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差异.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512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西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差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中西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差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西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差异.pdf

《浅谈中西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差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西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差异.pdf(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中西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差异.pdf

2000年7月理论学刊Jul.2000第4期总第98期TheoryJournalNo.4Ser.No.98浅谈中西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差异高云梯(临沂师范学院,山东临沂276001)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0)02-0083-02占中国哲学主流地位的儒家哲学讲“仁义礼智信”和“恕庸忠孝悌”。

其中所含的基本理念,就是告诉人们要追求“仁”、“义”、“情”。

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人对人的“爱”。

如孔子主张“爱者欲其生”、“仁者爱人”、“泛爱众”。

他叫人爱人首先要爱生己养己的父母和同父母所生的兄长,即要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爱兄长手足之情。

孔子还认为:

为了父母兄长,个人应当作出牺牲,包括不得已时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所谓“义”。

中庸云:

“义者,宜也”。

韩愈原道曰:

“行而宜之谓义”。

通俗地说:

“义”就是人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

但“义”不止限于父母兄长,而应当及于一切相与之人或事,即“泛爱众”。

孟子说: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这就是说“仁”是人心之所向,“义”是人的行之所践。

由仁而义便是从良知到善行,因而完美的自我应当行善,必要时“舍生取义”。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仁义”、“情义”。

荀子则把“孝悌”之仁义原则延伸扩展到整个国家和社会。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与“家”是高度一致的。

易经中就说: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中国人称官吏为父母官大概从此出。

儿女在家要尽“孝”,移之于国要尽“忠”,这样,“仁义”、“情义”进而变为“礼义”、“忠义”。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这就是中国特殊的宗法社会关系。

由于后来的历代统治者看到了仁、义、情的内在凝聚力及稳定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大力提倡尊儒,封孔子为“至圣先师”,推行儒家礼教,这是儒教两千多年来被推崇的主要原因。

现代以前的西方哲学是着重研究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智慧之学。

这种哲学为人生和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核心文化理念是利、力、理。

西方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是由实体组成的,实体是有理性的;人类作为宇宙自然界的一部分,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动物,服从理性的命令。

如斯多葛派认定理性是一种遍及宇宙的万能力量,它处处寓于人的头脑中,因而不分国别,不分种族都存在着一种基于理性的普遍的自然法则,它在整个宇宙中普遍有效,它的要求对世界各地的任何人都有约束力。

古罗马早期的政治学家、法学家西塞罗受到斯多葛派的影响,他也设想理性是宇宙的主宰,人人都有理性。

对生命的“自爱”以及理性地追求幸福,实现自我,成了古希腊、古罗马人的人生的主要目标。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道德哲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伦理要求。

他曾断言:

“未经理性省察过的人生是无价值的”,从而奠定了理性认识在伦理学中的原则性地位。

他还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伦理学命题:

“美德即知识”。

这种“在伦理问题上寻求普遍的东西”的企图,表达了他把道德价值与知识价值统一起来的努力,从而开创了西方古典伦理学的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知识理性教育。

黑格尔称:

苏格拉底以“思维的人”为尺度,他的本性在于真和善。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学说,他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

他说:

“人人都爱自己,而自爱出于天赋,并不是偶发的冲动。

自私固然应该受到谴责,但所谴责的不是自爱的本性,而是那超过限度的私意。

”“一切明哲的人正应该为了灵魂而借助于外物,不要为了外物竟然使自己的灵魂处于屈从的地位”。

欧洲中世纪宗教83神学的创立,使人们拜倒在上帝和神的脚下。

神学对“仁爱”也给予极大地推崇,如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并“爱一切人”,人是上帝的儿子,上帝的儿子人人平等,但上帝之子必须虔敬,人的最高的爱应当是对上帝的爱,这种爱又须表现为对世人普遍的“怜悯”和“仁慈”。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复兴了理性精神,使人们从上帝回到人间,使理性达到至上的地位。

“人的发现”既发现了人的世俗欲望并赋与其合理性,简称为发现了“利”之价值,又发现了人的能力对满足世俗欲望的重要性,即发现了“力”之价值,还发现了规范和引导人的利益和能力的理性,即发现了“理”之价值。

培根将“自爱”视为“个人的善”;霍布斯认为“自爱”是人的自然权利;卢梭则认为“自爱”是人性的“首要法则”;爱尔维修则说“自爱”是“合理利己主义”。

总之,利、力、理一直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情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不是面对并征服自然的,而是亲合自然,面对社会和个体自身,因此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融洽相处的。

这种精神经过几千年的锻造,铸就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包容百川的吸纳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落实到人生态度上,它所讲述的人生之道,铸就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不为物动的廉洁精神、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等。

不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和优秀人物。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否认的,如“听天由命”使人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小富即安”、“安贫乐道”、“安分守己”、“谦容不争”使人缺乏竞争精神、创新意识。

特别严重的是封建礼教,它助长了封建专制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

所有这些造成了中国人的封闭保守和僵化,压抑了中国人学习外国的能力,扼杀了人的自我创造精神。

这种缺乏创新基因的文化理念,导致了近代中国以来社会发展的缓慢和落后,屡遭劫掠和蹂躏。

西方传统文化之理念利、力、理对其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进取型的文化理念,使他们的民族有了审判一切的理性精神、凸现个人的主体精神、天赋人权的平等精神、崇尚法治的法治精神、创造价值的实干精神、标新立意的创新精神、追求效益的风险精神等等,因此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利、力、理文化理念的过度膨胀,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

理性至上,征服一切,导致了环境破坏,人性的泯灭。

英国的圈地运动,使羊吃人;殖民主义列强对异民族的征服、杀戳、奴役,使很多民族濒临灭亡;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八国联军进攻中国,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启蒙思想中有利自私自利的方面被恶性发展,有利于集体主义的方面则被淡化抛弃了。

近数十年来西方许多有识之士奋起对西方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反思,围绕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正在激烈地进行。

总之,任何社会都需要仁、义、情和利、力、理,但在东西方社会总是由某一理念占主导和支配地位。

我们应着眼于中华民族之崛起,立足于社会主义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立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机制,创造中华民族的新精神,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作者简介:

高云梯(1944),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杨亚利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