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099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45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模拟卷1.docx

高考物理模拟卷1

必修模块1

 

主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

考点1

物理学史

1.(2015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多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9)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D.法拉第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来描述电场和磁场,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解析: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B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选项C错误;法拉第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来描述电场和磁场,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选项D正确。

答案:

BD

2.(2015广西南宁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4)物理学中,科学家处理物理问题用到了多种思想与方法,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关于科学家的思想和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心和交变电流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用点电荷来代替带电体都是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C.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提出了“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D.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解析:

重心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选项A正确;质点和点电荷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二者都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将实际物体看作质点或点电荷,选项B正确;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提出了“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而不是牛顿,选项C错误;奥斯特观察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选项D正确。

答案:

C

3.(2015甘肃兰州高考诊断考试;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B.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推论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解析: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A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得出“若物体不受力将一直保持其速度运动下去”,B正确;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错误。

答案:

B

4.(2015云南昆明高三复习质量检测

(二);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B.牛顿首先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牛顿运动三定律

C.开普勒用自己长期天文观测获得的数据,得到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D.法拉第认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

解析: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电荷量,A错误;伽利略首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错误;开普勒根据第谷的观测数据得到了行星运行的三定律,C错误;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提出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D正确。

答案:

D

5.(2015河北石家庄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4)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学中引入了点电荷的概念,突出了带电体的电荷量,忽略了带电体的质量,这里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容C=

、加速度a=

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Δt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解析:

电学中引入了点电荷的概念,是突出了带电体的电荷量,忽略带电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用点电荷来代替带电体的方法叫理想化模型法,选项A错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采用了微元法,选项B错误;电容C=

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而a=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选项C错误;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Δt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方法,选项D正确。

答案:

D

6.(2015陕西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多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9)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在研究天体运动时,牛顿提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B.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在研究电磁现象时,安培引入了“场”的概念

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解析:

在研究天体运动时,开普勒提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该选项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选项A正确;奥斯特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该选项说法符合物理学史,选项B错误;在研究电磁场时,法拉第首先引入了“场”的概念,该选项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选项C正确;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该选项说法符合物理学史,选项D错误。

答案:

AC

7.(2015江西南昌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

B.合力和自由落体运动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容C=

、加速度a=

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相当于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所以他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里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解析:

位移不是理想化模型,选项A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没有体现等效替代的思想,选项B错误;a=

不是比值定义法,选项C错误;只有选项D正确。

答案:

D

8.(2015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计算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方法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

C.伽利略在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D.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判断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安培定则

解析: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即让交变电流和直流电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并且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则直流电的数值就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因此,在计算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时运用了等效法,选项A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的大小,即使知道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地球与太阳质量,也不能计算出地球和太阳之间引力的大小,选项B错误;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采用了合理外推的物理方法,选项C错误;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D错误。

答案:

A

9.(2015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多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胡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弹簧弹力所遵循的规律

B.伽利略是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C.牛顿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库仑巧妙地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解析:

胡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弹簧弹力所遵循的规律,即F=kx,选项A正确;牛顿是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选项B错误;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C错误;库仑巧妙地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选项D正确。

答案:

AD

10.(2015贵州贵阳普通高中高三期末监测考试;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法拉第认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电荷激发的电场而产生的

D.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任意两个电荷间的库仑力F=k

的规律

解析: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A错误;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B错误;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总结出库仑定律,公式为F=k

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得了静电力常量,选项D错误。

答案:

C

11.(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高三质量普查调研考试;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

B.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开普勒推导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是因为他得出了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和动能定理

解析:

在哥白尼的日心说基础上,诞生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此为基础,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由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从此天文学的研究进入定量研究的科学时代;最早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的是伽利略,动能定理是在牛顿第二定律之后发现的。

选项B、C、D错误,A正确。

答案:

A

12.(2015河南郑州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关于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谷通过整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得到行星运动定律

B.开普勒指出,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

C.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

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解析:

开普勒对天体运行做了多年的研究,最终得出了行星运动定律,选项A错误;牛顿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引力大小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选项B错误;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选项C错误;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选项D正确。

答案:

D

13.(2015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加速度的概念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C.安培首先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

伽利略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的基本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A项正确;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项错误;法拉第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C项错误;安培提出了右手螺旋定则,D项错误。

答案:

A

14.(6分)(2015湖北襄阳宜城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以下涉及物理学史的四个重大发现符合事实的是(  )

A.楞次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亚里士多德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

楞次发现了感应电流方向遵守的规律——楞次定律,故A错误。

库仑运用扭秤实验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故B正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故C错误。

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答案:

B

15.(6分)(2015陕西商洛商州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提出了日心说,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后人称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建立了库仑定律,并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

D.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解析: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A正确;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后人称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B错误;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建立了库仑定律,密立根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故C错误;奥斯特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答案:

A

16.(6分)(2015广西百所示范性中学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过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第一次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

B.法拉第最早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认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量规律

D.安培第一次提出电场的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他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

解析:

富兰克林第一次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选项A错误;密立根最早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B错误;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认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量规律,选项C正确;法拉第第一次提出电场的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他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选项D错误。

答案:

C

17.(4分)(2015山西临汾一中、康杰中学、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四校联考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

B.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首次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D.麦克斯韦首先提出了场的观点,并创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故A正确。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首次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故B错误。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故C错误。

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观点,麦克斯韦创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故D错误。

答案:

A

18.(6分)(2015甘肃庆阳高考物理一诊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在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很多物理学家或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笛卡儿最先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B.法拉第最先引入了场的概念,并用力线来形象地描绘场

C.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公式F=G

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安培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又总结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

解析: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最先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故A错误。

法拉第最先引入了场的概念,并用力线来形象地描绘场,故B正确。

牛顿给出了万有引力公式F=G

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C错误。

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总结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故D错误。

答案:

B

19.(6分)(2015湖北八校联考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论证说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价值

C.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D.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现象

解析:

伽利略通过铜球在斜面上的实验及合理外推,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价值,故B正确;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故C正确;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现象,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答案:

D

20.(6分)(2015山西运城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

图1、图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B.图1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C.图2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D.图2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解析:

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

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A错误,B正确。

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实际是不存在的,故C错误。

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答案:

B

21.(6分)(2015山西吕梁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轻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这便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曹冲称象”。

下列研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相同的是(  )

A.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B.研究合力与分力

C.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

D.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析:

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

曹冲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即象安放到大船上和其他东西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相同的地方,作用效果相同。

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是极限法,故A错误;研究合力与分力是运用等效替代法,故B正确;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比值法,故C错误;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

答案:

B

22.(6分)(2015陕西宝鸡九校联考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在科学发展史上,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的思想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绘抽象的电场这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

B.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电场强度表达式E=

和加速度表达式a=

都是利用比值法得到的定义式

解析:

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和磁感线描绘抽象的电场和磁场这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故A正确;伽利略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故B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电场强度表达式E=

是比值法得到的定义式,加速度定义式为a=

用的是极限法,故D错误。

答案:

A

23.(6分)(2015陕西宝鸡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纵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要理论、重大发现和发明创造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则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对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得到“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

B.库仑创立了库仑定律F=k

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静电力恒量k

C.第谷经过长达20年对太空观测,发现和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D.奥斯特通过对磁现象的研究发现了通电导线的磁效应

解析:

伽利略通过对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得到“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的结论,故A错误。

库仑创立了库仑定律F=k

并用扭秤实验测定了静电力恒量k,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故B错误。

开普勒根据第谷20年的观测资料,发现和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故C错误。

1820年,奥斯特通过对磁现象的研究发现了通电导线的磁效应,故D正确。

答案:

D

24.(4分)(2015陕西西安八校大联考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下面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二次方成反比的规律

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变化的磁场能在其周围产生电场

C.牛顿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用来研究电和磁现象

解析: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量,故A错误;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伽利略用实验和数学证明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下落时间二次方成正比,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故C错误;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用来研究电和磁现象,故D正确。

答案:

D

25.(2015云南玉溪一中仿真卷;多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B.质点、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

C.库仑首先提出电场的概念

D.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答案:

BD

26.(2015云南红河州检测卷;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答案:

D

27.(2015宁夏银川一中一模;单项选择题;物理学史;1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拉第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B.卡文迪许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C.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