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874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docx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2分析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

——以《明天》《祝福》为例

摘要:

作为现代小说奠基者的鲁迅先生,以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浓重的色彩,塑造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广大妇女所承受的来自精神的以及身体的苦痛。

本文主要从“失节事大”、“母爱悲歌”的表现及原因探究来分析《明天》中的单四嫂和《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两个寡妇的悲剧命运。

关键字:

单四嫂;祥林嫂;寡妇;悲剧

AnalysisofthetragicimageinLusun'snovelsthewidow

——TomorrowandBlessingasexamples

LanXimei

(ChineseLiteratureCollege,HeXiUniversity,Zhangye,Gansu,734000)

Abstract:

Asamodernnovelfounder,Mr.Lusun,toperplexingthereallifeasthebackground,withdarktone,emotion,strongcolor,createdintwentyorthirty,Chinaatsemi-feudal,semi-colonialsociety,womensufferedfrommentalaswellasphysicalpain.ThisarticlemainlyfromtheDisloyal.,LoveSongandthereasonofinquirytoanalysisofTomorrowbyShanSisterinlawandBlessingofXianglinSisterinlawthetwowidow'stragicfate.

Keywords:

ShanSisterinlaw,XianglinSisterinlaw,tragedy,widow

 

一、悲剧内涵

《汉语大词典》中对悲剧的解释是:

“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

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结局为基本特点。

悲惨不幸的遭遇。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有关,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悲剧是两种精神的结合,“悲剧一方面像音乐一样,是苦闷从内心发出的呼号;另一方面,它又像雕塑一样,是光辉灿烂的形象。

”尼采认为痛苦是人生的孪生兄弟,世界的本质就是痛苦。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将悲剧定义为: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明天》中的单四嫂和《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两个悲剧形象。

作者以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浓重的色彩,塑造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们承受着三座大山的压迫。

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所承受的来自精神的以及身体的苦痛。

二、悲剧表现

(一)失节事大

在中国做女人难,做一个寡妇就更难了。

在旧中国,封建礼教灌输给妇女的是:

“再嫁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寡妇必须要有“贞节”观,“贞”指未婚守寡,“节”指已婚守寡,指女子不应改嫁或不失身。

如若再嫁是要受到上天和世人的惩罚。

《礼记﹒郊特牲云》:

“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故夫死不嫁。

”这是最早关于寡妇不嫁之说。

程颐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教:

“问:

‘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

’曰:

‘然。

凡取,以配身也。

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

’又问:

‘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

’曰:

‘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

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二下,《二程集》)。

”孀妇不能再嫁,再嫁就是“失节”,“失节”无疑是“私欲”;如娶“失节”之妇,娶者自己亦“失节”。

即使寡妇既孤独又贫穷,无依无靠,亦不能再嫁,宁可饿死,也不能失去气节操守。

“失节”便是违背礼教,“守节”便合天理。

单四嫂子死了丈夫之后,她辛苦地纺纱织布,养着儿子与自己。

日子过得还算“有滋有味”,她似乎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身心生活,因为她深知“守节事大”,她根本就没有那种考虑自我身心的意识。

因为在她的思想意识中深深刻着寡妇的贞节观念。

蓝皮阿五和红鼻子老拱曾在她身上打过主意,她会为此而感到羞耻。

她的宝儿病了,她很希望降下一员天将助她一臂之力,却不愿是阿五。

也许因为阿五在平素对她说过一些不荤不素的话,而她是要为丈夫守节的。

然而,当阿五伸开臂膊,从单四嫂的乳房和孩子中间直伸下去,抱去孩子时,单四嫂子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

阿五一个不经意或者是刻意的行为竟使她有那么强烈的反应。

她真的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身心生活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之节烈观》:

“社会的公意,向来以为贞淫与否,全在女性。

男子虽然诱惑了女人,却不负责任。

譬如甲男引诱乙女,乙女不从,便是贞节,死了便是烈;甲男并无恶名,社会可算淳古。

倘若乙女允了,便是失节;甲男也无恶名,可是世风被乙女败坏了。

”的确,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单四嫂也认为“贞淫与否,全在女性”,她的儿子病了,她很需要帮助,却又不愿是一个男人。

“他们两个人离开了二尺五寸多地,一同走着,阿五说些话,单四嫂子却大半没有答。

”当阿五主动帮助她时,她是不情愿的,因为阿五是一个对她有非分之想的男人。

不管阿五出于什么心理要帮助单四嫂,至少在单四嫂困难时阿五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什么阿五说的话,单四嫂却大半没有答,最后将孩子还给她的时候,单四嫂只接了孩子,并没有说什么感激的话。

因为她要守节,即使自己有困难了,需要一个男人为自己帮忙、想办法时,她不能坦然接受,甚至不敢接受,她要一个人扛,一个人承担。

甚至连话都不怎么说,尽管她心中有许多关于儿子的病的疑问。

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封建礼教下的女子似乎是罪恶的根源。

《我之节烈观》:

“所以历史上亡家败国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

糊糊涂涂的代担全体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

男子既然不负责任,又不能自己反省,自然放心诱惑,文人著作,反将他传为美谈。

所以女子身旁,几乎布满了危险。

除却她自己的父兄和丈夫以外,但都带点诱惑的鬼气。

生活在同样时代背景下的祥林嫂也深深记着“饿死事小,守节事大”、“贞淫与否,全在女性”的古训。

祥林嫂在被迫再嫁时,她的反抗是非常强烈的:

“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

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洞,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还止不住血呢。

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

”祥林嫂的反抗如此强烈,是因为再嫁在每一个寡妇心中都是不应该的,守节才是大事。

每一个回头人都是要反抗的,反抗的形式是多样的,但实质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节。

《而已集》:

“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

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

”当妻性被逼成以后,女人就牢牢地守着自己的妻性。

再嫁对祥林嫂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她可以通过再嫁寻找幸福,至少可以摆脱严厉的婆婆了。

她的丈夫祥林比她小十多岁,他们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

她之所以嫁给祥林,根本不是她的意愿。

祥林嫂似乎从来没有提起过“祥林”,也没有因为祥林的死而流过眼泪。

她在再嫁时的反抗完全是不自觉的,在她的思想观念中“饿死事小,守节事大”的贞节观已经根深蒂固了。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的吴妈,身份地位与祥林嫂是类似的。

某天,阿Q做出这样的举动:

“忽然抢上前去,对伊跪下了,‘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

’时,吴妈大喊‘阿呀!

’愣了一息,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

”对于阿Q这样侮辱性的行为,吴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便做出了寻短见的决定。

后来,有人劝说:

“谁不知道你是规矩的,……短见是万万寻不得的。

”方才罢休。

而作为事情挑起者的阿Q,被打骂之后,似乎一件事也已经收束了,倒反觉得一无牵挂似的。

这样的态度,无疑又再一次向读者重申“贞淫与否,全在女性。

”的封建社会的节烈观。

(二)母爱悲歌

贫困寡居的单四嫂,专靠纺纱来养活自己和三岁的儿子宝儿,养儿防老是她的全部生活要求和目标。

宝儿是她的主心骨,宝儿活着的时候,日子过得算是“有滋有味”,她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宝儿身上,丧偶之痛可以让她在儿子身上找到慰藉。

“自己纺着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

”但上天却没有将这种单四嫂认为“有意思”的生活继续下去,反而给了单四嫂更大的打击。

宝儿病重后,当孤苦无依的单四嫂抱着病重的宝儿苦等天明时,蓝皮阿五和红鼻子老拱着两个流氓却在打她的主意。

当她满怀期望地去问诊何小仙时,着急的询问得到的却是几句令人费解的话:

“他中焦塞着”,“这是火克金”……她又求询与王九妈,得到的只是“唔……”除了失望,她连半句同情的话也没有得到。

即使是这样,悲剧的意味似乎还不够浓烈,病重的宝儿不幸夭亡了,当单四嫂“从呜咽变成号咷”时,王九妈却忙着替单四嫂作抵,借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而吃过饭的所谓帮忙的人,“不上一更,便都回家睡觉了”,只剩下单四嫂一个人“坐在床沿上哭着”,没有人肯留下来劝慰她。

埋葬完宝儿,“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

”“太阳渐渐显示要落山的颜色”时,“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这样,在女人只能“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的单四嫂也因此失去了做人的依靠。

单四嫂唯一的儿子死了,她仅有“靠山”倒了,她没有了精神支柱,等待她的将是一个个无望的明天。

《祝福》中的祥林嫂与单四嫂一样,她的生命也因儿子的存在而显得格外有生气。

“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

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墺去,回来说看见她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

”后来,贺老六死了,但她“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呢?

”随着儿子阿毛的死,她便也走投无路了。

此时,她对儿子的爱变成了一次次向人们诉说并且自责,但她的诉说与自责却被人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次,她都会开首说:

“我真傻,真的。

”以此向人们诉说阿毛被狼吃掉的悲惨的故事,开始的时候“男人往往敛起笑容,就走开去。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留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议论着。

祥林嫂反复向人们讲述她的阿毛的悲惨故事,不久,大家都听得纯熟了。

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滴泪的痕迹。

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厌烦的头痛。

”只要她一讲述她的故事,人们就会立即打断她的话,然后走开。

但她还妄想,希图以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

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

“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

”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说:

“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这么大了么?

”她没有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

祥林嫂在儿子被狼吃了以后,一直消沉,而消沉中的她只想以“忏悔”的方式来表达对儿子的爱时,却屡次遭到别人的厌烦和唾弃。

在烦厌和唾弃中,连祥林嫂也觉得“又冷又尖”“自己再也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儿子死的打击,加上人们对她的母爱所表现出来的麻木,以及柳妈的捐门槛之说,这一系列的打击,最终使她沦为乞丐,在鲁镇新年的祝福声中死去。

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人们真正的理解与同情,而是被人们当做可供消遣的“故事”,在人们“鉴赏”祥林嫂的痛苦的过程中,“鉴赏”自己的表演,并从中得到某种“满足”,同时又在“叹息”、“评论”中,使自己的不幸与痛苦得到宣泄,转移以至遗忘。

而在别人的痛苦、悲哀“咀嚼”殆尽,成为渣滓以后,就立即“厌烦和唾弃”,施以“又冷又尖”的笑。

这是何等的麻木不仁,何等的混沌。

在还有些古风的鲁镇,人与人之间没有半点温情,有的只是冷漠与损人利己。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只能变成: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颜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而祥林嫂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悲惨的离开。

三、悲剧探因

首先从社会文化因素来看,祥林嫂、单四嫂的悲剧主要是源于当时的社会,社会的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毒害最深牺牲最大的是女性。

男子可以多妻,而女子却必须守节。

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是以男子为主体的社会。

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设立了各种巧夺名目的制度、法规。

而对于女子守节的这一规定充分体现出男女的不平等性。

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寡妇守节这一思想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原始社会是一个乱婚时期,没有所谓的寡妇以及再嫁之说。

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也没有认为再嫁有不合礼之处;秦完成统一大业后,为了巩固那个前所未有的封建王朝,于是彻底贯彻宗法思想,实施宗法组织。

家庭是宗法之根,家庭的稳定才能确保国家的稳定,所以秦时非常强调女子的贞节问题;汉时,“从一而终”的思想也并未成为普遍风气,以三从四德为重要内容的封建思想也只是一种倡导而已。

《史记·司马相如》中记载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的故事。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时,她是寡妇,可是这并没有成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在一起的障碍。

班昭的《女诫》中认为女子地位卑微,劝导女子应恪守三从四德,三从之中最重要的是要遵从夫道。

这时候,理论的东西已经开始出现,女子的悲剧似乎开始。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封建礼教的束缚减弱,对妇女们再嫁改嫁持一种开明的态度,因为长期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所以为了人口而允许寡妇再嫁。

隋唐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社会上妇女再嫁改嫁可谓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唐明皇李隆基的爱妾杨玉环,就是其子寿王瑁的妃子,可是却被夺而为妾。

宋代的法律也并没有笼统禁止妇女改嫁,《宋刑统》中规定妇女在丈夫丧期二十七个月后就可以再嫁了。

但是,理学思想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之下,作用也渗透到了婚姻上,周敦颐主张“夫为妻纲”,程颐提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妇女准则“饿死事小,失节是大”。

经过理学家们的大肆渲染和封建士大夫们的鼓吹,再嫁与守节问题在宋末归于统一:

夫死须守寡,否则就是违背天与地的意志,要受到上天的惩罚,不仅给本人,而且给宗族和国家带来灾难。

元明清时,妇女“贞节”观念愈演愈烈,妇女在这几百年时期中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残害下达到了顶峰。

一个性别压迫的漫长的社会化过程,致使女性渐渐丧失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当这种压迫经过若干代演化最终成为心灵上的桎梏后,女性精神与心灵的畸形,也就在所难免了。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是新旧交替的时期,人们未从封建礼教中彻底走出来,女性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素来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即使封建王朝倒塌了,人们的旧思想也不会倾刻烟消云散,人们的言行还深深受着封建礼教的指导和束缚。

鲁迅在《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中说:

“侍着固有而陈旧的文明,害得一切硬化……”,思想和精神状态的“硬化”,永远会使得许多人们从根本上无法适应于时代的发展,也无法使自己发生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

祥林嫂、单四嫂不论是固守“饿死事小,失节是大”,还是演绎“母爱的悲歌”,都是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她们的思想自觉不自觉的都在受已经达到顶峰的几千年封建礼教的控制,她们是无法逃脱的,因为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不会随着一种制度,一种政治存在形式的消亡而立即消亡。

因此,祥林嫂的被迫再嫁不可避免,二次回到鲁镇不可避免,捐门槛也不可避免,被社会的最终抛弃不可避免,当然,单四嫂的最终无望的结局也无法避免。

其次,她们的悲剧与自身思想的局限也有很大的关系。

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说:

“中国人从来不许‘忏悔’,女子做事一错,补过无及,只好任其羞杀。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思想已经使中国的大多数妇女失去了自我与活力,从小就要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压迫,因此在大多数妇女的心中封建礼教是合理的,是天经第一的,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既然不值得怀疑,那么就要全心全意的遵守。

祥林嫂在被迫再嫁时的反抗的确很强烈,她到底在反抗什么?

祥林嫂因为深知“饿死事小,失节是大”,所以她拼命的反抗,因为她不想背着失节的“罪名”。

她的行为似乎具有强烈的反抗意义,然而真正的原因是她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和对封建礼教驯化的无意识的维护。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祥林嫂被迫再嫁以后的生活看出,她和贺老六幸福的生活,并且有了儿子阿毛,见过的人说祥林嫂胖,儿子也胖。

不愿再嫁,可是再嫁后的生活又是幸福的,那么反抗的真正的原因是她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和对封建礼教驯化的无意识的维护。

后来,祥林嫂为了“赎罪”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捐了门槛,从这一行为可以再一次确定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妇女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已经彻底麻木与无意识了。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她们无法超越自身思想的局限性。

因此,悲剧不可避免。

四、小结

单四嫂与祥林嫂作为鲁迅笔下的悲剧形象,有着同样的命运:

丧夫-守节-丧子。

她们对于已死的丈夫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不管有没有感情都要为其守节,但是连这个简单的守节对于她们来说也是如此困难,总有人打单四嫂的主意,总有人逼迫祥林嫂再嫁,她们在生活中已不易,却还要在精神上给她们一个巨大的枷锁。

对于儿子,她们则当做精神的全部,唯一的希望,但悲剧的是,这个唯一的希望也最终离她们而去,在这样的情况下,等待单四嫂与祥林嫂的是一个又一个无望的明天,每个明天带来的是一次比一次沉重的打击和失望。

单四嫂和祥林嫂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广大妇女的缩影,是极具意义的形象,鲁迅先生塑造这类形象,其目的在于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毒害。

妇女要守节,作为男子更要求女子守节,但对于单四嫂与祥林嫂这类失去丈夫,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为夫守节的寡妇,男子却不放过她们,处心积虑地在一群也认为女人应该守节的人的帮助下,逼其再嫁,而且在心灵上还要以封建的礼教来残害她们,以迷信的一些说法进一步对她们的心灵造成创伤,让她们在临死时都带着恐惧。

其次,这类形象的最终结局也向读者揭示了国民的麻木,混沌。

寡妇再嫁,已对其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丧子之痛无疑又是在她们的伤口撒盐,可这些麻木的“看客”在其失去唯一的依靠之后,留给这些寡妇的不是同情不是安慰,而是把那些悲惨的故事当做饭后茶余的消遣,在一再消遣之后,变为烦厌、唾弃。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这些悲剧的形象,最终有一个悲惨的结局:

不是在等待无望的明天中死去,便是在一片祥和的祝福声中绝望的死去。

这样的死,难道不是她们对那个社会的一种无声的控诉吗?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2]鲁迅.鲁迅全集:

第一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2.

[3]鲁迅.呐喊·明天[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0.

[4]鲁迅.彷徨·祝福[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

[5]鲁迅.呐喊·阿Q正传[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68.

[6]汉语大词典.第七卷[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574.

[7]宁莉.命运的枷锁与“寡妇禁忌”—关于《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解析[J].中文自学指导,2007

(2).

[8]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M].学苑出版社,2000.6.

 

致谢:

在本次论文的选题及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豆红桥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