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3160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docx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

第4课时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考考向预测

 

|命题角度一|经济的繁荣

1.以下唐代生产农具的优点包含()

③利于提高耕作效率

①设计精妙、轻便灵巧②适于精耕细作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②③④

④插秧更加方便

2.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有“如玉”

“如冰”称誉的是

A.邢窑的白瓷

B.越窑的青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瓷器

|命题角度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3.不符合主题“唐代的中外交往”的是(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

4.下面绘画作品中唐太宗接见的少数民族是

()

D.①③④

 

 

A.吐蕃

B.靺鞨

C.回纥

D.突厥

5.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的主要原因是

A.国力强盛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宗教领袖

D.为人和善

|命题角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6.下列史实能够体现唐朝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1

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

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

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

材料评价的诗人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2.史学家吕思勉曾写道:

“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13.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

D.长安商业的繁荣

|命题角度五|遣唐使

14.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

|命题角度六|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15.“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6.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1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

2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

3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4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17.下图所示人物“西行”与“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一、选择题

1.唐朝农业上出现的便于灌溉的工具是

A.曲辕犁B.筒车

课时提分训练

()

C.翻车

D.耧车

2.[2019·广东]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

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

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

A.对边疆统治加强

C.经济文化的繁荣

3.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100多种医方、

4种医学论著等。

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

被后人称为“史诗”

A.社会政治状况

C.思想开放程度

4.与唐朝诗人杜甫情况不符合的是

A.他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B.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

C.“三吏”“三别”是诗史名篇

D.他的诗气魄雄浑,人们称他为“诗仙”

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6.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

7.下列哪位书法家的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B.大运河的开通

D.都市生活繁华

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

材料陈述的是

A.诸子百家争鸣

C.中外交流频繁

11.[2019·北京]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副对联(见下图),横批应为()

 

B.

A.海路通达

C.民族和睦

经济繁荣

D.文明互鉴

12.“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13.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

A.《西游记》B.《马可·波罗行纪》

C.《大唐西域记》D.《天工开物》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

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

48000多首。

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

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

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

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中。

(1)唐朝的诗人中,“诗仙”和“诗圣”分别是谁?

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以及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3)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5.曾经辉煌,令人神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甫《忆昔》诗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三

(1)材料一杜甫诗中描述的是哪一盛世状况

(2)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

这位诗人是谁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的事件有什么共同意义

参考答案】

中考考向预测

1.A[解析]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图中所示为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适于精耕细作,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非插秧工具,故选A项。

2.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故选B项。

3.A[解析]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赞普,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是中华民族的内部和亲,故选A项。

4.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含有重要信息图片的解读,本图为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

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故选A项。

5.B6.D

7.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是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故选B项。

8.C[解析]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

等。

唐朝的开元年间可以看到妇女骑马、射箭,故选C项。

9.D10.C

11.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故选C项。

12.B13.D

14.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日本遣唐使来华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故选A项。

15.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深远,故选A项。

16.B17.C课时提分训练

1.B

2.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文成公主的嫁妆包含的类别有宗教、手工业、医药学、农业等这几个方面,丰富的嫁妆折射出唐朝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

所以C项符合题意。

故选C项。

3.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所以图片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手工制作水平,D项符合题意。

故选D项。

4.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李白被称为“诗仙”,故选D项。

5.C6.D

7.B

8.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书法艺术创作成就斐然,书法名家辈出,故选C项。

9.B

10.C[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各国纷纷派人来唐朝贡、留学、经贸、交通等,体现了唐代前期中外交流频繁的盛况。

故选C项。

11.D[解析]“鉴真东渡传佛法”反映的是为弘扬佛法,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

献。

“玄奘西游取真经”反映的是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

因此对联反映的主题是不同国家的文明互鉴。

故选D项。

12.D13.C

14.

(1)李白、杜甫。

特点:

李白,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淳朴厚重,多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2)唐诗:

数量多,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爱好者多,无行业、地域之分;社会风气:

开放,兼容并蓄,充满活力。

(3)社会安定,政策开明。

15.

(1)开元盛世。

(2)诗人:

白居易。

(3)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