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9342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docx

管理信息系统MIS选择及填空判断

信息管理系统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信息是(A)

a.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b.客观世界的实际记录

c.数据处理的基础d.管理者的指令

2.信息化(A)

a.是推动工业化的动力b.是工业化的基础

c.代替工业化d.向工业化发展

3.信息管理正在向(D)

a.决策管理发展b.数据管理发展

发展d.知识管理发展

4.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C)

a.必须全部得到才能做决策b.有可能全部得到

c.不可能全部得到d.不经过加工也可以称作信息

5.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C)

a.数据资料中数据的多少来确定的b.数据资料的多少来确定的

c.消除不确定程度来确定的d.数据资料的可靠程度来确定的

6.信息(C)

a.不是商品b.就是数据

c.是一种资源d.是消息

7.信息流是物质流的(C)

a.定义b.运动结果

c.表现和描述d.假设

8.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级(D)

a.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b.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

c.厂级、处级、科级d.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

9.管理系统是一个(D)

a.网络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

c.操作系统d.人机系统

10.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A)的问题。

a.结构化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

11.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看,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C)的问题

a.结构化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

12.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D)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财务管理b.信息管理

c.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

13.金字塔形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底部为(A)的处理和决策。

1/13

a.结构化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d.三者都有

14.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决策提出的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B)

a.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高于基层的

b.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低于基层的

c.两者在结构化程度上没有多大的差别

d.以上a、b、c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15Ⅱ的进一步发展是(A)

16.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B)

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b.是否符合组织的目标

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

17.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C)。

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B.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电子数据处理阶段D.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18.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C)。

A.集成阶段B.成熟阶段

C.控制阶段D.数据管理阶段

19.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为(D)。

A.、、、B.、、、

C.、、、D.、、、

20.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三大要素是(C)。

A.系统观点、用户观点、信息观点

B.系统观点、数据方法、信息观点

C.系统观点、数学方法、计算机应用

D.系统观点、模型方法、计算机应用

21.对于校园物管中心值班人员来讲,以下哪项不是信息(A)。

A.课表B.天气预报C.来访者姓名D.值班制度

22.在诺兰模型中,建成完全一体化数据库是哪个阶段的标志。

(B)

A.扩展阶段B.控制阶段C.整体化阶段D.数据管理阶段

二、填充题

1.信息高速公路又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2.信息按重要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3.办公室自动化的具体功能包括文字处理、数字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和网络化等。

4.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5.作业级决策大多具有经常性和重复性。

6.信息被列为与物质和能源相并列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

2/13

7.作业级的信息大部来自内部,信息的精度高,使用频率高使用寿命短。

的值来表示信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序程度。

熵可以用8.

9.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多元性、综合性的人机系统,它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优化技术,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

10.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数据处理系统()上发展起来的,它对管理信息进行收

集、传递、存储与处理,形成多用户共享系统,直接为基层和各级管理部门服务。

11.管理信息系统是依赖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

12.生产管理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使物流和信息流同步

运行。

13.在Ⅱ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

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

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和供应链管理的功能。

14.Ⅱ的应用益生产计划与控制为主,以物流需求计划为辅。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B)。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2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D)。

A.1:

1B.1C.n:

1D.

3将m:

n联系转换为关系时,该关系的码是(C)。

A.m方的码B.n方的码C.m与n方码的组合D.m方或n方的码

4可以用图描述的是(B)。

A.逻辑模型B.概念模型C.物理模型D.数据模型

5第二范式意味着,关系中的所有其他属性都(A)。

A.完全依赖于主键B.依赖于主键

D.依赖于外码C.完全依赖于第1个数据项

6对关系数据模型进行规范化,3的主要目的是(D)

A.是满足二维表的基本属性B.减少数据冗余度

C.消除非主关键属性对主关键属性的部分依赖。

D.消除非主关键属性对主关键属性的传递依赖。

7.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时,首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C)。

A.2.5B.C.D.

3/13

8.范式表示的是关系模型的规范化程度,在开发过程中,关系数据库设

计通常应达到(C)。

A.1B.2C.3D.4

9.通常唯一识别一个记录的一个或若干个数据项成为(A)

A.主键B.副键C.鉴别键D.索引项

10.信息资源包括(C)

信息、信息生产者、设备A.信息、物资、货币B.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货币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D.C.为使整个系统和谐地运行,和等联成一个集成系统,是将、、11.集成制造系统()B)必须采用(B.统一的操作系统A.统一的数据库D.以上各项都需要C.统一的接口规定)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12.插入和删除,这类功能称(C数据控制A.数据定义B.数据管理C.数据操纵D.13.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A)。

数据安全性C.结构规范化D.操作可行性B.A.数据独立性二、填空题、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计算机技术1.3C技术是指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操纵语言()及它的翻译程序,实现对数据库数2.据的操作,包括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和(检索)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1.

P103

)。

(C

生命周期法A.原型法B.

C.面向对象的方法D.增长法地付诸实施。

)地进行系统规划和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

2.(A)(自下而上,自上而下A.自上而下,自下而上B.

由总到分,自上而下C.自上而下,由总到分D.

C3.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4/13

A.实体,用户B.用户,实体

C.逻辑,物理D.物理,逻辑

4.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是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及(C)。

P101

A.阶段不明确

B.无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C.开发周期长,难适应环境变化

D.系统各部分不独立

5.矩阵是一张表格,它的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数据类的名称,左边第一列是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

表中内容表达了各(C)与()的关系。

P96

A.模块、数据B.模块、数据项

C.数据类、功能D.数据项、记录

6.在各种开发方式中,对企业开发能力要求最高的是(B)。

P205

A.合作开发B.自行开发C.委托开发D.购买软件包

7.委托开发的特征是:

它用于企业内部的费用小,而且用于外部的费用大。

本企业开发能力要求不太重要,对系统维护(B)。

A.可自行解决B.相当困难C.比较容易D.不必关心

8.结构化开发方法,其系统开发的主导原则是(B)。

P101

A.自底向上B.自顶向下C.由具体到抽象D.由外向内

9.在系统设计中使用矩阵方法的主要目的是(D)。

P96p123

A.确定系统边界B.确定系统内部关系

C.确定系统与外部的联系D.确定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10.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B)。

P102

A.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

B.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C.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D.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

11.运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系统的战略规划阶段的主要结论性成果是(C)。

P101

A.业务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

C.可行性报告D.系统流程图

5/13

1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的认知基础是(C)。

P101

A.系统分析+功能分析法+流程分析法

B.系统观点+功能结构+业务流程再造

C.系统调查+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分析

D.系统调查+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矩阵求解

13.规划的关键问题包括(C)。

A.应选择先进的解决方案B.要比组织发展战略更超前

D.要特别重视技术因素C.对环境变化要有应变能力

C)。

14.关于建设正确的叙述是(A.在完善的建设基础上才能建设p103B.利用技术可实现全部开发工作的自动化在结构化方法中,“自顶向下”是主导原则C.

D.建设所需的资金应一次性投入P102

)。

15.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原型是(C

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的概念模型A.B.

可运行的模型D.C.系统的物理模型

16.企业中物流与信息流的不同特征是(D)。

P29

A.物流是双向的B.信息流是双向的

D.物流包含控制流C.物流是可逆的

17.关于信息、数据和载体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B)。

A.信息与载体性质有关B.数据是信息的含义

D.数据的具体形式取决于载体的性质C.信息是数据的表现形式

18.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不包括(D)。

A.战略集合转移法B.关键成功要素法

C.企业系统规划法D.业务流程法

19.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不包括(D)。

A.战略集合转移法B.关键成功要素法

C.企业系统规划法D.业务流程法

20.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D)阶段。

P93

A.三个B.五个C.四个D.六个

6/13

21.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A)独立于企业的组织结构。

P95

A.信息系统B.数据类C.管理功能D.系统规划

22.矩阵是用来进行(C)的方法。

P123

A.系统开发B.系统分析C.子系统划分D.系统规划

2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策略上强调(A)。

P101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系统调查D.系统设计

二、判断题(正确在对应的括号内打√,错误打×)

1.在电子数据处理阶段,应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决策。

(错)

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就是规划信息系统的组成架构。

(错)

3.关键成功因素法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都适用。

(错)

4.原型法能够更好地捕捉用户的需求,可适用任何类型的信息系统开发。

(对)

5.管理信息系统其实就是计算机应用。

(错)

三、填空题

1.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

据管理和成熟等六个阶段。

2.蔓延的特点有:

数据冗余、不一致性和难以共享等。

3.诺兰阶段模型的控制阶段是实现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

5.“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

6.“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的主要优点是整体性和逻辑性强。

7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长远发展的规划。

8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9矩阵中的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流程(过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

10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

11.方法能够全面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工具有:

决策树、决策表和(a)。

P118

A.结构化语言B.数据字典C.数据功能格栅图D.图

7/13

2.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c)。

P112

A.业务流程图B.组织机构图C.数据流程图D.系统流程图

3.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分阶段是(b)。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

4.建立数据字典的分阶段是(b)。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

5.开发的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a)

A.完成系统的逻辑设计B.完成系统的功能分析

C.完成系统的物理设计D.完成系统的数据分析

6.数据字典的建立应该从(b)阶段开始。

A.系统设计B.系统分析C.系统实施D.系统规划

7.管理业务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c)。

P109

A.处理功能B.数据流程C.作业流程D.功能结构

8.决策树和决策表用来描述()。

P118

A.逻辑判断功能B.决策过程C.数据流程D.功能关系

9.数据流程图是描述信息系统(c)的主要工具。

P112

A.物理模型B.优化模型C.逻辑模型D.决策模型

10.描述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d)。

P112

A.数据流,内部实体,处理功能,数据存储

B.数据流,内部实体,外部实体,信息流

C.数据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D.数据流,处理功能,外部实体,数据存储

8/13

11.系统分析报告主要作用是(b)的依据。

P126

A.系统评价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规划

12.数据的静态特性分析指的是分析数据的(b)。

P121

A.类型、记录的属性、取值范围、小数点后位数

B.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业务量

C.类型、发生的频率、密集度、结构化程度

D.类型、相对固定属性、结构化程度、处理性质

对系统分析人员的要求是(c)13.。

P107

A.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B.精通本行业管理业务

C.精通本行业管理业务并熟悉计算机D.精通计算机,略知管理知识

二、填空题

1.数据流程图描述的是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2.编写程序在系统生命周期的设计阶段进行。

3.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4.系统分析阶段详细调查时主要调查管理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

5.系统分析阶段主要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6.描述处理逻辑的常用工具有决策表和决策树。

7.绘制数据流程图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

8.建立数据字典是为了对图上的各个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9.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的依据,是与交流的工具。

10.数据字典是配合数据流程图,运用逐层分解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描述。

11.系统环境调查和组织机构调查属于管理业务调查内容。

12.绘制管理业务流程图可以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流向。

13.数据流程图进一步分解应从图中的处理框开始,即将它分解为多个“处理”。

14.数据项又称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15.定义处理逻辑时,只要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就可以,不必对其上各层数据流程图中的都加以详细说明。

16.数据流程图的四种基本元素是:

数据流、处理、存储和外部实体。

17.数据流程图如果没有数据字典的配合,就无法完整地描述系统的

逻辑模型。

9/13

18.数据结构描述了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

19.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设计阶段工作的依据是(C)。

A.总体规范方案报告B.系统设计报告

C.系统分析报告D.系统实施报告

2.会计科目银行存款—工行存款—人民币的代码(1010101)属于(B)

A.顺序码B.区间码C.助记码D.组合码

3.系统设计阶段不包括(C)

A.总体设计B.代码设计C.程序设计D.数据库设计

4.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C)。

A.系统规划的依据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D.系统评价的依据

5.下面哪项工作不属于系统设计阶段的内容?

(A)

A、程序设计B、数据库设计

C、处理过程设计D、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6.工作量占总开发量的60%以上的是:

(D)

A.系统调查和分析阶段B.系统设计和实现环节C.系统调查和系统设计D.系统设计和分析阶段

7.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主要格式不包括(B)

A)文件输出B)磁盘输出C)表格输出D)图形输出

8.处理过程设计,也称模块详细设计,通常是在(B)上进行。

图图C.过程设计语言()图

9.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D)

A.设计新系统的目标B.代码设计

C.程序设计D.将系统逻辑方案换成物理方案

10.工资系统中职工的“电费”数据(每月按表计费)具有(C)。

A.固定值属性B.随机变动属性C.固定个体变动属性D.静态属性

11.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应该存放在(D)文件中。

A.处理B.随机C.主D.周转

12.用质数法确定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时,校验位的取值是质数法中的(D)。

A.权B.模C.除得的商D.除得的余数

13.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用区间码的每一个区间代表一个组,在码中(C)

A.数字的值代表一定的意义,但数字的位置是无意义的。

B.数字的值代表无意义,但数字的位置是有意义的。

C.数字的值和数字的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义。

D.用字符而不用数字表示意义。

14.邮政编码是一种(D)。

A.缩写码B.助记码C.顺序码D.区间码

15.绘制新系统的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D)。

10/13

A.组织结构图B.功能结构图C.业务流程图D.数据流程图

16.在工资子系统中,更新模块主要是为了更新(C)。

A.中间文件B.扣款文件C.主文件D.输入文件

17.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应该在(A)阶段进行。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评价

18.信息系统流程图反映的是(D)。

A.业务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C.表格分配关系D.计算机的处理流程

19.系统设计过程中应(B)设计。

A.先进行输入设计,后进行输出B.先进行输出设计,后进行输入C.同时进行输入输出D.由程序员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20.概念模型描述的是(D)。

A.与数据库物理实现有直接关系的数据库。

B.已经确定了采用何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C.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D.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库。

21.某种代码由三位字符组成,每位可选择8种字符,则代码的总数是(D)。

A.1000B.24C.561D.512

22.程序设计说明书由(C)编写。

A.程序员B.系统分析员C.系统设计员D.用户

23.用于描述系统目标及其与功能模块关系的图称为(C)图。

A.系统结构B.数据关系C.功能结构D.系统流程

24.某种代码由三位字符组成,每位可选择09字符,则代码的总数是(C)。

A.1024B.24C.1000D.9

25.数据流程图的符号不包括(D)。

A、数据存储B、外部实体

C、处理D、功能结构

26.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C)。

A、数据流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D、数据存储

二、判断题

1.区间码把数据项分为若干组,码中的数字的值代表一定意义,但码中数字的位置是无意义的。

N

2.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是由人根据需要事前按照一定算法计算出来后加到原代码上去的。

Y

3.系统设计阶段完成的功能结构图不仅描述系统结构,而且表达了各功能之间的数据传送关系。

N

4.在信息系统流程图中功能模块之间的联系往往通过数据文件来实现。

Y

5.为了达到系统灵活性的目的,在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

Y

6.代码M2M比代码2发生错的机会少一些。

N

7.多面码是一种区间码。

区间码的优点是处理时不易出错,排序、分类、检索等操作易于进行。

Y

三、填空题答案见后面

1.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是在分析阶段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而在设计阶段建11/13

立系统的物理模型。

2.程序设计说明书是以一个模块作为单位,用以定义处理过程的书面文件、

其编写者为系统设计员,交给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