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8208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docx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成因和爆发态势,知道地震是一种正常的地质现象。

2.掌握简单的地震应急处置办法和自救办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地震成因和爆发态势。

  1.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

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根据成因可分为:

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塌陷地震:

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例如:

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

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地震是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人们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有千余次,而七级以上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地震的几个概念:

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

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称震源。

震源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

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称震中距。

震源到震中的距离称震源深度。

按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又分为: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为深源地震。

(播放地震视频)

2.常见地震分类。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塌陷地震:

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例如:

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

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3.震前异常。

事实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是有前兆的。

这些前兆分为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

微观前兆是指用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化学和地质构造等的微小变化。

宏观前兆是指由人的感官直接觉察到的各种前兆现象。

那么,地震前会出现哪些宏观前兆呢?

地下水的异常变化:

水位:

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变浑等;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等等。

动物异常: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

常见的有:

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

动物行为异常大体有三种:

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4.地震破坏。

地震波引起地面强烈振动,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某些自然物崩塌(如山崩),并由此危及人身安全和带来经济损失,这是地震造成灾害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

一般而言,中强以上地震便可造成破坏,但破坏的轻重还与震源深度、地震类型、地震发生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另外,还与地震发生的地点有关。

如果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在渺无人烟的高山或荒漠区,它对人类便不会造成影响;而那些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地震,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这些只占全球15%的地震所造成的人口死亡,竟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85%。

除此之外,地震造成的灾害原因还与人类抗御地震的能力和程度有关。

这包括许多方面,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城市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的设防能力,社会对地震灾害的监测,预报及应急救助能力,人们是否具备防震知识等。

二、地震应急处置办法和应急自救办法。

地震来了怎么办?

抓住时机,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大地震的发生虽然十分突然,但在大地强烈震动之前,仍能出现一些人们能够感觉到的有关现象。

这些在大震前短暂时间内出现的、能够预示强烈地震即将到来的临震宏观现象,叫做大震预警现象。

主要有:

地面的初期振动、地声、地光等。

从人们发现预警现象开始,到房屋倒塌,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预警时间。

据统计,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在20秒以内的占83%,平均预警时间为13.6秒。

地震时,人们如果能抓住预警时机就会有生的希望。

(一)震中应急自救办法。

1.如果你住楼房,地震时不能滞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间中央。

因为这都是身体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

应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

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外墙边或窗边去,也不要到楼梯去,更不要去乘电梯。

2.如果你住平房,地震时应立即躲在炕沿下;牢固的桌子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3.如果你正在学校上课,就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时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有组织地疏散;如果教室是楼房,一定要记住不要跳楼,不要拥向楼梯。

4.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时,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等地震过后,听从服务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二)震后自救办法。

1.地震时被埋压,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求生意志;

2.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特别是胸部及以上的物体;

3.闻到煤气、毒气时或者粉尘很大时,用湿衣服捂住口鼻;

4.不可盲目大声呼救,应节约体力,用砖石敲击物体,发现有人再大声呼救;

5.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确保安全生存空间;

6.尽可能向有光线和空气流动的地方移动,并寻找水和食物;

7.不要使用明火,以防引爆可能存在的易燃气体。

三.全课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简单的了解了地震的一些常识,如果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一定要做好预防,保护好自己,珍惜生命。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