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564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精选学习文档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1、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

物体

物体质量

m(kg)

重力

G(N)

比值G/m

(N/kg)

比值G/m的平均值

(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

【解】

(1)天平;弹簧测力计

(2)9.8

(3)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望望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把质量不同的钩码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测量它们受到的重力,他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如图甲所示的坐标中帮他标明适当的标度(要求合理利用这些坐标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作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如图乙结论是:

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探究弹簧的伸长和受到拉力大小的关系

1、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下(见框图)。

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

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

后皮筋的总长度L与

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

长度L。

之差,即△L—L—L。

小明小丽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必需的一种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知道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则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

应对(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

;你是

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

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解】

(1)刻度尺

(2)①4.5cm②1.8cm③13④小明每次增加的拉力大小,都等于钩码的重力是一样的。

而伸长的长度也相等。

所以拉力大小和弹簧的伸长成正比。

2、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1)弹簧测力计

(2)在一定新都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B

3、某同学在研究轻质弹簧的长度随拉力变化的关系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为0.5N,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1)请将观察到的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数据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

弹簧的长度L/cm

(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格内做出弹簧长度L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

(3)此实验中弹簧长度L与拉力F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1)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

0

0.5

1

1.5

2

弹簧的长度L/cm

2.5

3

3.5

4

4.5

(2)见右图

(3)弹簧的长度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

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一次:

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图甲图乙图丙

第二次:

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

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20

4.0

4.0

2

20

4.0

4.0

3

40

8.0

8.0

(1)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第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1)如表所示

(2)甲、乙(3)接触面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写出你的两个猜想

(2)现要求验证其中一个猜想,你要验证其中的哪一个猜想?

现有器材a.一块一端带有小钩的长方体木块、b.一块铁板、c.一块长木板、d.棉布、e.毛巾、f.弹簧测力计,你应从这些器材中选择哪些必要的器材做实验?

(写器材的英文字母代号)

(3)写出验证第(2)问中猜想的主要实验步骤及分析.

【解】

(1)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合理就给分,如: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等。

(2)验证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需器材是a、c、d、e、f

(3)实验步骤及分析:

水平放置、匀速拉动、读出示数改变接触面材料(或改变压力大小或改变放置方法)。

3、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鞋摩擦力的要求不同。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在相同平面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

他们先测出每只不同类型运动鞋的质量,再往质量小的鞋子里均匀摆放砝码,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

接着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匀速拉动不同类型的运动鞋,使它们沿水平桌面滑动,读取各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探究中“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_研究方法。

(2)测量时,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运动鞋,则此时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

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解】

(1)控制变量

(2)相等间接

4、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比较__________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比较___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请你

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

写出你的做法。

甲乙丙

【解】甲乙甲丙

(2)利用甲(乙、丙)图的器材,用弹簧测力计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同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

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磨擦力越  。

猜想:

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                 。

【解】远小作匀速直线运动或永远运动下去

2、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

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

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40

7

15

50

9

22

60

11

31

80

15

49

100

19

73

为了安全行车,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请你对司机朋友提三点建议:

【解】限速、限载、保持车距。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出了“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但压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现有如下器材:

一个玻璃杯、一块硬纸片、一块海绵、弹簧秤和一些水.

(1)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你从给出的器材中选择所需要的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可能出现的现象.

(4)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2)玻璃杯、海绵

(3)①将玻璃杯正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②将玻璃杯倒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会加深

(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或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或

(2)玻璃杯、硬纸片、海绵、水

(3)①将玻璃杯中倒人适量的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②将硬纸片垫放在玻璃杯的下面,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会减小]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

PbPc(小于/等于/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

是:

.

【解】

(1)受力面(海棉和木板表面)的形变程度;

(2)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3)相等;(4)必须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3、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压力的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压面积的关系.实验装置中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小木块压在橡皮泥上.小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不计,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大小可以看成小木块对橡皮泥的压力大小.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

【解】该题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答题:

①保持橡皮泥的受压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观察橡皮泥的形变程度(3分)

②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橡皮泥的受压面积,观察橡皮泥的形变程度(分)

实验步骤略.学生所写实验步骤合理,体现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均可得分.

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

1、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h(mm)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他们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

(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_____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

【解】

(1)增大,密度;

(2)深度,密度,金属盒的方向(或方向);

(3)300,280,金属盒橡皮膜也要产生压强

2、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h(mm)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他们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和_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_。

(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_____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

【解】

(1)增大,密度;

(2)深度,密度,金属盒的方向(或方向);

(3)300,280,金属盒橡皮膜也要产生压强;

3、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

【解】

(1)大于B

(2)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或压强计金属盒(或“软管”)漏气;或U形管与软管连接不好

(3)不可靠的金属盒(或“橡皮膜”)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或没有控制金属盒(或“橡皮膜”)在两种液体(或“在液体”)中的深度(或“深度相同”)

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1、某物理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去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C.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1)完成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

(2)活塞的横截面积S=       .

(3)请根据实验步骤将记录表格的第一行栏目补充完整(不要求填入实验记录数据).

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N

注射器的容积V/m3

活塞的横截面积S/m2

(4)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5)由于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量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小”或“偏大”)

【解】

(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S=V/L

(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m大气压强p/Pa

(4)p=FL/V(5)偏小

2、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写出表达式).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

【解】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全部刻度的长度

(2)注射器内有少量气体

探究浮力的实验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雨同学猜想:

浮力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请你设计并帮助小雨完成该探究实验。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烧杯:

适量的水及盐水;质量相等的实心圆柱体铜块、铁块、木块各一个:

长度适当的细线。

  

(1)你所选择的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  

(2)主要的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3)分析与论证:

【解】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烧杯:

适量的水:

实心圆柱体铁块、长度适当的细线。

   

(2)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拴好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的重力G:

  ②将铁块浸没在水面下1cm处,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求出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1=G-F1(1分)

  ③将铁块浸没在水面下3Cm处,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求出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2=G-F2(1分)

  (3)比较F浮1和F浮2的大小:

  ①如果F浮1=F浮2,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②如果F浮1<F浮2,浮力随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如果F浮1>F浮2,浮力随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2、小华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如图1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后

【解】

(1)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变大不变

3、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F浮=ρ液V排液g,

从而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和液体的有关.

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别的什么因素有关?

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

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1)你选择的器材是:

.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

(3)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解】排开液体的体积密度

(1)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2)实验步骤:

或a.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重G;

②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④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或b.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改变橡皮泥形状,把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③再改变橡皮泥形状,把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3)(答案要与实验步骤对应)

或a.求出橡皮泥各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若各次所受浮力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各次所受浮力不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只说明求出各次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不作比较而得出结论,只得1分;只笼统地说比较浮力,未讨论而直接得出结论,只得1分)

或b.比较橡皮泥各次浸没水中时测力计示数。

若测力计的示数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测力计的示数不等,则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4、小金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做有关浮力的实验,如图17所示.请你将测量时的数据填入表中.

空桶的重力

(N)

物体重力

(N)

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数

(N)

物体受到的浮力

(N)

物体排开的水重

(N)

1.5

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

空桶的重力

(N)

物体重力

(N)

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读数

(N)

物体受到的浮力

(N)

物体排开的水重

(N)

1.5

2

1.5

0.5

0.5

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5、某同学通过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