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83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地区用药现状的探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2产生毒性反应………………………………………………………….….7

6.3产生过敏反应……………………………………………………….…...7

6.4二重感染………………………………………………………………….…….7

6.5增加患者负担…………………………………………………………….…...7

七、世界卫生组织报告………………………………………………….………..7

八、预防抗生素滥用的对策……………………………………………………….7

8.1加强医院对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管理…………………………………………..8

8.1.1建立抗生素管理与指导小组………………………………………………..8

8.1.2对医务人员加强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8

8.1.3监察抗生素的使用…………………………………………………….…...8

8.1.4加强耐药菌的监测……………………………………………………….….8

8.1.5用药监测……………………………………………………………………..8

8.1.6制定本医院的抗生素使用规范……………………………………………..8

8.1.7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监督………………………………………………………9

8.2加强和规范抗生素在医药市场的管理…………………………………………9

8.3加强对广大民众抗生素滥用危害性的宣传…………………….…………….9

九、抗生素临床不合理用药警示…………………………………………...………9

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0

 

摘要:

自从1942年我国首支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72年历史。

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许多细菌性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降低了各种因感染性疾病而造成的死亡,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

但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滥用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也日趋严重,而且呈现出地区用药性特征,即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用药习惯。

因此,公众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呼声日渐强烈。

2012年,国家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对医疗机构使用抗菌药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本文将从抗生素的滥用、地区用药现状以及滥用对策展开探讨,以期达到对抗生素滥用的警示作用,引起共鸣,从而改变地区用药不合理现状。

关键词:

抗生素滥用地区用药现状探讨

一、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

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

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

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

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另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有8万人因此死亡。

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二、抗生素使用误区

虽然滥用抗生素并非消费者的本意,但由于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很多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生素的误区,这就是很多抗生素被滥用的源头所在。

针对这种现状,两位专家一一剖析了消费者在使用抗生素中的9大误区。

误区1:

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

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

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

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

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

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

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

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

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

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

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

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

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

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

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

一旦有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

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

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

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同样地,一旦见效就停药,症状复发再次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三、正确认识抗生素

3.1抗生素的概念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1]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抗生素过去常被称为抗菌素,是指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有抵抗作用,也叫抗生。

抗生素的用药范围很广,对许多微生物、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及恶性肿瘤细胞都有着抑杀作用,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战胜疾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2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

消炎药,是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使炎症得以减轻至消退,同时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缓解。

消炎药主要有非甾体类和甾体类。

非甾体类药物包括: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布芬等。

甾体类主要就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即糖皮质激素。

消炎药不是抗生素,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

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被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

四、抗生素滥用的地区用药差异分析

抗生素滥用(或称抗生素误用、过度使用抗生素),是指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抗生素滥用或过度使用。

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威胁,并且变得越来越普遍。

据世界性评估资料显示:

抗生素产量的一半被人类使用,其中80%用于基层社区,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不合理率达20%~50%;

抗生素滥用呈现发达地区低于落后地区,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大型医疗机构低于基层社区门诊的特点。

80%为预防性使用和促生长使用,不合理率高达40%~80%。

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多个中心调查显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约30%。

在中国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占58%,外科手术则高达95%,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

在中国,抗生素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是15岁以下儿童。

据上海、北京和重庆儿童医院资料统计,门诊就诊患儿已使用抗生素者占80%~85%,其中普通感冒[2]使用抗生素占92%~98%,肺炎则为100%使用抗生素。

动物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也正在迅速向人类传导。

一项由国家质检总局对中国北方市场的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在近800份乳品采样中,抗生素残留超标居不合格项目第一位。

另有报道,受到抗生素残留影响的动物产品包括:

兔肉、禽肉、蜂蜜、软体动物肉类、甲壳类、冻虾[3]、对虾和宠物产品等。

长期食用抗生素超标食品,其后果等同滥用抗生素。

五、抗生素滥用的原因[4]

5.1社会因素

a.生产产家过多,竞争过于激励。

b.抗生素宣传、使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健全,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C.很多药店不需要处方仍可购买抗生素药品。

5.2医务人员因素

a.有些医生职业道德低下,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使用有丰厚促销费的抗生素。

b.有些医生的专业水平不够,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药,如很多患者普通感冒都是到药店自行购药,药店营业员往往都会推荐其购买头孢类抗生素,而头孢类抗生素并不会对病毒性感冒起多大作用。

5.3患者因素

许多人缺乏医学知识,且认为药越贵越好,以为用新药贵药才能快速的治好病,稍有感冒、发烧、咳嗽,便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一齐上,没过2天,又换上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氟罗沙星等,把抗生素当成消炎退烧的万能药。

也有一些人对“滥用抗生素有害”的意识淡薄,在没有适应证的情况下,要求医生为其使用抗生素,或是到药店自行购买使用抗生素。

六、抗生素滥用的危害[5]

6.1病原菌产生耐药菌株

病原菌耐药菌株的形成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与抗生素用量的增加呈平行关系。

即抗生素疗程越长愈易引起耐药。

a.耐药菌株的产生速度过快,人类研制1种新型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而细菌产生性的时间却不足2年,新药的研制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

b.许多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1次剂量中是2万~3万U,而如今则需要几十万~几百万U。

6.2产生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肾脏和造血系统三个方面。

如链霉素对耳前庭损害,表现为耳鸣、头疼、恶心、呕吐等:

引起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耳鸣、耳聋,少数患者可致永久性耳聋;

又如氯霉素可使红细胞的新生受到抑制,使白细胞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6]

6.3产生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

用药数分钟,就会发生药热、皮疹、荨麻疹、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青霉素、链霉素都可造成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较为严重

6.4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变,使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

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时较易发生二重感染。

[7]

6.5增加患者负担

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也能达到治疗效果的病人使用抗生素,或给不该联合用药的病人实施联合用药,可用价格低廉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疾病使用高价抗生素等均可增加病人精神负担和经济损失。

七、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2014年4月30日,WHO发布报告称,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正蔓延至全球各地。

WHO根据114个国家的数据进行调查并汇总出这份报告。

在日本、法国和南非等地,在淋病治疗中发现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效的病例。

报告忠告医疗工作者应将抗生素处方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

同时呼吁普通患者仅在医师开具处方时才使用抗生素。

报告显示,对强力抗菌药碳青霉烯耐药的克雷伯氏肺炎杆菌也呈全球性蔓延,在部分国家,碳青霉烯对半数以上感染患者无效。

报告还估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与非耐药性感染患者相比,死亡率可能要高出64%。

[8]

八、预防抗生素滥用的对策

8.1加强医院对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管理

加强医院对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管理,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9],是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同时也是减缓细菌耐药性发展的一种对策。

8.1.1建立抗生素管理与指导小组

建立健全的院、科两级抗生素管理小组是做好合理使用抗生素工作的基础。

院管理小组统一协调管理、监控全院抗生素的购进与使用,并定期向全院及临床科室通报阶段性的病原菌流行趋势,细菌的耐药与药敏监测情况,以及本阶段使用频繁、用量大的抗生素种类。

科室内管理小组监管本科室的抗生素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结合医院的通报信息调整本科用药。

8.1.2对医务人员加强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

对医务人员加强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使医生真正恪守医德,遵守医疗规范制度,以救死扶伤为医疗目的。

而不是把医疗作为实现个人私利的手段。

不断的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相关的专业知识及耐药菌产生趋势知识的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与国际交流的扩大,新的抗生素药物种类不断增加,抗生素的品种更新快。

临床医师相关的知识、信息亦应随之不断的更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导致抗生素的使用不当,而产生院内感染,特别是二重感染。

8.1.3监察抗生素的使用

在院管理小组的指导下,设专人定期对各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察、指导,每月或每季度公布本阶段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前十位,并公布本阶段医院耐药菌的流行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

对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分程度进行宣教与处罚。

8.1.4加强耐药菌的监测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许多现代诊疗措施的应用,医院感染的类型、致病菌株的种类以及细菌的耐药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条件致病菌成为医院感染的流行菌株,因此对细菌耐药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耐药菌的检出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所以各医院应进一步改善医院细菌实验室的条件,增加投资,为临床提供合理选用抗生素的依据。

8.1.5用药监测

以不同的方式(通告、通讯)不断的将抗生素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合理配伍等信息通报给临床医师,使临床医师客观全面的了解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而不是仅限于从“医药代表”那里得到的片面、局限的信息。

对于使用情况可采取前瞻性管理,专人定期或不定期的到临床科室检查指导,或回顾性的检查已出院患者的住院病历,掌握其抗生素使用情况。

8.1.6制定本医院的抗生素使用规范

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的原则包括:

明确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指征;

合理的选用方法;

预防性用药的使用范围;

最佳的给药方式以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制定使用规范的目的是要强调治疗的重要性和合理性,避免因一些个人经济利益、社会因素的原因而影响到正常的医疗过程。

8.1.7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监督

医院从宏观考虑出发制定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规范,这只是整个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这一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要使这一系统有计划、按步骤、科学的实施起来,还需要一套整体的措施来保证。

除上述提到的几点外,临床药师[10]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它包括抗生素在医院中的进药途径与方式,临床医师使用的合理性以及随之而来的耐药菌产生情况等,这些都是确保抗生素在临床中合理使用的关键步骤。

监督、管理这些措施、步骤的顺利进行是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保障。

8.2加强和规范抗生素在医药市场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新的抗生素品种层出不穷。

由于医药市场的不规范,出现了许多一些低质的仿制和伪劣的假药,这就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也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要彻底的做好抗生素的管理,不仅要从临床使用方面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规范对每一种抗生素的生产监督、生产企业资质的审核、产品上市的批准,并且监管它在流通领域中的全过程。

有些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以1/3的抗生素用于非医疗使用,这就要求我们还要注重这些药物在农业、畜牧业、水产业中的滥用现象[11],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做好抗生素的管理工作,同时也会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8.3加强对广大民众抗生素滥用危害性的宣传

对广大民众滥用抗生素危害性的宣传教育[12],比如开展各种咨询活动;

印发合理用药的小册子;

宣传抗生素的基本知识和合理用药知识;

正确引导群众清理家庭小药箱等,改变患者对抗生素药物的错误认识,使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观念深入人心,避免患者自己盲目用药。

九、抗生素临床不合理用药警示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头孢唑林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显示,该产品在临床上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

[13]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单次用药剂量过大。

根据说明书要求,头孢唑林注射剂应分次给药,单次剂量不应超过3克,而2013年数据库头孢唑林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中,涉单次超剂量给药病例共55例,占15.76%。

  典型病例:

患者,男,49岁,因肺部感染入院治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3×

109/L,给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5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日1次;

羧甲司坦片0.5g,口服,日3次。

用药过程中患者面部出现红色皮疹,同时伴有呕吐、口唇紫绀、末梢苍白,血压60/40mmHg,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抗休克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2、超适应症用药。

头孢唑林注射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类感染或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2013年数据库头孢唑林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中,23.78%的病例报告无明确的用药指征,可能存在超适应症用药的现象。

患者,男,37岁,因病毒性感冒入院治疗,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0.8g+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日1次,用药后20分钟,患者出现心悸,心率140次/分;

继而出大汗、面色苍白;

呼吸困难、嘴唇紫绀。

立即停药,输氧,给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半小时后症状缓解。

[结束语]

二十世纪人类发现并应用抗生素是跨时代的一大革命,从此人类有了可以同死神进行抗争的一大武器。

可是,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抗生素滥用使很多病原菌珠产生耐药性,再加上新药研制速度赶不上病原菌珠产生耐药性的速度,长此下去,人类又会面临没有抗生素使用的难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学会正确使用抗生素,自觉抵制滥用抗生素。

减少因不规范的使用或滥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发挥每一粒抗生素的作用,保证每一个感染患者的救治高效又节约抗生素资源。

【参考文献】

[1]用转基因遗传工程菌产生蒽环类抗生素谷歌[引用日期2014-04-27].

[2]易合.抗生素危机,无药可用的隐忧[Z/OL],好孩子育儿网2006[2008-5-6]

[3]王丽.动物滥用抗生素威胁链有多长[Z/OL],新华网贵州频道2006[2008-5-6]

[4]贡爱群.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及危害.黑龙江医药.2009,3:

368-370

[5]柳丽新,杨洁.简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J].中国药学杂志.2010,4:

185

[6]郭建莉.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天津市津南区武警指挥学院门诊部.2009,18(11):

13

[7]黄丽英.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及其使用的伦理原则.医学与社会.2003,16(5):

52-53

[8]WHO发布全球耐药性细菌报告称情况极为严峻凤凰[引用日期2014-05-1]

[9]艾伟鹏.规范抗生素使用原则,降低细菌耐药性.中国药事.2002,17(9):

595-596 

[10]周宏梅.临床药师对防止抗菌药物滥用责无旁贷.药事组织.2004,13(7):

55

[11]王萍,朱琦.抗生素临床滥用的危害及其预防.工企医刊.2009,16(4):

104-105

[12]贾久满.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控制.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5(5):

58-59

[13]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59期)关注头孢唑林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