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980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docx

职高一年级普通话教案

 

第二节韵母

(1)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单韵母和发音原理,并发准每一个单韵母。

课时安排:

2学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韵母和元音的关系、单韵母的发音要领。

三、教学过程

(一)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二)韵母的分类和发音

1、分类

舌面元音韵母(7个)

单韵母(10个)舌尖元音韵母(2个)

卷舌元音韵母(1个)

结构类复韵母(13个)二合元音韵母(9个)

三和元音韵母(4个)

鼻韵母(16个)前鼻音韵母(8个)

后鼻音韵母(8个)

四呼类: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韵尾类:

开尾韵母、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

2、发音

(1)单元音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

发音特点:

发音的整个过程中,舌位、唇形自始至终保持不变(er[]比较特殊,伴有一个卷舌动作)。

舌面元音韵母:

[]、[]、[]、ê[]、[]、[]、ü[]

发音时主要是舌面起作用,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唇形的圆展控制。

附:

舌面元音舌位图国际音标舌尖元音和舌面元音.gif

舌尖元音韵母:

-i[¡]、-i[Ÿ]

附:

舌尖元音图(同上)

-i[¡]、-i[Ÿ]的特殊性:

-i[¡]只能与z[ts]、c[ts]、s[s]相拼,-i[Ÿ]只能与zh[t]、ch[t]、sh[]、r[]相拼,不与其他声母相拼,也不能自成音节。

卷舌元音韵母:

er[]

特殊性:

[]只能自成音节,不与任何辅音声母相拼。

单元音韵母发音练习:

韵母发音练习.doc

元音名称的公式:

名称=舌面/舌尖/卷舌+前后+高低+唇形+元音

四、教学环境与教具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五、作业

对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反复练习单韵母的发音。

六、教学后记

 

第二节韵母

(2)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发音原理,并发准每一个复韵母和鼻韵母。

课时安排:

2学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鼻韵母的发音。

三、教学过程

(一)复元音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

发音特点:

从前一个元音到后一个元音,舌位、唇形都有一个逐渐变动的过程(简称为“动程”)。

在这个过程中气流不中断。

构成一个副韵母的几个元音之间,其响度和清晰度并不等同,其中有一个元音发音清晰响亮,是主要元音,叫做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发音轻短,只表示发音的起点;韵腹后边的元音是韵尾,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

例如:

[]、ü[]、[]。

1.二合复元音韵母

前响复韵母:

[]、[]、[]、[]

后响复韵母:

[]、[]、[]、[]、ü[]

2.三合复元音韵母(中响复韵母)

[]、[]、[]、[]

复韵母发音练习:

韵母发音练习.doc

(二)带鼻音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带上一个鼻辅音韵尾结合而成。

发音特点:

由前面的元音过渡到鼻辅音,舌位和唇形也是逐渐变动的;

作韵尾的鼻辅音([n]和[]),发音时是不除阻的(是唯闭音)。

附:

发音示意图

1.前鼻音韵母

]i[i]ü[](一个元音带舌尖鼻音)

i[i]ü[][][](两个元音带舌尖元音)

2.后鼻音韵母

ɡ[ɡ[]iɡi]ɡ[]iɡ[](一个元音带舌根鼻音)

iɡiɡɡu(两个元音带舌根鼻音)

鼻韵母发音练习韵母发音练习.doc

四、教学环境与教具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五、作业

对照发音原理,反复练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发音。

六、教学后记

第二节韵母(3)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普通话的韵母和发音原理,并发准每一个韵母。

课时安排:

2学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韵母辩正、元音音位及其变体

三、教学过程

(一)韵母辩正。

见《普通话培训与测试》P.10

1.运用普通话语音讲座光盘进行辅助训练。

2.运用自制普通话教学课件进行辅助训练。

3.反复练习难点音。

(二)元音音位及其变体

普通话的元音音位有十个(见教材P.75)

普通话的元音音位变体:

1、条件变体

音位变体条件

/a/[a][ai][an][uai][uan]

[][a][ia][ua]

[][au][iau][a][ia][ua]

[][ian][yan]

/o/[o](作单韵母,如“波[po55]”)

[oc][uo]

[][ou][iou]

//[](作单韵母,如:

俄[35]、歌[55])

//[][n][un][][]

/e/[e][ei][uei]

[][e][ie][ye]

/i/[i](前加辅音声母,如:

米[mi214]、面[mian51])

[][ai][ei][uai][uei]

[j](作零声母音节韵头,如:

鸭[ja55]、杨[ja])

/u/[u](前加辅音声母,如:

古[ku214]、管[kuan214])

[][au][iau][iou]

[w](作零声母音节韵头,如:

瓦[wa214]、万[wan51])

[][fu]

/y/[y](前加辅音声母,如:

卷[yan51]、局[ty35])

[](作零声母音节韵头,如:

约[e55]、院[an51])

//[](用在[ts][ts][s]后边)

//[](用在[t][t][][]后边)

2、自由变体

/o/在[u]前读[]或[]

/u/作零声母音节的韵头,读[w]或[]

四、教学环境与教具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五、作业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声调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普通话声调的性质和作用、调值和调类,并发准每一个声调。

课时安排:

2学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声调辩正

三、教学过程

(一)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1、声调的性质

声调是什么?

声调就是贯穿于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

声调的性质是由音高决定的,也就是说,声调的本质特征是音高。

音高的变化又是由人在发音时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

声调的变化有两个特点:

一是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

二是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是跳动的。

2、声调的作用——区别意义

声调语言的声调具有辨义作用。

如普通话的

mā(妈) má(麻) mǎ(马) mà(骂)

shīz(狮子)shíz(石子)shìz(柿子)

非声调语言的声调担负着语气的功能,而没有辨义作用。

Thisisabook.↘

Isthisabook?

(二)调值和调类

1、调值

定义:

(见教材P.78)

调值的描写和标记:

五度制坐标和五度制调符(见概说部分)。

汉语的调值的基本类型:

平、升、曲、降。

2、调类

定义:

(见教材)

给每个调类定下一个名称就是调名。

普通话的调值调类: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单音节的调值),因而有四个调类。

它们分别叫做: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分别标记如下:

阴平:

高平  55  如:

江山多娇  

阳平:

高升  35 如:

牛羊成群

上声:

降升  214如:

永远美好

去声:

全降 51如:

社会进步 

普通话四声的特点:

(略)

训练方法:

(1)手势辅助法

(2)配字连读法

练习阴平:

阳光yánɡɡuānɡ晴天qínɡtiān衔接xiánjiē

练习阳平:

放牛fànɡniú祝福zhùfú现实xiànshí

练习上声:

电影diànyǐnɡ自己zìjǐ特写tèxiě

练习去声:

先进xiānjìn方向fānɡxiànɡ条件tiáojiàn

训练材料:

声调练习.doc一、二、三

古今调类的关系:

附:

古调类与普通话调类对照表

调类和调值的关系:

第一、就同一种语言或方言来说,调类和调值是合一的,即:

有几种调值,就有几个调类。

第二、由于古声调在各方言中归并、分化的情况不同,各方言的调值和调类的数目也就不同。

第三、由于古声调在各方言里演变的情况不同,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方言与方言之间,调类相同,调值不一定相同;反过来说,调值相同,不一定属于同一调类。

四、教学环境与教具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五、作业

复习思考题:

1.声调的性质如何?

举例说明声调的作用。

2.调值和调类是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举例说明。

六、教学后记

 

第四节音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普通话音节的组合规律,音节结构的特点,音节结构的分析,音节拼写规律。

课时安排:

2学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音节结构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声韵调配合规律

1.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配合依据:

声母——发音部位

韵母——“四呼”

配合关系:

主要规律:

练习:

音节练习材料.doc

2.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规律

较明显的有两条:

(见P.87)

举例:

阴阳上去

班[pan55]○板[pan214]办[pan51]

颠[tian55]○点[tian214]电[tian51]

刚[ka55]○港[ka214]杠[ka51]

间[tian55]○减[tian214]见[tian51]

真[tn55]○枕[tn214]镇[tn51]

钻[tsuan55]○攥[tsuan214]钻[tsuan51]

掰[pai55]白[pai35]百[pai214]败[pai51]

搭[ta55]达[ta35]打[ta214]大[ta51]

郭[kuo55]国[kuo35]果[kuo214]过[kuo51]

家[tia55]颊[tia35]假[tia214]价[tia51]

招[tau55]着[tau35]找[tau214]照[tau51]

糟[tsau55]凿[tsau35]枣[tsau214]造[tsau51]

○埋[mai35]买[mai214]麦[mai51]

○梅[mei35]美[mei214]妹[mei51]

○棉[mian35]免[mian214]面[mian51]

○名[mi35]酩[mi214]命[mi51]

(二)音节结构的特点

 

声母(包括辅音声母和零声母)

韵头

音节结构韵母韵腹

韵尾

声调

音节结构的分析:

结构方式

音节

韵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爱[ai51]

a

i

去声

眼[jan214]

i

a

n

上声

啊[a55]

a

阴平

歪[wai55]

u

a

i

阴平

逛[kua51]

k

u

a

去声

朽[iou214]

i

o

u

上声

决[tye35]

t

y

e

阳平

云[yn35]

y

n

阳平

请[ti214]

t

i

上声

之[t55]

t

阴平

普通话音节结构主要特点(见P.88)

(三)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1、音节的拼读(把几个音素及速连读,拼合成音节)

▲拼读要领

声韵要用本音

要念准韵头

声韵之间要连贯

▲拼读方法

声母和韵母拼读法(“两拼法”)

+→(妈)h+ung→(荒)

声介合母拼读法(“声介合拼法”)

h+u→hu+ng→hung(荒)j+i→ji+→ji(江)

三拼连读法(“三拼法”)

h+u+→hung(黄)     j+i+→ji(江)

▲音节的定调

数调法如:

去q+ü→q,q,q,q

韵母定调法如:

大d+→d

2、音节的拼写

▲《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

(1)隔音法

i行的和ü行的韵母自成音节时,用y开头;

y、w的使用

ü行的韵母自成音节时用w开头。

i→yi(衣) in→yin(因) i→y(亚) in→yn(眼)

ü→yü(于)ün→yun(渊)

u→wu(巫)u→w(挖)

用y、w开头的原因:

a.分隔音节,使音节的界限清楚。

dàyì(大意)——dài(代)dānwù——dànù(大怒)

b.更接近实际读音。

因拉丁字母y、w,一般是用来表示半元音的,其音值接近i、u。

而以i、u、ü开头的音节,前头多少带有些擦音成分,成为半元音[j][w][]。

隔音符号()的用法

Xīān(西安)——xiān(先)kùài(酷爱)——kuài(快)

shànè(上腭)——shānē(山歌)fānàn(翻案)——fānàn(发难)

fānɡ’àn(方案)——fǎnɡǎn(反感)

huāǎo(花袄)nǚér(女儿)hòuài(厚爱)chāoé(超额)

注意:

a.书写位置;b.两个音节不相连用时不用;c.由辅音开头和使用y、w开头的音节不用。

(2)省写法

iou、uei、uen的省写

qiū(秋)ɡuī(归)kūn(昆)

yōu(优)wěi(尾)wēn(温)

省写的原因:

a.使拼式简短;b.反映语音变化的实际。

②ü上两点的省略

省略的条件:

a.(略)如:

ju(据)qu(区)xu(须)

b.(略)如:

yu(于)yue(约)

不能省的情况:

(略)如:

nü(女)lü(吕)

(3)标调法

调号应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韵腹)上。

ā(阿)qiāo(敲)què(却)fánɡ(房)

在-iu、-ui中,调号应标在后面的元音上u或i上。

jiǔ(九)huí(回)

调号标在i上时,i上的点省略。

jǐ(己)lìnɡ(另)

轻声不标调。

如:

háizi(孩子)

(4)关于ê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ê单用(即作为单韵母时)写作ê,如“欸”。

ê还可以与i或ü构成复韵母iê、üê,但在书写时省掉“ˆ”,写成ie、üe。

(5)关于舌尖韵母-i[][]

在《汉语拼音方案》中,-i代表了两个舌尖元音韵母,即:

[](前)、[](后)。

从字母形体上看,zhi、zi中的i和ji中的i一样,但发音不会混淆。

因此,汉语拼音i这个字母实际上代表了[i]、[]、[]三个不同的元音。

▲拼写常识

(1)大写和连写

词的拼写:

同一个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要分写。

Shēnɡhuózhōnɡméiyǒulǐxiǎnɡderén,shìkěliánderén.

句子或诗行的拼写:

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Kēxuéjiùshìshēnɡchǎnlì.

MéilǐnɡSānZhānɡ(ZhīSān)

Tóushēnɡémìnɡjíwéijiā,

Xuèyǔ-xīnɡfēnɡyīnɡyǒuyá.

Qǔyì-chénɡrénjīnrìshì,

Rénjiānbiànzhònɡzìyóuhuā.

地名的拼写:

地名中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部分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低于县市一级的居民点和习惯上作为整体的小地名,专名和通名连写,第一个字母大写。

BěijīnɡShìGuànɡdōnɡShěnɡYālùJiānɡHuánɡHé

TàiShānSānlǐdiànMínɡshānzhèn

汉语人名的拼写:

姓和名分写,每个部分开头的字母大写(笔名、别名等,按姓名的写法处理)。

LǐBáiMáoZédōnɡDōnɡfānɡShuòLǔXùnĀNiú

专有名称第一个字母大写,如果是由几个词组成的,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有时也可以全部用大写字母,且不标调。

ZhōnɡɡuóBěijīnɡDàxué

ZHONGGUOBEIJINGDAXUE

ZhōnɡhuáRénmínGònɡhéɡuó

ZHONGHUARENMINGONGHEGUO

书名和标题等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

RENMINRTIBAOBEICANSHIJIE

RénmínRìbàoBēicǎnShìjiè

(2)移行

文章写到一行末尾,一个词没有写完,需要把其余部分移到下一行,叫“移行”。

原则:

移行要按音节分开,没有写完的词后面加上短横“-”。

如果要移行的地方原来已经有一个短横,就在下一行的开头再加上一个短横。

例如:

…………………………………………………………………ɡuānɡ-

mínɡ……

又如:

…………………………………………………………………mǎidú-

-huánzhū……

(3)标调

声调一般标原调,不标变调。

轻声不标调。

四、教学环境与教具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五、作业

练习:

音节练习材料.doc

判断说明:

1.普通话的音节至少有一个元音音素,如“(啊)”;最多有六个音素,包括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如“(壮)”。

2.普通话的音节可以没有声调,如“zhuzi(桌子)”的“zi”。

3.汉语拼音中的y、w是两个不同的声母。

复习思考题:

1.普通话声韵配合的规律有哪些?

2.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

3.普通话有哪些主要音变现象?

举例说明。

4.《汉语拼音方案》有哪些拼写规则?

布置作业:

1.写出下面声韵母的发音情况。

dmrgch

eoieru

2.比较下面声母或韵母的异同。

b—pm—nin--ünen--eng

3.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并列表分析其音节结构。

省用华元至免误

六、教学后记

 

第五节语流音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普通话常见的音变:

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音变

课时安排:

2学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轻声、儿化

三、教学过程

(一)音变的产生

朗读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字的读音与单发时有什么不同: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人们进行言语活动时,总是一个音接着一个音的发出,各个音连续不断,形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

在一连串的语流中,音素与因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会互相影响,以致产生音变现象。

(二)普通话常见的音变:

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音变

(一)变调

1、上声变调

/上/[214]单念时或词句末尾的重读音节主自主

[35]在上声音节前美好永远

在一部分本调为上声的轻声音节前想起打手

[21]在阴平前简单组织

在阳平前祖国海洋

在去声前解放土地

在本调是非上的轻声音节前喜欢里头指望

在某些本调是上声的轻声前嫂子耳朵姐姐

在句中或降语调句末天上美景总是引起童心的遐想。

(按:

一般把基本调值称为本调,其余调值称为变调。

声调练习

2.“一”、“不”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

“一”、“不”念本调的条件是:

单独念,或者在词句末尾,以及“一”表日期或序数时念本调,“不”在非去声前念本调。

“一”的变调有三种,“不”的变调有两种,具体情况如下:

①在去声前“一”、“不”变阳平。

 一次yici  一部yibu 一个yige

 不去buqu 不干bugan 不对budui

②在非去声前,“不”仍读去声,“一”变读为去声。

一天    一杯    一双

一年    一瓶    一条

一把    一笔    一朵

不听    不成    不巧

③“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听一听  学一学   看一看  写一写

红不红  大不大   看不清  起不来

3.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①AA儿式:

一般第二个A读作阴平。

软软儿(的)  慢慢儿(的)  远远儿(的)

好好儿(的)  快快儿(的)  长长儿(的)

稳稳儿(的)  甜甜儿(的)

②ABB式,一般BB读作阴平。

亮晶晶  红彤彤  眼巴巴  亮堂堂

明晃晃  笑眯眯  绿油油  水汪汪

热腾腾

④AABB式,一般第二个A读轻声,BB读作阴平。

明明白白  恍恍惚惚  羞羞答答  漂漂亮亮

马马虎虎  孤孤零零  别别扭扭  慢慢腾腾

(二)轻声

(要点:

轻声的性质、轻声的规律)

(1)轻声的性质

试读下列词语,体会轻声音节读音的变化:

桌子石头耳朵木头

▲思考:

轻声是不是/阴/、/阳/、/上/、/去/之外的一个独立的调位?

“轻声”的含义:

(见教材P.82)

轻声的特殊性:

A、轻声的音高不太固定,随着前一音节的调值而改变。

其音高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阴平+轻声

(2)阳平+轻声(3)

上声+轻声(4)去声+轻声

(1)

B、有时,轻声还会引起音色的变化:

a、使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弱化(浊音化);B、使元音弱化,单元音变得含混,向央元音靠拢,或是复元音变为单元音。

例如:

嘴巴[pa55]→[b4]耳朵[tuo214]→[du4]四个[k51]→[1]

戒指[t214]→[d1]孩子[ts214]→[dz3]姐姐[tie214]→[di4]

脑袋[tai51]→[de4]地道[tau51]→[d1]

C、无论/阴/、/阳/、/上/、/去/那一个调位,读为轻声后,调值都变得相同了。

(见教材P.83)

D、轻声在一小部分词语中具有辨义作用。

(见教材P.84)

(2)轻声的规律

一般地说,新词、科学术语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轻声音节。

轻声跟语汇、语法有很密切的关系。

常读轻声的情况主要有:

语气助词,如“吧、吗、呢、啊、嘛、哩、了”等读轻声。

例如:

来吧是他吗他呢美啊好嘛别这样哩又过年了

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如:

“的、地、得,着、了、过”等。

例如:

我的慢慢地走干得很出色说着说了说过

构成名词的词缀“子、头、巴”和表复数的“们”,代词中的“么”。

例如:

桌子木头嘴巴你们那么

方位词“上、下、里、外、边”等。

例如:

桌上街上树下乡下校园里校门外里边

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趋向动词,“来、去、开、起来、过去、过来、出来、下去、下来、回去、回来”等。

例如:

送来拿去走开站起来走过去跑过来说出来

说下去跳下来逃回去跑回来

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的第二个音节,双音节动词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个音节。

例如:

走走看看讨论讨论商量商量

在重叠式动词、形容词中间的“一”或“不”。

例如:

  看一看 试一试 看不看 研究不研究  好不好 漂亮不漂亮

部分双音节单纯词的第二个音节。

例如:

  萝卜 葡萄 糊涂 琵琶 玻璃 玫瑰 骆驼 

叠音名词的后一个音节。

  爸爸 妈妈 哥哥 姐姐 爷爷 奶奶 星星 猩猩

量词“个”常读轻声。

  四个 这个

一批普通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

老实清楚明白眼睛豆腐客气合同商量衣服

看见手巾动静事情包袱头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