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7124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

X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单位法人:

XXXX

单位地址:

XXXXXXXX

编制单位:

XXXXXXX有限公司

联系人:

XXXXXX

二0一0年十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2、市场分析

1.3、项目路线规范

1.3.1.产业发展路线

1.3.2.循环经济路线

1.4、项目运行模式

1.4.1发展农业产业化

1.4.2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

1.5投资分析

1.5.1.项目总投资

1.5.2.投资规划

1.5.3.资金来源与运用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1.6.2.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企业基本情况

2.2、项目建设背景

2.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2.2项目由来和简述

2.3、项目建设依据和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依据

2.3.1.4项目建设是安全食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利于人们健康

2.3.2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3.1项目区概况、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及建设地点选择

3.1.1项目建设区概况

3.1.2社会经济状况

3.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第四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4.1、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

4.3、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

4.4、销售队伍、网络等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

5.1、选址

5.2、建设规模

5.3、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

5.4、项目实施进度

5.5、循环经济发展路线

第六章劳动组织,组织管理

6.1劳动组织

第七章规划选址分析论证

7.1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7.2与总体布局的关系

7.3现状分析

7.3.1园区现状分析

7.4厂区总平布局分析

7.4.1总平布局

7.4.2道路交通

7.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八章环境保护

8.1环境现状分析

8.2对策和措施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

9.2资金来源

9.3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十章效益分析

10.1经济效益

10.2社会效益

10.3生态效益

第十一章结论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

1.1.2.项目实施单位:

XXXXX集团

1.1.3.项目实施地点:

****县长铺镇

1.1.4.项目实施时间:

2010年

1.1.5.项目建设规模

年出笼肉鸭320万羽的规模化养殖基地;水产养殖1000亩形成精养高档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蔬菜种植350亩,形成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1.2、市场分析

农产品供给和成本的变化对该种货币中农产品的供给会产生影响,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供给的价格弹性最大的为蔬菜、鲜蛋等生产周期较短的农产品,其次为生产周期中等水平的粮食、畜产品、水产在生产周期内是缺乏供给弹性的。

以蔬菜和肉鸭为例,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在全球上市的主要农产品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农产品是用有机耕作方式生产出来的。

有机食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有机农业也将成为21世纪的农业发展方向。

有机蔬菜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蔬菜的生产与消费代表了当今国际蔬菜生产、消费的新趋势。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安庆市2010年总人口将达到80万人,人口的增长将使蔬菜副食品的需求量大量增长。

按照市规划设计院、市蔬菜副食品产销办等几个权威部门预测,2000年全市蔬菜副食品总需求量为13.44万吨,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22.4万吨,以人均月消费蔬菜副食品量18.67千克计算,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市场前景广阔。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养鸭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

饲养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

2001年我国鸭子的年存栏量达到6.36亿只左右,占全球鸭子存栏总量的69.5%,肉鸭的年屠宰量将近6亿只,占全世界屠宰总量的70%。

1.3、项目路线规范

1.3.1.产业发展路线

以畜禽养殖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为辅,建设生态农业综合经济圈。

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心,迅速辐射各乡镇,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

以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大力建设皖西南地区最大的“菜园子”,着力打造中部地区“菜篮子”规模化基地。

1.3.2.循环经济路线

建立循环经济系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将采用“鸭—粪—蚯蚓—鸭(鱼)”“草—鹅—粪—猪—蚯蚓—鱼—肥—草”等循环经济模式。

规模化养鸭,鸭粪发酵,发酵后的沼渣养鱼,沼液种菜,沼气供发电和取暖。

对鸭产品加工剩下的下脚料和养鸭污水,进行处理后也可用于养鱼,最终形成鸭、蚯蚓、草、鱼等能源互生共存、协调发展的格局。

1.4、项目运行模式

1.4.1发展农业产业化

XXXXX集团现有农产品加工基地、庞大的销售网络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

现结合****县处于三省交界的地域优势,丰富的水、土地资源,以及优越的环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点为中心,发展成集约化畜禽养殖基地,形成集育种、孵化、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发展精细化水产养殖,形成以水产养殖为主体,带动休闲娱乐业;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形成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从而,全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1.4.2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

依托畜禽养殖基地,发展立体化农业,做好“畜禽粪便”文章。

以现有大量的有机肥,着力改善蔬菜种植土壤环境,生产完全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以现有生产的再生饲料,养殖不同档次的水产品及观赏鱼;以天然的水资源,养殖畜禽,通过建立完全闭合的生态链,发展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

1.5投资分析

1.5.1.项目总投资

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1200万元,二期投资1800万元。

1.5.2.投资规划

畜禽养殖投资:

750万元

蔬菜种植投资:

850万元

水产养殖投资:

1400万元

1.5.3.资金来源与运用

自筹资金:

1300万元

银行贷款:

1700万元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年销售收入5700万元,年利润855万元,入可增加670万元。

以肉鸭养殖为例,养殖户效益:

按每农户建设2栋鸭舍,每栋饲养5000只,每批养殖10000只,料肉比2.1:

1,饲料2.4元/公斤,成品鸭3公斤/只,回收价格6.6元/公斤,每期可盈利1.18万元,一年按饲养7批,年获利8.26万元。

养殖户可当年收回投资,并有效益。

1.6.2.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对我县乃至安庆市农村养殖业及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重要示范作用。

国家多次提出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效益,肉鸭规模养殖的科技示范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肉鸭,通过示范辐射,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达到肉鸭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生产。

项目的实施可直接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数百户农民创业。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企业基本情况

安徽省XXXXX集团位于大别山南麓、黄梅戏之乡安庆市,****县工业园区,成立于2007年,是集畜禽、水产养殖加工销售、饲料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旗下有安徽省X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县XXXXX食品有限公司和天成农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县XXXXX食品有限公司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安庆市生猪定点屠宰单位,****县“放心肉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单位,银行AA级守信企业,皖西南地区农产品养殖加工龙头基地。

公司是集畜禽、水产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化龙头企业。

坚持以“为农民传播致富经”为己任,以“XXXXX惠三农,品质誉万家”为使命,以“诚信、品牌、创新、发展”为经营理念。

占地面积22000平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员工600余人。

现拥有年屠宰加工生猪20万头机械化生产线一条,年屠宰加工肉鸭1000万羽机械化生产线一条,容量为10000吨的冷库,以及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无公害处理设备。

2009年营业收入1.30亿元,利税1136万元,为职工购买各项保险230余万元,提取折旧121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特点的新型“订单式农业”。

全面实行五个统一原则“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即为养殖户统一提供苗、饲料、疫苗、技术,公司统一收购、加工、销售。

目前生猪养殖签订合同农户数百户,生猪存栏量7万多头,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0个,所有出栏商品猪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肉鸭养殖签订合同农户达数百户,年出笼肉鸭1000万羽,年出笼40万羽以上肉鸭养殖基地5个,例如长铺镇肉鸭养殖基地、九姑肉鸭养殖基地、佐坝肉鸭养殖基地、下仓肉鸭养殖基地、武穴市肉鸭养殖小区等。

随着一条完整农业产业链的建立,有力地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竭力发展综合生态循环经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产地方特色农产品,成就世界品牌。

2.2、项目建设背景

2.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农业是基础,种植业,养殖业是国家始终大力扶持的产业,天然绿色食品将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首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需求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意义。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农村经济改革为核心的第一个阶段,农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农主品的供给由相对紧缺到相对平衡与富裕,传统农业结构调整与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需求日渐显著。

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成为中国县城农业发展第三次变革的起点,”其改变了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粗放经营的特征,而是以农业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农业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高值化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其次,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农业发展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张宝文,2002),在面临国际农副产品的冲击。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成为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竟争力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抓手。

其三,十六大报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以一个阶段性的政策纲领,在其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须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突破口。

随着土地、劳动力等天然禀赋资源作用的相对下降,和市场、信息、品牌、人才、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作用的与日俱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则以其示范性、高效性的特征成为新一轮农村经济启动的切入点。

在国家科学技术部2001年印发的《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中,其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

其发展重点是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

****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对园区功能的拓展与农业经济的嫁接方面作相应的考虑,较好地实现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流通服务等新型农业产业的嫁接。

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除考虑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应通过新型农业设施,高新技术的展示,园林化的整体设计以及常年进行的名特优蔬菜、畜禽、和水产养殖等的生产与示范等项目的设置,形成融科学性、文化性为一体,天人合一的现代农业风貌,为观光农业提供良好的观光点。

同时,园区还可通过农事参与、农业休闲、垂钓娱乐等项目内容的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园区的建设还可为中小学生学农和青少年培训,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知识的学习基地。

园区的发展应通过各种方式与都市农业和新经济进行有效的嫁接,形成独具特色的园区经济新模式。

2.2.2项目由来和简述

当前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的危机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焦点。

从发达地区到发展中地区,从政府组织到非政府组织(NGO),人们都在反思上个世纪以来石油农业发展下的种种弊端,并已经有多种多样的替代农业在一些国家中进行着实践。

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称谓,例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态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业以及持久农业等等,其目的是共同的,即以现代科技的手段,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各国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其理论基础大致包含:

其一,发展极理论,即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研究学者有法国、美国经济学者佩鲁,保德威勒、汉森等人,指在地域内建立或嵌入高起点推进型产业之后,以产生“乘数效应”而带动整个地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机理;其技术关键是在园区中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系列的成长点。

其二,系统产业理论,以系统产业构成打破传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促使产业链的延长与完整,从而形成由农业衍生的二、三产业,形成以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区域比较优势为立足点的相对完整系统的产业结构,上下产业链之间能够更好的协调沟通,减少交易成本。

其三,技术诱导变革理论,由美国学者费农拉坦、日本学者速水雄次郎提出,其理论认为农业技术结构的形成及其变革完全具有诱导性和非自发性,资源供给结构,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农业投入要素的相对价格水平及其波动,因此技术诱导与资源供给地域化的结合成为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的关键。

其四,循环经济的理论。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假日农物(H01idayFarm),是都市农业的一部分,如日本七十年代开发的爱知县“空中菜园”,美国、新加坡的“观光农物”等;另一种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这一类型以以色列为代表。

中国从九十年代开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探索,尽管在此之前也有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活动涌现,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力量所占的主导地位,从运行机制到组织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憾。

1992年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因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各地萌生,例如90年代初珠海农科所的梅溪科研基地、1993年创立的云南生态园区、1994年成立的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国内第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区)、1995年开始筹建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1996年开始筹建1997正式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杨凌农科城等。

它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特点是应用现代技术设施装备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

学者许越先将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994~2001年为初级阶段;2001~2005年为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以后为成熟阶段。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安徽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土地资源丰富。

安徽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农业的开发成为安徽全面提升经济水平、提高经济外向度的重要契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安徽皖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经济地区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就具有十分深远的时代意义。

从****县自身的发展来看,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

****县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新的突破。

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使得生产力要素重新组合,生产组织形式上亦有所突破,从而推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农产品绿色品牌的确立,全面提升园区辐射区土地的经济产出,以应对风云变幻的全球市场的竞争。

在园区筹备的过程中,已经可以切实的感受到长铺镇乃至整个****地区人民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期盼与希望,因为园区建设,其在资金、技术、信息与市场应变等方面的优势可以真正促进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并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

2.3、项目建设依据和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依据

2.3.1.1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农业发展趋势

我国养鸭历史悠久,鸭种资源丰富,尤其是肉鸭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羽绒品质极佳为世界瞩目。

但是目前我国养鸭业的科技水平、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还滞后于世界养鸭先进国家。

进入新世纪,世界养鸭科学技术将会在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减少疾病损失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鸭产品的营养保健作用呗越来越多的人们多接受,鸭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县发展的宏观思想是:

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旺县;发展战略是中部崛起、南北跟进的生产力布局;发展的主线与方向是以企业和农民为主体,十一五”时期全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总体目标是:

根据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确立棉纺、水产、畜牧、竹木、粮油食品等五大主导产业,建设区域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

围绕上述五大主导产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每个主导产业培育2个以上起点高、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力争有2-3家龙头企业进入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7-10家成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5-20家成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名牌7个,力争创建国内同行业知名品牌2-3个。

引导、培育和发展基础好、前景广、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个,力争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60%以上。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工作指导和协调体系。

基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构想,可以看到农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势在必行,同时长铺镇以****县城郊型城镇的优越区位,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较为合理的选址。

2.3.1.2“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

我公司为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大力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开展企业与村(镇)结对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企业为龙头,龙头连专业村(基地),以村带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长铺镇拥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的资源。

我公司依托优势产业,密切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与乡村展开合作,通过拉长加宽产业链,巩固和提高产业发展规模与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效益和农民收益。

2.3.1.3项目建设适合****县优势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县是农业大县,山地草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村富余劳动力充足。

在该地区发展家禽养殖生产,即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易形成优势产业,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幅度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解决乡镇若干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无法脱贫。

为积极响应政府的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我公司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民生工程,而家禽养殖是农户都能干的投资小、回收期短、效益高的项目,特别是家禽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符合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要求,扶持贫困人口发展养殖家禽业,是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

2.3.1.4项目建设是安全食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利于人们健康

高品质的畜禽、水产不仅必须保证各项营养指标,更主要的是畜禽、水产产品无毒、无害、无污染。

同时,羽绒也是工业品生产和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羽绒服饰被等普遍受到人们亲睐,给人们生活带来舒适感觉。

本项目是安全食品生产、生活必须品生产的需要,有利于人们健康。

2.3.2项目建设必要性

2003年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004年3月10日,温家宝总理提出:

“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05年7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2006年7月27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农民日报发表文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循环经济,原因在于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目前,虽然我国畜禽养殖加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从以上论述项目建设的迫切性可以看出,畜禽养殖加工依然面临着许多较为严峻的问题,并存在着发展不循环性的隐患。

要解决这些问题,缓解资源环境和循环畜禽养殖加工之间的矛盾,循环畜禽养殖加工是我国养殖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循环畜禽养殖加工是最优的循环方式和最具资源节约效应的方式的有机结合,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人和生态的和谐统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物质保障是各种自然资源。

要根本解决长期存在的畜禽养殖加工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即生活上的高质量、经济上的快发展、自然资源的低消耗、废弃物的低排放、生态环境的良性化,发展循环畜禽养殖加工成为必然选择。

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循环畜禽养殖加工项目,对充分利用畜禽养殖加工的下脚料,实现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引导农民增加收入,都将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对美化农村环境,生产健康无污染产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3.1项目区概况、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及建设地点选择

3.1.1项目建设区概况

我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中部为丘陵,面积854平方公里,为本县最大面积的自然类型区,为粮油主产区;中南部有龙感湖、黄湖、大官湖和泊湖四大湖泊,总面积104万亩。

水文和水资源:

****属于长江流域河流水系,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总的特征是西北部河流多而长,东南部少而短。

发源于大别山的凉亭河、二郎河两大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的一定特征,其中二郎河流域面积597平方公里,凉亭河流域面积289.3平方公里,它们把大别山南麓的径流串入湖泊(县域中部和南部,水面辽阔,水资源丰富,有连成整体的泊湖、黄湖、龙感湖和大官湖),自西向东经华阳流入长江。

气候: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全县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1307.2ml,山区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年平均日照时数2023.7小时,无霜期254天。

丰富无污染的水资源和饲草资源为肉鸭养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态资源。

除了充裕的水土资源外,****县作为农业大县,具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中多数具有养鸭的传统经验。

经过短期的技术强化培训后,可以掌握驾驭现代养殖技术。

所以,从生产资源的角度看,充分合理利用该地区优越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水禽养殖业潜力巨大。

3.1.2社会经济状况

****是传统农业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包袱重、基础差、底子薄,加之20世纪90年代连续大灾的滞后影响,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多。

****县农业经济不足,农业与工业关联度弱,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业之间没有形成链条式或层级推进式的良性互补互促关系,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少,缺乏竞争力,抗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