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1392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docx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

我国出境旅游的现状

配额进行控制,同时,严格禁止超范围经营和无证照经营。

我国的出境旅游的发展也是按照这个精神展开的,1990年,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国家旅游局征求外交、公安、侨办等部门的意见,发布实施了《关于组织我国公民赴东南亚三国旅游的暂行管理办法》,旅游目的地限于港澳和东南亚新、马、泰三国及菲律宾,公民出境旅游所需费用一律自理,采取海外亲友交费的办法。

之后,国家旅游局会同公安部联合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开展赴菲律宾旅游业务的旅游办法》和《关于严格按规定办理赴东南亚旅游业务的通知》,确定了办理出国旅游护照的具体程序。

同时,国家旅游局批准了九家旅行社特许经营此项业务。

直到1997年7月开始实施《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出境旅游。

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也确立中国旅行社经营业务的基本格局——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组成部分。

出境游在我国从萌芽算起不过十几年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迅速,同样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

首先,出境旅游增长速度很快,城市居民正以30%高速增长。

其中,沿海省市,如广东、上海、北京、福建、江苏、浙江等省占了2/3,而且是以家庭为主自费出境旅游。

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出境旅游人数增长很快,从1996年到2002年之间,出境旅游人数增长了两倍多。

以下是摘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数据:

出境总人数(万人)

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因公出境(万人)

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因私出境(万人)

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1996

506.07

12.0

264.68

7.3

241.39

17.5

1997

799.76

58.0

555.86

110

243.90

1.0

1998

824.56

3.1

523.53

-8.7

319.02

30.8

1999

923.24

9.6

496.63

-5.1

426.61

13.7

2000

1046.86

13.4

483.92

-2.6

563.29

13.2

2001

1213.31

15.9

518.77

7.2

694.54

23.3

2002

1660.23

36.8

654.09

26.1

1006.14

44.9

其次,出境旅游成为旅行社乃至整个旅游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经营兴奋点。

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高额的投资回报,同时相对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更小的经营风险,使得有条件的旅行社和其他旅游企业都愿意首选出境游为自己的经营项目。

笔者认为,能有现在的成就有赖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经济因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是客源市场形成的前提,我国经济长期稳定高速地发展使我国私人消费需求增加、购买力不断增强。

现代交通工具得普及,机票价格的大幅下调,更是缩短了我国居民与国外目的地之间地经济距离。

此外,人民币汇率始终跟进美元,在九八年金融危机后与我国传统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东南亚诸国比较,汇率上升,相对来说旅游成本下降,更加促进出境游的发展。

其次是政治因素。

从客源地看,我国政局稳定,顺利地实现了国家领导的换届选举,新任领导重视发展旅游业,对出境旅游的政策逐步放宽,这都有助于出境旅游需求的实现。

从目的地国家看,目的地各国经济、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大力支持。

从国际关系看,国与国得经贸往来有助于推动输出游客。

我国与东盟、日韩、欧盟以及美国关系不断升温,各国都看好中国巨大的潜在出境旅游市场,纷纷争取成为我国的旅游目的地。

再次是旅游动机因素。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顺利加入WTO,我国居民对了解认识外界事物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不仅仅限于国内景点景区,而是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决策。

这样以来,出境游必然会和当年的国内游一样,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第二章现阶段我国发展出境旅游的积极意义

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面临许多从未经历过的考验和机遇,如何在新的贸易规则下经受考验,把握机遇成为目前各个行业的工作重点。

旅游业也不例外,也必将进行适当的调整来适应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

在这种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出境旅游的发展是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作,还是会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很多新事物一样,发展出境旅游必定带来正负双方面的影响。

但是,其正面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特别是在当今特殊的经济转型时期,发展促进旅游对我国有诸多特别的积极意义。

1,抚平贸易顺差的新的途径

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逐年提高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

中国制造的各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同时,我国的进口货物量却没有相应的大幅提高,因此造成的贸易顺差现象引起很多国家不满。

随着加入WTO,国际上要求我国加大进口实现贸易均等的呼声增高,中国与许多贸易伙伴的摩擦也呈上升趋势。

为了保障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保持我国与其他国家良好的经贸关系,我们不得不着手解决这个矛盾,其途径无非两种:

减少出口或者扩大进口。

减少出口显然行不通。

首先,出口创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积累,出口量的减少必定影响一些重要工程的展开。

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采取减少出口的方法来缓和与它国的贸易摩擦。

其次,降低出口有可能造成国产产品质量下降,国际竞争力下降,好不容易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品牌影响也将受到打击。

长此以往,我国企业必将失去重要的国际市场。

再次,如果盲目提高产品价格来减少出口货物量,会失去我国人力资源这个最为显著的优势。

由此还可能造成国内大面积的失业现象,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影响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这样看来,减少出口是不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

另一种方法便是扩大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争取更多的外汇储备,政府历来对进口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有着严格的限制。

从随处可见日用百货到高精尖的国防产品,我们的方针都是以国产为主,进口为辅,对进口产品要抓紧时间进行研究,尽快实现国产化。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方针是正确的,我们在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最快地发展国产技术,使我国即能够掌握国际先进科技文化技术,又不至于依附于国外研究机构。

这样看来,扩大实物进口的数量虽然有可能缓解与它国的贸易矛盾,但却起不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笔者认为,一种特殊的贸易进口可以起到满足缓和贸易摩擦和促进社会进步双重需要:

出境旅游。

这种进口方式的特别之处在于人的流动,我国居民跨出国门到它国旅游,相对于我国是一种贸易进口,对于目的地国家是贸易出口。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特殊的贸易进口方式与传统的货物进口其独有的特点。

传统的货物进口产生纯的外汇流失,就算是进口生产设备,使用这些设备生产出口产品也需要时间,同时存在风险。

但是出境旅游却不同,通过我国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可以将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消费通过旅游损遗回流,从而并不一定会引起大量的外汇流失。

例如,日本再八十年代中期也遇到和我国现在相同的情况。

当时的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出境旅游,与此同时,日本的跨国企业和资金随着旅游者大量投入到海外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

日本人出国旅游的一般模式是:

坐日航飞机,住日本饭店,吃日餐,乘日本汽车,目的地国家真正得到的收入有限。

同时日本还借此提出“黑字还流计划”,以缓和由于大量贸易盈余所造成的紧张的国际关系。

我国现在的情况与当时的日本有许多相同之处,我们也可以发展出境旅游的同时鼓励国内旅游企业向目的地国家渗透,使出境旅游消费最大程度地回流。

此外,就旅游本身来说,我们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WTO要求国际贸易对等服务,在旅游方面,人员要有“进”有“出”。

目前,我国入境旅游基本开放,出境旅游也正在逐步放开,但受国情的限制,采取的政策是有组织、有秩序、循序渐进。

外方可能以此为借口,或要求扩大这一市场的开放,或要求在其他旅游领域作出更大妥协。

对此,发展出境旅游,减少对其的各种不利影响势在必行。

2,民族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

旅游国际化有旅游活动的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两个层次。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从国外的发展情况看,本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必须有居民大规模出境旅游为基础。

如果一个国家是个客源地国家,必然会出现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现象,企业跨国经营的边界也由跨国旅游的范围所决定。

如果这个国家的旅游者特别倾向于某个或某几个目的地,那么客源地国家企业就会去这些目的地投资,形成跨国经营。

或者说,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的性质以及选择,受国民出境旅游的性质和流向决定。

长期以来,我们对旅游产业的功能是从创汇的角度认识的,重视入境旅游,忽视出境旅游使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与国际旅游市场相背离。

加入WTO,旅游全球化,要求各国出入境旅游客源对等,这使得限制国民出境旅游已经不现实,更重要的是限制我国自身民族旅游企业的发展。

应该肯定,出境旅游虽然有一定的外汇支出,但可以帮助我国旅游者了解外国的风土民情,开阔视野。

更重要的是承办此项业务的我国旅行社可以增加收入。

对于跨国经营还有一点疑惑,就是企业地规模是不是跨国经营地必要条件。

传统的观点认为,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国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必须经历一定的积累时期。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联系却不是一定的。

我国的旅游发展起步晚,大多民族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虽然不具备和国外大型企业相抗衡的资本和技术资源,但是却可以利用其灵活的管理机制,与变化迅速的旅游市场相适应。

同时,凭借我国日益增长的出境旅游客流量,采取多种方式,而不一定非要进行资本注入或合资经营,参与到国际旅游市场。

就经济因素、人口因素而论,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

WTO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列德国、日本、美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0000万人次,占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的比例为6.2%。

以这个庞大的客源为基础,我国民族旅游企业完全具备和国际上各个知名旅游企业进行竞争。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握发展时机。

如果要等到民族企业积累到一定规模再考虑跨国经营问题则错失我国出境游客源市场,这些客源一旦被国外企业所控制,那么我们的民族企业再要与他们抗争则面临更多更严重困难。

3,其他作用

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历来人们都把旅游作为政府外交的补充,被称为“民间外交”。

韩国等国已经把旅游归为文化事业进行管理。

出境游有助于加强我国与目的地国家的关系,促进民间和商贸交流。

另外,出境游帮助国民认识世界各国风土人情,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身,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出境旅游可以对国内旅游产生起到分流作用。

由于休假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居民一般集中在每年五月、十月以及春节前后参加旅游活动。

这使得在这些时间段里,各种与旅游相关的机构面临严峻的压力。

如果出境旅游得到发展,那么对国内的旅游设施的压力将得到缓解,这样,出境旅游势必对国内旅游产生分流作用。

此外,游客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表现。

大量出境游客是我国经济实力的反映,也是对我国旅游形象的宣传。

第三章我国发展出境旅游存在的问题

上面论述了出境旅游的诸多积极意义,那么在发展道路上我们还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呢?

笔者认为,旅游经济的内在规律及运行法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反映在社会发展史特别是旅游发展史中。

因此,比较国内外不同发展情况是找到问题的基础与关键。

由于不同的国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习惯,国内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存在很多不同:

在旅游业成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超过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属于超前型,国外发达国家旅游业一般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拉动的结果,属于滞后型;在协调机制上,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还是主要由政府对旅游市场进行管理,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却是依靠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在旅游发展的演进上,我国采取的是由入境游到国内游,最后出境游的顺序,属于推进型,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从国内游到出入境游的顺序,属于延伸型。

笔者认为,以上三个不同是由于国内外根据自己情况,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发展模式的不同认识结果的反映。

具体分析,国内外对旅游产业重点的把握有以下三点区别:

首先,旅游发达国家重视客源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一般拥有庞大而稳定的客源基础,并且能够控制或基本控制本国客源,如美国运通公司最为全球最大的旅游中介机构所,通过它旅游的人数比我国三大社的总和多上数倍,营业额更是高出很多。

与国外情况不同,我国旅游产业,无论是企业,学术界,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长期以来都以怎样扩大供给为中心任务,而忽略对客源市场的研究和掌握。

就拿来旅游统计来说,我们现在有很多机构以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对入境游客进行各种统计,但是,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不仅没有连续统一的统计,现有的数据又没有多少经济分析。

此外,我国的出境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客源基础。

这些客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前往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其他的绝大部分也是前往东南亚进行近距离的出境旅游。

大多参加出境旅游的中国公民并不是出境游的稳定客源,而只是偶尔参加或者只是参加一次两次。

也就是说,我国现在的出境客源单一,也不稳定。

同时,政府方面也缺乏对出境市场系统的管理,而只有一味的限制政策。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不法企业和个人有空可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屡禁不止。

现今普遍存在的“零团费,负团费”现象归根结底也是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的结果。

而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归根结底也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所造成的。

总的说来,社会各方面对客源的忽视共同造成了我国如今出境旅游市场很多尴尬的局面。

其次,先进国家发展旅游业注重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旅游企业和旅游活动同时萌芽,共同进步发展,旅游企业的网络也随着客源和目的地的扩散而蔓延。

当本国居民开始进行有规模的跨国旅游的时候,企业也随之进行跨国经营。

相反,我国的旅游业注重以景点为中心的目的地建设,注重旅游的波及效应,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的旅游一般以中心城市展开,部分原因是我国整体上看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很不完善,只有在少数的中心城市才具备接待大量游客的饭店等必要设施,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发展旅游业旨在通过旅游活动在这些中心城市的开展从而带动该城市和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样以来,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长期以来都关注于以中心城市和景区景点为核心的目的地的建设,而忽视对旅游企业的关心力度,从而造成我国民族旅游企业的发展进度严重滞后于迅速增长的客流量。

例如,在学术界,我们已经有近二十年研究入境旅游的历史,但是对于出境旅游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随着我国顺利加入WTO,外国资本开始进入国内旅游市场,如果我们现在还一味地追求建设更多地景点或者花巨额资金改善现有的旅游景点设施,而不把眼光和工作重点放在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建设,利用资源和客源优势掌握必要的发展空间,那么我国的旅游业将不能够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相反,很有可能成为外国企业蚕食我国资源和外汇的突破口。

最后,先进国家旅游企业注重综合发展,形成一大批横跨全球几大洲的旅游企业,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开展业务。

在产品组合上也是注重一体化进程,品牌建设上实施多品牌战略,市场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各个企业的各个品牌分别占据不同的目标市场,所以虽然竞争完全但是没有产生有如国内削价竞争的恶性竞争情况。

国内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航母级”跨国旅游企业,即使是在国内领跑的三大社,其业务量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也是九牛一毛,这些差距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生产力水平,相应的,民族企业的发展时间和规模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也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和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战略有关。

我们的企业总是以接待游客数量作为衡量绩效的重要甚至唯一指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在考察单个旅游企业时也常把“年接待量”,“年组团量”,“年入住人数”等作为参考数据。

其实,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单用几个数字就能够评判好坏的产业了。

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如何让市场更完善上。

如果我们的旅游企业始终以价格战来争夺客源,而不是以市场细分和品牌建设来培育忠实消费者;始终只是在国内“窝里斗”,而不是进行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始终以数量来获取微薄利润,而不是积极开发产品,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那么我们的企业将很难融入世界舞台,很难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总的说来,不同的认识造成国内外在发展旅游的重点把握上的区:

我国注重景点的建设,注重旅游要依托中心城市展开,重视目的地的开发,升级,注重波及效益;而发达国家则注重旅游产业的发展,注重企业的做大做强,注重客源市场的开拓,注重经济效益。

诚然,不同的发展重点有各自的优点缺点,适合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

我国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历史中却是符合我国国情,起到了吸引外资,创取外汇,带动相关产业的作用,“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等方式创造了很多经济发展的奇迹。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这种以目的地建设为核心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呈现出来,有的地方甚至与发展规律相违背,具体分析,有一下表现:

1,供求缺口大

长期以来,我们都遵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旅游业发展方针。

各级政府发展出境旅游始终贯彻“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适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从各方面考虑,现阶段实行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政策,与我国居民的消费支付能力和由其决定的消费需求是基本一致的,这并不是造成供求缺口大的主要原因。

供需缺口的产生是由于在执行这个方针时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没有考虑到各个不同情况下的出境游供给与需求的差别。

例如,政府给某个旅行社出国配额的数量的依据是此旅行社所完成的入境旅游者的数量。

然而,入境旅游的目的地一般是风景名胜和历史名城,这些地区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几个外一般不具备产生大量出境游客的条件。

这样以来,一些地区的出国配额不够用,一些地区的配额却用不完,倒卖出国配额的现象也由此而生了。

2,社会微观经济主体利益动机强化和社会监督管理机制弱化之间存在矛盾

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政府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工作性质正处在转型阶段,在客观上必然形成社会经济活动微观主体趋利、逐利意识强化和实际行为增加,而政府对其的监督、管理、干预力度不够的状况。

就出境旅游经营管理来说,由特许经营所形成的垄断经营,使得出境游的利润水平相对高于入境游和国内游,这样,经营出境旅游的利益驱动力就更大。

加之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有关旅游的正式法规,使得政府干预要发挥作用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我国的行业协会建设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进程。

现有的各种旅游企业协会所普及的企业数量少,权威性也很弱,还不能够挑起规范行业内各企业市场行为的重担。

这些来自多方面的不利因素使得对出境旅游的管理出现真空,这也是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之一。

3,市场竞争无序

一方面,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控制下,少数拥有出境游特许权的旅行社处于行政性行业垄断地位。

由于缺乏竞争者,出境游产品的价格一直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

旅行社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实行暗箱或灰箱操作,对于一些新兴目的地国家的线路报高价,欺骗游客和政府。

形成高价垄断。

另一方面,为争取出境游中一些已走下坡路的老线路的客源,旅行社往往采取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策略。

由价格战引发的“零团费”、“负团费”现象层出不穷,以低价甚至零价、负价吸引旅游者,而在到达目的地后胁迫旅游者购物,欺骗消费者购买高价劣质旅游商品,从而牟取暴利;甚至利用诱导性广告将旅游者引入有害身心健康的色情、赌博场所来获取利润。

这种奇怪的二元现象以及孳生的“寻租”特许经营权,都是由于我们在特定情况下面临的问题。

总的说来,出境游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规模,取得可喜成绩。

但是,无论从产业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企业或旅游者的微观角度,出境游还存在很多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包括我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处于转轨变型阶段的经济社会运行和管理机制,居民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习惯,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方针的认识水平和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现行出境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等等。

第四章我国发展出境旅游的对策

为了满足我国居民日益膨胀的出境旅游愿望,为了我国旅游经济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出境旅游的研究,开发出境旅游市场,制定行之有效的出境旅游法规已经迫在眉睫。

需求方面,虽然出境旅游的人数还只占我国人口的0.6%。

但如果按照现在20%的年平均增长率,估计在今后的五年里,出境旅游的人数将达到1%,总数可以达到147.3万,比日本的总人口还要多10%。

我国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客源国之一。

供给方面,去年10月30日签订的《中欧旅游目的地国地位谅解备忘录》使得欧盟12个国家将在今年成为我国新的旅游目的地,按照这种趋势,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居民将可以前往更多更远的目的地进行旅游。

从整个产业看,加入WTO后,要求“出入均等”,同时,国际资本也陆续介入我国旅游产业,包括以前受到保护的旅行社和景点等领域。

这些都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位旅游发展的方针,适应新的环境下新的发展规律。

总而言之,出境游是我国旅游产业新的亮点,值得我们深刻的研究,确定适合出境游发展的战略战术,争取辉煌的成果。

一,政府方面

要改变目前出境游市场种种尴尬局面,就必须改变已不再适应发展的严格管制政策,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放松管制将是出境旅游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出境旅游市场竞争不是太激烈,而是不足。

恶性削价竞争等现象只是市场不完全的表现。

政府主管部门应逐步放松在微观操作上干预旅行社的市场行为,把注意力从大企业转向全行业;同时,政府部门应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由市场的行政指挥者转变为市场体系的服务者。

据此,当前政府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转变政府职能

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是当务之急。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

因此,政府部门应逐步减少对出境游市场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尽快放宽对出境人数及旅行社经营权的限制,逐步减少对出境产品的价格规定。

同时,积极建立各种行业组织,由这些行业组织来完成政府部门不合适介入的管理任务。

2,提供信息服务

消除出境游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至关重要。

旅游者与旅游服务的提供者(旅行社)之间的购售实际上是一种博弈过程,并且,在我国经济水平还不是很高,旅游者一般不会经常参加出境旅游,其博弈一般是一次性博弈。

当双方在购售前所获得的信息是非对称时,旅游者的选择和旅行社的促销都缺乏明确性。

政府部门应尽力矫正信息的不完全性,提高出境游市场信息的透明度,通过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旅游者咨询与预订网络,客观地向旅游者提供出境旅游产品及其服务的信息,并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及时地进行传递,使旅行社和旅游者在公平条件下进行交易,以防止旅行社的欺诈行为。

同时,组织各种调研活动,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并把这些信息及时提供给各旅游企业,防止这些企业在促销和经营时的失误。

3,提供必要的培训

出境旅游与国内游和入境旅游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政府需要就此问题加强对旅行社服务人员和游客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醒。

比如目的地国家的风俗习惯,旅游常识,必备物品等,当有新的国家成为我们的旅游目的地的时,政府还需要对这些新的市场的特殊情况提前进行分析。

比如即将在今年开通的欧洲12国,这些国家与传统的目的地东南亚相比,会有很多比较特殊的地方,比如有可能发生罢工情况。

这些特殊事件都需要政府提前向旅行社和游客预警。

另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对目的地国家的接待机构进行培训,这一点尤为重要。

我国居民参加出境旅游团,到国外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

旅游是一种体验消费,跨国旅游不可避免的产生不同文化冲撞的情况。

那么目的地接待机构就应该配合消费者的各种习惯,营造一个舒适的消费环境,而不是强行的要求消费者适应自己的文化。

遗憾的是,在我国出境游客迅速增长,我国出境旅游消费高居世界排名前列的今天,我们很少要求在目的国进行接待的组织和个人认真学习我们的文化,适应我们的习惯。

相反,却有很多批评我国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