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339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docx

完整word版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

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

1.BERS-1中巴资源卫星

CBERS-1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

778公里,倾角:

98.5o重复周期:

26天,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

30相邻轨道间隔时间为4天扫描带宽度:

185公里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

波段数:

4波谱范围:

B6:

0.50–1.10(um)B7:

1.55–1.75(um)B8:

2.08–2.35(um)B9:

10.4–12.5(um)覆盖宽度:

119.50公里空间分辨率:

B6–B8:

77.8米B9:

156米CCD相机:

波段数:

5波谱范围:

B1:

0.45–0.52(um)B2:

0.52–0.59(um)B3:

0.63–0.69(um)B4:

0.77–0.89(um)B5:

0.51–0.73(um)覆盖宽度:

113公里空间分辨率:

19.5米(天底点)侧视能力:

-32士32

广角成像仪:

波段数:

2波谱范围:

B10:

0.63–0.69(um)B11:

0.77–0.89(um)覆盖宽度:

890公里空间分辨率:

256米

CBERS-1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成功后,截止到2001年10月14日为止,它在太空中己运行2年,围绕地球旋转10475圈,向地面发送了大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已存档218201景0级数据产品。

CBERS-1卫星的设计寿命是2年,但据航天专家测定CBERS-1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正常。

有效载荷除巴西研制的宽视场成像仪于2000年5月9日因电源系统故障失效外,其余均工作正常,而且目前星上的所有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备份设备还未启用,星上燃料绰绰有余。

因此,虽然卫星设计寿命是2年,但航天专家设计时对各个器件都打有超期服役的余量,从CBERS-1卫星目前的运行情况来,其寿命肯定要远远大于2年。

所以欢迎用户继续踊跃使用CBERS-1的数据。

2002年我国将发射CBERS-2卫星,用户期望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空中双星运行的壮观将会实现。

2、法国SPOT卫星

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高度:

832公里

轨道倾角:

98.721o

轨道周期:

101.469分/圈

重复周期:

369圈/26天

降交点时间:

上午10:

30分

扫描带宽度:

60公里

两侧侧视:

+/-27o扫描带宽:

950公里

波谱范围:

多光谱XIB10.50–0.59um

20米分辨率B20.61–0.68um

B30.78–0.89um

SWIR1.58–1.75um

全色P10米B20.61–0.68um

3、ERS卫星

ERS-1ERS-2欧空局分别于1991年和1995年发射。

携带有多种有效载荷,包括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风向散射计等装置),由于ERS-1

(2)采用了先进的微波遥感技术来获取全天候与全天时的图象,比起传统的光学遥感图象有着独特的优点。

卫星参数:

椭圆形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

780公里

半长轴:

7153.135公里

轨道倾角:

98.52o

飞行周期:

100.465分钟

每天运行轨道数:

14-1/3

降交点的当地太阳时:

10:

30

空间分辨率:

方位方向<30米

距离方向<26.3米

幅宽:

100公里

4、日本JERS-1卫星

JERS-1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2年发射。

用于国土调查、农林渔业、环境保护、灾害监测。

星上传感器SAR。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

赤道上空高度:

568.023公里

半长轴:

6946.165公里

轨道倾角:

97.662o

周期:

96.146分钟

轨道重复周期:

44天

经过降交点的当地时间:

10:

30-11:

00

空间分辨率:

方位方向18米

距离方向18米

幅宽:

75公里

5、RADARSAT-1

RADARSAT卫星是加拿大于95年11月4日发射的,它具有7种模式、25种波束,不同入射角,因而具有多种分辨率、不同幅宽和多种信息特征。

适用于全球环境和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监测等。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晨昏)

轨道高度:

796公里

倾角:

98.6o

运行周期:

100.7分钟

重复周期:

24天

每天轨道数:

14

卫星过境的当地时间约为早6点晚6点。

重量:

2750kg

工作模式波束位置入射角(度)标称分辨率(米)标称轴宽(公里)

精细模式(5个波束位置)F1-F537—481050×50

标准模式(7个波束位置)S1-S720—4930100×100

宽模式(3个波束位置)W1-W320—4530150×150

窄幅ScanSAR(2个波束位置)SN120—4030300×300

SN231—4630300×300

宽幅ScanSARSW120—49100500×500

超高入射角模式(6个波束位置)H1-H649—592575×75

超低入射角模式L110—2335170×170

6、美国陆地卫星五号(LANDSAT5)

陆地卫星5号载了主题成像传感器(TM)

卫星参数:

近极近环形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

705公里

倾角:

98.22o

运行周期:

98.9分钟

24小时绕地球:

15圈

穿越赤道时间:

上午10点

扫描带宽度:

185公里

重复周期:

16天卫星绕行:

233圈

波段号波段频谱范围μ分辨率m

B1Blue-Green0.45–0.5230

B2Green0.52-0.6030

B3Red0.63-0.6930

B4NearIR0.76-0.9030

B5SWIR1.55–1.7530

B6LWIR10.40–12.5120

B7SWIR2.08-2.3530

7、美国陆地卫星七号(LANDSAT-7)

陆地卫星7号于1999年4月15日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携带了增强型主题成像传感器(ETM+)

卫星参数:

近极近环形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

705公里

倾角:

98.22o

运行周期:

98.9分钟

24小时绕地球:

15圈

穿越赤道时间:

上午10点

扫描带宽度:

185公里

重复周期:

16天卫星绕行:

233圈

波段号类型波谱范围地面分辨率

1Blue-Green0.450-0.51530m

2Green0.525-0.60530m

3Red0.630-0.6930m

4NearIR0.775-0.9030m

5SWIR1.550-1.7530m

6LWIR10.40-12.560m

7SWIR2.090-2.3530m

8Pan0.520-0.9015m

资源/IKONOS/Landsat5/Landsat7/IRS/

IKONOS

发射日期:

1999年9月24日

空间分辨率全色波段:

1m(观测角26o以内)多光谱波段:

4m(观测角26o以内)

影像光谱频带

全色波段:

0.45-0.90微米多光谱波段:

1.蓝0.45-0.52微米2.绿0.52-0.60微米3.红0.63-0.69微米4.近红外0.76-0.90微米(同Landsat4&5的1-4波段)

多光谱波段

卫星扫描带宽度:

11㎞(垂直方向)扫描面积:

11×11㎞-130×56㎞-37×100㎞-11×100㎞-11×1000㎞镶嵌图:

最大10,000平方公里

水平/垂直精度

未使用GCP:

12米水平精度(圈型误差CE为90%)10米垂直精度(90%LE)使用GCP:

2米水平精度(圈型误差CE为90%)3米垂直精度(90%LE)

轨道参数

高度:

681㎞倾角:

98.1o速度:

7㎞/sec通过赤道的时间:

上午10:

30重访周期:

在北纬40度上方,分辨率为1m时2.9天;分辨率为1.5m时1.6天轨道周期:

98分轨道类型:

太阳同步轨道观测角:

沿着轨道和交叉在轨道的形式之间互换简便重量:

817公斤

8、QuickBird(快鸟)数据

成像方式推扫式成像

传感器全波段多光谱

分辨率0.61米(星下点)2.44米(星下点)

波长450-900nm蓝:

450-520nm

绿:

520-600nm

红:

630-690nm

近红外:

760-900nm

量化值11位

星下点成像沿轨/横轨迹方向(+/-25度)

立体成像沿轨/横轨迹方向

辐照宽度以星下点轨迹为中心,左右各272公里

成像模式单景16.5公里X16.5公里

条带16.5公里X165公里

轨道高度450公里

倾角98度(太阳同步)

重访周期1–6天(70厘米分辨率,取决于纬度高低)

9、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是美国宇航局研制大型空间遥感仪器。

它在36个相互配准的光谱波段、以中等分辨率水平(0.25Km~1Km)、每1~2天观测地球表面一次。

获取陆地和海洋温度、初级生产率、陆地表面覆盖、云、汽溶胶、水汽和火情等目标的图像(图3-5)。

MODIS测量的基本目标可概述如下:

1)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温度和地面火情。

2)海洋彩色,水中沉积物和叶绿素。

3)全球植被测绘和变化探测。

4)云层表征。

5)汽溶胶的浓度和特性。

6)大气温度和湿度的探测,雪的覆盖和表征。

7)海洋流。

空间分辨率:

250m(波段1~2);500m(波段3~7);1000m(波段8~36)各波段用户和技术性能指标:

(波段1~19的单位是nm;波段20~36是μm;分谱辐射率值的单             位为W/m2μmsr)

主要用户波段序号位置和宽度分谱辐射率所需S/N

陆地/云边界12620~670841~87621.824.7128201

陆地/云性质34567459~479545~5651230~12501628~16522105~215535.329.05.47.31.024322874275110

海洋彩色/叶绿素/生物化学8910111213141516405~420438~448483~493526~536546~556662~672673~683743~753862~87744.941.932.127.921.09.58.710.26.28808388027547509101087586516

大气中水汽171819890~920931~941915~96510.03.615.016757250

地面/云温度202122233.660~3.8403.929~3.9893.929~3.9894.020~4.0800.452.380.670.790.05NE△T2.000.070.07

大气汽度24254.433~4.4984.482~4.5490.170.590.250.25

卷云水汽262728291.360~1.3906.535~6.8957.175~7.4758.400~8.7006.001.162.189.58150SNR0.250.250.05

臭氧309.580~9.8803.690.25

地面/云温度313210.780~11.28011.770~12.2709.558.940.050.05

云顶高度3334353613.185~13.48513.485~13.78513.785~14.08514.085~14.3854.523.763.112.080.250.250.250.35

SNR:

信噪比;NE△T:

等效噪声温差

表3-6MODIS标准数据产品

产品代号产品名称产品代号产品名称

I级MOD01MOD02MOD031A级1B级定标辐射率地学位置场雪和冰MOD10MOD33MOD29MOD42雪覆盖有地图座标格的雪覆盖图海冰的最大漫延区有地图座标格的海冰漫及图

大气MOD04MOD05MOD06MOD07MOD08MOD35MOD38陆地MOD09MOD11MOD12MOD13MOD14MOD15MOD17MOD43气溶胶产品(海洋和陆地)近红外可降水云产品(云顶性质,红外云相,光学厚度/粒子尺寸)臭氧大气稳定度指数云和地面分类图可降水(热红外)陆地表面反射比陆地表面温度陆地覆盖植被指数火情叶面指数和部分光合作用辐射净初级生产率/光合作用BRDF/反照率海洋MOD18MOD19MOD20MOD21MOD22MOD23MOD24MOD25MOD26MOD27MOD28MOD31MOD32MOD36MOD37MOD39归一化水蒸发辐射率色素浓度(岸区彩色扫描仪)叶绿素萤光叶绿素色素浓度可用於光合作的辐射海水悬浮固体浓度有机物质浓度球石粒浓度海水衰减系数海洋出产物生产率海面温度浮游植物浓度海洋定标数据吸收系数海洋气溶胶辐射率海水比辐射率(ε)

MODIS是一种按照摇扫扫描成像的辐射计系统。

由穿轨迹扫描反射镜、收集辐射的光具和带有光谱滤光片的线列阵探测器组件等部件构成。

探测器组件共四组分布在四个焦平面处。

MODIS仪器观测地面刈幅2330Km,穿轨迹视场±55o。

仪器光谱范围(0.4~14.4)μm。

提供全球所有表面的、阳光反射和日夜热辐射的较高辐射度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图像分辨率在0.25Km~1Km之间。

36个光谱波段,其位置和带宽的选样,保证对地面或大气成像的最佳条件(参见表3-5)。

此外,在辐射度灵敏度、光谱带宽和几何配准的精密度、和定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技术条件上都达到较高水平,满足观测要求。

MODIS仪器内设置多种定标硬件,供空间操作时使用。

包括:

太阳漫射器、太阳漫射稳定度监视仪、分光辐射度定标组件、板状黑体、和天空视窗。

仪器操作时定期地使用太阳漫射器、黑体和分光辐射度仪等三个定标装置进行定标。

整个仪器重量274Kg,电源功率平均163W,峰值时169W。

数据率平均6.2Mbps,白天10.8Mbps,夜间2.55Mbps。

MODIS仪器操作,在轨日夜连续操作。

正常的获取科学数据,在白天,所有波段均操作运行。

在轨道的夜间时段,只有热红外波段收集数据。

10.ALOS卫星概况

日本地球观测卫星计划主要包括2个系列:

大气和海洋观测系列以及陆地观测系列。

先进对地观测卫星ALOS是JERS-1与ADEOS的后继星,采用了先进的陆地观测技术,能够获取全球高分辨率陆地观测数据,主要应用目标为测绘、区域环境观测、灾害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

ALOS卫星载有三个传感器:

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M),主要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2(A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候陆地观测。

ALOS卫星采用了高速大容量数据处理技术与卫星精确定位和姿态控制技术,表1为ALOS卫星的基本参数。

表1ALOS卫星的基本参数

发射时间

2006年1月24日

运载火箭

H-IIA

卫星质量

约4,000kg

产生电量

约7000W(生命末期)

设计寿命

3-5年

轨道

姿态控制精度

太阳同步轨道

重复周期:

46天

重访时间:

2天

高度:

691.65km

倾角:

98.16°

2.0x10-4°(配合地面控制点)

定位精度

1m

数据速率

240Mbps(通过数据中继卫星)120Mbps(直接下传)

星载数据存储器

固态数据记录仪(90GB)

二、卫星传感器介绍

(1)PRISM传感器

PRISM具有独立的三个观测相机,分别用于星下点、前视和后视观测,沿轨道方向获取立体影像,星下点空间分辨率为2.5m。

其数据主要用于建立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表2为PRISM传感器的基本参数。

表2PRISM基本参数

波段数

1(全色)

波长

0.52-0.77mm

观测镜

3(星下点成像、前视成像、后视成像)

基高比

1.0(在前视成像与后视成像之间)

空间分辨率

2.5m(星下点成像)

幅宽

70km(星下点成像模式)

35km(联合成像模式)

信噪比

>70

MTF

>0.2

探测器数量

28000/波段(70km幅宽)

14000/波段(35km幅宽)

指向角

-1.5度to+1.5度

量化长度

8位

观测模式

模式1

星下点、前视、后视(35km)

模式2

星下点(70km)+后视(35km)

模式3

星下点(70km)

模式4

星下点(35km)+前视(35km)

模式5

星下点(35km)+后视(35km)

模式6

前视(35km)+后视(35km)

模式7

星下点(35km)

模式8

前视(35km)

模式9

后视(35km)

注:

:

PRISM观测区域在北纬82°至南纬82°之间。

(2)AVNIR-2传感器

新型的AVNIR-2传感器比ADEOS卫星所携带的AVNIR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主要用于陆地和沿海地区观测,为区域环境监测提供土地覆盖图和土地利用分类图。

为了灾害监测的需要,AVNIR-2提高了交轨方向指向能力,侧摆指向角度为±44°,能够及时观测受灾地区。

表3为AVNIR-2传感器的基本参数。

表3AVNIR-2基本参数

波段数

4

波长

波段1:

0.42to0.50mm

波段2:

0.52to0.60mm

波段3:

0.61to0.69mm

波段4:

0.76to0.89mm

空间分辨率

10m(星下点)

幅宽

70km(星下点)

信噪比

>200

MTF

波段1-3:

>0.25

波段4:

>0.20

探测器数量

7000/波段

侧摆指向角

-44to+44°

量化长度

8位

注:

AVNIR-2观测区域在北纬88.4度至南纬88.5度之间。

(3)PALSAR传感器

PALSAR是一主动式微波传感器,它不受云层、天气和昼夜影响,可全天候对地观测,比JERS-1卫星所携带的图4SAR传感器性能更优越。

该传感器具有高分辨率、扫描式合成孔径雷达、极化三种观测模式,使之能获取比普通SAR更宽的地面幅宽。

表4为PALSAR传感器的基本参数。

表4PALSAR传感器的基本参数

模式

高分辨率模式

扫描式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试验模式)

中心频率

1270MHz(L波段)

线性调频宽度(ChirpBandwidth)

28MHz

14MHz

14MHz,28MHz

14MHz

极化方式

HHorVV

HH+HVorVV+VH

HHorVV

HH+HV+VH+VV

入射角

8to60°

8to60°

18to43°

8to30°

空间分辨率

7-44m

14-88m

100m

(多视)

24-89m

幅宽

40-70km

40-70km

250-350km

20-65km

量化长度

5位

5位

5位

3或5位

数据传输速率

240Mbps

240Mbps

120Mbps,240Mbps

240Mbps

注:

在侧视角度为41.5度时,PALSAR观测区域在北纬87.8度至南纬75.9度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