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9549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docx

示范学校创建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养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常规治理,不断增进校本教研的开展,坚持校研、科研一体,实践与反思结合的原那么,认真研究教学工作中的各类因素,慢慢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增进学校的进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进展决定》和省政府贯彻《决定》的《实施意见》,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增进全县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为全然目标,突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验证,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全然性转变,校本课程的开发,新的评判体系的成立四个重点,以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成先导,以教育科研为依托,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大体途径,扎实而科学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使素养教育的实施取得冲破性进展。

二.创建目标:

通过基础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使全校上下确立现代课程意识,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综合水平;加速课程建设,开发学校课程;优化课堂实施进程,提倡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改革评判机制,发挥评判对教育的增进和进展功能;加速信息技术教育的进展步伐,构建开放式的、完整的、适应以后进展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育机制,打造一支高水平、有阻碍的教育人材队伍。

通过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尽力构建符合素养教育要求的具有时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使我校慢慢成为实施素养教育、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实验学校,慢慢成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适应以后”的特色学校。

三、创建方法:

 一、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增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

领导小组由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遍地室负责人及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实验工作。

二、增强教师培训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

教师的观念不转变,教法不转变,即利用新教材,也可能走老路。

因此,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提出了“三熟”“三练”“三勤”的口号,“三熟”即熟悉学科课程标准的大体内容,熟悉新教材,熟悉学生;“三练”即练说:

说教材特点,说设计思路,说教学得失;练笔:

写教学日记,写案例分析,写教学心得与反思;练耐性:

对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研究有耐心,对新教材的尝试要有耐心,对课题研究要有耐心;“三勤”即勤学习,勤试探,勤总结。

 在培训内容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方法等;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判、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在培训形式上,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为依托,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现全员培训为目标。

坚持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那么;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那么;典型示范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那么。

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等活动,使广大教师都能够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3、强化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

咱们提倡教师要深切探讨以学生为主体,以进展为目标,以研究进程为主线,以质疑问难为标志,以教学民主化为保证,全面优化教学进程,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进展为本,为培育创新人材而施教,要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堂上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答案让学生找、结论规律让学生说;给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机遇、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遇、给学生展现自我才华的机遇,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用电教手腕来辅助教学,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实践操作。

尽力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流、健康愉悦的学习气氛,增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进展。

在教学中,咱们又提出了12字方针,即:

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

12字方针提出的目的也是强调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咱们不看教师讲的有多出色,关键要看是不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节课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探讨时刻。

4、注重教育科研

(1)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走科研兴校之路,抓好“十一五期间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要认真积存第一手材料,及时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总结体会,实验中本着“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那么,以研促教、以研促改。

行政、教研、科研紧密配合,齐抓共管。

(2)以三年级为冲破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

(3)公布教学。

上好观摩课、实验课、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重点探讨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表现。

(4)教学评比。

开展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

五、合理评判与考核

尽力探讨对学生、对教师的评判方法,采取多元评判方式。

 

(1)学生评判。

淡化评判的选拔功能,发挥评判的鼓励与增进进展功能,把进程性评判与终结性评判结合起来,在评判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术的评判,也关注学生学习的踊跃性与主动性、自信心、爱好等方面。

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式上作改良,采纳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面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式,并探讨许诺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遇,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判方式。

在评判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判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判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判。

用新课程理念评判教师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要紧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判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表现放在首位。

评判中,注意教师个体不同,注重专业和个性进展。

 (3)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都成立成长档案袋,及时记录成长进程中的点滴进步,记录课改实验进程中新课程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良的地址,扬长避短,积存新课程进程中的典型案例、反思与体会,丰硕课改资料。

六、严格制度治理

(1)领导小组每周召开1次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显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例会采纳课改情形时期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计划和部署下时期工作。

(2)制订严格的教研制度,确保教研质量。

每周的集体备课时刻要具体落实到人,做到不拖沓,不流于形式。

教案形式要不拘一格,内容要常写常新,要求因师而异,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确保课题实验健康进展。

(3)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开办学生家长培训班,优化家庭育人环境。

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家长会,并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4)每学期组织一次校领导专题讲座,专题性学习,深切责任组指导教学研究,按期上研讨课、示范课,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强调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一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5)课改成员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6)成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7、加速学校大体建设,按省级示范学校标准,本学期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1)、调整图书室阅览室的布局。

清理所藏图书,淘汰部份无价值图书,按以下方法补充新书:

学校投资购买3000册有价值的新书;学校出面向新华书店批量借阅3000册书,并按期周转;号召教职工每人捐借5—10本图书;并提倡学校师生捐书成立班级图书角,开展书香校园念书活动。

(2)、完善各功能室、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一是建设一个标准微机室,购台式运算机20台。

二是建设一个通用技术实验室。

三是购买一批体质体能测试训练器材。

(3)、加速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结合学校大体建设,约请绿化、庭园设计部门专业人员,发动全校师生,一方面抓紧校园文化载体硬件建设,另一方面依照校园分区情形,以校大门内文化广场建设为重点,集中展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风貌,同时注重操场体育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建设,注重广播电视、校报校刊视听文化等项目的建设,形成浓郁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气氛,从而潜移默化地阻碍教育学生,陶冶学生情操,鼓励学生自主进展。

  在进行以上重点整改工作的同时,还要逐项落实督导室对学校方方面面工作提出的整改意见,关注到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足,既抓点上整改,也要抓面上整改。

在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工作,学校治理工作,标准办学行为等等方面,对照上级评估方案,进行全方位达标整改。

真正地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尽力做推动素养教育的典范,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模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