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433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df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df

案例分析安全2010年第1期北京地区现有加油站1100多个,遍布北京市主要交通干线的周边地区。

加油站作为危险化学品装置,属于石油石化类高危行业。

近年来,加油站在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事故,例如,2007年11月24日,上海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储气罐爆炸事故就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加油站无论是油站建设、设施检修或改造都需要用到承包商,如施工队伍、设备安装队伍等。

外来施工队伍和人员的参与不单提供了技术服务,也节约了企业的成本开支,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但是由于承包商队伍背景不同,流动性强,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不同,他们的进入也给加油站新增了很多风险,给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享受承包商服务的同时,加油站也面临如何有效管理好承包商的问题。

1事故案例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30名附近居民和油气加注站旁边道路上行人受伤,其中2名伤势严重的行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周边约180户居民房屋玻璃不同程度损坏,12家商店及70余部车辆破损。

浦三路油气加注站是上海泛华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

2004年,某公司向上海泛华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租赁经营该油气加注站。

该油气加注站共有10m3液化石油气储罐3个、20m3汽油储罐2个、15m3汽油储罐1个、15m3柴油储罐1个,以上7个储罐均为埋地罐。

该油气加注站主要经营车用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

某公司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存在安全隐患,2007年10月12日,油气加注站暂停营业,进行检修。

同日,太平洋公司用10瓶氮气分别将1号、2号储罐内的剩余液化石油气物料压到槽车内,进行退料,至储罐液位表到零位后结束,但没有对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置换。

11月7日,施工人员按合同内容开始对管路进行除锈、刷漆。

11月14日,浦东销售中心变更工程项目内容,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增加了更换系统管道的内容。

11月22日,管道全部更换完毕。

11月23日15时,用压缩空气气密性试验代替对新更换管道的压力试验,并确定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为1.76MPa。

在没有用盲板将试压管道与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隔离,且储罐的液相管道阀门和气相平衡管阀门处于全开情况下,19时,用空气压缩机将试压管道连同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一起加压至1.2MPa,保压至24日上午。

24日7时10分,继续升压;7时40分,焊工违章进行液化石油气管道防静电装置焊接作业,7时51分,当将第3只单头螺栓焊至液化石油气管道气相总管,空压机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牛蕴吴祚祥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23案例分析安全2010年第1期加压至1.36MPa时,2号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爆炸,罐体冲出地面,严重损坏,其余两个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受爆炸冲击,向左右偏转,造成液化石油气罐区全部破坏,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将混凝土盖板碎块最远抛出420多米。

造成“11.24”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例如没有按照安全检修要求对检修管道和设备内的气体进行置换、擅自用气密性试验代替管道的压力试验、没有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承包商的施工人员违反检维修操作规程,为了赶工期,节省施工成本,缩短工序,擅自改变施工方案用压缩空气替代氮气,对LPG气罐和管线进行气密性压力试验,使罐内达到了爆炸极限浓度。

承包气罐检修作业的是具有相应资质的太平洋液化气有限公司,而实际进场作业的是其分包商,分包商施工人员进场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安全意识淡薄。

建设方没有对施工方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到位。

在加油站建设或维修期间,承包商经常承担着建设施工、改造维修等各类施工作业,这类作业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如果承包商对工作环境非常陌生,对施工工艺不甚了解,没有在现场操作人员的指导下作业,发生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

国外对承包商施工现场的管理非常严格,在现场具体作业实施过程中,国外企业目前常用的有22张检查表,百万工时统计表、LTI(LostTimeIncident/Accident)统计表、STOP卡等。

在每项工作之前,都要按照安全工作分析程序SJA(SafeJobAnalusisProcedure)逐项分析,各种工况都包含其中,从设备的安装到生产过程的控制,指导施工结束的整个过程,将所有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措施。

这样就杜绝了很多事故,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所以说,加油站建设方需要加强承包商的管理,对承包商进行必要的审查、培训、监督和考核。

那么,加油站具体如何有效地管理好承包商的安全问题,减少事故的发生呢?

2对策措施国内油品销售企业吸收国外成熟经验后在承包商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承包商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成熟经验,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在中国石油HSE管理原则的九项内容中第九条就定义了承包商的管理原则:

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这条管理原则要求企业应将承包商HSE管理纳入内部HSE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并将承包商事故纳入企业事故统计中。

承包商应按照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统一要求,在HSE制度标准执行、员工HSE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等方面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改进HSE表现,满足企业要求。

具体来讲,加强承包商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企业应该对承包商参与给予足够的关注,把承包商当作自己企业的队伍,把承包商的员工当作自己的员工,用统一的安全准则管理承包商。

首先,就要加强承包商的培训管理制度。

凡是承包商参与的作业,其员工都要接受相应的生产操作和维修作业培训。

企业对承包商的安全培训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要加强承包商管理层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承包商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其二要加强基层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让操作人员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解决措施;其三要加强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让作业人员充分了解所从事作业的性质、特点和以前的事故案例。

企业对承包商的培训,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这不仅能减少承包商员工的违章操作,也能够减少企业员工的伤亡。

其次,严格承包商的安全准入资格,提高承包商的准入门槛。

承包商安全管理是很多业主的一个薄弱环节,24案例分析安全2010年第1期也是难点和重点。

业主对承包商的有效安全管理应该从招标阶段开始。

企业要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业绩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和审核。

国外很多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都把安全准入作为首要条件。

只有通过安全准入的承包商才有资格参与竞标。

企业需要从承包商队伍资质、HSE业绩、人员素质等三个方面把好关,选择资质健全、实力匹配、业绩良好、服务优良、管理严格的承包商进入企业市场。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考核承包商的制度,评估承包商在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能力。

必要时,企业可以对承包商当前的项目进行实地考核,确保引入安全业绩高的承包商。

(2)改进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方式,加强过程风险管理业主应该强化施工工程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要严格选择施工监理单位,对现场监理要提出明确要求,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现场监理要及时清除,同时要严肃施工人员的“三违”行为,坚决消除“以包代管”的思想和认识。

承包商的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管理施工人员在现场的作业,业主的任何员工都有权利监督承包商的现场作业,及时报告不安全状况和不安全行为。

企业员工有权制止任何“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

加强施工风险管理,企业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

施工作业前,企业可以要求承包商对作业本身进行必要的作业危害分析(JHA)。

对于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等高危作业应该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

施工作业过程中,承包商方应有安全监督员全程监督。

(2)加强施工队伍民工素质教育,民工安全项目就安全了。

目前,项目上的施工队伍的基本元素就是民工,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

笔者认为,项目安全管理首先要管好“人”,然后再理“事”,这也与安全管理的人本思想是相符的。

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相互之间参差不齐,流动性大,不像项目上的职工好管理。

我们的安全管理制度要由安全管理者来安排,具体到实践则由他们来操作,他们的安全程度就代表了我们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民工照章作业安全生产,我们的项目才能安全。

所以,加强民工安全教育,把他们当作企业的职工一样来善待,把安全生产知识时时刻刻贯授于生产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项目的安全目标就会实现。

(3)加强项目自身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现在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年轻化,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

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只知道照本宣科,将规范里面条条框框直接摘抄,没有结合工程特点、施工作业环境而系统地分析,做的安全技术交底没有针对性,泛泛而谈,这如何管理工人,教育工人。

所以,项目要加强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理论的学习,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要对年轻的同志“传、帮、带”,以“现场”为教场,以施工作业为“教案”,怎么做?

如何做?

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的后果是安全还是事故?

通过诸如这些有针对性的、喜闻乐见的学习培训,我想一定能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

(上接第22页)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