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6430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docx

测绘相关单位面试综合问题

第1部分

1.1“3S”技术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军方在1973年开始发展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军事系统,由分布在六个轨道上的21+3个卫星组成。

民用限制使用。

大约1983年开始用于解决大地测量问题。

它的基本导航原理是依据用户和四颗卫星之间的伪距测量,根据卫星在适当参考框架中的已知坐标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的坐标。

信号由卫星发出,基本观测值是信号由卫星天线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间隔,然后用信号传播速度将信号传播时间换算成距离。

按照原理,只要同步观测三颗卫星即可交会出测站的三维坐标。

遥感RS(RemoteSensing)是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其几何、物理性质和相互联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

对目标进行采集主要是利用从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

接收从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的装置叫做遥感器,照相机及扫描仪等即属于此类。

此外,搭载这些遥感器的移动体叫做遥感平台,如现在使用的飞机及人造卫星等。

“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及环境条件不同,因而具有反射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特性。

”遥感技术就是利用物体的这种电磁波特性,通过观测电磁波,从而判读和分析地表的目标及现象,达到识别物体及物体存在的环境条件的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

GIS本身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遥感技术、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空间地理分布数据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空间操作和分析方法,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乃至政府行政职能和企业经营提供对规划、管理和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回答用户提出的有关问题。

3S技术的集成。

GPS、RS、GIS技术的发展,并走向集成,是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在3S技术的集成中,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GIS则是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平台。

1.2“3S”技术对测绘学科发展的影响

传统的测绘技术由于受到观测仪器和方法的限制,只能在地球的某一局部区域进行测量工作,而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则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卫星航天观测技术能采集全球性、重复性的连续对地观测数据,数据的覆盖可达全球范围内,因此这类数据可用于对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这就好像可以把地球放在实验室里进行观察、测绘和研究一样方便。

正是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现代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致使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技术体系、研究领域和科学目标等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因而影响到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组织、管理、分析和显示,传统的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数字影象所代替。

测绘工作和测绘行业正在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生产中体力劳动得到解放,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今天的光缆通讯、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使测绘产品从单一的纸质信息转变为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信息,因此测绘生产产品分发方式从单一的邮路转到“电路”(数字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传真等),测绘产品的形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表现为正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行业正在逐渐成为信息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正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地理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

1.3卫星定位系统

1.3.1GPS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服务是全球覆盖、全天候、连续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

在地球上或近地空间中任何一点,可以同步接收到4颗GPS卫星所发出的信号,以达到上述目的。

GPS定位速度快,可实时定位,接收机从开机搜索卫星到定位只需3分钟。

在导航状态1秒钟可完成一次定位,最快为每秒钟可完成20次定位。

GPS能连续提供点的高精度三维坐标,其相对精度可达10-6–10-9。

同时还可以确定点的运行速度、运行方位、运动姿态、运行轨迹。

GPS能提供精确时间讯息,精度高达10-10–10-12。

GPS卫星定位系统有两种服务:

一种是标准定位服务(SPS),一种是精密定位服务(PPS)。

PPS服务主要用于美国军事目的,其实时单机定位精度可达到米级。

这种服务将长期保密,并实施AS措施,将P码加密成Y码。

1.3.2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设计有24颗卫星,分布在三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平面上8颗卫星,卫星高度为19100公里。

绕地运行一圈的周期是11小时11分钟,轨道倾角为64.8°,每颗卫星有两个载波,在L1频道的间隔是0.5625MHz,在L2频道的间隔是0.4325MHz。

目前13GLONASS的精密轨道在ITRF框架和GPS时间系统中,已高于20cm量级。

相应实时定位精度约为±50米由于GLONASS的轨道倾角相对较高,适用于高纬度地区的导航和定位。

对于同时能接收GPS和GLONASS的接收机,应能观测到更多的导航卫星,使卫星定位和导航的结果更为可靠,更易于解决初始模糊度。

因此这二种导航系统的结合,使卫星导航系统对全球的覆盖更为完整。

但目前GLONASS在空中的有效卫星只有10颗。

1.3.3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我国建立的定位系统。

该系统空间部分是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组成,北位于赤道上空36000公里,东经80°和140°。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局域二维定位系统。

它的定位技术属于主动式定位系统。

即用户接收机都有收发两线。

用户定位需要先发射一个请求定位信号,通过北斗卫星转发给地面中心站,经过这样收发,中心站即可得到每颗卫星至用户接收机的距离。

若用户接收机的高程已知,中心站即可求得用户的二维平面坐标。

中心站计算出用户位置后通过卫星转发给用户。

北斗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为20米。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所有用户定位结果都是通过地面中心站解算。

因此地面中心站对于每个用户所在位置一目了然。

所以该系统适用于做移动目标的管理系统,特别是长距离移动目标的监控,调度。

不需要另外再建通信系统。

1.4遥感图像的主要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主要应用)

遥感的应用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

简要列举在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如下:

1.4.1在国家基础测绘和建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应用

各种分辨的遥感图像是建立数字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的主要来源,可以形成反映地表景观的各种比例尺影像数据库(DOM);可以用立体重叠影像生成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DEM);还可以从影像上提取地物目标的矢量图形信息(DLG)。

其次,由于遥感卫星能长年地、周期地获取影像处理,就为空间数据库和地图更新提供了最好的手段。

1.4.2在铁路、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可以为线路选线和设计提供各种几何和物理信息,包括断面图、地形图、地质解译、水文要素等信息,已在我国主要新建的铁路线和高速公路线的设计和施工中广泛应用,特别在西部开发中,由于地处人烟稀少,地质条件复杂地面,遥感手段更有其优势。

1.4.3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农作物生产与监测,作物长势状况分析和生长环境的监测。

基与GPS、GIS和农业专家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精准农业。

1.4.4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森林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分布广、生长期长的特点。

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森林资源会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利用遥感手段,及时准确地对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监测、掌握森林资源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利用遥感手段可以快速地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地进行森林虫害的监测,定量地评估由于空气污染、酸雨及病虫害等因素引起的林业危害。

遥感的高分辨率图像还可以参与和指导森林经营和运作。

气象卫星遥感是发现和监测森林火灾的最快速和最廉价手段。

可以掌握起火点、火灾通过区域、灭火过程、灾情评估和过火区林木恢复情况。

1.4.5遥感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

煤炭工业的发展部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煤炭工业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装备状况,从煤田地质勘探、矿井建设到采煤生产各阶段都一直在打着“人海战术”。

因此,如何在煤炭工业领域引入高新技术,是中国政府和煤炭系统科研人员的共同愿望。

中国煤炭工业规模性应用航空遥感技术始于60年代。

60年代煤炭部航测大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煤炭步入真正应用航空遥感阶段。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煤炭部遥感地质应用中心的成立,拉开了航天遥感应用于煤炭工业的序幕。

研究煤层在光场、热场内的物性特征,是煤炭遥感的基础工作。

大量研究表明,煤层在光场中具有如下反射特征:

煤层在0.4~0.8μm波段,反射率小于10%;在0.9~0.95μm之间出现峰值,峰值反射率小于12%;在0.95~1.1μm之间,反射率平缓下降。

煤层与其它岩石相比,反射率最低,在0.4~1.1μm波段中,煤层反射率低于其它岩石5%~30%。

煤层在热场中具有周期性的辐射变化规律,即煤层在地球周日旋转中,因受太阳电磁波的作用不同,冷热异常交替出现,白天在日过上中天后出现热异常;夜间在日落到日出之间出现冷异常。

因此,热红外遥感是煤炭工业的最佳应用手段。

利用各种摄影或扫描手段获取的热红外遥感图像,可用于识别煤层,探测煤系地层。

应用卫星图像数据,综合调查能源基地的煤、电、水、路现状和资源环境、投资条件,编制1∶100万“晋陕蒙宁豫”能源基地卫星影像地图,面积117万km2,调查煤炭储量5000亿t,编制1∶50万山西能源基地遥感系统图,面积15.7万km2,调查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

为煤炭工业西部转移,为国务院发展能源工业的战略布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遥感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主要应用包括:

煤田区域地质调查,煤田储量预测,煤田地质填图,煤炭自燃,发火区圈定、界线划分、灭火作业及效果评估,煤矿治水、调下井下采空后的地面沉陷、煤炭地面地质灾害调查,煤矿环境污染及矿区土复耕等。

1.4.6遥感技术在油气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油气资源勘探与其它领域一样,由于遥感技术的迅速渗透而充满生机。

油气资源遥感勘探以其快速、经济、有效等特点而引人瞩目,受到国内外油气勘探部门的高度重视。

80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进行了油气遥感勘探方法的试验研究。

例如,美国于1980~1984年间分别在怀俄明州、西弗吉尼亚州、德克萨斯州选择了三个油气区,利用TM图像,结合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油气资源遥感勘探研究。

自1977年起,我国地矿部先后在塔里木、柴达木等地进行了油气资源遥感勘探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和实践经验。

目前,国内外的油气遥感勘探主要是基于TM图像提取烃类微渗漏信息。

地物波谱研究表明,2.2μm附近的电磁波谱适宜鉴别岩石蚀变带,用TM影像检测有一定的效果。

但TM图像相对较粗的光谱分辨率和并不覆盖全部需要的波段工作范围影响了其提取油气信息。

90年代蓬勃发展的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因其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和灵敏度,将在油气资源遥感勘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利用遥感方法进行油气靶区预测的理论基础是:

地下油气藏上方存在着烃类微渗漏,烃类微渗漏导致地表物质产生理化异常,主要的异常类型有:

土壤烃组分异常、红层褪色异常、粘土丰度异常、碳酸盐化异常、放射性异常、热惯量异常、地表植被异常等。

油气藏烃类渗漏引起地表层物质的蚀变现象必然反映在该物质的波段特征异常上。

大量室内、野外原油及土壤波谱测量表明:

烃类物质在1.725μm、1.760μm、2.310μm和2.360μm等处存在一系列明显的特征吸收谷,而在2.30~2.36μm波段间以较强的双谷形态出现。

遥感方法通过测量特定波段的波谱异常,可预测对应的地下油气藏靶区。

由于土壤中的一些矿物质(如碳酸盐矿物质)的吸收谷也在烃类吸收谷的范围,这给遥感探测烃类物质带来了困难。

因此,要区分烃类物质的吸收谷必须实现窄波段遥感探测,即要求传感器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同时具有高灵敏度。

近年来发展的机载和卫星成像光谱仪是符合上述要求的新型成像传感器。

例如,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制的机载成像光谱仪的功能是通过细分光谱来提高遥感技术对地物目标分类和目标特性识别的能力。

如可见光/近红外(0.64μm~1.1μm)设置32个波段,光谱取样间隔为20mm;短波红外(1.4μm~2.4μm)设置32个波段,光谱间隔为25mm;8.20μm~12.5μm热红外波段细分为7个波段。

成像光谱仪的工作波段覆盖了烃类微渗漏引起地表物质“蚀变”异常的各个特征波谱带,是检测烃类微渗漏特征吸收谷的较为有效的传感器。

通过利用成像光谱图像结合地面光谱分析及化探数据分析进行油气预测靶区圈定的试验,证明成像光谱仪是一种经济、快速、可靠性好的非地震油气勘探技术,将在油气资源勘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4.7遥感技术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既可观测水体本身的特征和变化又能过对其周围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人文活动的影响提供全面的信息,为深入研究自然环境和水文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揭露水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创造有利条件。

又由于卫星遥感对自然界环境动态监测比常规方法理会全面、仔细、精确,且能获得全球环境动态变化的大量数据与图像,这对于研究区域性的水文过程,乃至全球的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等重大水文课题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因此,在陆地卫星图像广泛的实际应用中,水资源遥感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遥感技术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美国陆地卫星图像应用中,水文学和水资源方面所得的收益首屈一指,其中减少洪水损失和改进灌溉这二项就占陆地卫星应用总收益的41.3%。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有:

水资源调查、水文情反预报和区域水文研究。

利用遥感技术不仅能确定地表江河、湖沼和冰雪的分布、面积、水量和水质,而且对勘测地下水资源也是十分有效的。

在青藏高原地区,经对遥感图像解译分析,不仅对已有湖泊的面积、形状修正得更加准确,而且还新发现了500多个湖泊。

地表水资源的解译标志主要是色调和形态,一般说来,对可见光图像,水体混浊、浅水沙底、水面结冰和光线恰线反射入镜头时,其影像为浅灰色或白色;反之,水体较深或水体虽不深但水底为淤泥,则其影像色调较深。

对彩红外图像来说,由于水体对近红外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所以水体影像呈黑色,它和周围地物有着明显的界线。

对多光谱图像来说,各波段图像上的水体色调是有差异的,这种色调差异也是解译水体的间接标志。

利用遥感图像的色调和形态标志,可以很容易地解译出河流、沟渠、湖泊、水库、池塘等地表水资源。

埋藏在地表以下的土壤和岩石里的水称为地下水,它是一种重要资源。

按照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规律,利用遥感图像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有效地寻找地下水资源。

一般来说,遥感图像所显示的古河床位置、基岩构造的裂隙及其复合部分、洪积扇的顶端及其边缘、自然植被生长状况好的地方均可找到地下水。

地下水露头、泉水的分布在8~14μm的热红外图像上显示最为清晰。

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温差,因此,利用热红外图像能够发现泉眼。

用多光谱卫星图像寻找地下浅层淡水及其分布规律也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我国通过对卫星像片色调及形状特征的解译分析,发现惠东北地区植被特征与地下浅层淡水密切相关,而浅层淡水空间分布又与古河道密切相关,由此可较容易地圈出惠东北地区浅层淡水的分布。

水文情报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获得各有关水文要素的动态信息。

以往主要靠野外调查及有限的水文气象站点的定位观测,很难控制各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在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更难获取资料。

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提供长期的动态监测情报。

国外已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旱情预报、融雪经流预报和暴雨洪水预报等。

遥感技术还可以准确确定产流区及其变化,监测洪水动向,调查洪水泛滥范围及受涝面积和受灾程度等。

在区域水文研究方面,国外已广泛利用遥感图像绘制流域下垫面分类图,以确定流域的各种形状参数、自然地理参数和洪水预报模型参数等。

此外,通过对多种遥感图像的解译分析,还可进行区域水文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河流分类、水文气象站网的合理布设、代表流域的选择以及水文实验流域的外延等一系列区域水文方面的研究工作。

1.4.8遥感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积的71%,容纳了全球97%的水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活动空间。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陆地非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开发利用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日显重要。

据统计,全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到1985年为3500亿美元,如今已突破1万亿美元。

海洋对全球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又反作用于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

因为海洋对人类非常重要,所以,国内外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求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海洋,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开发海洋,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损失。

常规的海洋观测手段时空尺度有局限性,因此不可能全面、深刻地认识海洋现象产生的原因,也不可能掌握洋盆尺度或全球大洋尺度的过程和变化规律。

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航天、海洋电子、计算机、遥感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崭新的学科——卫星海洋学。

它形成了从海洋状态波谱分极到海洋现象判读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方法。

海洋卫星遥感与常规的海洋调查手段相比具有许多独特优点:

第一,它不受地理位置、天气和人为条件的限制,可以覆盖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条件恶劣的海区及由于政治原因不能直接去进行常规调查的海区。

卫星遥感是全天时的,其中微波遥感是全天候的。

第二,卫星遥感能提供大面积的海面图像,每个像幅的覆盖面积达上千平方公里。

对海洋资源普查、大面积测绘制图及污染监测都极为有利。

第三,卫星遥感能周期性地监视大洋环流、海面温度场的变化、鱼群的迁移、污染物的运移等。

第四,卫星遥感获取海洋信息量非常大。

以美国发射的海洋卫星(Seasat-1)为例,虽然它在轨有效运行时间只有105天,但它所获得的全球海面风向风速资料,相当于上一个世纪以下所有船舶观测资料的总和,星上的微波辐射计对全球大洋做了100多万次海面温度测量,相当于过去50年来常规方法测量的总和。

第五,能进行同步观测风、流、污染、海气相互作用和能量收支平衡等。

海洋现象必须在全球大洋同步观测,这只有通过海洋卫星遥感才能做到。

目前常用的海洋卫星遥感仪器主要有雷达散射计、雷达高度计、合成孔径雷达(SAR)、微波辐射计及可见光/红外辐射计、海洋水色扫描仪等。

此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的多光谱扫描仪(MSS,TM)和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均为被动式传感器。

它能测量海洋水色、悬浮泥沙、水质等。

在海洋渔业、海洋环院污染调查与监测,海岸带开发及全球尺度海洋科学研究中均有较好的应用。

1.4.9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些国家的突出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面积监测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地污染以及各种污染导致的破坏和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利用航空遥感进行了多次环境监测的应用试验,对沈阳等多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城市热岛、烟雾扩散、水源污染、绿色植物覆盖指数以及交通量等的监测,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在渤海湾海面油溢航空遥感实验中,发现某国商船在大沽锚地违章排污事件,以及其它违章排污船20艘,并作了及时处理,在国内外产生了大影响。

随着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门新的科学——环境遥感诞生了。

环境遥感是利用遥感技术揭示环境条件变化、环境污染性质及污染物扩散规律的一门科学。

环境条件如气温、湿度的改变和环境污染大多会引起地物波谱特征发生不同程序的变化,而地物波谱特征的差异正是遥感识别地物的最根本的依据。

这就是环境遥感的基础。

从各种受污染植物、水体、土壤的光谱特性来看,受污染地物与正常地物的光谱反射特征差异都集中在可见光、红外波段,环境遥感主要通过摄影与扫描两种方式获得环境污染的遥感图像。

摄影方式有黑白全色摄影、黑白红外摄影、天然彩色摄影和彩色红外摄影。

其中以彩色红外摄影应用最为广泛,影像上污染区边界清晰,还能鉴别农作物或其它植物受污染后的长势优劣。

这是因为受污染地物与正常地物在红外部分光谱反射率有较大的差异。

扫描方式主要有多光谱扫描和红外扫描。

多光谱扫描常用于观测水体污染。

红外扫描能获得地物的热影像,用于大气和水体的热污染监测。

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溶胶含量和各种有害气体。

对城市环境而言,城市热岛也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大气气溶胶监测、有害气体测定和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与分析。

在江河湖海各种水体中,污染种类繁多。

为了便于用遥感方法研究各种水污染,习惯上将其分为泥沙污染、石油污染、废水污染、热污染和富营养化等几种类型,可以根据各种污染水体在遥感图像上的特征,对它们进行调查、分析和监测。

土地环境遥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监测,如沙漠化、盐碱化等;另一是指对地面污染如垃圾堆放区、土壤受害等的监测。

遥感技术目前已在生态环境、土壤污染和垃圾堆与有害物质堆积区的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1.4.10遥感与GIS在洪水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洪水灾害是一种骤发性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大多具有一定的突然性,持续时间短,发生的地理集团易于辨识。

但是,人们对洪水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洪灾发生过程看,人类对洪灾的反应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洪水控制与洪水综合管理。

通过“拦、蓄、排”等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改变或控制洪水的性质和流路使“水让人”;通过合理规划洪泛区土地利用,保证洪水流路的畅通,使“人让水”。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是区域防洪体系的基础。

②洪水监测、预报与预警。

在洪水发生初期,通过地面的雨情及水情观测站网,了解洪水实时状况;借助于区域洪水预报模型,预测区域洪水发展趋势,并即时、准确地发出预警消息。

这个过程视区域洪水特征而定,持续时间有长有短,一般为2~3天,有时更短,如黄河三花间洪水汇流时间仅有8~10小时。

③洪水灾情监测与防洪抢险。

随着洪水水位的不断上涨,区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灾情越来越严重。

这时除了依靠常规观测站网外,还需利用航天、航空遥感技术,实现洪水灾情的宏观监测。

在得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组织抗洪队伍,疏散灾区居民,转移重要物资,保护重点地区。

④洪灾综合评估与减灾决策分析。

洪灾过后,必须及时对区域的受灾状况作出准确的估算,为救灾物资投放提供信息和方案,辅助地方政府部门制订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规划。

⑤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相互衔接,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长期性工作。

若从时效和工作性质上看,这四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可归为两个层次,即长期的区域综合治理与工程建设,以及洪水灾害监测预报与评估。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高新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洪灾研究的各个阶段,实现洪水灾害的监测和灾情评估分析。

1.4.11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与活动构造密切相关。

许多资料表明:

多组主干断裂或群裂的复合部位,横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