流应充满风筒出口。

e)当大气存在逆温层时,不应进行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测试。

6.1.2进入冷却塔的循环水水质应符合GB/T50050和DL5000的有关规定。

6.1.3冷却塔验收测试中,各项主要参数允许偏离设计值的范围见表1。

非验收性质的冷却塔测试可根据测试i4要确定各参数的测试范围。

当进塔水温偏离设计值较大,水温差与设计值相差较大时,应计算DL/T1027一2006进塔水温对冷却塔散热性能的影响。

表1主要参数允许偏离设计值范围参数名称允许偏离设计值范围进塔千球温度A士14刀进塔湿球温度z,士8.5C进塔水流量Q士10%进、出塔水温差4t士20%6.2侧试项目6.2.1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应测试下列参数。

a)环境气象参数,包括空气干、湿球温度,大气压力,风速和风向;b)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c)进塔水流量:

d)进、出塔水温;e)进塔空气流量;f)机械通风冷却塔的风机轴功率和风机叶片的安装角。

6.2.2根据测试工作要求的深度和现场测试条件,经委托单位和测试单位双方协商,可选测下列各项参数。

a)出塔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及其分布;b)淋水密度分布;C)冷却后水温分布;d)塔内风速分布;e)塔内各部分阻力及全塔总阻力;f)配水池或水槽内水深:

9)管式配水系统中溅水喷嘴前的水压;h)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竖井内水位或机械通风冷却塔的进塔水压。

6.2.3当被测试的冷却塔集水池有补充水注入,或相邻冷却塔的循环水从塔间联络沟注入,并且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也从冷却塔排出,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又在集水池出口测量时,还应测量补充水、来自相邻塔的循环水以及排污水的流量和水温。

否则,在每一工况的测试过程中,应停止向冷却塔的集水池补水和从集水池向塔外排污,并关闭塔间联络沟闸门。

6.3测试要求6.3.1各项参数的测试应在该试验工况调整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

自试验工况调整完毕至开始。

各项参数的测试时间为:

单格的机械通风冷却塔不宜小于30min,机械通风冷却塔群和自然通风冷却塔不宜小于lha6.3.2每一工况测试过程中,各项主要参数的每次测值与该工况各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允许变化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进塔空气湿球温度五士0SC进塔空气千球温度认士3.0C进塔水温t:

士。

.50C进塔水流量Q士5.06.3.3每一工况测试延续时间不应少于1h。

各项参数的测试次数和时间间隔不应少于表2和表3的规定。

DL/T1027一2006表2必测参数测定次数及间隔序号参数名称次数臀1环境风速、风向3202大气压力及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6103进塔水流量2330204进塔水温6105出塔水温2-630-106进塔空气流量1-260307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6108补充水流量、水温2309排污水流量、水温23010风机轴功率1-y230注:

当采用集水容器测出塔水温时,由于布点多,测定6次有困难时,应不少于2次表3选测参数测定次数及间隔序号参数名称次数叹磐1出塔空气干、湿球温度1-260302各部分阻力及风机全压1-2303进塔水压力2304塔内风速分布1605淋水密度及冷却后水温分布1-260306配水池或水槽水深2306.3.4每一测试工况的各项参数应同时进行测定。

当出塔水温的测试点距冷却塔集水池较远,冷却水落到集水池流到测温点时间大于5二时,则出塔水温度测定时间要较其他参数测定时间推迟,推迟的时间按公式

(1)计算:

l)0m(歇二_60pwV1卜一Q式中:

T,-一推迟时间,min;P.-一水的密度,kg/-;w一一集水池中水的体积与沟入口至测点间的体积之和,而:

q实测进塔水流量,kg/h.6.3.5冷却塔的验收测试有效工况点不应少于3组。

6.4测试仪表和测量方法6.4.1环境风速和风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量仪表采用带风向标的旋杯式风速风向计。

b)测点布置在被测冷却塔或塔群的上风向开阔地带;机械通风冷却塔和进风口高度等于或小于DL/T1027一2006的自然通风冷却塔,测点距塔或塔群边缘不小于30m;进风口高度大于8.0m的自然通风冷却塔,测点距塔或塔群边缘不小于40m.c)风速风向计的测点高度在地面以上1.5m-2.Om处。

6.4.2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量仪表选用机械通风干湿表,或精度不低于机械通风干湿表的其他测量干、湿球温度的仪表。

温度表的分辨率不应大于OTC,精度不应低于0.5级。

利用不同的干湿表所测得的十、湿球温度计算相对湿度时,系数A按表4取值。

表4干湿表的A值序号干湿表类型通风方式通过感温元件的风速田八系数产一且1标准百叶箱通风干湿表机械通风3.50.0006672阿斯曼通风干湿表机械通风2.50.0006623百叶箱球状干湿表自然通风0.40.0008574百叶箱柱状干湿表自然通风0.40.0008155阿费古斯特湿度表自然通风0名0.0007947b)在被测试冷却塔的上风向,距冷却塔或塔群的进风口30m-50m处布置测点一处。

c)测温仪表应悬挂在通风良好的气象亭内,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仪表距地面高度为1.5m-2.0mo6.4.3大气压力的测量。

仪表宜采用福廷式或空盒式大气压力表,大气压力表上应附有温度计。

6.4.4进塔空气的干、湿球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4.4.1自然通风冷却塔可根据塔的大小和周围环境条件,沿塔周围均匀布置测点2-4处。

测点距塔进风口下缘的距离为3m-5m。

仪表安装高度为距集水池上缘1.5m2.Om。

也可采用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值口6.4.4.2机械通风冷却塔的测点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单狈9和双侧进风的矩形冷却塔。

1)当进风口高度不大于4.0m,且宽度不大于6.0m时,在每侧进风口宽度的1/2处设测点一处。

测点距进风口百叶窗的距离在2.0m之内。

仪表安装在集水池上缘1.5m-2.Om的高处。

2)当进风口高度大于4.0m,宽度大于6.0m时,在进风口宽度和高度的1/4及3/4处各设测点一处,测点距进风口百叶窗的距离为2m-3m.b)周围进风的多边形和圆形冷却塔,沿塔周围均匀布置4处测点,测点至进风口的距离为2m-3m.当进风口高度不大于4.0m时,仪表安装在集水池上缘1.5m2.Om高处;当风口高度大于4.0m时,在进风口高度的1/4和3/4处各设测点一处。

6.4.4.3测温仪表应符合6.4.2a)的规定。

6.4.5进塔水流量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4.5.1进塔水流量宜在进水压力管上测量。

当在进水压力管上测量有困难时,也可在冷却塔的出水管(沟)中测量。

在出水管(沟)中测得的水流量数据还应计入该工况测试时段内的冷却塔蒸发量、风吹量、排污量和补充水量(当循环水排污和补充水在冷却塔集水池实施时)。

6.4.5.2在进水管测水流量时,仪表的测量精度不低于2.5级。

6.4.5.3在无压的出水沟道测量水流量时,宜采用量水堰或流速仪。

6.4.5.4测量仪表的安装位置应按仪表的伸用说明书要求设置。

DL/T1027一20066.4.5.5采用皮托管测进塔水流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点前保持5-8倍、测点后保持3-5倍进水管直径的直管段,在此直管段范围内不得设有截流阀门。

b)在进水管道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上分别设置测点。

当管径小于500mn时,测点可布置在一条直径上。

c)在进水管道测试断面上划分等面积环,等面积环的划分数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等面积环划分数RTE(300400-90010001500多1600环数个)3)5)7)9各等面积环测点与管中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