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974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pdf

《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pdf

2007年4月第9卷第2期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oftheYinchuanMunicipalPartyCollegeofCPCApr,2007V0146【和谐社会建设】浅析中国文化异化现象文敏李小芳(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

伴随全球化进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出现文化消极因素,言论获得了自由,出现了各种各样与我们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格格不入的现象,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分析目前文化异化怪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词:

文化异化传统文化洋文化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11157(2007)02005803随全球化演进和中国的“人世”,面临国际激烈的竞争,要求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求必须融入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致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各种外来文化、外来思想的挑战,出现异化现象。

文化不断异化的倾向使文化粗俗、不土不洋、不中不西等现象充斥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

一、文化异化概况文化异化的过程是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的动态过程。

从动因来看,主要有“生物因素说、地理因素说、心理因素说、文化传播说、工艺发展说”1。

就其动力机制而言,美国学者克莱德伍兹认为“归因于内部发展的变异,往往追溯到发明和发现,而归因于外部发展或交往的变异,则往往追溯到借取或传播”怛J。

而“文化的变异是非常复杂的、整体的、系统的课题,绝不能就某个角度来确定其变异的方式与结果,应从整体的观点,多维的模式来观察、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的文化变异现象”33。

信息化和网络化给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注人了新的生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如何使我们的文化永远代表最先进的文化,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课题,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同时,我们应看到:

我们的文化出现了异化,有消极因素的存在。

文化异化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可分为物质文化异化和精神文化异化。

物质文化异化包括服饰文化变异、饮食文化变异、居住文化变异、交通文化变异等;精神文化异化包括价值观、宗教信仰、婚姻生育观、文学艺术与语言文学、节Et民俗文化、法律文化等异化。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最多最突出的是语言、文字异化和文艺异化。

1语言和文字异化。

文化异化现象最突出的是语言和文字异化。

“语言的异化,指的是某种语言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孳生出来的、与本土语言原有的基本风格、文化神韵难以协调、难以认同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变异现象。

”MJ对中国语言异化现象,于全有在当前社会语言的七个“异化现象”(北京日报)2002年3月25日刊载)一文里提到语言的异化现象和颓废现象,提到七种倾向的语言异化现象:

洋化、粗化、土化、古化、奇化、娇化、浮化等。

他基本概括了社会上语言使用中出现的异化现象。

语言本是人们生活交际的工具。

可有人偏在语言和文字上大做文章和游戏。

若是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还好,可有些人语言就是与传统人文精神背道而驰,语言污秽,还收稿日期:

20070113作者简介:

文敏(1977年7月一)女,汉族,湖北秭归人,西南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2005级研究生,科社专业,主要从事中国革命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李小芳(1973年2月一)女,汉族,重庆人,西南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2004级研究生,科社专业,主要从事中国革命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58万方数据自以为是“阳春白雪”。

“民族语言与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骄傲!

”【5j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当我们的民族语言受到污染时,我们理应捍卫我们的民族语言。

2文艺异化。

文艺异化就是文艺内容与提倡的主流文化不协调,与时代人文精神不相融。

文艺异化尤其以异化贬损和排斥经典文化为主。

虽然倡导文艺表现形式“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66,内容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其精神实质不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悖,不能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旋律相斥。

中国经典文化“异化”种种一文从表现文艺形式上概括出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化异化的情况:

“戏说”、“丑化”、“贬抑”、“颠倒”、“排斥”、“取代”。

一j当代文艺作品应针砭时弊、弘扬正气、传承经典,才会“春满园”,才不至于与社会人文精神背道而驰。

二、文化异化的原因1改革开改,人们解放思想的结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言论获得了自由,创造了反映我国政治和经济观念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但同时随全球化演进,我国不得不融入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致使各种夕F来文化,外来思想相互交织,并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挑战。

一些人尤其是青年,思想开放,接受新鲜事物快,成为我国出现文化不断异化的推动者。

他们当中有些人思想单纯,明辨是非能力不强,不加消化批判地一味吸收精神食粮,致使如一些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生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被吸收了进来,使文化粗俗、不土不洋、不中不西等文化异化现象充斥我们的社会。

2市场经济,人们追求利润的结果。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机制,它迫使人们不得不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领,采取各种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并获取利润。

市场经济让人们做出选择:

要么竞争,要么灭亡。

当然,任何人都会选择前者。

各行各业都争先恐后地调整经营理念,视顾客为上帝,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赢利。

所以,公平的社会竞争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革新。

生产成本实在不能降低的情况下,人们就在企业文化上、在产品营销上做文章,如企业名称、商品品名、广告用语上求新,实现其在竞争中获胜。

可一些商家不顾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只求有利可图,于是出现了房产商同音义字的“我行我墅”的广告语。

3外来思想和文化影响中国文化的结果。

“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8j8。

在阶级社会里,文化是阶级论证的工具。

过去一切奴化思想的文化都是用来奴化被统治阶级思想的工具,禁锢人们的思想,防止人们反抗,使人们安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思想和文化相互交织和碰撞,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成为人们的目标。

一些西方人士正是利用了中国改革开放之机,把他们的一些腐朽的文化观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渠道传人中国,冲击中国文化市场,侵染中国的文化阵地。

“西化”分子利用文化污染中国,尤其是青少年,妄图实现对中国的分化和西化,使中国文化不攻自破。

4缓解心理和生理压力的结果。

面对社会各种激烈的竞争、承受来自就业、婚姻家庭、事业等多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堪重负,身心受到压抑,出现心理异化,心理反常。

为了缓解这些压抑,人们在工作、饭后茶余的种种消遣上谈到的只能让入一时满腹大笑的“性”文化和“网络文化”。

如“你过得幸福吗”改为“你过得性福吗”、还把中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津津有昧”称为“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等比比皆是,令人不堪耳目。

“饭后茶余文化”登不了大雅之堂,只能缓解身心压力,令人开怀一笑,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文化。

可心理扭曲者借助现代高科技通讯工具把这些文化在网上大肆宣传,污染人们的心灵,玷污我们的国粹文化。

三、文化异化的疗救1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

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并建设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

破除人们面对文化异化现象产生的颓废心理,实现勇于搏击市场经济浪潮的勇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提高生活娱乐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正确对待外来的文化和思想。

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时要运用世界的眼光,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带来的机遇,促进世界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模式的相互59万方数据交流和借鉴,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我们应该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通过改造创新,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促进文化的发展,不断增强本国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强面对文化异化的免疫力。

我们在面对落后文化和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进步的异化文化的时候,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改造落后文化,积极抵制腐朽文化,加强教育和管理,移风易俗,逐步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保证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同时加强人们思想教育,使人们在面对文化异化现象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反对和抵制文化异化。

对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煦“拿来主义”的扬弃态度,坚持“在批判中传承,在消化中吸收”原则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一定要反对“全盘吸收”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大力发展我们民族的、大众的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正确的舆论的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正确对待外事文化,弘扬国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继往开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大厦,构建既体现传统又反映时代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施惟达、胡华生文化变异M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牙啦莽牙强滓甾啦莽劣嗡器牙毪薄笞磅孓零努她孓撰祭努迎孓笞弛昏笞电孓笞V鼢笞鞠莽蕾黜零凌皋牙蛾潞牙她薄牙她$努均器牙弛黔牙弛嗡薄(上接第41页)政府组织要发展,首先需要完善治理结构,建立责任机制。

3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

要引导各类非政府组织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为会员、同业和群众服务,反映合理诉求,规范自身行为。

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它与企业管理原则的不同点就在于工作的高度透明化和完全的公开性。

非政府组织只有依靠这种社会信用才能生存和发展。

同时,只有凭借这种社会信用,才能区分那些借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的机构。

为此,需要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非政府组织建立社会信用。

4取消“挂靠制”,保证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等特性。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申请成立、运行管理方面,必须接受其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同意与监督,这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有限资源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获取利益的渠道已来源于市场,非政府组织不应再成为政府分配利益的对象。

因此,应逐步取消非政府的“挂靠制”,改变其官办性质,而使之成为官管和官助组织。

5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

当前,政府一方面希望加强民间组织的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而另一方面地方民政部门往往又无法可依,其结果是管理混乱,以致在某些领域一度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控。

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立法进程,以法律来确认市民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社会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使非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6加强能力建设,增强非政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

从国内和国际经验看,非政府组织只有能更好地解决一些长期性的社会问题,满足政府、企业未能或不能满足的需求,才能获得政府和公众的认同,才能真正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因此,非政府组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决其未来的发展,决定着其能否更有力的承接政府转移、让渡出来的职能。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重大的变革和转型,一个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多元化的现代中国正在逐步形成,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必将积极推动这一进程。

只要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管理定位得当、管理科学,那么政府管理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必将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关系,即政府充分保障公民结社自由,保障非政府组织充分发育和正常合法地开展活动,它们不但可以成为自立、自治的社会组织,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而且政府的许多社会事务也可以由它们承担起来,政府的公共管理压力和财政负担得以减轻,政府能逐渐把自己从创业型政府转向掌舵型政府。

参考文献:

1杨勇兵论政府职能的层级与转变政府职能的支持因素J公共行政,2003,

(1):

39412杨勇兵论政府职能的层级与转变政府职能的支持因素J公共行政,2003,

(1):

3941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