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

上传人:Ma****4 文档编号:1466064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5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pdf

鑫2984I.220.20(G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Lead-acidbatteriesforstationaryvalve-regulatedQEC60896-2:

1995,Stationarylead-acidbatteries-Generalrequirementsandmethodsoftest-Part2:

Valveregulatedtypes,NEQ)2005-01一18发布2005-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19638.2-2005前言本标准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对应于IEC60896-2;1995固定型铅酸蓄电池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

阀控式,并结合我国现行行业的实际内容进行制定的。

编写格式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的。

本标准与IEC60896-2;1995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防爆能力;增加防酸雾能力;增加低温敏感性;增加蓄电池型号的命名;增加端电压的均衡性能;增加连接电压降;增加再充电性能;增加信息与警告标记的存在与耐久性。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沈阳蓄电池研究所、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产品质检中心、哈尔滨光宇蓄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有限公司、威海文隆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卧龙灯塔电源有限公司、曲阜圣阳电源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伊晓波、熊兰英、曹永焕、毛书彦、林乐泉、张振芳、童一波。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静止的地方并与固定设备结合在一起的浮充使用或固定在蓄电池室内的用于通信、设备开关、发电、应急电源及不间断电源或类似用途的所有的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蓄电池中的硫酸电解液是不流动的,或吸附在电极间的微孔结构中或呈胶体形式。

本标准不适用于机车起动用、太阳能充电用和普通的铅酸蓄电池和蓄电池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00.11蓄电池名词术语GB5781六角头螺栓一全螺纹一C级GB/T24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JB/T2599铅酸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办法JB/T3076铅酸蓄电池槽JB/T3941铅酸蓄电池包装3定义本标准采用GB/T2900.11蓄电池名词术语及以下定义。

气体析出t蓄电池在通常的浮充电和过充电条件下对外排放的气体量。

大电流耐受能力蓄电池结构耐受短期不正常的大电流放电的能力。

防爆能力蓄电池在通常的过充电条件下排气阀装置阻止外部火源点燃内部气体的能力。

防酸雾能力蓄电池在通常的过充电条件下,抑制其内部产生的酸雾向外部泄放的能力。

勺L工边J月乌暇:

,勺J八J口JqJ耐接地短路能力蓄电池在特殊工作方向时耐受电解液传播所产生接地短路电流的能力GB/T19638.2-20053.6材料的阻燃能力蓄电池塑料槽、盖耐受明火燃烧的能力。

热失控敏感性蓄电池在通常的过压充电条件下,对充电电流和温度的感应能力。

3.8低温敏感性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容量的稳定性。

4符号C,一一10h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1.OOC,o;C,-3h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

.75C,;C,一一1h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

.55C,;C,-10h率实际容量(Ah);Ii,-10h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

.1C,0;1,一一3h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

.25C,0;11一一1h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

.55C,o(管式胶体电池数值为0.48C,o);U一一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浮充电电压(V),数值由制造商确定。

5蓄电池型号与外型尺寸5.1蓄电池型号的命名蓄电池型号的命名按JB/T2599标准,用以下含义:

6一(奋FM一10010h率额定容量,Ah密封式阀控式固定型串联单体蓄电池个数(1只单体蓄电池省略)5.2蓄电池的外形尺寸蓄电池的外形尺寸由制造商提供图样或文件。

6技术要求6.1结构要求6.1.1蓄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蓄电池槽、蓄电池盖、硫酸(或胶体)电解质、端子、排气阀等组成;蓄电池槽与蓄电池盖之间应密封,使蓄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不得从排气阀以外排出,蓄电池组由单只蓄电池连接形成6.1.2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及极性应有明显标记,便于连接,端子尺寸应符合制造商产品图样。

6.1.3蓄电池槽应符合JB/T3076标准规定。

6.1.4蓄电池外形尺寸应符合制造商产品图样或文件规定6.1.5蓄电池外观不应有裂纹、污迹及明显变形。

GB/T19638.2-20056.1.6蓄电池除排气阀外,其他各处均要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应能承受50kPa正压或负压。

6.1.7蓄电池质量6.1.7.1蓄电池质量应不超过表1的要求,表I中的蓄电池质量为标称值,以1000Ah为界:

1000Ah以下的质量上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8%,1000Ah以上包括1000Ah上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5%。

质量下偏差不限6.1.7.2特殊蓄电池的质量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

表1蓄电池质量额定容量/Ah质量/kg12V质量/kg6V质量/kg2V2514502365318036100442工820080401730012424400一l3145035500386004480060100072150G200011414530002156.2安全性要求6.2.1气体析Wf蓄电池按7.7试验,单体蓄电池平均每安时小时对外释放出的气体量G。

在标准状态下应符合下述规定值:

a)在200C及单体蓄电池电压为Ua(V)充电条件下Ge0.04mL/(Ahh);b)在20及单体蓄电池电压为2.40(V)充电条件下G,-I.70m1./(Ahh);6.2.2大电流耐受能力蓄电池按7.8试验,端子、极柱及汇流排不应熔化或熔断;槽、盖不应熔化或变形6,2.3短路电流与内阻水平蓄电池按7.9试验,示出其短路电流值和内阻计算值供用户参考6.2.4防爆能力蓄电池按7.10试验,当外遇明火时其内部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

6.2.5防酸雾能力蓄电池按7.11试验,充电电量每1Ah析出的酸雾量应不大于。

.025mg6.2.6排气阀动作蓄电池按7.12试验,排气阀应在1kPa-49kPa的范围内可靠地开启和关阀。

3GB/T19638之-20056.2.7耐接地短路能力蓄电池按7.13试验,不应有腐蚀、烧灼迹象及槽盖的碳化。

6.2.8材料的阻燃能力有阻燃要求的蓄电池按7.14试验,槽、盖的有焰燃烧时间应簇10s;有焰加无焰燃烧时间应镇30s.6.2.9抗机械破损能力蓄电池按7.15试验,槽体不应有破损及漏液6.3使用性要求6.3.1端电压的均衡性能蓄电池按7.16试验,开路端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U-800a.6.3.6再充电性能蓄电池按7.21试验,U,io(V)恒压充电24h的再充电能力因素Rnrznn应)85%;恒压充电168h的再充电能力因素Rnn。

应)100%06,4耐久性要求6.4.1循环耐久性以下三项要求可任选一项进行试验。

6.4.1.1浮充电循环耐久性蓄电池按7.22试验,浮充电循环应不低于300次。

6.4.1.2过充电循环耐久性蓄电池按7.23试验,过充电循环2V蓄电池应不低于240d;6V,12V蓄电池应不低于180d,6.4.1.3加速浮充电循环耐久性蓄电池按7.24试验,加速浮充电循环2V蓄电池应不低于180d;6V,12V蓄电池应不低于150d,6.4.2热失控敏感性蓄电池按7.25试验,蓄电池温升应簇250C;每24h之间的电流的增长率应(506.4.3低温敏感性蓄电池按7.26试验,10h率放电容量C,应)0.90C,;外观不应有破裂、过度膨胀及槽、盖分离6.4.4信息与替告标记的存在与耐久性蓄电池按7.27试验,单体或整体蓄电池应耐久性地显示下述信息与警告标记:

a)蓄电池正、负极端子的极性符号(+、一)凹的或凸的模制在临近的端子的盖子上,符号的尺寸不得小于5mm,b)蓄电池的名称、型号、额定电压、额定容量(Coo)、商标。

C在20或25时规定的浮充电压,(Un,),d)蓄电池连接时推荐使用的端子扭矩(Nm)e)蓄电池的制造地点和制造商名称。

GB/T19638.2-2005f)ISO给出的警告符号:

电击危险;不允许明火或火花;配戴眼睛保护设施;遵守使用说明书;环境保护和循环利用符号;十字路口废物箱7检验方法7.1电流测f仪器7.1.1仪表f程所使用仪表的量程随被测电流和电压的量程值确定,指针式仪表读数应在量程后三分之一范围内。

7.1.2电压测f测量电压用的仪表是具有。

.5级或更高精度的电压表,其内阻至少为10000,ft/V,7.1.3电流测f测量电流用的仪表应是具有。

5级或更高精度的电流表。

测量电流用的仪表应是具有。

.5级或更高精度的电流表。

7.1.4温度测f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每个分度值不应大于10C,温度计的标定精度应不低于0.s。

7.1.5时间测f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应按时、分、秒分度,至少具有每小时士is的精度。

7.1.6长度测f测量蓄电池外形尺寸的量具精度应不低于士。

.1%,7.1.7压力测f测量压力用仪表精度应不低于士10%,7.1.8气体体积测f测量气体体积用的仪器精度应不低于士5%,7.2试验前的准备7.2.1完全充电a)蓄电池在200C-25条件下,以2.40V士0.01V/单格(限流2.5I,oA)的恒定电压充电至电流值5卜稳定不变时,认为蓄电池是完全充电。

b)按制造商提供的完全充电方法。

7.2.2试验用的蓄电池必须是在三个月内生产的产品,并经完全充电后在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组沿竖直位置进行7.3外观检验用目视检查蓄电池外观质量7.4外形尺寸检查用符合精度的量具测量蓄电池外形尺寸7.5极性检验用目视或反极仪器检查蓄电池极性。

7.6密封性检验通过蓄电池排气阀的孔内充人(或抽出)气体,当正压力(或压力)为50kPa时,压力计指针应稳定5GB/T19638.2-20053S-55。

7.7气体析出f试验7.7.1经7.1710h率容量试验达到额定容量值的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200C25的环境中以Una(V)电压浮充电72h,记录蓄电池电压值并检查蓄电池封合处有无电解液泄漏。

7.7.2浮充电72h后在浮充状态下按图1所示方法收集气体并持续192h.(收集气体的量筒最大应距水面20mm).1-蓄电池;2量筒;3一水。

图1收集气体装置7.7.3测量并记录192h内收集的气体总量V.(mL),在气体收集期间,每天测记一次环境温度()和环境大气压力(kPa)。

7.7.4按

(1)式计算在标准状态下(200C,101.3kPa)的修正气体量V.(水蒸气压力忽略不计)VV,X293(丑+273)Pa101.3

(1)式中:

丁收集气体期间的环境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P一收集气体期间的环境平均大气压力,单位为千帕(kPa);273绝对温标,单位为开(K);293-20+273习,单位为开(K)7.7.5按

(2)式计算出在浮充状态下每单体蓄电池每安时小时,对外析出的气体量G-_VnX192XC,l

(2)式中:

,单体蓄电池数;C,o10h率额定容量7.7.6将蓄电池充电电压提高到2.40V士0.01V/单体,重复7.7.2-v7.7.5.7.8大电流耐受能力试验7.8.1经7.17进行3h率容量试验并达到额定容量值的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200C-25环境中,以301jo(A)的电流放电3min.7.8.2检查蓄电池的内外部有否端子、极柱及汇流排熔化、熔断现象及槽、盖熔化、变形现象,并做好记录。

注:

试验期间应采取措施防备电池爆炸,电解液和熔融铅飞溅的危险7.9短路电流与内阻水平试验GB/T19638.2-20057.9.1经7.173h率容量试验达到额定容量值的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200C-25的环境中,通过两点测定法测定U=f(I)放电特性曲线a第一点(U,J)以电流1a=4XI,o(A)放电20s,测量并记录蓄电池的端电压U。

值,间断5min。

不经再充电确定第二点。

b第二点(Ub,Ib)以电流Ib=20X11,(A)放电5s,测量并记录蓄电池电压Ub值注:

端电压应在每只蓄电池的端子处测量,确定无外部电压降干扰试验结果7.9.2用测定的两点电压值(U,Ub)和电流值(I,Ib)绘出U=f(I)特性曲线(图2),将特性曲线U=f(I)线性外推,当U-。

时示出短路电流(1,),并通过计算得出内电阻(R;),图2U=f(I)特性曲线由图2可求出:

U.I、一UIU,一Ub(A)U,一U。

1,一I(0)7.10防爆能力试验7.10.1试验应在确认安全措施得以保证后进行7.10.2以。

.51,0(A)电流对完全充电状态下的蓄电池进行过充电1h.7.10.3在终止充电情况下,在蓄电池排气孔附近,用直流24V电源,熔断1A-3A保险丝(保险丝距排气孔2m二一4mm)反复试验两次。

7.11防酸雾能力试验7.11.1完全充电的蓄电池用。

5I,(A)的电流,继续充电2h后开始收集气体。

7.11.2用图3所示方法将三只分别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的吸收瓶(500mL)串联收集气体2h其中第一个吸收瓶内装有。

01mol/I的氢氧化钠溶液25ml及蒸馏水70mL;第二、第三个吸收瓶内分别装有蒸馏水50mL。

收集气体时间从溶液中产生气泡开始计时。

图3防酸雾试验气体收集装置GB/T19638.2-20057.11.3将收集气体后的溶液移至500ml烧杯中,用第二、第三吸收瓶中的溶液依次洗涤第一吸收瓶,然后再将三个吸收瓶统一用50mL蒸馏水洗涤,洗涤液一同并人500mL烧杯中,加人18-20滴中性红一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然后用。

.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为终止。

7.11.4用移液管吸取。

.0l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5mL作空白,加蒸馏水至溶液体积约为250ml,加人18-20滴中性红一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用。

.O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为终止7.11.54A(3)计算酸雾析出量Me(mg/Ah)o一A(H,SO)=(V0-些典军丝】(mg/Ah)U.bl,入乙入n式中:

Vo-一滴定空白时盐酸标准溶液用量,单位为毫升(m工一);V,一一滴定试样时盐酸标准溶液用量,单位为毫升(ML);c一一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开(mol/L);49.04-0.5molH,SO、的质量,单位为毫克每摩尔(mg/moll;2充电时间,h;n一一单体蓄电池数。

7.12排气阀动作试验7.12.1按图4所示方法将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连接到测量装置,并置于水槽中,水槽液面至安全阀顶部的距离不超过5cm水糟uX*#ftit图4安全阀动作测t系统图7.12.2试验在25士5的环境中进行,先测记U形汞柱压力计的平衡位刻度值,启动气泵,将压力控制在1个大气压力,缓慢打开控制阀给蓄电池内部加压,这时U形汞柱压力计内的汞柱分别偏离平衡值,当加压至排气阀部位冒出气泡时刻,测记汞柱压力计连通大气压侧的刻度值,然后关闭控制阀及气泵,通过自然减压法观察排气阀处气泡产生情况,当无气泡冒了时,测记U形汞柱压力计汞柱连通大气压侧的刻度值。

7.12.3开阀压、闭阀压的计算开阀压=(P,一P)X2X0.1332(kPa)闭阀压=(P:

一Po)X2X0.1332(kPa)式中:

P,平衡位汞柱刻度值,单位为毫米(mm);P,一一开阀时汞柱刻度值,单位为毫米(mm);尸闭阀时汞柱刻度值,单位为毫米(mm);0.1332一一1mm汞柱(Hg)压力值,单位为千帕(kPa)GB/T19638.2-20057.13耐接地短路能力7.13.1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200C-25的环境中以Ufi(V)进行浮充,在浮充状态下将蓄电池按图5所示方法连接到一个在端子与金属铅带间能施加110V士10V直流电压,受试验电池水平放置,并使金属铅带保持接地状态,槽盖的封合处尽可能直接接触到金属铅带。

iiov+图5接地短路试验装置7.13.2在200C-25的干燥环境中直流电压的负极与电池的端子连接,正极与金属铅带连接,接通电路并在此状态下保持30d,每天测记一次对地短路电流值7.13.330d结束后,检查并记录金属铅带和蓄电池是否有腐蚀、烧灼迹象以及槽盖的碳化区域I一试样;2-本生灯;3一脱脂棉图6垂直燃烧试验装置7.14材料的阻燃能力试验7.14.1在蓄电池的槽和盖上各截取一块长(125士5)mm,宽(13.。

士。

3)mm的试样。

7.14.2按图6所示方法用环形支架上的夹具夹住试样上端6mm,使试样长轴保持铅直,并使试样下端距水平铺置的干燥医用脱脂棉层(50mmX50mmX6mm)距离约为300mm,9GB/T19638.2-20057.14.3在离试样约150mm的地方点燃本生灯,调节燃气流量,使灯管在垂直位置时产生(20士2)mm高的蓝色火焰7.14.4将本生灯火焰对准试样下端面中心,并使本生灯管顶面中心与试样下端面距离保持为10mm,点燃试样10s。

如果在施加火焰过程中,试样有熔融物或燃烧物滴落,则将本生灯在试样宽度方向倾斜45角,并从试样下方后退足够距离,以防滴落物进人灯管中,同进保持试样残留部位与本生灯管顶面中心距离仍为10mme7.14.5对试样施加火焰10s后,立即把本生灯撤到离试样至少150mm处,同时用计时器测定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t-7.14.6试样有焰燃烧停止后,立即按仁述方法再次施焰10s,并需保持试样余下部分与本生灯口相距10mm,施焰完毕,立即撤离本生灯,同时测定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t:

和无焰燃烧时间t;。

此外要记录是否有滴落物及滴落物是否引燃了脱脂棉。

7.14.7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t,+t,)应镇10s,第二次施焰加上无焰燃烧时间(t,+t)应毛30se注:

有焰燃烧一一移开火源后,材料火焰持续地燃烧。

无焰燃烧一移开火源后,当有焰燃烧终止或无火焰产生时,材料保持辉光的燃烧。

7.15抗机械破损能力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20C-25的环境中按以下规定的高度向坚固、平滑的水泥地面上以正立状态自由跌落二次,检查并记录蓄电池是否有破损及泄漏小于等于50kg的蓄电池跌落高度为100mm;大于50kg小于等于100kg的蓄电池跌落高度为50mm;大于100kg的蓄电池跌落高度为25mm,7.16端电压的均衡性能试验7.16.1完全充电的蓄电池组在200C-v25的环境中开路静置24h,分别测量和记录每只蓄电池的开路端电压值(测量点在端子处),计算开路端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AU,7.16.2用U(ln(V)电压对蓄电池组进行浮充电,在浮充状态24h后,分别测量和记录每只蓄电池的浮充端电压值(测量点在端子处),计算浮充端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Uo7.17容f性能试验7.17.1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静止1h-v24h,当蓄电池的表面温度为25士5时,进行容量放电试验。

10h率容量用1,oA的电流放电到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为1.80V时终止;3h率容量用13A的电流放电到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为1.80V时终止;1h率容量用I,A的电流放电到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为.75V时终止,记录放电期间蓄电池平均表面初始温度t及放电持续时间T07.17.2放电期间测量并记录单体蓄电池的端电压及蓄电池表面温度,测记间隔10h率容量试验为1h;3h率容量试验为30min;lh率容量试验为10min。

在放电末期要随时测量,以便确定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的准确时间7.17.3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的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士1%07.17.4用放电电流值RA)乘以放电持续时间T(h)来计算实测容量C(Ah)7.17.5当放电期间蓄电池平均表面温度不是基准25时,应按公式(4)换算成25基准温度时的实际容量C。

C1+f(t一25)(4)式中:

,放电过程蓄电池平均表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一一蓄电池平均表面温度为t时实测容量,单位为安时(Ah);C基准温度25时容量,单位为安时(Ah);f-M度系数,7/0C;C和C。

时f=0.006;C,时f=0.01GB/T19638.2-20057.17.6放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