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573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docx

模板工程施工标准

1.目的

为规范模板工程管理流程,明确模板工程的标准做法,提高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搭设的规范性,为后续工艺提供质量保障,进一步提高整体工程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施工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

3.引用规范、文件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JGJ231-2010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公司工程巡检管理办法》(2018版)

4.方案要求

4.1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编制详细、有针对性的模板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部审批,超过规范要求的高大模板需编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需专家论证,审批手续不全的,不得私自搭设支撑架体;

4.2方案要具有针对性,结合本工程构件的特点,对梁柱节点、螺栓间距、满堂架立杆间距等细部着重分析;

4.3方案中还应包含高大梁的加固方法、满堂架体加固构造措施,后浇带架体注意事项,异形柱支模加固措施,不同厚度现浇板的立杆间距等;

4.4方案应编制有满足实测实量要求的措施、竖向和水平剪刀撑布置图、高大梁结构加固支撑措施、大梁底部独立支撑立杆及计算书等内容;

4.5项目工程部及监理单位要严格审核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方案,对方案合规性、合理性、全面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评估,提出审核意见,并依据审批通过的方案进行监督。

5.施工交底

5.1模板工程开始施工前,工程部及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关于本标准的要求进行交底;

5.2参加人员为工程部经理、专业工程师;监理单位为总监(或总代)、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楼栋长等。

5.3施工单位应根据本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作业班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详细施工技术交底。

6.样板引路

6.1工程开工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公司工程样板操作指引》要求完成模板工程的工法样板,工法样板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提出预验收申请,预验收合格后,工程部以OA工作沟通形式向设计管理中心、工程管理中心、成本管理中心申请验收。

验收合格后各方负责人在工法样板验收表上签字确认。

6.2样板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工法样板质量标准展开施工;未验收合格不得进行实体施工。

6.3模板样板应包括墙柱支模加固体系,梁模板加固体系、封闭式楼梯支模等内容(详见《工程样板操作指引》)。

7.材料管理

7.1建议:

框架柱采用方柱专用加固构件,剪力墙和楼板采用方钢支撑加固体系。

7.1.1原材料及配件

墙柱板及梁侧模板为≥15mm厚胶合板;梁底

模板厚度≥18mm胶合板

楼板采用45X95mm的标准木枋(过刨)作为楞

木,搁置在顶撑上

墙柱竖愣采用40×60×2.75mm的方钢

建议采用轮扣架+可调支托作为模板支撑体

系,搭设速度快,架体稳定性好

可拆卸带内撑对拉螺杆

可调支托

有圆柱的项目建议采用定型钢模板或者胶木模板

剪力墙定型阴角加固配件

成品加固器(镰刀卡)

矩形框架柱建议矩形框架柱采用新型加固方式,方便快捷、周转率高,构件成型质量好

7.1.2集中加工

模板集中加工采用精密锯木机

电梯井场外拼模,现场安装

墙柱模板弹线精准定位穿墙螺杆洞位置,便

于模板组装

锯木机旁边放置木屑收集箱和灭火器,工完场清

8.模板工程标准做法

 

需放设轴线、墙柱定位线、墙柱控制线,阳台、厨房、卫生间的梁放出定位线、外墙大角控制线,利用建筑物主体传递标高。

控制线距墙柱边200mm,在楼面钢筋安装前监理需按控制线复核墙梁位置

水电预埋位置通过控制线测量放线,进行精确定位

剪力墙、框架柱200mm控制线

按照施工方案搭设满堂支撑架(严格控制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

墙柱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保证拆模质量

墙柱模板拼缝处背部压紧木枋,防止漏浆

安装墙柱外墙模板时,上层墙柱模板必须下挂≥150mm。

防止墙柱出现“错台”现象

梁底放线、底模安装

板底龙骨间距必须符合方案计算书要求,且梁外侧上口用木枋收口顶紧,防止受压变形

板面铺设完成后,需测设顶板平整度,保证实测实量符合标准要求

梁底及梁侧加固示意图

剪刀撑设置示意图

梁柱节点位置单独加工,避免柱端胀模

沉箱卫生间底部吊模设置成品垫块

禁止用剪力墙模板当做顶板模板使用,如已使用,必须采取措施将螺栓孔封堵

边梁加固保证成型质量

后浇带必须设独立支撑体系,不允许回顶

墙柱模板主龙骨间距不大于500mm

剪力墙根设置角钢,有效预防烂根现象

剪力墙模板主龙骨间距不大于500mm

模板加工制作时,需保证棱角顺直

对有坡度要求的柱、屋面,需保证坡度顺直、美观

地下室顶板、楼层多跨梁,必须拉通线,保证其顺直

楼板拼模时,出现的缝隙需补缝处理,防止板面漏浆

模板安装完成后,采用水准仪对楼板进行抄平复核,将实测数据标注在模板上并形成验收记

录存档

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形式,保证成型质量

楼梯支模采用封闭模板,踏步上面预留排气

踏步两侧用收口木枋,并用步步紧或卡箍加固

墙柱模板安装完成后,采用激光扫平仪对墙柱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复核,将实测数据标注在模板或钢管上

水平构件模板拆除时,需要填写拆模申请,做好安全交底,并出具拆模报告方可进行模板拆除工作

模板周转次数不得大于5次,禁止使用老旧变形的模板

9.验收标准

9.1模板工程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及措施

9.1.1易出现的质量通病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跑模、漏浆、梁底反拱、梁柱接头外观不好、楼梯下坠;

9.1.2原因分析:

9.1.2.1未按模板计算书进行方木间距及支撑间距控制;

9.1.2.2柱底板面未进行找平且垫置海绵条,且模板高度较大;

9.1.2.3墙体内侧未进行找平且垫置海绵条,且模板高度较大;墙体外侧未与下层混凝土进行搭接或搭接长度较小;

9.1.2.4混凝土振捣未按操作规程进行,碰撞模板现象较为严重;

9.1.3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以下处理:

9.1.3.1平台模板拼缝处夹贴双面胶带,上平面贴不小于3cm宽胶带。

与梁交接处板模与方木钉牢,与梁形成可靠支撑;

9.1.3.2模板拼缝之间必须夹贴海绵条;

9.1.3.3柱与墙体内侧在根部必须进行找平且下部夹垫不小于5mm海绵条;

9.1.3.4柱、梁、板小块拼板必须设于梁、柱、板中,不得设于接头处,且接头应附加支撑进行固定;

9.1.3.5模板检查验收收如下表: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基础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柱、墙、梁轴线位移

3

尺量检查

3

标高

±2、-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4

基础截面尺寸

10

尺量检查

5

柱、墙、梁截面尺寸

+1、-5

尺量检查

6

每层垂直度

3

线垂或2m托线板检查

7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8

表面平整度

3

用2m靠尺和楔型塞尺检查

9

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检查

10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检查

11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检查

12

预埋螺栓外漏长度

+10.0

拉线尺量检查

13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移

10

拉线尺量检查

14

预留洞口截面内部尺寸

+10.0

拉线尺量检查

9.2重点关注

9.2.1剪力墙、框架柱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影响后期抹灰和观感质量,严格控制模板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避免胀模、移位,加强过程检查调整,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

9.2.2楼板平整度、顶板极差直接影响交付质量,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控制板面模板的原材质量、控制满堂架体的稳定性,模板起拱等)控制顶板极差,浇筑过程中可采取多点矩阵控制楼面混凝土厚度方法、拉线控制楼板厚度法等控制楼板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