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0561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docx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学院平台课程必修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是研究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导引性和工具性课程。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发展脉络的分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容的概括介绍,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涵养,泓扬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既可以从宏观方面着眼,研究较深层次的思想观念文化及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与人格塑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微观方面入手,研究比较具体的部门文化、专业文化及其与人类精神生活、人们情趣之间的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对中国主体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评析,烘托出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中国文化世界化这一时代课题,并能更好地为发展旅游业服务。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系统而有重点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溶中国文化的生成与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就介绍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等理论探讨为一体,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理论化、主体多元格局的形成、融合与演变、冲突与反省、转型与重构为大线索展开论述。

对中国文化的结构、特征、现代价值、各时期主要的文化成就和文化特征、当代文化思潮等问题特别给予重点讲述。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分19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古代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文化领域的主要成就和特征;第三部分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探讨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变、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教学时数

1.时数:

3课时/周,总计:

54课时

2.进度:

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进度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进度表

章次

内容

总学时

课堂教学

讨论(实践)课

绪论

4

3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1

1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1

1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

1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

6

2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2

2

中国语言文字

2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

1

1

中国古代教育

2

1

1

中国古代文学

2

1

1

中国古代艺术

4

2

2

十一

中国古代史学

2

2

十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

2

十三

中国古代宗教

2

2

十四

中国古代哲学

2

2

十五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4

2

2

十六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4

2

2

十七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2

2

十八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4

2

2

合计

十九章

54

38

18

(五)教学方式

主要以“研究型学习”课程教学法为主,采用教授、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经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考核内容

期末小研究论文(20%)、闭卷考试(40%)与平时成绩(含讨论、作业等成绩,共占40%)结合。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

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

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识记占15%,领会占35%,应用占50%。

题型一般包括: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文

绪论

教学要点:

1.中国及文化的概念

2.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一、“文化”界说

中国古典文献关于“文化”的解释;

西方各民族语文系统中“文化”的含义;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文化的结构

(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自然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其内涵经历了一个渐次扩展的过程;

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层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方法:

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考核要求:

l.识记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文化的结构。

2.论述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考核要求:

1.何谓文化?

中外经典著作对“文化”一词的界定。

2.何谓中国?

何谓中华民族?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中华民族?

3.简析文化的基本结构。

4.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应采取怎样的方法学习中国文化?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要点:

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教学时数:

2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和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夏——商、周——秦——汉——唐——元——清——今天,中国疆域的演变;

历代王朝的政区管辖方式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二、民族、人口

历史上中国境内民族的演变;

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领土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的;

汉代人口——宋代人口——清代人口;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三、地形、地貌

三大阶梯:

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线——由此往东

变化:

湖泊的发育和消亡;

水道和水系的变迁;

海陆变迁;

黄土高原的变迁;

沙漠的变迁。

四、气候

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人类对地理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为防止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

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看,有利于中国文延续的地理因素就更明显了。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早起,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能力有限,一般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所以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狩猎、养殖、捕捞、采集等谋生活动,以后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又产生了农业、手工业、冶矿、林业、牧业等多种行业,形成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及其相适应的各地社会、政治、行政制度。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各部相同。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

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惟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惟一途径;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考核要求:

l.分析中国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2.分析中国历史上民族及人口的演变。

3.讨论分析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考核要求:

1.简要介绍历代王朝的疆域和政区的演变。

2.介绍并分析中国历史上民族及人口的变迁情况。

3.中国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要点: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教学时数: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生产方式。

中国的农耕文明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域,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更为中国农耕区域的扩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汉晋以降的数百年间,北方的边患日趋严重,战火的蹂躏,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住院农耕男女的大批南迁,使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特点农耕民族——稳定安居

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对垒农耕民族——被动防御

游牧民族——往来转徙,时至时去

融合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史记•货殖列传》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

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

手工业:

手工艺、纺织、造船、冶炼、瓷器、漆器、“四大发明”……

商品经济:

“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至16世纪前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繁荣富庶。

第二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南移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地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再加上中国早熟的经济因素往往与社会、政治条件不相配合,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调。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的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

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之后,其继任者的整体趋向是一代不如一代,行政效率衰退和政治腐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严重。

政治的腐败最终导致游牧民族的入侵或民众的大暴动,于是,中国王朝的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成立周而复始的规律。

然而,这种以战乱、灾荒等为手段的自发调节的社会循环,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惨重损失,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这种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然而,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

官僚体系既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同时由于官僚政体是由千千万万个拥有某种特权的个体私有者组成的,处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又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败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

这种自我矛盾的政治结构,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日益进步的情况下,这种阻碍作用就更为明显。

第三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短期的战乱与分裂,更增进了中国文化的坚韧性和向心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诸子竞秀,百家争鸣:

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净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

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

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西秦文化,巴蜀文化……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儒释道会通交融,“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社会民本思想的停滞;

科学技术和创造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中断、失传;

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

考核要求:

l.分析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2.分析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考核要求:

1.试述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重心南移的情况。

2.介绍并分析中国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及其发展状况。

3.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

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5.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教学要点:

1.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2.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生活结构的特征

3.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教学时数:

2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至少有以下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专制主义严密。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史学、文献、艺术、民风民俗,甚至科学技术等。

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

当然,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与文明时代的血缘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原始民主制的基础,后者是阶级专制的基础。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嫡长子继承制:

这种制度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是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

封邦建国制:

即分封制,周王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

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宗庙祭祀制度:

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

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一直延续下来,虽有所变异,但其模式基本循而未改。

一、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这种假天下思想不仅统治者有,还深深滴影响到广大的民众。

二、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

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

族权是从父系氏族社会家长制演化而来的,它既是政权的补充,又能起到政权所无法起到的特殊社会作用,所以族权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为理学家所垂青。

三、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由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也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打上了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诸子竞秀,百家争鸣:

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净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

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

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西秦文化,巴蜀文化……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儒释道会通交融,“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这种范式所带来的正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注重道德修养,比较重视人际之间的温情,成为礼仪之邦;其负价值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考核要求:

l.宗法制度的及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特点。

2.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考核要求:

1.中国宗法制度是如何产生和确立的?

2.何谓“家国同构”?

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4.为什么在中国,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5.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6.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点:

1.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2.不同时期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

3.各个时期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

教学时数:

8

教学内容:

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弘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飞历程,也是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第一节上古:

中国文化的发生

一、中国人的起源

二、原始物质文化

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新石器时代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看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鹏崇拜。

原始宗教具有在人与自然之间起协调作用、在本能与文化之间起制约作用、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起补充作用、在人的精神需要中起主观自足作用等文化功能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正因为如此,原始宗教成为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四、原始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五、上古文化分布

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不仅有考古学方面的充足证据,神话传说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看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第二节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已神秘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宗法制度、制礼作乐。

咒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

中国文化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始于此。

第三节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张国的文化背景

礼坏乐崩的社会大裂变,士是崛起,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

宫廷文化下移,推动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的修养

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秦汉帝国的盛大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

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内板,激发了工艺、学术的创作高潮;作用于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的兴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的推行,使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

“五经博士”“以经取士”,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这就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经学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

文化多元化走向

一、玄学兴起

魏晋时期,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称为三玄。

所谓玄学,就是糅和儒、道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玄学”的“玄”源于《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是虚无玄妙、深奥难测之意。

玄学家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克服了汉儒繁琐注经的弊病,由儒经训诂转向对经典微言大义的阐释,并将传统经验的方法论提升为思辨的,为佛学和理学的兴起在方法论上积累了经验。

玄学家们剖玄析微、思辨无穷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以及他们经常争论研讨的“无”、“有”、“名教”、“自然”、“本末”、“体用”、“动静”、“道”等命题,为后来哲学的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资料。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东汉中后期形成的原始道教,晋以后开始分化。

一些地主阶级人物为了和在民间活动的原始道教对抗,就把道教推向贵族化。

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南方有葛洪,在北方有寇谦之。

《抱朴子》一书被历代的统治者奉为道教的经典。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这种情况造成了宗教流行的土壤。

各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和获得精神安慰,也有意识地提倡。

后赵重用佛图澄,前秦重用释道安,后秦重用鸠摩罗什,南朝重用僧朗,这些名僧都可以参与国家大事。

三、玄、儒、佛、道的冲突与调适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儒、佛、道相对相须,各自调适,平行发展的过程,是当时社会多元政治和学术各领域自身矛盾演变的产物,它所呈现的学术多元化、又相容相兼的发展态势是积极的和有进步意义的,有益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深入发育和走向成熟。

第六节隋唐:

隆盛时代

一、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以强盛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隋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

隋唐文化的宏大气魄还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二、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诗歌、书法、绘画、散文

第七节两宋: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建构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宋词、文人画

三、市井文化之勃兴

市民阶层的崛起、歌舞小戏、勾栏瓦舍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重视发展地方学校,书院教育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第八节辽夏金元:

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会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王朝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

一方面,宋朝因被动挨打而产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二、元杂居及其文化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