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宝宝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7575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鸡蛋宝宝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鸡蛋宝宝教案.docx

《鸡蛋宝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蛋宝宝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鸡蛋宝宝教案.docx

鸡蛋宝宝教案

鸡蛋宝宝教案

鸡蛋宝宝教案

鸡蛋宝宝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在鸡蛋上添画五官,并运用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2、能将五官画在鸡蛋上,并运用绘画粘贴技能装饰头发和身体。

  3、愿意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鸡蛋作画的快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在鸡蛋上添画五官,并运用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制作蛋娃娃。

  正确在鸡蛋上添画五官。

  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完整的鸡蛋,底座。

  2、彩色水彩笔、纸折的小帽子、毛线编的头发、双面胶、剪刀、胶棒、干花等辅助材料。

  3、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回想鸡蛋的什么样子的。

  师:

你们都吃过鸡蛋,那谁能说一说鸡蛋长的是什么样子呢?

  师: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鸡蛋,你们来看一看说一说它们都有哪些不一样呢?

  2、提问:

你最喜欢哪个蛋娃娃?

为什么?

  师:

请你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个样子的蛋娃娃,它用了哪些东西来装饰呢?

  (引导幼儿从五官、表情、辅助材料的运用来描述。

  二、教师讲解示范,幼儿动手操作。

  1、先添画五官,设计脸部表情。

  (眼睛、眉毛、鼻子、嘴、腮红等,考虑是笑的、哭的、还是生气的等表情。

  师:

这些蛋娃娃都是已经做好的,现在要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蛋娃娃了。

  师:

我们要先给你的蛋宝宝画上好看的表情,可以是笑的,哭的,生气的,等等各种不一样的表情。

  2、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粘上辫子、戴上帽子,可以用干花等装饰。

  师:

蛋娃娃的表情有了,它还需要一些装饰,可以仿照老师的示范,也可以自己想象,运用桌上的材料给蛋娃娃做出一些特别的装饰。

  三、欣赏活动,提高审美情趣。

  1、把做好的蛋娃娃放置在架子上大家进行互相欣赏、介绍。

  师:

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觉得哪个蛋娃娃最特别,你最喜欢呢?

  小百科:

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

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

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

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鸡蛋宝宝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鸡蛋是母鸡下的,了解生鸡蛋与熟鸡蛋的构造及不同。

  2、了解鸡蛋的吃法,知道鸡蛋有营养,培养幼儿不挑食得好习惯。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锻炼小肌肉。

  活动准备:

  1、熟鸡蛋20个幼儿自备

  2、生鸡蛋1个,沙拉酱1瓶

  3、鸡蛋吃法图,字卡,乳胶,餐盘、餐碗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

《鸡妈妈找蛋》。

“鸡妈妈的蛋在哪里呢?

  2、请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觉鸡蛋。

  摸一摸蛋壳有什么感觉?

  看一看蛋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闻一闻鸡蛋有什么味道?

  互相比一比谁的鸡蛋大些,谁的小些?

  请幼儿数一数全班有多少个蛋?

  3、请幼儿剥开鸡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4、老师出示鸡蛋请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

  提问:

  为什么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鸡妈妈生出来的生鸡蛋还是熟鸡蛋?

  生鸡蛋怎样才能变成熟鸡蛋?

  你们吃过那些有鸡蛋做成的东西?

(出示吃法图)

  5、幼儿品尝鸡蛋制品及动手制作鸡蛋沙拉

  讨论:

你吃到了什么,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怎么做成的等等

  6、总结:

让幼儿了解鸡蛋是有营养的,教育幼儿不挑食。

  “鸡妈妈感谢小朋友们帮助他找到了蛋,送给你们一些礼物,请你们到活动区去发现吧”

  区域准备

  美工区:

装饰蛋宝宝

  表演区:

鸡妈妈找蛋

  数学区:

蛋宝宝益智

  操作区:

制作蛋花

  活动评价:

  在此次活动的教师选择了孩子熟悉的“鸡蛋”作为本次

  活动的主题,老师通过小故事吧幼儿吸引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性较高,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活动的设计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孩子在玩中探索,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的使用,对鸡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孩子亲手操作的过程,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中的不足:

  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不够,可适当的增加一些材料。

鸡蛋宝宝教案3

  设计意图:

  沉浮的变化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关注点,而介于沉与浮之间的"悬浮"现象虽然很少被提及,但却又时常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

为了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初步感受、理解悬浮现象,激发他们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盐后,鸡蛋沉浮状态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2、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3、有求知欲望,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难点:

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活动前孩子们玩过水,有沉浮经验。

  2、物质准备:

玻璃杯两只(分别装等量的淡水、盐水),味精、糖,记录纸各种实验材料:

鸡蛋,盐,碗,盆,勺子,玻璃杯,人手一块记录板、记录表,水彩笔,抹布等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猜猜鸡蛋宝宝沉浮的状态并记录。

  1、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

  师:

原来阿,鸡蛋宝宝想到水里玩个游戏,那老师这边就有两杯水,你们猜猜看,鸡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会怎样,到了第二杯水里又会怎样呢?

  那老师这边有张纪录表,第一行记录我们的猜想,第二行记录我们动手的结果,你们都觉得鸡蛋会沉下去,那我在第一杯的下面打上↑的标记,记住噢,↑表示浮起来,↓表示沉下去。

  4、师:

那我们来试试看,鸡蛋宝宝在这两杯水里到底会怎样呢?

哪位小朋友想上来试一试。

  师:

小朋友们,鸡蛋宝宝在第一杯水里怎么样了?

请你记录一下。

小朋友,鸡蛋在第二杯水里又怎么样了?

请你记录下来。

  (分析:

通过鸡蛋宝宝来做客导入活动,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抛出问题:

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

  二、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找鸡蛋宝宝悬浮的秘密。

  1、师: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为什么鸡蛋宝宝在第一杯水里沉下去而在第二杯水里浮起来呢?

老师也很想知道、猜猜看,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让鸡蛋在第一杯水里沉下去而在第二杯水里浮起来呢?

  2、师:

其实啊,聪明的小朋友已经猜出来了,第二杯水里加了东西,老师跟你们说,第二杯水里加了调味料,老师今天也准备了三种调味料,有盐、糖、味精,你们试试看,哪种调味料能使鸡蛋浮起来。

  3、教师总结:

原来啊,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分析:

在实验操作中,让孩子自已做出了猜测并且大胆尝试--通过嘴自己的探索发现加盐能使鸡蛋浮起来,更好的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幼儿猜测,填写记录表,并进行操作。

  师:

那是不是鸡蛋宝宝只要在盐水里就会浮上来呢?

加多少盐才能让鸡蛋浮起来呢?

你们猜猜看,老师这边有张记录表,第一行记录你的猜想,第二行记录动手的结果,如果你觉得加一勺盐鸡蛋能浮起来,那就在一勺盐的下面画个√,如果你觉得加入两勺盐鸡蛋会浮起来,那就在两勺盐的下面画√,小朋友操作之前,首先要把第一行填好,、记得加盐要加满满的一勺,每加完一勺,就要停下来观察和记录。

  我们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

(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实验验证--观察结果--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分析: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动动、玩玩中,充分调动幼儿运用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悬浮带来的有趣现象,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四、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说说鸡蛋宝宝悬浮的规律。

  1、展示幼儿记录纸,交流实验情况。

师:

为什么鸡蛋宝宝在加入1勺、2勺盐的水中没有浮起来,在加入第3勺、第4勺盐后会浮起来呢?

(幼儿根据记录表二中讲述自己的实验感受,发现鸡蛋的悬浮规律。

  师:

在我们周围还有好多东西能在盐水里浮起来,比如土豆、黄瓜、苹果,番薯等。

我们来看一看(播放番薯片断)。

  (分析:

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贯彻了《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的要求。

  五、活动延伸

  师:

其实阿,在盐水里,不仅这些东西可以浮起来,人都可以浮起来呢,你们信不信?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课件――死海)

  师:

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有趣的知识,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看

  活动反思:

  “悬浮的鸡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紧密围绕着“悬浮”这个有趣现象而展开,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要解决如何将抽象的悬浮现象传递给幼儿,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

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

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通过玩一玩、比一比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此外,本次活动还注重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仍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个活动孤立起来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够多样化,更符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但在幼儿操作过程中,个别幼儿不能按照要求做实验,在说实验要求时还需要更加细致。

鸡蛋宝宝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够使用各种材料打扮鸡蛋宝宝。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为鸡蛋宝宝设计形象。

  3、激发幼儿热爱鸡蛋宝宝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熟鸡蛋一个。

  2、各种装饰材料:

油泥、颜料、蜡笔、彩色纸片等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打扮好的鸡蛋宝宝,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

"这个鸡蛋宝宝与你们平时的鸡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

  二、为鸡蛋宝宝设计形象:

  1、教师:

"你们想不想打扮鸡蛋宝宝?

""平时爸爸妈妈怎样为你打扮的?

"

  2、说一说自己的设计。

  教师:

"你们打算怎样打扮鸡蛋宝宝?

"

  三、幼儿选择所用的装饰材料,开始动手为鸡蛋宝宝打扮。

  幼儿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四、观看幼儿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鸡蛋宝宝,并为鸡蛋宝宝取名字。

  1、教师:

"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打扮鸡蛋宝宝的?

"

  2、教师:

"请你为你的鸡蛋宝宝取个好听的名字。

"

  活动目标:

  1、能够使用各种材料打扮鸡蛋宝宝。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为鸡蛋宝宝设计形象。

  3、激发幼儿热爱鸡蛋宝宝的情感活动准备:

  1、熟鸡蛋一个。

  2、各种装饰材料:

油泥、颜料、蜡笔、彩色纸片等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打扮好的鸡蛋宝宝,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

"这个鸡蛋宝宝与你们平时的鸡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

  二、为鸡蛋宝宝设计形象:

  1、教师:

"你们想不想打扮鸡蛋宝宝?

""平时爸爸妈妈怎样为你打扮的?

"

  2、说一说自己的设计。

  教师:

"你们打算怎样打扮鸡蛋宝宝?

"

  三、幼儿选择所用的装饰材料,开始动手为鸡蛋宝宝打扮。

  幼儿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四、观看幼儿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鸡蛋宝宝,并为鸡蛋宝宝取名字。

  1、教师:

"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打扮鸡蛋宝宝的?

"

  2、教师:

"请你为你的鸡蛋宝宝取个好听的名字。

"

鸡蛋宝宝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鸡蛋是母鸡下的,了解生鸡蛋与熟鸡蛋的构造及不同。

  2、了解鸡蛋的吃法,知道鸡蛋有营养,培养幼儿不挑食得好习惯。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锻炼小肌肉。

  活动准备:

1、熟鸡蛋20个幼儿自备

  2、生鸡蛋1个,沙拉酱1瓶

  3、鸡蛋吃法图,字卡,乳胶,餐盘、餐碗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

《鸡妈妈找蛋》。

“鸡妈妈的蛋在哪里呢?

  2、请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觉鸡蛋。

摸一摸蛋壳有什么感觉?

看一看蛋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闻一闻鸡蛋有什么味道?

互相比一比谁的鸡蛋大些,谁的小些?

请幼儿数一数全班有多少个蛋?

  3、请幼儿剥开鸡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4、老师出示鸡蛋请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提问:

为什么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鸡妈妈生出来的生鸡蛋还是熟鸡蛋?

生鸡蛋怎样才能变成熟鸡蛋?

你们吃过那些有鸡蛋做成的东西?

(出示吃法图)

  5、幼儿品尝鸡蛋制品及动手制作鸡蛋沙拉

  讨论:

  你吃到了什么,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怎么做成的等等

  总结:

  让幼儿了解鸡蛋是有营养的,教育幼儿不挑食。

“鸡妈妈感谢小朋友们帮助他找到了蛋,送给你们一些礼物,请你们到活动区去发现吧”区域准备

  美工区:

  装饰蛋宝宝

  表演区:

  鸡妈妈找蛋

  数学区:

  蛋宝宝益智

  操作区:

  制作蛋花活动评价:

在此次活动的教师选择了孩子熟悉的“鸡蛋”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老师通过小故事吧幼儿吸引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性较高,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活动的设计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孩子在玩中探索,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的使用,对鸡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孩子亲手操作的过程,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中的不足:

  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不够,可适当的增加一些材料。

鸡蛋宝宝教案6

  教学目标

  尝试用比较完整的短句回答问题,知道小鸡是鸡妈妈的宝宝。

  理解故事中小猫和小狗当爸爸妈妈的趣事,体验动物之间的亲子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狗小猫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师:

今天,小1班来了两位动物客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谁?

(出示小猫小狗图片)客人们要为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遍(播放PPT)

  重点提问:

小狗和小猫,谁当爸爸,谁当妈妈?

  重点提问:

他们找谁当宝宝?

他们喜欢这个宝宝吗?

  2、第二遍分段欣赏故事重点提问:

  

(1)鸡蛋变成了什么?

  

(2)它是谁的宝宝?

  (3)应该送它到哪儿去?

  三、第三遍完整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

娃娃家没了宝宝怎么办?

  附故事:

《鸡蛋变娃娃》

  小猫当妈妈,小狗当爸爸。

在路上看见一个大鸡蛋,他俩说:

"让这个大鸡蛋当孩子吧!

"妈妈亲亲,爸爸抱抱,搂着宝宝睡个觉。

啊,鸡蛋变小鸡了!

小猫、小狗笑着说:

"哈哈,我们有孩子啦!

"可这孩子是鸡大婶的呀!

小狗和小猫就将小鸡带到鸡大婶那儿:

"鸡大婶,孩子还给你。

""谢谢你们,下回办娃娃家,再让小鸡给你们当娃娃。

"

鸡蛋宝宝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制作、讲述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蛋幼儿的喜爱。

  2、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向家长介绍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把蛋幼儿打扮的更加美丽,积累更多的经验。

  2、请家长帮助儿童准备一个空蛋壳,放在安全的器具里,让儿童带到儿童园里来。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儿童打扮蛋幼儿的兴趣。

  2、出示已经打扮好的蛋幼儿,看看它与普通的蛋幼儿有什么不同?

  提问:

这是老师的蛋幼儿,它和你们的蛋幼儿有什么不同?

  3、鼓励儿童想出一些新颖的方法打扮自己的蛋幼儿,可以想一想妈妈爸爸平时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4、你想打扮自己的蛋幼儿吗?

怎样打扮?

  5、提出要求,引导儿童独立的动手制作出蛋幼儿,指导儿童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引导儿童合理选择材料进行装饰。

  6、儿童制作,老师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仔细粘贴,不乱扔纸屑。

  7、评选“最美丽的蛋幼儿”。

鸡蛋宝宝教案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笔画封闭的圆,并添加线条画成小鸡等形象。

  2.愿意像了不起的鸡蛋宝宝那样,学着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蜡笔、记号笔、图片、小草背景、山坡背景、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鸡妈妈生蛋

  1.出示图一。

鸡妈妈在青青的草地上生下了许多蛋宝宝,你们看蛋宝宝是什么形状的。

(圆圆的)

  2.鸡妈妈说:

“我生了好多蛋,还有些蛋生在哪里了?

”哦在草堆里,大家快帮鸡妈妈找出来吧(在草堆里找出鸡蛋,共同分辨找到的是不是鸡蛋)。

  3.老师画一个较大的封闭的圆。

鸡妈妈说:

“这个蛋壳特别厚、特别硬的大鸡蛋蛋也是我的宝宝,就叫他鸡蛋哥哥吧。

  4.幼儿用蜡笔涂染鸡蛋宝宝,老师涂染鸡蛋哥哥。

  二、小鸡出壳了

  1.出示图二。

鸡妈妈天天在孵蛋,会孵出谁呢?

过了好多天,一只鸡啄破薄薄的蛋壳钻出来了。

  2.小鸡长得什么样?

(长着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眼睛?

两只小腿长得是长还是短?

)哦!

可爱的小鸡,黄黄的衣裳,尖尖的嘴巴,亮亮的眼睛,短短的腿,真漂亮!

  听!

好多小鸡都啄破薄薄的蛋壳钻出来了,鸡蛋哥哥的蛋壳钻出来了,鸡蛋哥哥的蛋壳特别厚,它还啄不破呢?

(幼儿参与画以下的部位)。

  1)尖尖的小嘴已经啄破蛋壳了。

(咱们一起来帮小鸡啄破蛋壳好吗?

  2)明亮的眼睛已经看见鸡妈妈了。

(语言互动:

小鸡圆圆的眼睛看看见妈妈了。

鸡蛋哥哥还在蛋壳里努力。

  3)短短的小脚站起来了。

(动作、语言互动:

慢慢伸,轻轻踩,小脚小脚伸出来。

  4.鸡蛋哥哥钻出来了.

  1)鸡蛋哥哥的蛋壳又大又硬,它始终没有把蛋壳打开.

  2)鸡妈妈说:

“宝宝,要我帮忙吗?

”鸡蛋哥哥说:

“不,我自己钻出来!

”鸡蛋哥哥“”地用尖尖的小嘴啄破了坚硬的蛋壳,睁开眼睛看了看:

“哇!

妈妈你好!

大家好!

”(画一画嘴巴和眼睛)鸡妈妈说:

“慢慢伸,轻轻踩,小腿小腿伸出来!

好勇敢的鸡蛋哥哥!

”(画一画腿和爪子。

  三、鸡蛋宝宝起步走

  1.出示图三。

鸡宝宝一天长大了,鸡妈妈说:

“宝宝该自己去捉虫了。

”鸡宝宝高兴地说:

“妈妈,我要自己捉虫吃!

”只见他们挺起胸,勇敢地大步向前走。

(拿着自己的画作,和老师一起走)

  2.瞧!

前面有一片草地,鸡宝宝们来到草地上会做些什么?

(吃虫、做游戏)

  3.前面还有一片小山坡,鸡宝宝爬呀爬呀爬到了山顶上.(幼儿贴画)4.原来我们都是勇敢的了不起的鸡蛋宝宝,鸡妈妈真高兴:

”我的鸡宝宝真能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