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87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3.组织机构及职责3

3.1应急组织体系3

3.2指挥机构及职责3

4.预防与预警6

4.1危险源监控6

4.2预警行动6

4.3暴雨洪水专项预警、处置、防灾措施、救护和疏散6

5.信息报告程序7

6应急处置9

6.1响应分级9

6.2响应程序9

6.3处置措施9

6.4扩大应急11

6.5应急恢复12

6.6应急结束12

7.应急救援物资准备12

8.其他12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水灾事故是矿井的五大灾害之一,水灾事故主要是在从事煤矿井下探放水、开拓、掘进、采煤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一般分为岩层含水层出水、老塘积水突出、地表水渗入、上水平积水渗入、小窑透水或通过导水构造导入等集中类型。

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对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探放水工作失误、煤岩柱破坏、地质构造不明、地表塌陷充填不实、地方煤矿乱采乱挖、越层越界开采、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

我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目前存在的水害隐患主要在以下方面:

(1)矿区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在矿区南侧发育有两条季节性冲沟,自西向东从矿界外流过,水流量均小于0.5l/s。

冲沟附近地势低洼处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961.7m左右。

矿区最低开采标高+1020m,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开采过程中发生矿井透水的可能小。

防范暴雨洪水对井下的影响。

(2)C6煤层顶板为薄至中层粉砂质粘土岩,厚16米,易风化崩解,遇水易膨胀、软化,为不稳定顶板,顶板需进行支护方能采煤。

因此,在开采C6煤层,有发生矿井顶板透水的可能。

(3)矿坑充水因素主要为老窑突水、底板突水及顶板岩层透水。

(4)充水形式主要为透水、突水两种形式;

(5)由于矿区内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因此,在采空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应注意采空区及老硐积水。

采空区及老硐突水的可能性较大,危险性较大;

(6)矿区顶板厚度小于安全深度,上覆地层岩体变形较大,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改变较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

(2)坚持防止事故扩大优先的原则

(3)坚持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

(4)坚持抢救先活人后死人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桐梓县同鑫煤业有限公司水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由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安全生产单位及应急支持保障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各基层单位组成。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机构由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

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协议协议救护队、各生产基层单位的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部

(1)组织机构

矿成立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总指挥:

钟先应

副总指挥:

叶勤君

成员:

刘训国周大贵翁明全伍志洪吴永康何世东江舟肖学兵李宗莲。

(2)职责

①水灾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②决定成立抢险救灾现场指挥所;

③批准和调整现场抢救方案;

④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

⑤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工作;

⑥负责组织矿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3.2.2抢险救灾专业组

水灾事故发生后,按相应级别立即成立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护、抢险督察、抢险救灾设施供应、抢险救灾水灾灾情分析、抢险救灾调度、抢险救灾医疗、抢险救灾保卫、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九个专业组。

3.2.2.1抢险救护组(协议救护队、生技地测科、机电队、通防队人员组成)

(1)协助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并负责按照抢救方案,组织现场探险,紧急抢险和救援行动;

(2)对各抢险线路工作地点水情、气体进行监测与分析;

(3)为抢救事故地点提供通风保障;

(4)负责排水设备的选型、安装和排水;

(5)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向邻近矿上协议救护队求援联络。

3.2.2.2抢险督察组(由安全科、生产技术科人员组成)

(1)负责灾区人员的清点和核实;

(2)24小时跟班督察抢险救灾工作的落实;

(3)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4)及时向抢险指挥部汇报现场进展情况。

3.2.2.3设备设施供应组(供应科、机电队、生技地则科、通防队人员组成)

(1)处理水灾事故物资的储备,为处理水灾事故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提供运输保障。

(2)负责抢险救灾设备及配件的储备,为抢险救灾提供排水设备及配件,并提供运输保障。

(3)协助事故单位制定、落实、抢排水方案。

(4)根据需要负责联系集团公司内部排水设备、材料、配件的安装和操作人力。

3.2.2.4水害事故灾情分析组(生技地测科等)

(1)负责进行水情水害原因的分析;

(2)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矿井突水地点的水文地质相关技术资料;

(3)协助紧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抢险救灾方案,进行技术指导工作;

(4)及时进行水情观测、预测及排水量的计算统计工作;

(5)对照图纸和现场分析查找抢险救灾的各条线路;

(6)对照图纸和现场分析查找人员可能避难的地点;

(7)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处理水灾事故的方案和建议,并负责事故上报及事故抢救进展情况通报工作。

3.2.2.5抢险救灾调度组(调度室)

(1)根据紧急救援指挥部安排编制、发布现场抢险救灾方案和调整方案;

(2)制定并发布抢险救灾各项制度;

(3)落实并调度指挥部碰头会,调度会议安排的全部工作;

(4)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现场;

(5)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6)按时调度现场排水、清理、运输、巷道维护等抢险工作进展情况;

(7)根据抢险工作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调度内容和各类调度记录表格;

(8)及时电汇抢险救灾工作形象进度表;

(9)安排抢险救灾的具体工作,并保证责任落实;

(10及时统计汇总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11)统计汇总人员考勤、设备材料投入、灾情分析等资料;

(12)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13)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并做好记录;

(14)组织分析任务不落实的原因;

(15)及时安排落实各抢险地点的电话安装工作;

(16)及时完成指挥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3.2.2.6抢险救灾医疗救治组(协议医院)

主要负责调集药品和医护人员等,并指导组织现场抢救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与治疗,负责八伤员转送医院治疗救治及运送途中的护理。

3.2.2.7抢险救灾保卫组(保卫科)

负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救护车的道路交通畅通和矿区治安以及特殊人群疏散安置工作。

3.2.2.8事故调查组(安全科、办公室)

组织协调对事故的调查工作。

3.2.2.9善后处理组(办公室)

负责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3.2.3抢险救灾现场指挥所(井下救援基地)

井下事故现场应设立抢救指挥所,指挥所负责人由总指挥任命。

成员由各安全生产科室负责人组成。

指挥所负责人及其成员要及时到达事故现场,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具体实施井下抢险救灾和人员的抢救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井下救灾信息。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水害事故的检查监控由生技地测科的地测专业负责,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定期收集、调查、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窖情况,定期贯彻矿井总涌水量、分地点涌水量,各水文地质单元的主要含水层水位,老空积水等水体的水位、水量等。

根据采掘情况,及时作出水文地质预报。

凡气象台发布特大暴雨、风暴或台风等紧急警报,企业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体人员进入紧急应急状态

4.2预警行动

(1)一旦施工地点发现透水事故预兆,工作面跟班队长、安检员、班组长必须及时把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单位和个人在第一时间向矿调度汇报,调度员应立即安排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矿值班领导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发生预兆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及预兆简况、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已采取的措施。

(2)当日调度值班领导根据预警汇报情况,立即向矿水害管理领导小组长汇报。

(3)矿水害管理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现场会诊,采取措施。

5.信息报告程序

(1)一旦矿井发生水害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矿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向矿长汇报,同时向能源公司山西分公司汇报。

汇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遇险人员人数、冒顶范围、程度等。

(2)事故汇报方式

汇报方式:

电话汇报

4.3暴雨洪水专项处置措施

(1)预警:

凡气象台发布特大暴雨、风暴或台风等紧急警报,企业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体人员进入紧急应急状态。

小组成员应指挥各施工班组做好防汛准备,如准备好沙袋、加固临时建筑的窗门及各类机械设备的入库措施。

同时小组领导应向公司领导报告防汛情况,听从统一调度指挥。

(2)灾害防治:

一旦发生水汛的苗头,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奔赴现场,组织抢险工作。

要求施工人员切断一切电源,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物资到安全区域。

若发现人员伤亡应及时组织抢救,并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

(3).防灾措施

a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以身作则,把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中。

b保证安全生产计划、落实生产责任,确保防止灾害性天气的多项具体措施。

c定期于季节性检查相结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对事故隐患和苗头,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和落实改进方案。

d落实天气预报上墙公布制度。

设有专人负责每天将当地气象台的预报内容填写好,遇暴雨应用由警示提醒。

e所有机械设备、电气箱做好用电安全检查工作,做好防汛的多项设备保护工作。

f架空电缆,过路电缆需认真检查,确保抗风抗暴雨能力,以防损害人身安全和危及财产。

g做好宿舍、仓库、办公室抗灾能力,对存在隐患的住房及时做好修理和预防措施。

对存在安全苗子的危房需马上做好转移与安置工作。

h对已完工的箱涵接头井盖需采取必要防范设施,对施工中的箱涵基坑应备足水泵,作好暴雨排水准备。

(4)、救护和疏散

根据“救人重于救灾”的原则和企业防灾演练操作规程,首先是拨打救护电话的抢救被围困灾害人员,与此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物资至安全区域。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遇难3人以下启动矿预案,遇难3个人以上(含3人)启动公司预案。

6.2响应程序

(1)矿调度室接到井下水害事故后,应先安排直接受威胁人员撤离,并立即向当日值班矿领导、调度室主任汇报。

(2)当日值班矿领导、调度室主任根据事故地点情况,立即向总指挥汇报。

(3)总指挥决定启动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后,立即向矿调度室下达启动预案命令。

6.3处置措施

矿调度室接到总指挥命令后,按照《桐梓县同鑫煤业有限公司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中“安全事故电话通知顺序”,立即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室集合。

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室后,按照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所,并设立救援基地,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抢救事故前,指挥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1)指挥决策如下:

1、迅速判定水灾性质,了解突水特点、影响范围、静止水位,估计突水量,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根据事故地点和可能波及的区域撤出人员。

3、切断灾区电源。

4、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启动所有的排水设备,防止整个矿井被淹,注意水位的变化。

5、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造成事故的扩大。

6、排水后进行侦查,抢险时要防止冒顶、片帮和二次突水事故。

7、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突然改变环境,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2)对遇险人员生存条件的分析:

发生水灾后,人员被困井下,在遇险地点等待救助。

人员生存条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发生透水事故位于下山巷道内的人员不具备生存条件。

2、发生透水事故时,位于上山巷道内的人员有生存的可能。

3、氧气浓度是否满足人员生存的需要。

4、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造成延期浓度降低,影响生存条件,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10%时,遇险人员的呼吸极度困难并发生昏迷状态。

人员平卧不动每人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为0.197L,可计算出达到10%时的时间。

5、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增加,是否对人员的生存构成威胁,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4%,硫化氢达到0.05%,氧化氮达到0.025%,二氧化硫达到0.05%时,遇险人员就有致命危险。

(3)处理水灾事故的方法:

1、矿井发生水灾后,救护人员在探险及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判定遇险人员的位置、分析可能逃避的方向、涌水量、受水淹程度、巷道破坏和通风情况。

2、当透水量较小,至淹没了矿井的部分或下部延深巷道时,协议救护队要侦察水位以上的所有地点,寻找抢救被淹水位以上的所有人员。

3、被堵的遇险人员所在地高于透水后水位时,可利用打钻,压风管路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等;

如果所在地低于透水后水位时,应禁止使用此方法防止泄压扩大灾情。

4、如果被堵人员的巷道不具备打钻条件,可考虑潜水救护人员(距离不太远),携带氧气瓶、食物药品等送往被堵地点。

5、救护人员要根据突水特征、水位及涌水量的情况,利用一切通道迅速引出灾区遇险人员,如有可能,应迅速撤到突水点上部水平。

6、矿井透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时,应组织人力、物力强行排水。

在下部水平的人员救出后,可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区放水。

若下部人员尚未撤出,主要排水设备受到被淹威胁时,可用砂(粘土)袋构筑临时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

7、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时,救护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巷道的上、下水平同时救人。

8、在寻找遇险人员时,应仔细观察,注意巷道内的敲击声、呼叫声,以便及时发现遇险人员。

建立并及时调整临时排水供电系统:

包括迎头和后部接力排水系统及其供电系统增容等工作,并保证现场的备品备件,确保排水能力超过动水量的一倍。

(4)安全技术措施:

1、在排水过程中要切断灾区电源、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并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发生。

2、对因事故造成的通风系统破坏进行恢复和调整,确保抢险人员工作地点的风量充足、稳定。

3、在引导被困人员撤离时,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等物,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压主流,防止被水流携带的矸石、木料等撞伤,必要时,打防护墙。

若迷失方向,应向有风流的上山巷道撤退,在沿途交叉口,要留有明显标志。

4、当下部延深巷道有被水淹的危险时,迅速将人员撤到上部水平,禁止在独头巷道中躲避。

5、处理上山巷道突水时,要有防止二次突水,积水和淤泥冲击的措施。

6、在组织排水时应加强通风,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和涌出,要经常检查瓦斯,当瓦斯浓度达到1%时,应立即停止供电排水。

7、抢救处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对长期困在井下人员,不要用灯光照射眼睛。

8、禁止由下往上进入突水点或被水、泥沙堵塞的小眼和上山。

9、水灾事故发生后,要切断灾区电源,防止因漏电或电器设备失爆,造成人员触电。

10、如果气体超限,排水工作应由协议救护队员担任。

11、对由于事故造成的巷道和支架破坏进行整理修复,确保顶帮安全。

12、现场施工的每一工程,要确保一工程一措施。

(5)在抢险救灾期间设备由机电科、设备管理部门统一调用,材料由供应科统一调用;

如果本矿设备物资不能保证排水的需要,由指挥部向能源公司申请增援。

(6)形成临时通讯系统:

在抢险的工作地点安装通讯电话。

(7)医疗救护组要安排在井下救援基地,对抢救处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急救。

升井后组织转运医院治疗,在转运伤员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8)在抢险期间,各矿储备物资设备由能源公司统一调配。

6.4扩大应急

本预案不能满足现场有效救灾,事故不能达到及时控制或有扩大趋势时,由指挥部决定向公司请求外援。

6.5应急恢复

全部受伤、受困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抢险人员撤离救灾现场。

6.6应急结束

(1)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事故抢救人员返回原单位。

(2)安全矿长及相关科室单位协助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汇报。

7.应急救援物资准备

(1)按照矿制定的《桐梓县同鑫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要求,在防洪物资仓库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设备和物资。

(2)钻机队必须保证两台以上完好钻机,且备件齐全的,确保随时调用。

8.其他

(1)发生水灾事故时,本预案与《桐梓县同鑫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一并执行。

(2)调度室及相关事故抢救单位要做好矿井抢救记录和演练记录。

 

附图1:

矿井灾情通知人员程序图

附图2:

水灾抢险指挥系统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