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561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ocx

本科毕业设计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学号_xxxxxxxx___

密级________________

 

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院(系)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金融学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

 

二○xx年六月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发展迅速,增长态势良好。

截止2014年3月沪深两市共有16家上市商业银行,16家上市银行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沪深两市总市值的20%以上。

同时商业银行有较强盈利能力,来自《中国银行业报告2012-2013》的数据显示,2012年商业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

在良好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业也存在不少挑战。

近年来,全球经济尚未完全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中恢复过来。

外部经济体复苏缓慢,同时国内经济面临着结构转型,银行业高速增长势头明显受到抑制。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发生着变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提出挑战。

作为商业银行基本面的体现,财务状况优劣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

财务报表分析作为对企业财务状况、营运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综合考察和评价的一种经济评价行为,对于投资者、管理者和债权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以上市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成长性经营原则,采用财务比率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资产规模前五强的上市商业银行已公布的近六年来的财务指标,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比率分析

 

Abstract

Chinesecommercialbankshavedevelopedrapidly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Thereare16listedcommercialBanksinstockmarketsofShanghaiandShenzhen.Thevalueoflistedbankshasreachedmorethan20%ofthetotalmarketcapitalizationofthetwostockmarkets.Meanwhile,accordingto“theChinabankingreport2012-2013”,commercialbankshavestrongprofitabilitywhosenetprofitreached1.24trillionyuanin2012.Atthesametime,therearealsomanychallengesinchinesecommercialbanks.Inrecentyears,theglobaleconomyhasnotcompletelykeptawayfromthemortgagecrisisin2008andtheEuropeandebtcrisis.Thestructuraltransformationofdomesticeconomyisunderway.Chinesecommercialbanks’high-speedgrowthsignificantlydeclined.Theiroperatingenvironmentisalsochangingwhichisabigchallengetotheoperatorsofcommercialbanks.

AsafundamentalofcommercialBanks,financeplaysanimportantroleinbusinessmanagement.Asaveryimportantfactorinbankingoperation,financialstatementanalysiswouldtellusthebanks’operatingability,thecashflowanddebtpayingability.Itisfullofsignificanceforinvestors,managersandcreditors.

Theanalysisbasesonfinancialanalysistheoriessuchasratioanalysisanddividedintofourparts:

safetyanalysis,liquidityanalysis,profitabilityanalysisandgrowthanalysis.Thistexttakes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ofChinaforexample.ComparedwithfivelistedcommercialbankswhoseassetisChina'stopfiveinrecentsixyears,wewillbeginouranalysis.

Atlast,somepracticalandfeasiblesuggestionswillberaisedaccordingtotheanalysisresults.

Keywords:

commercialbanks,financialstatementanalysis,ratioanalysis

 

1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收集我国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及其他信息,对这些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近几年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好坏、接下来的发展趋势并对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

基于我国五家规模前五强的上市商业银行进行分析,并以其中工商银行为例具体分析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和成长性四个模块,综合评价财务状况。

通过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财务控制和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经营企业,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经营方式和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有系统的掌握,有助于为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对以“流动性、安全性、成长性和盈利性”为核心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对银行经营方式和财务状况有针对性的评价。

1.1.2研究意义

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作为资金的中转站,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来源,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投资渠道,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仅发挥在金融稳定上,更是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

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对投资者、管理人和债权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目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

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将取决于银行自身的所在的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而财务状况是内在环境重要的一环。

管理者依据现时银行的财务情况做出投资、放贷、吸储的决策。

许多财务指标都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经营指示作用,有助于明确改善银行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的方向。

(二)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投资者要依据银行的财务是否良好判断自己的投资行为。

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下,如果商业银行的成长性、盈利性良好,投资者就能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取得满意的投资回报;如果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良好,投资者的投资就能避免较大的风险。

所以,在投资之前做必要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投资的选择提供依据。

(三)为债权人提供借贷支持

债权人无疑最关心银行的偿债能力水平,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债权人通过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分析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以及银行的现金存量与流量,得出对银行借贷的风险水平。

当然,我国特殊的国情使得银行是最不缺钱的行业,但并不意味着银行就没有还不起债务的风险,早在1998年存在海南发展银行的破产先例。

所以,储户和其他债权人关注银行的财务状况特别是较小规模银行的财务状况能规避一定风险。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来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能力,并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与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为相关经营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1]

1.2.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的财务报表分析起源较早,一方面由于其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另一方面是其会计理论等配套理论的研究较先进。

在近现代,国外的研究同样站在我们前面。

美国斯蒂芬·H·佩因曼(2005)在《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中将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结合起来,将金融概念与会计概念融合。

[2]作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和证券定价是密切相关的,后者应该是前者的直接结果,以证券估价为主线,从投资者的角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利用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数据,通过财务分析手段将其转化为评估企业价值的有效数据,并为投资者作出合理估值。

作者在其中提出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透镜,财务报表分析是对透镜的校准。

财务报表分析有许多作用,最主要的是为商业投资提供信息。

企业潜在价值常常被认为是基础价值,基础价值的分析被称为基本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基本分析的核心。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相关分析技术向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解释商业活动的方法,以帮助他们理解商业活动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在投机活动之外提供了更为理性的投资决策方法。

美国帕梅拉·P.彼得森(2010)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投资者应对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和知名大公司的经理人操纵财务数据来提供服务。

[3]她在其著作《财务报表分析》中提出了财务报表分析的部分工具与技术,认为财务比率与指标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有重要地位,但是考察变动趋势,使用信用模型等,对理解所分析的数据更为重要。

同时,提出了两种较为通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和现金流量分析法。

从国外发展历史来看,财务报表分析起源于19世纪中叶,分为几个著名的学派。

实用比率学派:

该学派财务报表原始数据中开发出众多的财务比率。

主要关注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以及与其有关的营运资本和短期负债的比率,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

财务失败预测学派:

1968年10月,威廉·比弗(WilliamBeaver)在《会计评论》上提出了单一比率模型,即利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的财务失败。

资本市场学派:

该学派认为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主要在于解释和预测证券投资报酬及其风险水平。

主要研究会计收益的性质及其与证券投资回报的关系,认为非预期的会计收益能够对证券投资回报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较为著名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就是杜邦分析。

杜邦财务评价体系(TheDuPontSystem)是由杜邦公司创造的财务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分解财务比率的研究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出发,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

1.2.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财务分析起步较晚,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处于停滞状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发展突飞猛进,财务报表分析也随着快速发展,针对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也逐步增多。

熊圣在《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提出三点观点:

1.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更多受到财务环境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只有对商业银行财务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正确把握财务状况和业绩变动的深层次原因。

2.“三性”分析是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内容和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其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其进行日常管理的基本原则。

3.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4]

郑明川,金漫(2002)在《如何提高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有用性》中认为由于财务报表相关性的下降、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在降低,导致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有用性在逐步下降。

针对该问题,作者提出了五点建议:

1.完善财务报表计量模式,提高其相关性。

2.约束商业银行会计行为,提高财务报表可靠性。

3.建立新型会计核算体制,充分发挥财务人员作用。

4.用好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5.建立有效商业银行财务预警系统,发挥“安全防线”作用。

[5]

罗丽明,孟兰(2008)《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中提出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不足。

第一,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存疑,存在较大的认为操作空间。

例如,管理层基于各种目的利用企业关联交易,通过虚假交易,操作经营业绩来粉饰财务报表。

第二,账面资产与其实际价值存在偏差,报表中有大量的虚拟资产存在,是报表未能真实反映公司可利用的经济资源。

第三,上市公司对或有事项揭示不明确,加大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偏差。

[6]

国内外的专家都对财务报表分析作了不少努力,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参考这些理论研究,本文将对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展开分析。

1.3研究内容

绩效评价(PerformanceEvaluation)工作属于管理工作的范畴,本质上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

[7]本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从财务比率来对商业银行总体财务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财务上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参考。

通过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这“三性原则”,并加入成长性指标综合分析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

[8]

具体内容如下:

(1)提出本文的写作目的与研究意义。

从财务报表分析对商业银行的作用入手,说明财务报表分析对商业银行相关利益者的意义,解释本文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目的。

(2)综述国内外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提出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3)简要阐述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的现状,分别举例所面临的积极面与挑战。

(4)构建财务比率分析体系,分别通过对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与成长性四个模块的11个指标进行分析。

对工商银行与其他四家跻身全国商业银行规模五强的对比分析,以图表的形势分析财务状况。

(5)构造财务比率评分体系,对各比率按一定方法转化为直观的分值大小,比较财务状况好差。

(6)通过分析结果提出改善建议与策略。

1.4研究方法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涉及到的数据庞大而复杂,对其分析的方法众多,每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各不相同。

本文基于可操作性与商业银行的特点使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或损益表项目之间的比率项目,这些比率可以对公司的风险水平、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些比率的简单计算、比较以及对它们的解释就是我们所说的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法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虽然存在着局限性,比如不同的比率有时会发出互相矛盾的信息,给正确评价银行财务状况带来一定难度。

同时某些比率反映的是银行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却无法揭示会计年度其他时点上的财务状况。

[10]但比率分析具有简单易行、数据易得等优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比率分析法针对工商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成长性分析财务状况。

(2)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出的各个财务指标,按其大小以及变化趋势做定量分析。

并对其宏观环境的影响做定量分析。

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得出财务指标变化的意义。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它是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数值变化的对比,计算差异额,分析和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9]本文通过六年的财务数据,采用绝对数比较、百分比增减变动和同行业间比较等比较方式找出差异与变化趋势,分析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1.5研究背景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造成相对于外国同行有较大的差距。

1979年之前,只有人民银行一家独大,改革开放后成立了中、农、工、建四家国有专业银行。

中国银行主要服务于我国的外汇结算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主要服务于国内结算的业务;中国农业银行主要是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中国建设银行是为了服务于大中型的基础建设而成立的。

1993年将国有专业银行改制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渐引入国外资本进入银行体系。

随着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顺利完成IPO上市,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就此实现了股份制改革,沪深两市中已有16家上市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在三十年里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与外国银行的差距只是缩小,并未消除。

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现状分析

2.1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积极面

本文选取三点较为重要的突出点综述目前商业银行的财务积极面:

(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之前我国的银行不良资产率一直居高不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采取组建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集中处理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等措施,我国的不良贷款率得到了显著改善。

基本减小到了1%左右的水平,较为合理。

比较国外同行,以美国为例,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只有1%,其中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约为0.5%。

[12]

表2-1主要银行近年不良贷款率

注:

数据来源于银行年报

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银监会发布2013年度监管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9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比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

(2)商业银行规模增长迅速

来自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来看,2003年至2013年我国银行业的总资产与总负债如下图:

图2-1银行业资产规模变化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银监会网站

截止2013年四季度末的数据显示,全国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了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27%。

总负债达到了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9%。

从绝对数值来看,我国银行业规模达到了一定水平。

从增长数值来看,我国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根据《thebanker》杂志的统计,2011年我国共有101家银行进入全球银行业1000强。

在前十位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列第6、第8和第9席,中国银行在全球银行舞台上举足轻重。

(3)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

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扩大,以人民币计价为基础的经贸投资活动日益增多,为银行业国际化提供了新动力。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境外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截至2012年末,我国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12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2.06万亿元,占同期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的8.4%,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304.4亿元,同比增长51%。

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快速推进,使中资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前景广阔,银行业可以借助本币优势实现全球化发展。

跨国业务增长迅速。

截至2012年末,中国银行业的境外资产已达到1万亿美元,是加入世贸组织前的6倍,当年实现利润约169亿美元,占总利润的8.6%,共有16家中资银行通过自设、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设立了1050家分支机构,覆盖了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9个国家和地区。

伴随着我国企业国外业务的发展,我国银行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促进自身海外业务的发展。

比如,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以贷款换能源、换资源,成功运作了中委基金、中俄石油、中土天然气等重大项目,支持我国龙头骨干企业“走出去”开展能源资源合作,为有效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瓶颈制约发挥了积极作用。

2.1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消极面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选取以下较有代表性的两个问题阐述:

(1)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冲击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网上消费的深入人心,互联网金融也随之兴盛起来。

互联网金融具有广大的受众以及方便的手续办理,得到众多网民的热捧。

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推出上线的存款业务余额宝,随后同类产品蜂拥而至。

该类产品深受欢迎,天弘基金发布的最新官方数据,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的规模高达2500亿元,成为中国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的基金。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有:

1.互联网技术方便了用户获得信息降低了交易成本,分流了对商业银行中介服务的需求。

2.众多的网络借贷影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随着网络借贷法规等各方面不断完善,网络借贷将发展越来越快。

3.第三方支付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2)商业银行资金面紧缺

2013年6月,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

由于资金外流,,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备付金不断下降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汇的管理使得最不缺钱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资金紧缺。

面对现阶段银行业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根据长处发挥优势,针对缺点规避问题,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商业银行扬长避短。

3财务比率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3.1指标体系构建说明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与一般企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其差异表现在:

(1)经营业务不同。

一般的企业经营的商品包括有形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而商业银行经营货币与提供信用等服务。

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提供金融服务获得收益,在我国很大一部分来自存贷利差,同时表外收入与中间业务的比重也在提升。

(2)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明显。

商业银行在全局经济中起着特殊作用,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其贷款客户主要是经济链条中的企业,如果宏观环境向好则银行贷款业务繁盛,反之则贷款业务减少,所以总体经济向好,银行的业绩也较好。

(3)经营业务的特殊风险。

作为经营货币支付与信用的特殊企业,银行的风险比其他企业表现的更为突出。

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信用风险,银行的大部分业务都涉及到信用风险。

除了以上差异外,商业银行的不同还体现在各个方面。

一般来说,针对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人们强调“三性原则”对银行经营的重要性,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银行的财务状况,本文加上了成长性分析。

盈利性是所有盈利性质企业的最终目标,作为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的目标也是利润最大化。

作为盈利性组织,商业银行的每一笔交易都出自于盈利的目的,较高的盈利水平能够吸引投资者的投资,也能满足现有股东的需求。

同时有助于银行规模的增长,充实资本金。

因此,本文将盈利性指标列为指标体系的第一个模块,其中涵盖了:

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利息收入收入水平四个指标整体评价银行的盈利性水平。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很少,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存款。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负债率较高,处在财务风险较高的位置。

同时如果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利益受损失的是广大的群众,因而风险高度集中。

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风险,必须强调安全性。

所以本文将安全性指标列为指标体系第二个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