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1201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docx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

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鸢鹰(yuān)  潜伏(qián)  棱镜(lénɡ)  间不容发(fà)

B.瞭望(liào)  猝发(cù)   高跷(qiāo)  休戚与共(qì)

C.腈纶(qìng)  颔首(hàn)  镌刻(juān)  一蹴而就(cù)

D.拘泥(nì)   掺杂(cān)  黠慧(xiá)  诲人不倦(huì)

【答案】A

【解析】B项,休戚与共(qī)。

C项,腈纶(jīng)。

D项,掺杂(chān)。

休戚与共:

拼音是xiūqīyǔgòng。

休:

欢乐,吉庆。

戚:

悲哀,忧愁。

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

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

出自《晋书·王导传》:

“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成语辨析:

“休戚相关”和“休戚与共”:

都有“利害一致”的意思。

“休戚相关”重在忧喜祸福的相互关联;“休戚与共”重在忧喜祸福共同承受。

腈纶:

jīnglún,是毛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合成纤维的重要品种,它可与羊毛、涤纶、粘胶、棉花混纺制成多种精美织物以及人造毛皮和工业产品。

掺杂:

读作chānzá,动词,(搀杂)混杂;使混杂。

例句:

1别把不同的种子~在一起。

2喝骂声和哭叫声~在一起。

3依法办事不能~私人感情。

4把牛奶和咖啡~在一起好喝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响晴  鼎盛  饥肠漉漉  取义成仁

B.灼热  锁呐  自出心裁  锱铢必较

C.倏忽  预警  不修边幅  李代桃僵

D.雷霆  桑葚  励精图治  故弄悬虚

【答案】C

【解析】A项,饥肠辘辘。

B项,唢呐。

D项,故弄玄虚。

饥肠辘辘:

读音为jīchánglùlù,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意指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示例:

1.这时已错了传膳的时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饭,至此无不~。

2.这时已错了传膳的时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饭,至此无不饥肠辘辘。

(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唢呐:

拼音是:

suǒnà,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

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故弄玄虚:

读音为gùnòngxuánxū,故:

故意;弄:

玩弄;玄虚:

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出自《韩非子·解老》:

“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示例:

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房四室”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梁朝,到明清时期,随着人们对笔墨纸砚艺术性以及收藏价值的重视,“文房四宝”之称也盛行起来,

B.乌兰牧骑演员们为及时给牧民带去精神文化食粮,到了牧民家中无瑕休息,换上服装拿出乐器,就赶到牧场毡房去演出。

C.新学期伊始,有关部门提醒学校要防微杜渐,学校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主动开展安全自查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D.思想感情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想深入地认识事物,须得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

【答案】B

【解析】B项加点词语使用错误。

无瑕:

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运用语境错误。

应改为“无暇”。

无暇:

没有空闲。

追溯:

拼音zhuī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也指回顾过去的人和事。

释义:

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例:

两国间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明初。

1、逆流行向江河源头。

比喻向前推算、探索事物的由来。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俗以天主降生之岁纪年,距今为一千八百三十六年,追溯之,当在汉孝平元始二年。

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要讲《申报》,是必须追溯到六十年以前的,但这些事我不知道。

2、指回顾过去的人和事。

明瞿式耜《与顾玉书手札》之四:

且待中原恢复后,或有见孝陵之日,尔时大封功臣,或追遡前劳,量受恩阶一二。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熙朝财赋》:

乱离初定,而追溯昇平,如梦如云,惝怳不可复记。

《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

瞧见这部书,便追溯庚子年的事,说到激烈之处,不觉发指眥裂。

无瑕:

拼音是wúxiá,意思是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出自《左传·闵公元年》: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

”示例:

曹禺《雷雨》第一幕:

“他佩服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他的眼里,除了一点倔强、冷酷之外,是一个无瑕的男子。

无暇:

读音为wúxiá,指没有空闲时间去做某事,无:

没有。

出自《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指来不及;没有空闲时间;应付不过来。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刘裕﹞狼狈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无暇有意於中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九回:

“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鲁迅《三闲集·革命咖啡店》:

“我要抄‘小说旧闻’之类,无暇享受这样乐园的清福。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防微杜渐:

读音为fángwēidùjiàn,微:

微小;杜:

堵住;渐:

指事物的开端。

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若敕政则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示例:

1.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元史·张桢传》)2.在起初的时候,最要防微杜渐。

”(夏衍《心防》第二幕)3.坏思想,坏习惯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必须防微杜渐。

4.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之一。

(八年级上册政治书第九课)

身临其境:

读音是shēnlínqíjìng,身:

亲自.。

临:

到、进入。

境:

境地。

意思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

出自明·袁宏道《八识略说序》:

“向非身临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例句: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

“但这不过是一个大意,此外的事,倘非身临其境,实在有些说不清,”马识途《夜谭十记·亲仇记》:

“可惜我不是像他那样的身临其境的当事人,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那些生动感人的细节,那些精彩的形象化的语言,我都记不清楚。

4.对下列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

②调查显示,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及电子产品等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③一方面要努力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我们要从多层面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重视”的良好氛围。

④社会要通过广泛宣传健康的用眼知识,组织医疗机构定期为青少年做视力监测等方式,竖立起一套完整的近视防控体系。

学校要切实减轻青少年的课业负担。

家长要引导孩子少看电视、少用手机,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

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A.第①句:

在“程度深”后面加上“的趋势”。

B.第②句:

在“电子产品”前面加“过度使用”。

C.第③句:

“合理治疗”与“正确诊断”位置互换。

D.第④句:

去掉“通过”。

【答案】D

【解析】D项对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

第④句不能去掉“通过”。

这句话的主语“社会”在前,不是残缺主语的句子。

且“通过”正好与下文的“方式”搭配。

所以不能去掉“通过”。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C

【解析】C项“清代小说家吴承恩”表述错误。

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约1500-1583)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明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1]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介绍吴承恩:

“嘉靖中,吴贡生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也”,“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2]。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

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200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政府在山上茶庵处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吴承恩与明代前后七子同时代,其文艺思想与他们相近,“汝忠谓文自六经后,惟汉魏为近古,诗自三百篇后,惟唐人为近古;近世学者,徒谢朝华而不知蓄多识,去陈言而不知漱芳润,即欲敷文陈诗,难矣”。

“此论则比何﹑李通达得多,故其诗作,多自胸臆出之。

朱彝尊《明诗综》四十八谓其诗‘习气息除,一时殆鲜其匹。

’吴承恩的诗作浪漫主义气息又特浓,故被陈文烛称为‘李太白、辛幼安之遗也’。

”吴承恩的见识非凡,不仅看到当时的文坛之弊,而且能跳出复古主义的圈子,独树一帜,强调“谢朝华”“蓄多识”“去陈言”“漱芳润”。

在诗文创作中,“率自胸臆出之,而不染于色泽,舒徐不迫,而不至促弦而窘幅,人情物理,即之在耳目之前,而不必尽究其变”,“师心匠意,不傍人门户篱落,以钓一时声誉”。

这便超越了前后七子,而独步文坛。

6.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在横线处仿写,使语意承接紧密,和谐一致。

祖国啊,你的荣光,照亮历史的隧洞,迎来新世界的黎明;

你的富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腾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滋育古莲的胚芽  吐出跨世纪的新绿    成就飞天的壮举  再创新时代的辉煌    了却祖辈的夙愿  走向中国梦的未来。

【解析】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例句“照亮历史的隧洞,迎来新世界的黎明”,句式为两个动宾结构的短句。

内容要分别写出“富饶”“自由”“腾飞”的意义,注意语意承接紧密,和谐一致。

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3)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

(4)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

(6)《醉翁亭记》中,凝练传神地写出山中早晚的阴晴交化,其中写晨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画面。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以此强调安贫乐道、内心澄澈方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答案】

(1)馨香盈怀袖

(2)便引诗情到碧霄

(3)我报路长嗟日暮

(4)风掣红旗冻不翻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7)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8)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①而弗牵,强②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③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④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道:

引导。

②强:

劝勉。

③庸:

功劳。

④说:

同“脱”,解脱。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君子之教喻也

②师逸而功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②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3)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

(4)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答案】

(1)①所以  ②闲适,轻松

(2)①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

②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尽能使学生思考。

(3)先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4)“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

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

【解析】(3)考查对文言文论述的思路。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是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是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4)考查对文章文重要概念的理解。

可结合《虽有嘉肴》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阐述。

如“教学相长”意味着学习中的交流和互动。

学习中可以采用教的方式进行学习。

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学听,看看他的反应。

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就是“知困”而“自强”,从而考验我们自己的学习能力。

也就是说在“教”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促进自己深入地学习。

[参考译文]

[甲]君子已经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别人的老师。

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

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

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乙]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轻松,自己就可以获益良多,并且知道这是老师的功劳并感谢老师;而不善学习的人,即使老师花费了很大的气力,自己却获益很少还埋怨老师(认为是老师没教好)。

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处理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

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

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的铁匠

①铁匠比那些城外的农民们,更早地闻到麦香。

在库车,麦芒初黄,铁匠们便打好一把把镰刀,等待赶集的农民来买。

铁匠们知道,这些东西打早了没用。

打晚了,就卖不出去,只有挂在墙上等待明年。

吐尔洪·吐迪是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

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今年二十四岁。

②吐尔洪的父亲吐迪·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

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一年四季,来定做铁器的人络绎不绝。

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

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

吐尔洪·吐迪从父亲手里学会了打制各种农具。

父亲去世后,他又把手艺传给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他们又接着往下一辈传。

③铁匠家有自己的规矩,每样铁活儿都必须学到师傅满意了,才可以另立铁炉去做活儿。

不然学个半吊子手艺,打的镰刀割不下麦子,那会败坏家族的声誉。

但吐迪·艾则孜知道,有些很微妙的东西,是无法准确地传给下一代的。

每一代间都在失传一些东西。

尽管手把手地教,一双手终究无法把那种微妙的感觉传给另一双手。

④一把镰刀面对的是广阔的田野,各种各样的人,都会不一样,因为每一只用镰刀的手不一样。

打镰刀的人,也靠一双手,给千万只不一样的手打制如意家什。

铁匠的每一把镰刀,都针对他想到的某一个人。

从一块废铁烧红,落下第一锤,到打成成品,铁匠心中首先成形的是用这把镰刀的那个人。

在飞溅的火星和叮叮当当的锤声里,那个人逐渐清晰,从远远的麦田中直起身,一步步走近。

这时候铁匠手中的镰刀还是一弯扁铁,但已经有了雏形,像一个幼芽刚从土里长出来。

铁匠知道它会长成怎样的一把大弯镰,铁匠的锤从那一刻起,变得干脆有力。

⑤不论什么情况,打镰刀的人都会将这把镰刀打好,挂在墙上等着。

不管这个人来与不来,铁匠活儿不会放坏。

它们在铁匠铺黑黑的墙壁上,挂到明年,挂到后年,有的一挂多年。

有一回,吐迪的太爷掌锤时,给一个人打过一把歪把儿大弯镰。

那人交了两块钱定金,便一去不回。

直到太爷临终前,终于等来了这个人。

铁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镰刀敲打几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镰刀的欠缺处:

这个地方少打了两锤,那个地方敲偏了。

手工活儿就是这样,永远都不能说完成,打成了还可打得更精细。

随着人的手艺进步和对使用者的认识理解不同,一把镰刀可以永远地敲打下去。

那些锤点,落在多少年前的锤点上。

叮叮当当的锤声,在一条窄窄的胡同里流传,后一声追赶着前一声,后一声仿佛前一声的回音,一声比一声响亮、悠远……

⑥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形的镰刀。

吐迪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记痕。

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儿,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

那把千年前的镰刀,又被觉察地握在某个人手里。

他用它割麦子、割草、芟树枝、削锨把儿和鞭杆……千百年来,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

⑦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

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古老,却永不会沉落。

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艺,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

(作者:

刘亮程  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出第③段中“微妙的东西”具体指什么?

(2)读了第⑤段,你从铁匠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

(3)请品析文中第⑥段画线语句的妙处。

(4)联系题目谈一谈如何看待传统手工技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

(1)指打铁时诸如火候大小、锤打力度等经验性的东西。

(2)看到了铁匠那种诚信守约,对自己的活计精益求精的精神。

(3)使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写出了吐迪·艾则孜的神态(外貌),突出了他做活时的专注;把记痕比作月牙儿,记痕传递的是一种手艺和精神;作者巧妙地由实到虚,将眼前情景和铁艺传承历史联系起来,使主题得以升华,为我们带来更好体验和深刻感悟。

(4)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打铁这类手艺日渐衰微甚至消失,题目“最后的铁匠”意即如此。

在一种技艺中,融入的是自己和几代人的生命,铸就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视、继承并发扬光大。

【解析】

(1)从第④段“铁匠的每一把镰刀,都针对他想到的某一个人……铁匠知道它会长成怎样的一把大弯镰,铁匠的锤从那一刻起,变得干脆有力”等几句分析,“微妙的东西”具体指打铁时诸如火候大小、锤打力度等经验性的东西。

(2)分析从铁匠身上所看到的精神。

注意从字里行间分析,从描写的语句分析。

如“不论什么情况,打镰刀的人都会将这把镰刀打好,挂在墙上等着。

不管这个人来与不来,铁匠活儿不会放坏。

它们在铁匠铺黑黑的墙壁上,挂到明年,挂到后年,有的一挂多年”是写铁匠诚信守约。

“铁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镰刀敲打几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镰刀的欠缺处:

这个地方少打了两锤,那个地方敲偏了。

手工活儿就是这样,永远都不能说完成,打成了还可打得更精细”等句说的是铁匠对自己的活计精益求精的精神。

(3)欣赏文句。

“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写出了吐迪·艾则孜的神态。

“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儿”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他做活时的专注。

“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是说记痕传递的是一种手艺和精神。

这样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4)考查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标题“最后的铁匠”是说如今打铁这类手艺日渐衰微甚至消失。

但在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融入的是自己和几代人的生命,铸就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我们要从加强民族凝聚力和重构民族精神的大局出发,调动民间参与文化自我建设、自我修复的积极性,建立起一个丰富多样的、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为保护全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

①“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

”这首诗赞美的就是牡丹。

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归类于毛茛科、芍药属。

其花大色艳,香气袭人,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在清代末年,牡丹曾是国花。

②从花色上分,牡丹素以八大色著称,如白色的“夜光白”、蓝色的“蓝田玉”、红色的“火炼金丹”等。

在同一色中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姚黄、魏紫,欧碧、赵粉被称为牡丹四大品种。

这里单说“魏紫”,出自五代洛阳魏仁博家,花紫红色,花呈荷花形或皇冠形。

花期长,花量多,花朵丰满,被推为“花后”,宋代有诗赞云“姚魏从来洛下夸,千金不惜买繁华。

③牡丹本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牡丹作为观赏花木栽培,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太平御览》中有谢灵运关于壮丹的记载:

“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

”唐代刘禹锡《嘉话录》记载:

“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

④从中国牡丹的发展史可看出,牡丹起源于陕甘秦巴之地,随着历代栽培地沿革转移,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他产地为次要栽培地的格局。

牡丹适应性较强,产地亦广,现在不仅在中国栽培甚广,还早已引种到世界各地。

⑤牡丹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墨客讴歌赞美,牡丹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在2400多年前的《诗经》。

作为爱情的信物被提及——“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明明写的是芍药,为什么要说是牡丹呢?

原来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后来有了木芍药和草芍药的说法,再后来木芍药就成了牡丹。

唐代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赞云: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白居易在《买花》诗中写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陆游的《赏花至湖上》写道:

“良辰乐事真当魁,莫遣匆匆一片飞。

”《栽牡丹》中:

“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写出了他赏牡丹、栽牡丹的生活乐趣。

又有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130多人留下270首优美的诗词,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

⑥“剪裁偏得东风意,浅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在花卉界独树一帜,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

刘慧慧 有改动》

(1)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

(2)概括②~④段的说明内容。

(3)第③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