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8669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x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

一、力

1,重力:

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

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

f=μN,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是正压力。

4,弹力:

F=kx(胡克定律),x为弹簧伸长量(m),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5,力的合成与分解:

1两个力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与F1、F2同向

2两个力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与F1(F1较大)同向互成角度(0<θ<180o):

θ增大→F减少θ减小→F增大

θ=90o,F=F12F22,F的方向:

tgφ=F2。

F1

F1=F2,θ=60o,F=2F1cos30o,F与F1,F2的夹角均为30o,即φ=30oθ=120o,F=F1=F2,F与F1,F2的夹角均为60o,即φ=60o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合力范围:

(F1-F2)≤F≤(F1+F2)

22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

FF12F222F1F2cos

二、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svt。

平均速度vst匀变速直线运动:

12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svotat2

2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vtvoat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vt2vo22as,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v2v2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vsvovt,并且vsvt

22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n+1—sn=aT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1:

v2:

v3:

vn=1:

2:

3:

n

②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

2222s1:

s2:

s3:

⋯⋯:

sn=12:

22:

32⋯⋯:

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SI:

SII:

SIII:

⋯⋯:

Sn=1:

3:

5⋯⋯:

(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1:

t2:

t3:

:

tn=1:

(21):

(32):

:

(nn1)

自由落体运动

(1)位移公式:

h1gt2

2

(2)速度公式:

vtgt

(3)位移—速度关系式:

v22gh

竖直上抛运动

1222

1.基本规律:

vtv0gthv0t21gt2vt2v022gh

2.特点(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2)v00,ag

(3)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0

g

2

(4)上升的最大高度Hv0

2g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二力平衡

5,超重:

N>G失重:

N

四、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

分速度vxv0,vygt

合速度vv02g2t2,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tangt

v0

12

分位移xgt,ygt2

2

合位移sx2y2v02t21g2t4

2,斜抛运动(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速度:

位移:

可得:

t

vcos

这就是斜抛物体的轨迹方程。

可以看出:

y=0时,

(1)x=0是抛出点位置。

(2)是水平方向的最大射程。

(3)飞行时间

3,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vs

r,

t

角速度

v

a,

t

r

r

2r周期T2r

2,

v

向心加速度a

2v

2r

F

r

m

向心力Fm

2

v

m

R

2R

42

mvm42Rm42f2R。

T2

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轨道弹力)刚好等于零,小球重力提供全部向心力,则

2

Fmvmg0,v临界是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R

 

4,万有引力定律(G=6.67×10-11N?

m2/kg2)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v3

16.7km/s

 

5,机械能

为力与位移的夹角)

功:

W=Fscos(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功率:

P=W/t=Fvcos(为力与速度的夹角)机车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v

vm动能:

单位为焦耳,符号J

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WGmgh(h为物体与零势面之间的距离)

机械能守恒定律三种表达式:

(1)物体(或系统)

弹性势能:

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2,即E1=E2。

 

2)物体(或系统)

减少的势能Ep减等于增加的动能Ek增,即Ep减=Ek增。

k增

 

 

3)若系统内只有

A、B两个物体,则A减少的机械能EA减等于B增加的

7.9km/s

v2

2GM11.2km/s

 

 

机械能EB增,即EA减=EB增。

6,动量

动量:

pmv2mEk冲量:

I=Ft动量定理:

Ftpp动量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达式:

a,pp

b,m1v1m2v2m1v1m2v2c,p1p2

d,p=07,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回复力:

F=-kx加速度:

aFm

简谐振动的周期:

(m为振子的质量)单摆周期:

T2l(摆角小于50)

g

8,机械波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

1

vff

TT

热学阿伏伽德罗常数:

NA=6.02×1023mol-1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27kg

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的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计算: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容: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加上物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变化量ΔE。

表达式:

ΔE=W+Q

热力学第二定律内容:

热传导具有从高温向低温的方向性,没有外界的影响和帮助,不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

或:

(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热机做的功W和它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的比值,叫热机的效率。

总小于1。

Q1

热力学第三定律:

不可能使温度达到绝对零度。

固体、气体和液体

理想气体三定律

玻马定律:

m一定,T不变,P1V1=P2V2。

或PV=恒量查理定律:

m一定,V不变,或Pt=Po(1+t/273)盖·吕萨克定律:

m一定,T不变或或Vt=Vo(1+t/27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克拉伯龙方程:

pVnRT(R=8.31J/mol?

K,n为气体物质的量)

电磁学

电场元电荷e=1.6×10-19C库仑定律:

(k=9.0×109Nm2/C2)电场强度:

(定义式)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电场力:

F=qE电势:

(ε为电势能)

E=U/d,C=Q/U和得出)

电势差:

电场力做的功:

WqUqEd

电容:

(定义式)

CQ

决定

U式:

电容中的电场强度: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由

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①粒子穿越电场的加速度:

aFqEqU

mmmd

②粒子穿越电场的运动时间:

tL

v0

③粒子离开电场的侧移距离:

y1at21qEL2qUL2

22mv022mdv02

④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偏角θ:

tanvyqUL2

v0mdv02

恒定电流

电流强度:

I

QU

neSv

tR

电阻:

RU

l(ρ为导体的电阻率,单位Ω?

m)

I

S

(1)串联电路

①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I1=I2=⋯⋯=In

③电路的总电阻:

R=R1+R2+⋯⋯+Rn

(2)并联电流

①各支路电压相等:

U=U1=U2=⋯⋯=Un

1111

③电路的总电阻:

1111

RR1R2R

②分压原理:

U1U2

Un

R1R2

Rn

④电路总电压:

U=U1+U2+⋯

⋯+Un

②分流原理:

I1R1=I2R2=⋯⋯=InRn

④电路中的总电流:

I=I1+I2+⋯⋯+In

焦耳定律

2U2

Pt

I2Rtt

R

WQ

2

2

PP热I2RUI

无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即:

P总P1P2Pn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U=E-Ir(普适式)电源的总功率(电源消耗的功率)P总=IE电源的输出功率(外电路消耗的功率)P输=IU

电源内部损耗的功率:

P损=I2r由能量守恒有:

IE=IU+I2r

4r

 

电源的效率:

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功率之比,即

由上式看出:

外电阻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

磁场定义式:

B=F/IL,为矢量

安培力F=BIL(磁场与电流垂直)

,F=0(磁场与电流平行)

,F=BILsinθ(磁场与电流成θ角)

 

两电流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

磁通量:

Φ=BSsinθ(θ为磁场与平面之间的夹角)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的大小:

F=qv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基本公式

2

①向心力:

qvBmv。

R

②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R

qB

③周期、频率和角速度公式:

T

2Rv

2m,fqB,f

1qB

T2m,

2

2fT

qBm

④动能公式:

Ek

12mv

2

p2

BqR

2

2

2m

2m

电磁感应定律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

电路的磁通量的

变化率成正比:

En

t

⑴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sinθ,应用此公式时B、L、v三个量必须是两两相互垂直,于是E=BLv。

θ为B与v之间的夹角。

12

⑵导体棒以端点为轴,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EBl2,(平均速度取

2

1

中点位置的线速度l来计算)。

2

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当在中性面时,E=0。

开始转动时,用E=nBsωsinθ,当处于与磁场平行的面

时,E=nBsω(最大),开始转动时用E=nBsωcosθ计算。

自感电动势:

ELI(L是自感系数)

t

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应用于不同现象。

基本现象

应用的定则或定律

运动电荷、电流产生磁场

安培定则

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作用

左手定则

电磁感应

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右手定则

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楞次定律

 

交变电流

正弦交变电流的瞬时值:

e=Emsinωt=NBSωsinωt,u=Umsinωt,i=Imsinωt。

均为有效值,只适用于正弦交变电流)

周期(T)是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T=2π/ω。

频率(f)是交变电流1s内完成周期变化的次数,f=1/T=ω/2π。

电容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容抗:

感抗:

XL2fL

变压器

电压关系:

U1:

U2=n1:

n2

cf

T

折射率:

nsini(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

sinr

c光在介质中的速率:

v(n为介质的折射率)

n

11临界角(折射角变成900时的入射角):

sinC,Carcsin

nn可见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临界角最大,在同一种介质中光速最大,紫光刚好相反。

光的波动性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n(n0、1、2、3),出现亮条纹

若(2n1)(n0、1、2、3),出现暗条纹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明暗条纹之间的距离Δx与双缝之间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L以及光的波长λ有光,即xL。

d

1

透镜成像公式1

1

1

,U为物距,V为像距(虚像去负值),f为焦距(凹透镜取负值)

U

V

f

量子论

光子的能量:

E

h

(h=6.63×10-34J?

s,为普朗克常量,ν是光子的频率)

光电效应方程式:

1

mvm2hW,极限频率W

2

mh

原子学

波尔的原子理论:

h

E2E1

1

氢原子能级公式:

En2E1

nn21

氢原子轨道半径公式:

rnn2r1(n=1、2、3⋯⋯)

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

174N24He178011H中子的发现(1932年,查德威克):

49Be24He162C01n

 

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

1934年,

居里夫妇):

半衰期

原子剩余数量:

N

N0

(1)n,

原子剩余质量

02

裂变方程:

29325U01n

141Ba92

56Ba36

Kr301n

27Al4He30P1n30P30Si1n

13215015P14Si0n

1nt

mm0()n,其中n,为半衰期

 

聚变方程:

12H13H24He01n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Emc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