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6629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doc

本文前言

MATLAB的简介

MATLAB是一种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各领域分析设计与复杂计算的科学计算软件,由美国Mathworks公司于1984年正式推出,1988年退出3.X(DOS)版本,19992年推出4.X(Windows)版本;19997年腿5.1(Windows)版本,2000年下半年,Mathworks公司推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MATLAB6.0(R12)试用版,并于2001年初推出了正式版。

随着版本的升级,内容不断扩充,功能更加强大。

近几年来,Mathworks公司将推出MATLAB语言运用于系统仿真和实时运行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更扩大了它的应用前景。

MATLAB已成为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大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最常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具。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Laboratory)的缩写,它是一种以矩阵运算为基础的交互式程序语言,着重针对科学计算、工程计算和绘图的需要。

在MATLAB中,每个变量代表一个矩阵,可以有n*m个元素,每个元素都被看做复数摸索有的运算都对矩阵和复数有效,输入算式立即可得结果,无需编译。

MATLAB强大而简易的做图功能,能根据输入数据自动确定坐标绘图,能自定义多种坐标系(极坐标系、对数坐标系等),讷讷感绘制三维坐标中的曲线和曲面,可设置不同的颜色、线形、视角等。

如果数据齐全,MATLAB通常只需要一条命令即可做图,功能丰富,可扩展性强。

MATLAB软件包括基本部分和专业扩展部分,基本部分包括矩阵的运算和各种变换、代数和超越方程的求解、数据处理和傅立叶变换及数值积分风,可以满足大学理工科学生的计算需要,扩展部分称为工具箱,它实际上使用MATLAB的基本语句编成的各种子程序集,用于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或实现某一类的新算法。

现在已经有控制系统、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系统辨识、模糊集合、神经元网络及小波分析等多种工具箱,并且向公式推倒、系统仿真和实时运行等领域发展。

MATLAB语言的难点是函数较多,仅基本部分就有七百多个,其中常用的有二三百个。

MATLAB在国内外的大学中,特别是数值计算应用最广的电气信息类学科中,已成为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工具。

MATLAB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解题作业、分析研究的效率。

SIMULINK仿真工具简介

SIMULINK是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仿真工具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SIMULINK支持线性系统仿真和非线性系统仿真;可以进行连续系统仿真,也可以进行离散系统仿真,或者两者混合的系统仿真;同时也支持具有多种采样速率的采样系统仿真.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可以对系统进行适当的实时修正或者按照仿真的最佳效果来调试及确定控制系统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减少设计系统过程中反复修改时间,从而实现高效率地开发实际系统的目标.

SIMULINK最早出现在MATLAB4.0版的核心执行文件中.在MATLAB4.2版以后,SIMULINK则以MATLAB的工具包形式出现,需要单独安装.在MATLAB5.0版中,SIMULINK为2.0版,在MATLAB5.3版中,SIMULINK升级为3.0版,而在MATLAB6.1版中,SIMULINK则升级为4.1版.本书只对SIMULINK4.1版进行介绍.

SIMULINK4.1版是用来建模﹑分析和仿真各种动态系统的交互环境,包括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混杂系统.SIMULINK提供了采用鼠标拖动的方法建立系统框图模型的图形交互界面.

SIMULINK提供了大量的功能模块以方便拥护快速地建立系统模型.建模时只需要使用鼠标拖动库中的功能模块并将它们连接起来.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模块组成字子系统来建立多级模型.SIMULINK对模块和连接的数目没有限制.SIMULINK还支持Stateflow,用来仿真事件驱动过程.

SIMULINK框图提供了交互性很强的非线性仿真环境,可以通过下拉菜单执行仿真,或使用命令进行批处理.仿真结果可以在运行的同时通过示波器或图形窗口显示.

SIMULINK的开放式结构允许用户扩展仿真环境的功能.如用MATLAB﹑FORTRAN和C代码生成自定义块库,并拥有自己的图标和界面,或者将用户原来由FORTRAN或C语言编写的代码连接起来.

由于SIMULINK可以直接利用MATLAB的数学﹑图形和编程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SIMULINK下完成数据分析﹑优化参数等工作.工具箱提供的高级的设计和分析能力可以通过SIMULINK的屏蔽手段在仿真过程中执行.SIMULINK的模型库可以通过专用元件集进一步扩展

MATLAB6.5.1有两张光盘,其中第二张帮助文件,把第一张碟放进光驱,系统会自动进入安装程序。

在安装过程只要输入用户名称、公司及产品注册码等。

安装完之后,在Windows桌面上会自动生成MATLAB的快捷方式图标。

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

仿真过程:

首先点击桌面的MATLAB图标,进入MATLAB环境,点击工具栏中的Simulink选项。

进入我们所需的仿真环境,如图1.1所示。

点击File/New/Model新建一个仿真平台。

这时我们可以在上一步Simulink环境中拉我们所需的元件到Model平台中,具体做法是点击左边的器件分类,这里我们一般只用到Simulink跟SimPowerSystems两个,分别在他们的下拉选项中找到我们所需的器件,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的元件不放,然后直接拉到Model平台中。

图1.1

实验一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

我们首先按照之前的方法打开仿真环境新建一个仿真平台,现在我们先仿真新器件GTO的工作原理,按照下表,根据表中的路径找到我们所需的器件跟连接器。

元件名称

提取路径

触发脉冲

Simulink/Sources/PulseGenerator

电源

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Sources/DCVoltageSource

示波器

Simulink/Sinks/Scope

接地端子

SimPowerSystems/Elements/Ground

信号分解器

Simulink/SignalRouting/Demux

电压表

SimPowerSystems/Measurements/VoltageMeasurement

电流表

SimPowerSystems/Measurements/CurrentMeasurement

负载RLC

SimPowerSystems/Elements/SeriesRLCBranch

GTO器件

SimPowerSystems/PowerElectronics/Gto

提取出来的器件模型如图1.2所示:

图1.2

第二步,元件的复制跟粘贴。

有时候相同的模块在仿真中需要多次用到,这时按照我们常规的方法可以进行复制跟粘贴,可以用一个虚线框复制整个仿真模型。

还有一个常用方便的方法是在选中模块的同时按下Ctrl键拖拉鼠标,选中的模块上会出现一个小“+”好,继续按住鼠标和Ctrl键不动,移动鼠标就可以将模块拖拉到模型的其他地方复制出一个相同的模块,同时该模块名后会自动加“1”,因为在同一仿真模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名字相同的模块。

第三步,我们把元件的位置调整好,准备进行连接线,具体做法是移动鼠标到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会出现一个“十字”形的光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一直到你所要连接另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放开左键,这样线就连好了,如果想要连接分支线,可以要在需要分支的地方按住Ctrl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拉出一根分支线了。

在连接示波器时会发现示波器只有一个接线端子,这时可以参照下面示波器的参数调整的方法进行增加端子。

在调整元件位置的时候,有时你会遇到有些元件需要改变方向才更方便于连接线,这时可以选中要改变方向的模块,使用Format菜单下的Flipblock和Rotateblock两条命令,前者改变水平方向,后者做90度旋转,也可以用Ctrl+R来做90度旋转。

同时双击模块旁的文字可以改变模块名。

然后单击菜单栏中的Edit/SignalProperties命令来刷新模型。

模块的颜色也可以在激活模块后,点击右键,在backgroundcolor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连接好的电路图如图1.3所示。

图1.3

第四步,模块的参数设置。

设者模型参数是保证仿真准确和顺利的重要一步,有些参数是由仿真任务规定的,如本例仿真中的电源电压与电阻值等,有些参数是需要通过仿真来确定的。

设置模型参数可以双击模块图标弹出参数设置对话框,然后按框中提示输入,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借助帮助来看相关功能。

本例中,参数设置如下:

1.脉冲发生器的参数设置。

双击脉冲发生器,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改变需要的参数后如图1.4所示 。

其中参数行中从第一个开始分别为振幅、周期、脉宽、控制角(延迟时间)

控制角a的设置按照t=aT/360

图1.4

2.打开电源设置对话框,我们这里设置电源为220V,直接在参数行输入数字即可。

3.新器件GTO的参数设置,这里我们采用默认设计,当需要改变的时候也可以另外设置。

4.负载参数的设置,我们这里只是用到电阻负载,所以可以这样设置,电阻R=100,H=0,

C=inf设置完如图1.5所示:

图1.5

5.示波器的参数设置:

当我们开始连接的时候,示波器只有一个连接端子,这时我们需要增加示波器的接线端子,具体做法是双击示波器,弹出的对话框如图1.6示:

图1.6

单击工具栏中第二个小图标,即打印机图标的旁边的图标。

弹出第二个对话框2图1.7。

图1.7

只要在Numberofaxes项中把1改成所需要增加的端子数字就可以,这里我们用到两个端子,我们把它改成2就可以了。

在Timerange中设置一个数值,也即显示时间,所设置的时横坐标。

就是我们的的仿真时间

6.仿真参数设置:

在仿真开始前还必须首先设置仿真参数。

在菜单中选择Simulation,在下拉菜单中选择Simulationparameters,在弹出的对话款中可设置的项目很多,主要有开始时间、终止时间、仿真类型(包括步长和解电路的树枝方法),积极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等。

步长、解法和误差的选择对仿真运行的速度影响很大,步长太长计算容易发散,步长太小运算时间太长,本题使用ode23tb算法。

仿真参数设计如图1.8所示:

图1.8

在参数设置完毕后既可以开始仿真。

点击运行按钮“”开始仿真。

在屏幕下方的状态栏上可以看到仿真的进程。

若要中途停止仿真可以点击“■”按钮。

在仿真完毕之后既可以通过双击示波器来观察仿真的结果。

本例的仿真图形(电阻)如图1.9跟图1.10所示:

图1.9晶闸管的波形图1.10负载的波形

如果在一开始观察不到示波器的波形,可以点击工具栏上的望远镜,会自动的给定一个合适的坐标,观察到我们需要的波形。

如果我们想改变纵坐标,可以单击邮件,选择弹出快捷菜单中的“Axesproperties”命令,出现如图1.11所示示波器的纵坐标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1.11

本题如果要设置电阻电感负载,只需要在RLC参数中给电感量一个数值就可以了。

到这里,我们就把新器件GTO的仿真完成了。

按照同样的方法,再从SimPowerSystems/PowerElectronics中调用其他需要仿真的新器件,就可以观察到我们所需要的波形了。

上面做的全控型器件,现在我们做一个半控型器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晶闸管。

我们在电力电子器件里面提取出一个晶闸来,这里注意晶闸管有两种类型,DetailedThyristor的是详细的晶闸管模型,而Thyristor是普通晶闸管,具体选择看你对晶闸管参数的要求多高,详细的晶闸管有很多参数可以设置。

仿真的电路图如图示

模块的参数的设置跟之前的一样,为了得到更好的波形效果,我们把仿真的开始时间设置为4,结束时间设置为10。

同若运行仿真电路,我们可以得到仿真之后的各种波形。

负载波形 晶闸管波形

实验二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仿真过程:

1.建立仿真模型

(1)首先我们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文件。

方法跟实验一样。

文件名自己给定。

(2)提取电路元件模块。

组成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主要元器件有交流电源、晶闸管、RLC负载等。

提取路径基本上跟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相同的,只是我们这里用到了交流电源(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Sources/ACVoltageSource)。

提取出来的元件的如图2.1所示

图2.1 图2.2

(3)将电路元件模块按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的原理图连接起来组成仿真电路。

将元件调整的到合适的位置,有些器件需要多次用到的,可以点击该模块,然后按住鼠标右键直接拖到想要放置的地方就可以实现复制了。

连接好的电路如图2.2所示。

2.设置模型参数。

根据实验一的方法我们可以双击模块图标弹出的对话框来设置参数,本例中所设置的参数如下。

(1)交流电压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初始相位为0度。

在电压设置中要输入的是电压峰值,在该栏中键如“220*sqrt

(2)”。

如果在对话框最后的测量旋转选中电压“voltage”,这样电压的数据可以送入多路测量器(Multimeter)。

这里我们不用设置这个,因为我们直接用了示波器进行观察波形。

(2)晶闸管的参数我们采用了默认的参数,也可以另外设置。

(3)负载RLC,当负载是电阻负载时,R=1,H=0,C=inf(无穷大)

(4)负载RLC为电阻电感负载时,R=1,H=0.01,C=inf,关于负载的参数,这里是没有一定的规定的,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3.仿真参数的设置,本例中我们设置仿真的终止时间为0.1S,算法ode23tb.通过仿真,我们给出几个特殊角度的波形图。

电阻负载30度 电阻负载60度 电阻负载90度

电阻电感30度电阻电感60度电阻电感90度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的各个波形仿真出来了,观察波形,跟我们在实验室用示波器看到的还是基本上一致的。

实验三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电阻负载:

一、仿真步骤

1.启动MATLAB,进入SIMULINK后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

在这里可以任意添加电路元器件模块。

然后对照电路系统模型,依次往文档中添加相应的模块。

在此实验中,我们按下表添加模块:

序号

元器件名称

提取元器件位置

数量

1

交流电源

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Sourse/ACVoltagesourse

1

2

脉冲触发器

Simulink/Sources/PulseGenerator

2

3

晶闸管模型

Simpowersystems/PowerElectronics/DetailedThyristor

2

4

二极管模型

Simpowersystems/PowerElectronics/Diode

2

5

电流表模型

Simpowersystems/Measurements/CurrentMeasurement

1

6

电压表模型

Simpowersystems/Measurements/VoltageMeasurement

2

7

信号分解模型

Simulink/SignalRouting/Demus

1

8

RLC串联电路

Simpowersystems/Elements/SeriesRLCBranch

1

9

示波器模型

Simulink/Sinks/Scope

1

2.添加好模块后,要对各元器件进行布局。

一个良好的布局面板,更有利于阅读系统模型及方便调试。

图3.1

3.设置模块参数。

依次双击各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相应的参数。

1),交流电源参数设置:

电压设置为220V,频率设为50Hz,其它默认。

图3.2

2),脉冲触发器设置:

振幅(amplitude)设为5。

周期(Period)设为0.02秒。

脉冲宽度(pulsewidth)设为2。

相位延迟角(phasedelay),即触发角。

它的设置在调试时需要修改,以实现在不同角度触发时,观测电路各变量的波形的变化。

因为它是以秒为单位,故需把角度换算成秒。

其计算可按以下公式:

t=αT/360。

例如触发角α=45度,周期T=0.02,则t=0.0025,则此空中应填入0.0025。

图3.3

第二个触发器的设置只需触发角比第一个大180度,即加上0.01,其它不变。

3)示波器的设置:

双击示波器,弹出示波器面板,在第一排控件栏中单击第二个控件,弹出参数设置窗口,如下所示:

图3.4

把坐标系数目设为7,其它不必修改。

Timerange是横坐标设置。

4.模型仿真。

在模型仿真时要先设置仿真参数,仿真参数的设置与实验一相同。

设置好后,即可开始仿真。

点击开始控件。

仿真完成后就可以通过示波器来观察仿真的结果。

以下是分别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电阻电感负载:

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与带电阻性负载的仿真方法基本相同,但须将RLC的串联分支设置为电阻电感负载。

本例中设置的电阻R=1,L=0.01H,电容为inf。

电阻电感负载分别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实验四单相桥式全控整流

电阻负载:

一、仿真步骤

1.启动MATLAB,进入SIMULINK后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

并布置好各元器件。

如下图所示:

图4.1

2.参数设置。

各模块参数的设置基本与上一实验相同,但要注意触发脉冲的给定。

互为对角的两个示波器的控制角设置必须相同,否则就会烧坏晶闸管。

二、模型仿真

设置好后,即可开始仿真。

点击开始控件。

仿真完成后就可以通过示波器来观察仿真的结果。

以下是分别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电阻电感负载:

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与带电阻性负载的仿真方法基本相同,但须将RLC的串联分支设置为电阻电感负载。

本例中设置的电阻R=1,L=0.01H,电容为inf。

电阻电感负载分别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实验五三相半波整流电路

电阻负载:

一、仿真步骤

1.启动MATLAB,进入SIMULINK后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

并布置好各元器件。

如下图所示:

图6.1

2.参数设置。

电源参数设置:

电压设置为380V,频率设为50Hz。

要注意初相角的设置,a相的电压源设为0,b相的电压源设为-120,c相的电压源设为-240。

负载参数设置:

电阻设为1,电感为0,电容无穷大inf。

脉冲参数设置:

触发信号的参数设置是本例的难点。

本例中有三个触发脉冲,由电路原理可知触发角依次相差120度。

因为电源电压频率为50Hz,故周期设置为0.02s,脉宽可设为2,振幅设为5。

延迟角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在三相电路中,触发延时时间并不是直接从a换算过来,由于a角的零位定在自然换相角,所以在计算相位延时时间时要增加30度相位。

因此当a=0度时,延时时间应设为0.0033。

其计算可按以下公式:

t=(α+30)T/360。

触发角a=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

0.00167,0.00837,0.01507

触发角a=3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

0.0033,0.01,0.0167

触发角a=45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

0.00417,0.01087,0.01757

触发角a=6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

0.005,0.0117,0.0184

晶闸管参数设置:

图6.2

二、模型仿真

设置好后,即可开始仿真。

选择算法为ode23tb,stoptime设为0.1。

点击开始控件。

仿真完成后就可以通过示波器来观察仿真的结果。

以下是分别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电阻电感负载:

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与带电阻性负载的仿真方法基本相同,但须将RLC的串联分支设置为电阻电感负载。

本例中设置的电阻R=1,L=0.01H,电容为inf。

电阻电感负载分别在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