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3110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docx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成长足迹老师领进门》研讨课教案11

《2.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师领进门》是人教2001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中的一篇‘阅读材料’”。

安排这一篇文章的单元教学目的是:

让学生看看别人对小学生活有着怎样特殊的感情,感受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怀念。

通过让学生学习勾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学生对小学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先生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小时候教他国语的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培养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娓娓动听地朗诵小诗的大意部分;感悟体验田老师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体会作者的感恩情怀,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教育学生要懂得感谢师恩。

课文先简略地写“我”读小学时遇到了田老师,再详细写田老师讲课的精彩,“我”听得入了迷。

最后写田老师为“我”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我”很感激他。

其中教学重点是:

感悟体验田老师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教学难点是: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具备了自己解决生字生词和读懂全文的能力及独立阅读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够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但是,因为我教学的班级不是我平时所任教的班级,所以掌握的学情可能有一定的出入。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能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解决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问题。

(2)能够自己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娓娓动听地朗诵小诗的大意部分。

(2)感悟体验田老师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

(3)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读诗、听故事、理解重点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恩情怀,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2)教育学生要懂得感谢师恩。

【教学重点】

1、感悟体验田老师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

2、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名人,你们认识她吗?

”(出示居里夫人人物像)

2、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3、出示居里夫人感恩老师的名言,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

——居里夫人

4、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齐读课文,介绍作者,揭示课题。

1、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感悟,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2、介绍作者: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

1997年3月12日因病逝世于北京。

3、揭示课题。

“老师领进门”中,老师是谁?

领进的是什么门?

4、过渡:

老师是怎样把刘绍棠领进门的?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这篇课文。

三、体会文章表达的主题。

(一)点点春雨——老师领进门

  1、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

是谁把谁领进了这个门?

(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

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

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2、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

田老师真有本事!

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讲故事)

3、同学们,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怎么样把刘绍棠先生培养成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文中的那首小诗。

(1)、朗读课文中的小诗;

(2)、讲讲自己怎么样理解这首小诗的;

(3)、领会田老师讲述的故事;

(4)、让学生对田老师讲的故事进行评价。

(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富有想象力;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很有情趣;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田老师的故事讲得使听着身临其境……)

4、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

你从哪儿看出来田老师故事讲得使听者身临其境?

  ①出示句子: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

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那你也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体验一下作者当时身临其境的感觉。

出示句子: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我好象看见……又好像听见……还好像……

谁来说说……

5、孩子们,听了田老师讲得故事,谁能告诉老师:

为什么说是田老师把作者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

出示句子:

(1)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让学生说说大概意思)

(2)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让学生说说大概意思)

6、小结: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这上千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开发了我的想象力。

所以说田老师给我开了窍。

田老师的故事多么像春天的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

使文学的种子在我我幼小的的心田上生根、发芽、破土而出而出……  

(二)、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当田老师七十多岁的时候,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荣归故里,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的时候,那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请两位同学即兴再现作者和田老师相遇的情景。

3、评价即兴表演。

重点从“像从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等词语和句子所描写的细节处评价,感受作者那份真挚的感恩之情。

4、用田老师说的话引出谚语——“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

(学生交流后出示)

田老师并没有刻意培养作者,只是一样用心地教,但由于刘绍棠自身的努力与投入,成了一名有名的作家。

6、引出并板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一生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请你加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所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齐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总结全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

1、课内拓展:

(1)引导学生轻轻吟诵散见在刘绍棠作品中赞美老师的佳句——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

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刘绍棠

(2)指名学生读读句子,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课外拓展:

(1)观看影视,激发情感。

同学们,以后,等你长大了,不管你飞得有多高,走得有多远,时间久了,请你对你的启蒙老师说上一句:

老师,你好吗?

请欣赏音乐故事《老师,你好吗?

(2)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同学们,优美的旋律结束了,感人的画面不见了,你是不是还沉浸在那动人的故事中呢?

六年的成长足迹是否在你眼前浮现呢?

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是否还在耳畔轻轻回响呢?

是啊,不久,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步入新的学习环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这个时候的你,一定会对自己的老师依依不舍,也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想对自己的启蒙老师表达!

下面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中最真挚的话语吧!

老师我想对你说……

五、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爸爸的老师》。

2、收集尊师的故事和名言名句。

3、回顾自己小学六年的成长足迹,以“师生情”为主题写一篇有关自己小学学习生活中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故事,并把文章收集在自己的作文集里。

【板书设计】

 

2老师领进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课后反思:

情感是一种熏陶力量。

教师的语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就要做到声情并茂。

满怀深情地说,娓娓动听讲,就能在学生心里产生共鸣。

本节课我采用了声情并茂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情感,把课文内容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要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真实的表达和释放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知道要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真实的表达和释放,教师就要创造条件打开信息源。

信息一般来自两个渠道,一是生活,二是学习。

这两种渠道可以分别引流,最终让他们汇集合流,此时定会碰撞出激情的浪花。

教学课文《老师领进门》时,我先从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句感恩老师的名言入手,再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了“我”和田老师的故事,然后观看了反映浓浓“师生情”的音乐故事,从而慢慢地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去感受师爱。

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六年来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受老师对自己教育和关爱,激发学生想要感谢师恩一吐为快的感情需求。

这说明我已经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两种渠道的情感完成了成功引流,学生的心灵之门渐渐被打开。

他们不但有话可说,而且很多学生说得感人肺腑。

但因为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个学生一吐为快,因此留下了课后写作的作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更高的升华。

课后通过检查作业,我发现好多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文中回忆了六年来师生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读起来让我内心充满了感动,觉得教师这个职业虽然有点辛苦,但有时候心里还是有甜甜的味道。

所以我觉得这节课完成了本课和单元的教学目的,这节课是成功的,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由于录课时借用了别的学校的学生,所以师生配合不太默契,老师对学生的学情掌握的不太清楚。

另外,有些地方老师的语言表达不太到位。

为了以后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