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汉语音韵之美.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8282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悟汉语音韵之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感悟汉语音韵之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感悟汉语音韵之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悟汉语音韵之美.doc

《感悟汉语音韵之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悟汉语音韵之美.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悟汉语音韵之美.doc

感悟汉语音韵之美

摘要:

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们的母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本文从汉语的乐音、抑扬顿挫和双声叠韵等方面探讨汉语语音美的特质,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

这对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汉语之美乐音之美顿挫之美双声叠韵之美

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文化的载体,它拥有世界最多的使用者,是联合国规定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是全世界最具魅力最优秀的语言。

当今时代,全球“汉语热”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近8000万,汉语成为他们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然而,当“汉语热”热遍全球时,在汉语的故乡却被忽视。

当说外语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当我们的后代都以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为荣的时候,当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都铺天盖地的充斥着英文单词的时候,当一些高校在教学中抛弃我们自己的母语,以使用英语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当看到上海六大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认为英语比汉语更重要的时候,当看到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是劣等民族和劣等文化的时候,这不能不使我们深感痛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我们的母语之美,汉语之美,使青少年学生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汉语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是每一个中小学语文教师最光荣而崇高的使命。

汉语具有不同于外语的特点。

外语语种很多,这里只把现代汉语和印欧语略加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1汉语乐音之美

汉语普通话是一种优美动听的语言,普通话的语音之美,首先是元音占多数,而元音是乐音,因而具有乐音之美。

汉语的音节构成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音节构成声韵交替,界限分明,结构中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

一个音节可以只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复元音构成,同时,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也比较多,而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特别响亮,也特别容易发。

汉语一个音节最多包含两个辅音,无论开头或是结尾,都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

例如“蛋”(dan)中,“d”、“n”两个辅音不能同时在元音的前面,像“dna”那样;也不能同时在元音的后面,像“and”那样。

浊辅音中的鼻音、边音等也有乐音性质,清辅音声音也比较柔和。

因此,汉语音节的界限分明,优美动听。

在许多外国语中,一个音节里几个辅音可以连在一起,有时甚至几个辅音一起出现在音节尾部。

这样的音节一方面不好发,给人以压抑感和沉闷感,另一方面也不响亮。

2抑扬顿挫之美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普通话的声调类型有四种——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和全降调,用五度标记法分别是:

55,35,214,51。

声母韵母相同的音节,往往靠不同的声调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声调使语音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既具有美感,又使汉语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情色彩,于是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利用汉语声调的特点有规律地安排或调整字音中的抑扬高低,交相呼应,可以使声音节奏分明,富于音律美。

汉语诗歌中的声律的平仄调配就是让平声、仄声的音节既连续又交错地出现。

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

平声字听起来舒展悠长,平稳高扬;仄声字听起来短促急迫(“仄”即窄促的意思),因此它们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

一句话,或一段话往往由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音节构成,如果一律都用平声或是仄声,不但读起来拗口,而且听起来也单调平淡。

如果把这两种声音有规律地间隔交错使用,恰当地安排平仄,突出一句或两句音调的全面对立差异,使高扬和低抑的调子既相配合又相对应,从而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就可以使语言形成一种抑扬顿挫、生动感人的声律美。

汉语中许多优秀的律诗,都会有规律地在诗词中交替使用平仄。

由于有规律地交替使用平仄,形成了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律美。

3双声叠韵之美

汉语重声韵之连绵,因此词语更有双声、叠韵、叠音等音韵之美。

双声是两个字声母相同,如鸳鸯、参差,给人缠绵连续之感;叠韵是韵母相同,如徘徊、荡漾等,具有婉转回环之美。

叠音则是声母、韵母及声调都相同的两个字连用,兼具双声叠韵的缠绵连续和婉转回环之美。

汉语中这三种特殊形式的双音节词,在语言表达上,往往使作品具有音乐美,听起来很悦耳,从而产生更加良好的表达效果,尤其是诗歌中更是常常使用。

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乐声的一段描写,真是精彩之至: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诗人却以生花的妙笔,采用“嘈嘈”“切切”等叠音词,将感受的声音化为鲜明的形象传达给读者,大弦的声音嘈嘈像疾风暴雨,小弦的声音细切急促似切切私语。

嘈嘈和切切的声音错杂在一起弹,就好像大小珍珠一起落在玉盘上。

显出其描写的细腻、真切、自然流畅的特色。

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一开头连用了七个叠字,通过这些凄清惨惨的音乐性语言,把她孤寂无依的处境和愁肠百结的心情,更是抒发得淋漓尽致,强烈而感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词人一早起来就心神无主,若有所失,于是想寻觅点什么来打发这难挨的一天。

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

寻觅啊寻觅,想寻些什么呢?

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

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顿时袭来,让她如何不感到凄凄惨惨悲悲戚戚啊!

这里,开头这七组十四个叠字,首先形成了一种极有力的,缠绵悱恻的抒情气势,营造出了一个惨淡而凄厉的氛围,同时这种叠字的运用,由于两个字与字之间的声韵相同,又产生了一种极有节奏感,类似于音乐的声韵效果,这种表达上的独创,以及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所以说到李清照,没有不知道她这十四个字的。

都德《最后一课》很多人都学过。

作品中韩麦尔先生说: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其实,汉语才是世界上最优秀、最美丽的语言。

不过,这段话告诉人们,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倒是很有道理。

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

如果一个民族完完全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

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

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做“母语”,意味着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

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

罗曼·罗兰曾说过:

“语言是种族的特征,是血肉关系中最亲密、最不易泯灭的部分。

”就像无法选择亲生父母一样,我们无法拒绝汉语对我们的哺乳。

热爱我们的母语吧,因为,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