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1950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docx

主力机构操盘手的下单要诀

八仙过海固然各显其能,但做庄几个重要环节的操作手法,各家各派依然有异曲同工之处。

昔曰庄家刘伟揭示的操盘、下单手法,特别是洗盘时的挂单术,想必能让读者心明眼亮。

刘伟:

回族,1971年出生于甘肃,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毕业。

毕业分配到甘肃省经济贸易学校,从事教务管理。

1995年,下决心离开甘肃,应成都一家投资公司聘请为证券投资部经理,成为一名职业操盘手。

同年8月,受公司委托手握巨额资金,再次来到北京,一年中成功运作三只股票。

之后南下深圳、北上武汉,西行重庆,浸渍于股票二级市场之中。

1999年,最终选择深圳创业,创办了一个财经网站。

笔者:

我们经常提到“庄家”一词,那么从你做庄的角度来看,庄家具备哪些特征?

刘伟:

所谓的庄家并不神秘,它一般要具备两个特征:

能运作一定的资金,具体操作该股的技术能力。

缺乏技术能力,光有大的资金,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超级散户而已,庞大的资金随价而流,风险自不待言。

笔者:

庄家是怎样选择投资品种的,或者说什么样的企业容易有庄家进入?

刘伟:

品种选择的最重要的基础前提和根据是资金情况。

一般来说,现有资金的30%是用来护盘拉抬和其他突发用途的,70%为股票占用资金。

根据自己的资金,庄家主要从股本、流通盘、业绩与题材以及炒作历史等方面来考虑。

一般来讲,做庄应选择总股本较小的品种进行考察,盘子过大,不能从根本上体现庄家的绝对优势。

但是,盘子过小,人气不易调动,出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获利相对低:

大盘股可收集相对多的筹码,人气较容易调动,获利相对较大。

选择投资品种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投资者跟庄时要综合各种盘口、盘外信息。

拿我以前做过的几次投资策划来说,我比较偏重有收购题材的个股,那么我注重的就是公司的股本结构,并且一定要有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资料

(刘伟向笔者出示了他原来做某只股票的策划书)。

笔者:

在选择好了一个投资品种后,庄家是怎样确定自己的进货时机的?

刘伟:

庄家在进一只股票之前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

首先是政策把握,预测在预期时间段内的政策变化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公司的股东变化情况,一般想做某只股票之前,我们会投资一部分资金进而成为该公司的股东,这样才有机会和公司进行交流,以期得到公司的配合;资金来源和调配,庄家一般会从集团公司的不同分公司调拨资金。

笔者:

在操作过程当中,主力操盘手是怎样控制跟风盘的?

刘伟:

其实跟风盘是永远都存在的,因为有经验的人在盘口发现庄家进场是非常容易的,用obv指标结合成交量的变化就能识破庄家的运作情况,无论你怎样隐蔽和怎样打压洗盘,总有20%左右的死多头是不会出来的,这是庄家最头痛的人。

笔者:

怎样把握庄家的洗盘节奏,进而粘住庄家?

刘伟:

庄家在进庄后必然有个拉抬和洗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庄家的基本思路是让能进场的都进场,想出场的全出场,以便实现市场价格向价格靠拢。

在拉抬阶段,庄家主要采取下面几种操盘手法:

首先是拉。

拉的本质是诱,成交与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诱使他人向上买。

通常的做法是在第二或第三卖盘挂相对大量的抛单(一般个股在一般阶段5万为大单,l—2万为居中,5000以下为小单),以为诱饵,使有意者跨越第一卖盘直上第二卖盘,从而使价位上升一个价档。

此做法充分利用买盘人气较旺时,进货者不计几分钱的成本,只欲一次成交自己想要的股数的心理,从容地使股价“自动”上扬,庄家会在仓位较重的时候减出一定的筹码。

其次是推。

此种单属于无意成交类买单。

具体做法为,在第二、第三甚至第一买盘(根据买方人气而定,人气鼎盛时挂第一买盘)挂中、大单,使有意买入者迫不得己将买盘挂在第一买盘甚至抛盘价位,以候成交。

向上拉抬的手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而足。

在拉抬到一定程度以后,庄家就开始了他的洗盘过程。

庄家在预期价位开盘后,料定日内没有大的升跌幅,故而不加抛单和买单,任由盘中自由震荡,见了大的抛单就吸入,见了大的买单即抛出。

这种做法形成日线在平均价位线上下动荡,动荡价位比较密集。

其效果是,接了抛出者,减小了上档抛压;抛出给买方,形成换手,以抛买的价差损失活络市场和增加人气,为股价良性滚升做好铺垫。

有效的震仓,使一些耐不住性子的短线客没有获利空间而杀出,更能起到清理浮筹的功效。

这一阶段的盘面特征是,尽管不断有大单成交,总成交和股价均呈平衡式运作。

笔者:

庄家怎样选择出货点,有哪些常用的出货手法?

刘伟:

外边一直有人说,庄家至少在获利30%以上才会出货,这是很不确切的,庄家的出货成本和出货细节都是不限定的,这就要求主力操盘手有应对式的调整。

另外,出货也不是绝对的,在有一定的获利后,大盘向上时,庄家一般会有一些减仓行为。

对于获利程度,也是可变的。

比如一个庄家把盈利目标定为100%,虽然在只有50%的盈利时被迫出货,但他的另一部分盈利会通过融资的利润来实现,假设融资比例为1:

1的话,即使总的盈利率为50%,庄家本金同样会有100%的利润。

所以在涨幅超过50%后,所有的股票都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

一般来讲,庄家在出货过程当中,量的控制是最关键的。

在大资金进出过程中,企图控制图形是徒劳的,所有的指标都可能失灵,只有成交量是骗不过人的,如果单日换手超过10%,至少是减仓行为;在出货过程中庄家对技术指标的调整必不可少。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点位,庄家护盘特别积极,这是一种刻意行为,虽有大单护盘,但主力不会多花一分钱去成交。

护盘的实质意图是用资金抑或是股票将股价控制或维持在一定的价位区域或空间,此区域或者是关口(压力支撑区、心理关口、整数关)也可能为成本区、第一出货区、第二出货区。

在出货时的护盘行为,可以保障股价不会大幅下跌,把货出到好的价位。

还有,在出货的过程中,一般会有消息面的配合。

做庄的步骤---恐惧与贪婪的陷阱

关于做庄几个阶段的说法并不新鲜,但其中一个朴素的真理仍值得体会,正如操盘手阿光并不讳言的那样:

庄家吸货阶段,所做的一切都是让散户卖出股票;拉升时营造赚钱效应,培养散户跟风;出货时希望散户坚守阵地,故而利好频传。

而每一步骤,是着眼于恐惧和贪婪来量身制定的。

所以,散户要想真正战胜庄家,单纯靠技术分析或基本分析可能仍处于劣势。

想想人生的智慧,想通的能够超越:

想不通的,永远不相信这个道理是真的。

一些习惯隐身幕后的机构操盘手开始自报家门走向前台。

出于职业要求,他们都不愿意披露详细的操盘内幕,而这些操盘手法却是一般投资者所最希望了解的。

几位操盘手均表示,在不透露其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口。

按这个要求,笔者请其中一位操盘手(姑且叫其阿光吧)就一般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作答。

笔者:

选股做庄的第一要任是什么?

操盘手阿光:

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

主要包括:

1.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成长性、产品的市场潜力和财务状况。

2.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3.股权是集中还是分散,对上市公司的前100名股东进行分析。

4.对公司的送股、股权转让、收购兼并等“题材”进行挖掘。

笔者:

做庄最看重什么?

操盘手:

做庄最着重题材,其次是流通盘和股价。

一般着重选择高比例送股和收购兼并等具有号召力题材的股票,然后选择流通股本4000万一8000万,股价在15元-30元之间。

如果上市公司默许和愿意配合,干脆我们策划一整套方案。

总之,题材是为了炒作,流通盘是为了控制股价走势。

我们制订了周密的操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何时吸货、洗盘、拉升和出货,包括何时试盘,每天做开盘价和收盘价,做阳线和阴线等做多做空的诱导信号。

在各阶段,上市公司如何配合出消息和散发传闻,在资金方面如何调度安排。

总之,“多算胜,少算不胜”。

在吸货阶段,技术图表忽阳忽阴,让跟风者和持有者琢磨不透,同时利空很多,击垮投资者持股的信心。

在拉升前试盘,经常在上档卖方挂出大笔卖单,一方面观察场外跟风盘的反应,另一方面也测试盘中浮码的意向或上档压力。

在拉升阶段,常采用流动操作手法,即对敲、倒仓等手法,将股价推高,营造跟庄赚钱的效应,培养一批跟风盘,为未来顺利出货埋下伏笔。

在主升段和末升段,常常利用投资者普遍采用的技术分析,做出符合经典理论的做多技术图形,让跟风盘赚钱,并让他们深信自己所用的技术分析是正确的,为以后反向操作做准备。

在出货阶段,利好消息最多,同时技术图形如k线图、技术形态和技术指标等方面,经常营造买入信号,诱使投资者买入。

笔者:

能否具体举个案例?

操盘手:

如选定某某股,流通盘4000万股,股价15元。

整个操盘过程和实施方案如下:

l、在吸货阶段:

首先采用来回振荡吸货手法,然后用缓慢推高吸货手法,最后用拉升吸货手法,完成第一阶段。

期间上市公司配合公布利空消息,如业绩亏损,经营不善等。

2、控制流通筹码达到60%~70%。

3、洗盘阶段:

首先采用振荡洗盘,然后再用横盘洗盘,最后采用边拉边洗,完成第二阶段。

消息处于真空期、封锁期。

4、拉升阶段:

首先采用温和拉升,然后再用快速拉升,最后暴拉。

期间上市公司配合公布各种利好消息,如:

①高比例送股;②资产重组意向;③成立高科技公司等。

5、出货阶段:

首先采用拉高出货,图形向上假突破,再在高位反复振荡出货,最后打低出货。

期间利好最多,如:

①不断送股除权;②不停资产重组,注入优质资产;③业绩大幅上升:

④媒体大肆推荐。

总之,我们做庄操盘的每一个步骤,是着眼于人性弱点——恐惧和贪婪而巧妙制定的。

笔者:

你们常接到一些大资金的委托,能否透露你们是如何合作的?

操盘手:

一般会根据对方的要求、资金性质和合作期长短而定。

笔者:

中小投资者如何跟庄?

操盘手:

l、分析筹码流向,追踪筹码落在谁的手中,是增仓还是减仓?

2、分析主力的水平、实力和野心。

3、主力的建仓时间长短、成本和市场的成本,以及收益风险等。

4、资金比较大,必须采用“分仓”,否则你将成为庄家经常检查前100名投资者的“黑名单”。

5、多点理性和耐心。

鸡毛如何变成“老母鸡”

笔者:

股市上有炒题材的说法,那么,题材又是怎样产生的?

被访者:

举个不恰当的比喻,相当于一根鸡毛变成老母鸡。

先有一个说法,后来市场认可了,就成为题材。

做短线的机构投资者,对题材的把握最敏感。

做题材就是认同市场热点。

但作为机构投资者,也不一定去搏题材,更多还得靠自己的判断。

笔者:

1998年,资产重组题材在市场上得到了较大的认同,是不是机构投资者后来也“随波逐流”,认可了这个题材?

被访者:

绩优股的沉寂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

在这个过程中,当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放弃了原来对绩优股的追随,就会加剧绩优股行情的衰退。

大部分自营机构,在1998年如果能赢利的话,几乎都是先后从绩优股转到资产重组板块,在资产重组板块上赚的钱。

笔者:

那最初的热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被访者:

是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产生的吧。

比如,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处于低谷,过了一段时间,在一定的利好刺激下,如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房地产行业又重新启动了,房地产就会成为一个题材。

题材得到市场的认可后,就成为一个热点。

只有股票涨,才能吸引人。

很少有人为了操作的需要,制造一个题材。

热点的产生与经济趋势一般总是契合的,做股票要关心国家大事,也是必然的。

顺利退出才是胜利

笔者:

对一个股票的操作,通常会经历哪些过程?

被访者:

一般有这样三个阶段:

收集筹码阶段、拉升阶段、逢高派发阶段。

笔者: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营机构会相中一只股票,进行炒作呢?

被访者:

如某个股票的价值被低估,或者已经有人炒作而走势强劲了。

笔者:

某只股票是否有“庄”,很重要吗?

被访者:

操盘手不会单纯凭这个股票是否有“庄”,而参与其中。

毕竟,机构投资者不同于个人投资者,会贸然买进某只股票。

机构投资者会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在一个相对低迷的股市中,介入某一个股票。

真的有强“庄”的,跟庄的数量反而不会太大。

因为,跟在人家后面,反而赚不到钱。

笔者:

做庄与跟庄,如何区分呢?

被访者:

做庄的需要吸纳大量筹码。

控盘的话,所需筹码量更大。

跟庄则自由许多。

笔者:

做庄有没有风险?

被访者:

自营跟做庄不是一回事。

自营中的一部分是做庄,很多时候,公司的资金只是单纯性的股票买卖,它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

并不是所有的资金集中在一个或几个股票,而是分散在不同股票上,就是靠分散投资来控制风险。

做庄的风险是很大的,你看有很多股票,庄家进去后,就出不来了。

做庄比跟庄的风险更大。

笔者:

许多资金进入一只股票,会对股票产生什么影响呢?

被访者:

会提高股价,会加剧股票的上涨或下跌。

笔者:

那是在知道对手的情况下,还是不知晓对手的情况下?

被访者:

通常大家各做各的,互相不打听情况。

事实上,即使你打听,通常也是无法得到答案的。

而他入驻的股票的走势,不一定就是在他的参与下形成的。

很多做活了的股票,在一波操作后,它还在上涨,然后,又有新的机构介入。

笔者:

这样一来,不同的机构之间,不就存在竞争关系了吗?

谁赢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被访者:

那就要看综合实力了。

这就跟下围棋一样,只下一盘,八段也可能赢九段;但如果下20盘,九段赢的机会要多于八段。

笔者:

一个操盘手可运用的资金大约是多少?

被访者:

这要视这个操盘手在操盘机构中的地位。

有的处于培养过程,有的处于成熟期,有的处于考察过程,有的是几百万元,有的是几千万元,有的则上亿元。

操盘手之间千差万别,有些指挥千军万马,有些只是马前卒,境界与水平自然参差不齐。

笔者:

同是某个机构的操盘手,相互之间在资金的操作上是相互独立的,那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影响吗?

被访者:

在大势的判断上,大家是互相影响的。

聚集在一个地方,如果大部分人做多,你一个人做空,会直接反映在收益上。

笔者:

作为操盘手,也有尴尬的时候吧?

被访者:

有时,一个股票做来做去,股价高了,热点也没有了,成交量也没了,做“僵”掉了。

做“僵”的概率,现在看来还是蛮高的。

还有,有的大券商为了配合自己的投行业务,开展相应的自营业务。

从这个角度看,机构的自营业务就不一定都是完全独立的,有可能为公司的整体利益服务,使得一些自营业务偏离正常轨道。

我们的市场,目前只能做多,但股价上涨并不是最终目的,能够顺利退出,才是最后的胜利。

也是股民---选股标准及其他

笔者:

小股民对操盘手总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有点儿敬畏又有点儿痛恨,你觉得自己是否比他们高明?

操盘手:

我就是从一个小股民过来的。

记得刚开始炒股的时候,资金只有5000块钱,还是父母借给我的。

在蹒跚学步时,我的账户里曾穷到3000元,也曾富到过1万多元。

其实现在我每天的工作跟一个普通的股民没有太大的差别,无非就是读报、看盘、讨论、买进、卖出,一点也不神秘。

和大家一样,我的喜怒哀乐和股市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高明,要说和一般股民的区别,也就是我们手上的资金量更大些,信息来源更广些。

笔者:

你们选股的标准是什么?

是跟庄、有特别的消息渠道还是根据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资料?

操盘手:

坦白说这几种方法都有,更确切一点说是这几种方法的综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本面。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像沃伦·巴菲特一样选择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更直接的例子就是前一阶段的st股票,整个板块不分青红皂白一齐下跌,完全是受了市场大环境的影响。

但有些st股票基本面己经发生了改变,下跌完全是受到牵连的缘故,我认为此时是介入这类股票的绝好机会,现在事实己经证明了我的判断。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听消息,但不会听风就是雨,我们会加以分析。

消息除了小道消息还有正规披露的消息,但人们往往不会去注意那些正规途径出来的消息,而是削尖了脑袋要去打听所谓的内幕消息。

你问问周围炒股的人,有哪个没有被所谓的“内幕消息”套住过?

对于正规途径出来的信息,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也会获益匪浅。

就拿报纸上公布的配股信息来说吧,主承销商“吃进”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不排除他们后市拉抬价格然后出货。

做有心人就可以从类似的公开消息中发现赚钱的机会。

说到跟庄,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笔者:

说到做庄,这可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能不能问一下你们和别的庄家是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呢?

操盘手:

你是问会不会和别的庄家合作,是吧(笑)?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你不帮人家,下一次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又有谁来帮你呢?

不过,这种联系不会太紧密,还是保持一点距离的好。

有一次一只股票,说好22块抛的,我22块挂在上面,谁知他们自己挂的是21块。

这可不是出入一块钱的问题!

最后我是以16块的价格好不容易才出货的。

笔者:

你们有多少资金才会选择自己做庄?

什么时候又会跟庄,跟多少?

操盘手:

这有些不太好说。

先说跟庄吧,如果一般跟跟,要跟进流通盘10%左右;如果是看好一只股票,做主庄,那得要30%。

也不一定,行情好的时候,你进10%,后面立马有人跟着冲进来,也能做一回主庄了。

一般来说,我们做主庄的资金大约就在一只股流通盘的1o%-3o%之间浮动吧。

笔者:

在平时的操作中,你们的权限有多少呢?

操盘手:

具体的不能说,我们的权限是根据上一年的表现而定的。

如果上一年的成绩好,就多给你些权利。

反之,就减少点权利。

总的来说,一些重大决定还是要向上级汇报的。

笔者:

你们的操作计划是如何制定的呢?

会否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临时变动原计划?

操盘手:

这个问题各个公司不一样,我们采取的是分成基金小组的形式,这样更科学一些。

有的公司是以某一个人为核心,其他操盘手给他打打下手。

一般在年初,我们会制定工作计划,如通过就会按照计划来工作。

当然,一切还是围绕着市场,一旦市场有变,我们的计划也会随之调整。

笔者:

股民们对庄家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感兴趣,他们认定两者之间有猫腻。

操盘手:

和上市公司打交道是我们的工作内容之一。

和他们的董秘、副总或是总经理吃吃饭,聊聊天,主要目的是了解一些公司的发展方向或是计划之类的信息,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做出行动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