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624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docx

国际投资复习题DOC

国际投资复习题

(注:

每道题目均以论述题对待,若变成简答题,请自酌挑选重要概念,删去分析即可)

泡泡荣誉出品

1、国际投资及其特征。

答:

国际投资是国际间发生的投资行为,或者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个人、企业、政府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跨国界投资。

国际投资的特征:

国际投资最基本的特征是跨国性。

具体来说,国际投资的特征还表现为以下四点:

(1)国际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投资主体是指具有独立投资决策权并对投资结果负有责任

的经济法人或自然人。

国际投资主体可分为四大类:

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跨国公司;个人投资者。

(2)国际投资客体的多样化。

投资客体是投资主体加以经营操作以实现投资目标的对象。

国际投资客体包括:

实物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

(3)以实现价值增长为根本目的。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预期回报属于投资范畴的国际

投资也不例外。

国际投资预期回报的内涵可理解为价值增值。

经济价值是经营性投资主体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可能是短期的营利性目标,也可能是长期的战略性目标。

当然,也有许多非经营性的官方或半官方投资主体所进行的国际投资则往往以追求特定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或公益价值为目的。

(4)国际投资蕴含资产的跨国运营过程。

资产的国际运营是国际投资区别于其他国际经

济交往方式的重要特征。

因此国际投资较一般的国内投资具有更高的风险。

2、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答:

按照资本的特性不同,国际投资可以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某地区)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国际间接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形式,以被投资国(或地区)的证券为对象的跨国投资,不直接参与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其投资活动主要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或国际金融证券市场)进行。

从狭义上说,国际间接投资也成为国际证券投资;从广义上说,除国际直接投资以外的各种国际投资形式均可纳入国际间接投资的范畴。

3、国际证券投资。

答:

国际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殖的投资方式。

4、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

答:

二者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效控制权的区别。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区别是投资者是否有效的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

有效控制权是指投资者拥有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因而能行使表决权并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中享有发言权。

国际直接投资以股权参与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

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一般与投资者对企业股份的拥有全相对应,拥有的股份比例越高,控制权越大。

国际间接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在取得股份证明的情况下进行的投资,没有股权参与,并不构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

(2)性质和过程的区别。

国际直接投资从本质上说是生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或转移;其收益是浮动的,随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其风险也大于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的性质比较简单,一般表现为国际货币资本的流动或转移,其过程也比较简单,收益也是相当固定的(购买少量普通股者除外)。

5、简述当代国际国际投资的特点。

1、国际投资范围和规模方面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国际投资的范围和规模。

2、国际投资区域流向方面的特点。

第一,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主要

发达国家相互间的投资仍在扩大。

第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很多国家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更加注重引进外国资本来发展本国经济,外国投资成为

许多发展中国家外来资本的主要来源,亚太地区和拉美、加勒比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

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

第三,对中欧、东欧国家的外国投资增长减缓,投放在该地区的

外资在国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极小。

总体来说,二战前,国际投资地区流向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二战后,国际投资转向发达国家;90年代后,国际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比重有所上升

3、国际投资产业流向方面的特点。

国际投资在产业流向方面,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

等高新技术产业部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是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集中在采掘业、运输业以及少量的制造业上的投资;二战后逐渐转向了制造业部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的部门流向以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为主的趋势更为明显。

3、国际投资主体方面的特点。

国际投资主体增多,20世纪的最后20年,跨国公司成为国

际投资最重要的投资主体。

5、国际投资形式方面的特点。

跨国并购逐渐代替新建投资成为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

式,世界范围内企业的兼并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6、何谓垄断优势理论?

答:

垄断优势理论又称特定优势理、产业组织论,是关于跨国公司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知识资产上。

跨国公司实用知识资产产生产出当地企业无法与之竞争的高技术产品或异质化产品,从而在海外获取额外利润,这也成为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动力。

7、何谓海默的不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给企业带来哪些垄断优势?

答:

海默通过对美国企业进行的大量实证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寡占的部门结构优质密切的联系。

因此,海默主张放弃传统国际资本移动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设,从不完全竞争角度来解释对外投资。

所谓不完全竞争,是指由于规模经济、技术垄断、商标以及产品差异等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寡占是不完全竞争的主要形式。

正是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企业才能在海外生产中拥有和维持各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海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在与当地企业的竞争中获取利润。

不完全竞争带来的垄断优势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和操纵价格。

二是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诀窍、原材料优势、管理技能等。

三是企业拥有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四是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市场进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

8、约翰逊和凯夫斯对垄断优势理论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答:

约翰逊的研究。

以约翰逊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占有能力论”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认为企业对信息所产生成果的占有也是其拥有的重要优势。

约翰逊在《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中指出:

“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

”知识包括技术、诀窍、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垄断优势来自企业对知识资产使用的控制。

他认为,知识资产的生产成本很高,但通过直接投资利用这些资产的边际成本却很低,甚至等于零,这是因为企业在过去为获得这些资产已经支付了成本。

而且只是成本的供给富有弹性,可以在若干不同地点同时使用。

由于知识资产的这些特点,企业对它的占有能力使其在对海外直接投资中拥有优势,子公司花费很少的成本就可利用总公司的知识资产,而当地企业获得同类知识资产却需要付出其的全部生产成本。

凯夫斯的研究。

易凯夫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产品差异能力论”,强调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是跨国经营企业拥有的重要优势。

为了扩大销路,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各种偏好,企业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使其产品发生诸如质量、包装及外形等实物形态的差异,也可以通过销售技能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理上发生差别,如商标、品牌等。

通过使本公司与其他公司的产品有所差别,公司便可获得对产品价格和销量的一定控制,进而谋取利益。

9、何谓寡占反应理论?

答:

美国学者尼克博克分析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资料后指出,垄断优势不是以全面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寡占反应行为才是导致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寡占反应理论认为在寡占的市场结构中,寡头企业的行为具有相互依赖性,它们的主要目标是盯住竞争对手,灾区的必要利润的前提下,使本企业的增长速度与对手保持同步,以维持自己的相对市场份额不变。

当国内统一寡占企业中有企业率先到海外投资时,它的竞争对手们也会相继效仿,动机是保持相互之间的竞争平衡,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

10、试用产品周期理论揭示企业如何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答: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维农提出的,该理论从产品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

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创新、成熟与标准化三个阶段。

(1)产品创新阶段:

维农认为企业创新产品的方向最容易受市场条件的影响。

在产品创

新阶段,产品尚未达到标准化,企业的产品差别程度较高,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很低。

这时的企业主要利用产品差别和垄断技术来获得高额利润,其主要目的是垄断国内市场,产品生产一般集中在国内。

其他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结构与消费结构与美国大致相同,对这类产品也会有需求,美国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这类国外市场的需求

(2)成熟产品阶段:

这一阶段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国内外需求急剧增大,

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强,产品价格的需求弹性升高,价格竞争开始成为主要竞争手段,产品的成本优势远比差异优势更为重要。

尽管此阶段新产品已趋于成熟,价格却仍然很高,所以厂商仍选择在人均收入水平高、技术先进、与本国需求类似的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3)标准化产品阶段:

新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及样式都已完全标准化,更多的厂商进

入市场,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降低、成本竞争占主要地位。

在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进行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由此获得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从而该产品的净进口量开始减少。

(4)随着技术垄断优势的完全丧失,创新企业导入市场的新产品进入衰退期,这时期“新”

产品的生产完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发达国家的需求主要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得以满足。

11、为什么说内部化动机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答:

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通过建立内部市场,将赢得内部化所孕育的全部优势和潜在利益。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

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中间产品的交易,会面临许多障碍,从而提高了交易成本。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使各种交易不经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的企业间内部市场中进行,从而可以弥补外部市场机制的缺陷。

当这种内部化跨越了国界,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就产生了。

因此,内部化动机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12、内部化理论是如何解释市场不完全的?

答:

市场不完全是内部化理论的关键性假设。

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不仅仅表现为由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等带来的最终产品的不完全,更重要地表现为知识等中间产品的不完全。

中间产品是相对于最终产品而言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半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更重要的是包括各种技术、专利、管理技术等知识产品。

13、内部化理论为什么特别强调知识产品的内部化?

答:

企业实行内部化的动机与企业产品的性质及相应的市场结构关系最紧密。

由于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知识市场结构以及知识产品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知识产品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最强。

其原因大致包括:

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知识产品的“共享性”决定了其价格很难经市场来决定;知识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的“自然垄断性”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知识产品的过早外溢会给其拥有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所以,企业必须对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把其控制在企业内部使用。

知识产品的内部化保证了企业可以在研究与开发领域连续投资,为了吸收这些研发的成果,公司的生产与销售规模也应有同速度的扩大。

相应地,跨国公司生产与销售的增长越来越快,对外投资势必出现高速增长。

1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该理论假定企业在以下三个条件得到满足时,将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1)企业拥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以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

此类资产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2)企业将这些所有权又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会比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让方

式带给企业的收益更大;

(3)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区位条件利用其优势时,比利用本国区位条件更有利。

此外,邓宁认为,企业只有在局部全部三类优势时,才可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15、试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及其内涵。

答: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1)所有权优势:

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具体包括专利、专

有技术、管理技能、创新能力、企业规模、金融与货币、获得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等。

邓宁认为,企业是否拥有所有权优势是决定其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但所有权优势并非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

(2)内部化优势:

是指企业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特定优势。

邓宁认

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它拥有的各种所有权优势,还取决于它对这些优势实行内部化的意愿和能力。

企业将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这种市场不完全包括:

结构性的不完全和认识得不完全。

邓宁强调内部化对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时,不仅要拥有一定的所有权优势,而且还要通过直接投资方式使之内部化。

(3)区位优势:

是指企业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

邓宁认为区位优势才是企业对

外直接投资选址和进行国际生产布局的制约因素。

只有国外区位优势较大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事国际生产。

区位优势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

16、威尔士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有哪些竞争优势?

答:

威尔士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上产技术。

低收入国家商品市场的一个

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式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了竞争优势。

(2)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外同一种族团体的

需要。

(3)产品低价营销战略。

生产成本低、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形成竞争优势的

重要原因,也是它们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武器。

17、何谓创造性资产?

它包含了那些资产?

答:

创造性资产即拥有先进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能为跨国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资产。

创造性资产可以是像金融资产存量和向通信设施和销售网络等物质资产那样的有形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除了包括信息存量、商标、商誉和智能外,还包括技能、态度、才能、能力、关系等。

18、聚集经济和集群企业?

答:

所谓聚集经济,是指一种空间上的外部规模经济。

跨国公司的区位决策必须考量被选东道区位的各种因素,即区位定位必须使其能够发挥内部技术经济规模效益,这就要以周围众多的与之联系的企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所谓集群企业,是指聚集经济内的企业,是由一批构成较深国际分工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的,地点相对集中的网络企业。

19、何谓将并与收购?

答:

兼并或合并,泛指两家以上公司的合并,原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由存续(或新建设)公司承担,一般是在双方经营者同意并得到股东支持的情况下,按法律程序进行合并。

收购或收买,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营业部门或股票,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

20、何谓水平并购、垂直并购和混合并购?

答:

水平并购,又称横向并购,是指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

出现此类并购的典型行业有制药、汽车、石油。

垂直并购,又称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相互联系的企业之间,,或者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的专业化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是一种供货商和顾客之间的并购,又分为钱箱并购和后向并购两种形式。

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相关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混合并购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产品扩张型并购,二是市场扩张型并购;三是纯混合型并购。

21、跨国并购的特点。

答:

并购行为跨越国界时,就是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的特点如下:

(1)跨国并购可是跨国公司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与新建投资相比,跨过购并最大的优

点是无需建设期,进入东道国市场的速度较快。

(2)跨国并购具有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两个公司并购后,企业的总体效应要大于

并购前两个公司独自经营的效应之和。

由于跨国公司能够将其生产经营活动置于拥有适当区位优势组合的地点,其通过并购追求协同效应以改善公司及小的范围非常大。

(3)跨国并购具有速度与获得战略性资产的优势。

通过跨国并购,跨国公司能够在极端

的时间内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战略性资产,这无论是对于促进本企业的静态优势还是对于加强企业的动态优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4)跨国并购利于寻求新市场和市场优势,迅速扩大产品种类。

寻求新市场和市场优势

是企业长期关注的目标。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迅速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并购后所获得的市场控制能力更是为消除竞争提供了便利并加强了进入壁垒。

如果被并购企业与跨国公司的产品种类差别很大,跨国并购必然可以迅速增加跨国公司的产品种类,帮助其开拓新的经营领域。

(5)跨国并购可以逃避投资国政府的管制。

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跨国公司可将公司的

核心资产转移到国外的被并购企业,逃避投资国政府的管制。

22、跨国公司为什么要采用跨国并购方式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答:

与新建投资相比,跨国并购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建设期,进入东道国市场的速度较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实行更为开放的对外经济政策,相继开放了一些传统上限制外国直接投资进入的行业,这成为促进跨国并购大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1)实现全球发展战略目标、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是促进跨国公司选择跨国并

购实现途径的重要内部因素。

(2)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跨国公司必须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

应。

(3)跨国公司紧随竞争对手而进行的“防御性投资”也多采用跨国并购的进入方式。

(4)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交易额巨大,金额高达数百亿美

元的交易屡见不鲜,远高于许多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量或流出量额。

如此巨额的投资若通过新建投资进入方式来实现,则其建设期可能要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

23、试述跨国并购能迅速获得战略性资产的优势。

答:

跨国公司愿意通过跨国并购,而不是内部扩张来增长,有两个重要因素:

速度与获得所有权资产。

当企业在国内扩张时,并购通常是达到预期目标的迅捷途径。

对于进入某个市场或某个新技术领域较迟的企业来说,并购提供了一种迅速赶上的途径。

收购或与一家现有的企业合并,而不是选择内部增长的第二个主要动机是寻求战略性资产。

战略性资产是对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这些资产作为企业拥有的最重要的所有权优势,一般难以在外部市场获得,而内部开发形成有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能否立即获得这些所有权资产对于企业来讲非常重要。

通过跨国并购,跨国公司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战略性资产,这无论是对于促进本企业的静态优势还是对于加强企业的动态优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24、股权参与模式和非股权参与模式。

答:

股权参与,是指跨国公司以资金形式投资国外,经营企业并对企业拥有所有权的投资。

目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模式有四种类型:

(1)全部控股,即拥有海外子公司95%以上的股权

(2)多数控股,即拥有海外子公司51%~94%的股权

(3)对等控股,即合资双方各占50%的股权

(4)少数控股,即拥有海外子公司的股权在49%以下

非股权参与,是指跨国公司不以持有股份为主要目的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即跨国公司与董道区位企业通过签订不涉及股权投资的各种合同,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法,也称为合同参与模式。

非股权参与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国际工程承包。

它是以适当的方式,按照一定的价格条件,承包某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业务活动。

(2)国际合作生产。

它只分处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各自生产不同零部件,然后在一方装配成制成品的国际经营活动。

(3)国际管理合同。

它指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签订合同,将其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运用于当地企业的管理,收取管理提成费。

(4)国际技术转让。

它是某公司将本公司持有的专有技术和技术秘诀的使用权让渡给海外企业的贸易形式。

在非股权参与模式下,跨国公司并不持有在东道国企业的股份,而只是通过与东道国的企业建立某些业务关系来取得某种程度的实际控制权,实现本公司的经营目标。

25、股权参与模式的优点和缺点;非股权参与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答:

股权参与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进行股权参与,因而能够得到对目标市场和生产经营或更大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决策效率高,可以灵活地调整在东道国的投资及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和满足其全球投资和营销战略。

缺点:

股权参与模式在增强对海外企业控制的同时,也必然使跨国公司动用较多的资本,并由于在目标过卷入的深度和广度更强而具有较小的灵活性和较大的风险。

非股权参与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1)跨国公司选择非股权经营方式,不用进行直接的货币资本和有形物质资源的投资,

可以降低风险。

(2)跨国公司凭借其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和能力,通过转让技术,提供管理、

服务、销售网络等,可获取满意的利润,成本却较低。

(3)跨国公司通过非股权经营方式,表面上虽然没有股权,但生产、技术和管理的优势

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权并没有降低。

非股权参与模式还有先天的不足:

(1)对经营管理或有关项目的控制程度较低

(2)授权方从这种参与模式中获得的绝对收入量非常有限

(3)容易在东道国培育出潜在的竞争对手

(4)为母公司在该市场的长远发展留下隐患

26、简述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参与模式决策的内外部因素。

答:

内部因素:

(1)跨国经营战略。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通常围绕两个不同的战略目标制定:

一个战略

目标是增加对东道国市场和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选择股权参与模式中的合资经营或非股权参与模式,另一个目标是增强管理和协调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选择股权参与模式中的独资经营方式。

显然,跨国经营战略决定了对公司控制程度的要求,许多跨国公司将参与模式与对子公司的控制结合起来考虑。

(2)实力与竞争优势。

对于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型跨国

公司,在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就会更多的选择独资子公司,以便更好的保护其特定优势;若跨国公司布局比特别的竞争优势,就没有必要在股权参与模式中坚持独自经营,比较容易在5%~90%的股权参与结构范围内进行选择。

(3)管理风格与高层决策偏好。

(4)跨国公司经验。

如果跨国公司没有足够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管理人员,就不得

不考虑选择参股程度较低的合资形式或非股权参与模式。

(5)投入-产品因素。

投入因素是指企业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管理、市场营销、信

息等方面所拥有的资源,这方面资源越丰富,其参与模式的选择余地就越大。

产品因素主要包括产品要素的密集度、产品的差异性、产品的技术内涵、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在企业中的地位等方面。

(6)母公司的文化背景。

外部因素:

(1)东道国政府的FDI法律与政策框架。

FDI法律与政策框架主要指东道国对跨国公司

FDI的监管与限制以及既利于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