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9166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docx

《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docx

关于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思考

作者:

王新令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年第01期

        摘要:

对企业来说,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创新可以为企业发展打造不熄“引擎”。

当然,这其中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是关键,只有切切实实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效益,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永动机”。

近年来,中原油田采油六厂不断提高群众性经济创新、“五小”和QC小组活动的职工参与水平,主动做好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确保了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关键词:

企业发展;问题;意识;改变

        一、存在的几个问题

        目前,准备大队现有技术创新工作室3个,专业技术人员3名。

2013年以来,共征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21项、节能合理化建议9项。

据统计,这些成果转化应用的比例只有55%,分析具体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创新成果虽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仅在单位内部应用,转化率推广率低,社会效益不明显,面临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

        

(二)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会有资金的支持、质量安全认证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二级单位相关科室级部门的支持,在这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还相对滞后。

        (三)职工参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五小”、QC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没有完善的考核政策,没有详细、明确的奖励办法。

        二、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必要性

        

(一)创新是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是员工实现和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求得生存和謀取发展的唯一出路。

        

(二)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员工自始至终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只有把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和潜力发挥出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才有不竭的力量。

        (三)创新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工作。

充分认识推进职工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提高职工素质,全面推进职工创新活动开展。

        三、具体措施

        近年来,准备大队始终以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创新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激发职工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单位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一)搭建平台。

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搭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平台,收集和发布各单位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积极促成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组织广大职工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工会职工经济创新这一平台,优选具有使用价值和良好推广应用前景的成果,促进成果转化。

积极搭建培训平台,努力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二)完善场所。

企业需要为广大员工提供一定的创新条件,让员工能够把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想法变成现实,创新工作室就是基层员工搞创新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通过深入推进学习创新工作室建设,让员工能够参与到技术创新中,并把创新和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全过程、全方位、手把手地指导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

        (三)成立团队。

为确保创新工作室有序高效运转,成立了以单位主管技术领导、基层队技术骨干和基层职工广泛参与的活动小组,共同促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要积极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开展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

        (四)健全制度。

健全考核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岗位责任,对员工在工作中完成的创新成果,都应该按细则给予适当奖励,以增强员工的创新热情和成就感。

要通过创新考核、创新协同、成果转化等创新制度的协调运作,促进各项制度在工作中发挥效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运行整体。

        四、体现效果

        

(一)精细管理降成本。

为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从管理创新入手,不断改进修旧利废、节支降耗措施,为单位节约了不少成本。

年初以来,准备大队调度通过主动优化收送方案,进行送收计划调整合并,减少不必要的车辆外出计划21项,有效地减少了车辆费用支出。

技术人员从修复工艺细节入手,加大对报废率高的待修油管杆挑选力度,如对19毫米油杆清洗前进行严格的初步挑选,即提高修复效率又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改进技术提效率。

针对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准备大队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指标。

年初以来,从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入手,完成了攻关项目《油管清洗远程遥控装置的研制及应用》,实现了操作人员在距离操作台100米的范围对清洗工艺的传输线、主轴传动和上下料等10多个工序的远程操控,日清洗油管数量从240根增加到300根,清洗效率提高20%。

        (三)合理建议增效益。

准备大队职工提出一系列改善经营合理化建议,全力降低材料费用。

其中,主动回收再利用抽油杆旧接箍4900余个,节约成本8.6万元;开展井下工具修复、设备零部件维修60余次,修旧利废近10万元。

扎紧的“钱袋子”既要兜住西瓜,还不能漏掉芝麻。

以前加工零件时剩下的“边角料”都被当成废料处理。

现在,机加工车间职工就把这些“边角料”加工成变径、筛管、螺帽等标准件存放备用。

对于作业、特车需求的“非标”或者复杂零件,这些“边角料”更是在职工手里反复试验,屡屡变身为经济实用的“抢手货”。

        (四)推广应用见效果。

准备大队油管修复线一直存在噪音污染的问题,设备启动后,压缩空气流经电磁阀时往往伴随着尖锐刺耳的冲击声。

针对这一现状,技术人员为35个关键工序的电磁阀组加装了消声箱,在箱内壁处粘满厚厚的吸音棉,并将原有的消音器加以改装,在接口引出气管线从消声箱底部导出,将因急速排气所产生的噪声峰值有效降低至70分贝,噪音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