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

上传人:Ma****4 文档编号:1466144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60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电信集团文件IDC机房设计规范2011.pdf

中国电信2011868号关于印发中国电信IDC机房设计规范的通知集团公司各省级分公司,信元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并转各省级分公司,各研究院;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为有效支撑IDC业务的快速发展,实现IDC机房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集团公司制订了中国电信IDC机房设计规范,现印发你们,自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

本规范由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负责解释、修订、监督执行。

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向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反馈。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国电信IDC机房设计规范(暂行)中国电信IDC机房设计规范(暂行)DXJS1029-2011主管部门: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批准: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施行日期:

二一一年十月一日2011北京中国电信集团企业标准中国电信集团企业标准1前言前言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从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到经营管理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众多子系统和专业。

传统数据中心能源消耗量大,能源利用效率低,因此,绿色数据中心(GreenDataCenter)作为下一代数据中心(NextGenerationDataCenter)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未来数据中心建设中极其重要。

为规范中国电信IDC建设,使中国电信以外包为主要特征的IDC业务在行业领域内得到更好的发展,中国电信集团根据目前国内外技术业务发展形势,结合中国电信的自身特色,决定制定中国电信IDC机房设计规范。

本规范是中国电信IDC机房设计规范。

施工规范、验收规范、产品规范、服务规范及运维规范等不在本规范的范围内。

电磁屏蔽和机房环境要求详见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本规范结合中国电信外包型IDC业务的特点,在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客户对IDC差异化要求的基础上,分等级制定了IDC机房设计要求。

本规范共分12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有:

总则、术语、机房分级、机房选址与规划、数据网络、建筑与结构、电气与不间断电源、空调通风、机房智能化、给水排水、消防、节能与环保。

本规范也适用于中国电信灾备中心设计,各类自用型数据机房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提出并负责归口管理。

2编制说明编制说明经过充分调研华北、华东、华南不同行业不同级别的各类运行、规划中的IDC机房,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TIA-942进行本规范的编制。

本规范的主要编制思想:

符合中国电信业务特色,具有开放性,能广泛适用于各个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有利于增值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外包型IDC的销售。

本规范IDC建筑规模是以独立的单栋建筑为计算单元。

中国电信IDC机房建设分级标准以本规范为准,原中国电信2005658号文件中规定的机房分级不再适用。

机房的分级的指标仅限于基础设施的关键项。

1目次目次前言.1前言.1编制说明.2编制说明.2目次.1目次.111总则.1总则.122术语.4术语.433机房分级.8机房分级.844机房选址与规划.9机房选址与规划.955数据网络.11数据网络.115.25.2机架与功率.14机架与功率.1466建筑与结构.15建筑与结构.156.16.1一般规定.15一般规定.156.26.2人流及出入口.16人流及出入口.166.36.3功能区域的划分.17功能区域的划分.176.46.4机房装修.18机房装修.1877电气与不间断电源.20电气与不间断电源.207.17.1供配电.20供配电.207.27.2UPS系统.23UPS系统.237.37.3照明.26照明.267.47.4防雷与接地.27防雷与接地.2788空调通风.28空调通风.288.18.1一般规定.28一般规定.2828.28.2负荷计算.29负荷计算.298.38.3空调系统分类及选择.29空调系统分类及选择.298.48.4空调系统各等级配置.30空调系统各等级配置.308.58.5气流组织形式.33气流组织形式.338.68.6支持区及辅助区空调形式.34支持区及辅助区空调形式.348.78.7新风及节能.34新风及节能.348.88.8降噪及防尘.35降噪及防尘.3599机房智能化.36机房智能化.369.19.1一般规定.36一般规定.369.29.2安全防范系统.36安全防范系统.369.39.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3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369.49.4入侵报警系统.37入侵报警系统.379.59.5出入口控制系统.37出入口控制系统.379.69.6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37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379.79.7能源监测.39能源监测.399.89.8综合布线系统.39综合布线系统.391010给水排水.40给水排水.401111消防.41消防.411212节能与环保.43节能与环保.4312.112.1一般规定.43一般规定.4312.212.2建筑节能.43建筑节能.4312.312.3机房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设备节能.46机房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设备节能.4612.412.4机房专用空调系统节能.48机房专用空调系统节能.48312.512.5供电系统节能技术要求.49供电系统节能技术要求.4912.612.6环保.50环保.50附录A各级IDC机房技术要求.51附录A各级IDC机房技术要求.5111总则总则1.0.11.0.1为了在IDC的建设中,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IDC机房内的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保障机房内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特制订本规范。

1.0.2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IDC及类似数据机房工程的设计。

1.0.31.0.3本规范不适用于集装箱型IDC的设计。

1.0.41.0.4IDC的建设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以确保未来IDC业务发展的需要。

1.0.51.0.5IDC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还应符合工程所在地有关的标准、规范。

1.0.61.0.6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8)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2008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GB14048.1114)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1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9)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19413-20032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2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2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24)视频安防监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25)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2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32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29)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30)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1821-200831)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YD5184-200932)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33)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

20033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40-200536)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1051-201037)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1095-200838)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39)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规范Q/CT2171-200940)数据设备用交流电源列柜技术规范Q/CT2172-200941)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暂行)DXJS1006-200542)Tele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StandardforDataCentersANSI/TIA-942-200543)GreenGridDataCenterPowerEfficiencyMetrics:

PUEandDCIE;44)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YD/T968-200245)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YD/T983-199842术语术语2.0.12.0.1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datacenter属于数据中心(DC)的一种,主要用于安装、运行和维护数据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存储、网络设备的建筑场所,包括数据机房、配套机房、网络接入间、测试区、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等功能的区间。

2.0.22.0.2灾备中心(或称灾难恢复中心)disasterrecoverycenter属于数据中心(DC)的一种,是具备数据实时备份、冗余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条件,能够在主用数据中心面临灾难无法正常运作的时候,提供替代服务,对业务进行紧急恢复场所的总称。

2.0.32.0.3主机房区computerroom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2.0.42.0.4支持区supportarea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52.0.5辅助区auxiliaryarea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客户接待区、客户操作区、监控室、大客户休息区、会议室等。

52.0.62.0.6冗余redundancy冗余是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系统中某些部件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2.0.72.0.7N基本需求baserequirement系统满足基本需求,没有冗余。

2.0.82.0.8N+X冗余N+Xredundancy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X个单元、X个模块、X个路径或X个系统。

任何X个单元、模块或路径的故障或维护不会导致系统运行中断。

(X=1N)2.0.92.0.9容错faulttolerant容错系统是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同配置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在工作,每套系统是(N+M,M=0N)结构。

按容错系统配置的场地设备,至少能经受住一次严重的突发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事件而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2.0.102.0.102NUPS由两套UPS系统各按多机并联方式组成,从低压配电到机架用电设备全程采用双UPS系统冗余、双系统总线配电的方式。

2.0.112.0.11N+1UPS由一套UPS系统按N+1冗余并联功率均分方式组成,UPS输出配电到机架用电设备按同一套系统内的A、B两路配电。

2.0.122.0.12列头柜arraycabinet为成行排列的机柜提供网络布线或电源配线管理或传输服务的设备,一般位于一列机柜的端头。

62.0.132.0.13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是将基础计算能力作为一种资源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是云计算诸多服务中的一种形态。

2.0.142.0.14平台级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面向开发者提供开发环境、部署环境等平台级服务,开发者可基于PaaS平台快速开发并部署各种应用。

2.0.152.0.15软件级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云计算的一种服务类型,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在线软件服务,使用者可通过浏览器直接使用软件,无需执行安装、升级等维护工作。

2.0.162.0.16电源利用效率(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PUE=数据中心总能耗(TotalFacilityPower)/IT设备能耗(ITEquipmentPower)。

数据中心总能耗包括IT设备能耗、制冷能耗、照明能耗、电源系统能耗和其他相关能耗组成的总能耗;IT设备能耗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IT设备能耗。

2.0.172.0.17机房使用率usingratioofthebuilding主机房、支持区、辅助区面积之和与机楼总建筑面积的比。

2.0.182.0.18体型系数shapecoefficientofbuilding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2.0.192.0.19KVMKVM是Keyboard(键盘)、Video(显示器)、Mouse(鼠标)的缩写,全称应为多计算机切换器。

是利用一组键盘、显示器和鼠标,控制若干台计算机主机。

72.0.202.0.20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经辐射或传导的电磁能量对设备或信号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

2.0.212.0.21空调水管独立双回路twoindependentsetsofwaterpipes设置两套单独的冷却、冷冻水管路系统,每套系统可独立运行。

2.0.222.0.22空调水管双回路twosetsofwaterpipes设置的冷却、冷冻水系统,必须有两套主干水管。

83机房分级机房分级3.0.13.0.1在规划阶段,外包型IDC机房应结合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符合集团的整体发展和布局规划,根据客户要求及使用性质,结合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机房等级标准。

3.0.23.0.2满足下列情况之一时,IDC机房应为A级。

A级原则上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IDC运行中断。

1.IDC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IDC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3.0.33.0.3满足下列情况之一时,IDC机房应为B级。

B级原则上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IDC运行中断。

1.IDC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IDC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3.0.43.0.4不属于A级或B级的IDC机房为C级。

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时,应保证IDC运行不中断。

3.0.53.0.5在进行规划建设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的相关部门共同商定A、B、C级别的比例。

建筑结构宜按A级建设。

3.0.63.0.6在异地建立的备份机房,设计时应与主用机房等级相同。

3.0.73.0.7一个IDC内可根据需要设不同的机房级别,同一层不同区域也可根据需要设不同的机房级别。

3.0.83.0.8详细的机房分级要求见附录A各级IDC机房技术要求。

94机房选址与规划机房选址与规划4.0.14.0.1IDC的选址应有利于IDC业务的发展,并满足可靠性和可用性的要求。

4.0.24.0.2IDC应选在地质条件良好,不发生洪水、内涝、飓风等灾难的地点。

4.0.34.0.3IDC不应选在已知地震带内;当客观上不可避免时,异地灾备中心不宜与主用中心处在同一地震带内。

4.0.44.0.4IDC应选在没有强污染源、强放射源、强振动源、火灾易发点等安全隐患的地点。

4.0.54.0.5IDC宜选在远离上空有航线,附近有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站、发射电台等的场所。

4.0.64.0.6应确保IDC的物理安全性,避免临近闹市区、重大军事目标等。

4.0.74.0.7外包型IDC应考虑租用客户管理方便,宜设在中心城市周边郊区,技术支持方便,交通便利;自用型IDC可以选择远离大城市或边缘地区建设。

4.0.84.0.8IDC应考虑有足够和稳定的电力供应;电力容量要充足,外电引入投资要考虑经济合理。

4.0.94.0.9宜选择独立的建筑物建设IDC,应有效的隔离IDC与周围的建筑。

当周围建筑发生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时,不会影响到IDC的正常运行。

4.0.104.0.10IDC应有充足的水源供应,保证空调及消防用水。

4.0.114.0.11IDC应选设置具有两条或以上出局传输或光缆路由条件的场所,如客户有具体需求且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其它运营商的传输资源。

4.0.124.0.12IDC规划应平面方整、合理进行模块化的设计组合。

4.0.134.0.13IDC规划应合理设置A、B、C级的机房面积比例;各级机房面积比例宜根据预测客户与实际客户的需要确定。

104.0.144.0.14IDC机楼中机房等级跨度不宜太大,A、B级机房不宜与C级机房建于同一栋楼。

4.0.154.0.15IDC规划中,应提高机房使用率,且不应低于75。

4.0.164.0.16改建IDC要考虑到结构荷载、抗震性能、层高、供电能源、设备安装和输送空间。

115数据网络数据网络5.1.15.1.1IDC应能提供为客户网络和服务器设备托管提供电信级数据中心空间租用的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包含机架机位出租、VIP机房出租、超额电力出租、工作附属区出租、机房装修工程等服务内容。

并能在IDC内提供互联网端口租用、IP地址租用等互联网接入服务。

5.1.25.1.2IDC做为互联网数据节点,宜在资源出租服务基础上提供服务出租类增值业务,可包括:

安全专家服务(安全运营及DDOS防护)、客户网络及IT外包维护服务、内容分发服务、冗灾备份服务、KVM等。

5.1.35.1.3IDC网络应采用层次化结构,宜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从简化网络层次、降低网络延时、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和节能减排考虑,核心层和汇聚层可合设。

为补充后台维护手段,A级、B级IDC宜增加与IDC业务网络隔离的运营管理层,采用KVM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及汇聚交换机等设备以连接客户的服务器。

5.1.45.1.4IDC网络设备和链路应采用冗余配置,出口网络方向应采用至少两条上行链路接入到不同设备。

A级、B级IDC的上行链路宜使用不同方向的路由。

5.1.55.1.5核心层作为整个IDC网络的出口,核心层设备在进行设备选型时应考虑以下性能指标:

11高可靠性:

所选设备应提供关键部件如主控板、交换板、路由板、电源等的冗余配置,同时应满足设备间的快速切换;22高扩展性:

所选设备应支持多个业务槽位,具备高扩展性;33支持各种动态路由协议(IGB、BGP),支持大路由表容量、BGPpath容量和BGP12会话数量;44具有灵活丰富的路由控制和过滤功能,支持IGP/BGP多路径负载分担功能;55支持IPv4/IPv6双栈,通过中国电信组织的IPv6相关测试;66具有高密度、大容量的端口;77具有大容量端口缓存,减少拥塞时的丢包;88具有完善的QoS支持能力。

5.1.65.1.6汇聚层设备作为IDC的出口桥梁和内部交换核心,要求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

汇聚层设备选型应参照以下性能指标:

11模块化、高可扩展性;22具有高密度、大容量的端口,常用接口类型包括万兆和千兆以太网接口;33具有高速的路由交换能力;44支持各种动态路由协议(IGB、BGP)和路由策略;55支持IPv4/IPv6双栈,通过中国电信组织的IPv6相关测试;66具有较大容量端口缓存,减少拥塞时的丢包;77支持QoS。

5.1.75.1.7接入层设备选型应参照以下性能指标:

11具有高密度端口容量;22具有高速交换能力;33支持端口速率控制;44具有较大容量板卡/端口缓存,减少拥塞时的丢包;55支持QoS。

135.1.85.1.8各地IDC机房应使用IDC专用网管系统,可采用本地省级IDC网管系统进行管理,或由IDC集团网管系统的相应模块代为管理。

如果采用省级IDC网管系统,应采用DCN网络与本地数据网管系统互通,并开通相关的接口。

网管系统的基本功能宜包括:

11运营质量分析;22设备管理;33拓扑管理;44流量流向分析管理;55性能管理;66故障管理;77设备管理;88机房管理;99大客户管理;1010报表管理。

145.1.95.1.9各地IDC的机架资源、机房面积资源、网络资源、IP地址资源、电力资源等五大类资源应纳入中国电信统一的IDC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5.1.105.1.10各地IDC网络规划宜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从维护方便的角度考虑,每个地市有独立AS号的IDC原则上不超过2个。

从管理角度考虑,对于中小型地市,应将各分散的IDC机房逐步整合成统一出口的IDC。

5.1.115.1.11各等级IDC宜根据业务需要和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网络安全设备,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防护系统、病毒防范系统、漏洞扫描系统、DDoS流量清洗设备等。

在形成省内IDC汇聚网络后,可在地市汇聚层以省为单位集中部署统一的安全防护系统逐步取代原有的以机房为单位的安全防护各类系统,实现对IDC网络及安全防护的统一管理。

5.25.2机架与功率机架与功率5.2.1.5.2.1.为合理规划机房内气流组织,建议机房内机架统一按面对面、背靠背方式排列,即相邻二列机柜的正面板相对或者背面板相对排列。

其中冷通道应不少于1000mm,热通道应不少于700mm。

5.2.2.5.2.2.IDC机房应按照机架高低功率密度进行分区。

5.2.3.5.2.3.单机架功率小于等于3.2kW为中低功率密度机架,单机架功率介于3.2kW7kW为高功率密度机架;单机架功率大于7kW为超高密度机架。

156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结构6.16.1一般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