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3301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一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友情诗赏析》

写作意图:

友情诗,是建构在离别、怀念、追悼情境下的抒情言志之作。

唐代,达到国家规模的空前统一,从贞观到开元,“遍观百家”、“好语王霸大略”、“喜纵横任侠”成为文人的共同风尚,“济苍生”、“安社稷”、“致君尧舜”建功报国成为文人的政治理想,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使许多文人墨客成为挚友,如李白与杜甫、韩愈与孟郊等。

传统的友情诗在盛唐特有的时代文化中,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蔚为壮观,并涌现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

友情诗显透盛唐人广阔的心灵境界,不论在内容、技巧与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开拓与创新,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这一中华文化史上的瑰宝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论文的前沿观点: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

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歌。

在诗史发展中,唐诗为一代文学之标志,进入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唐代诗坛以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繁荣局面享誉千古。

诗人辈出,巨星丽天;作品浩瀚,内涵丰富;风格多样,形式齐备;技巧成熟,流派纷呈;名篇佳句,传颂不衰。

唐诗以高度成就和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文明史上足堪自豪的瑰宝。

中国现代杰出诗人闻一多先生曾说:

“一般人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诗

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诗。

”而当你置身于唐代诗歌的海洋时,你就更知道了什么叫做陶然忘返。

这是一个美仑美奂的世界,这是一个心声奏鸣的神殿。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东方缪斯们翩翩起舞;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远古吹来的醉人熏风……

友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以描写友情为主要内容的唐代友情诗,可能不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但它却充分展示出人性的美好,人世间情谊的可贵。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

“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宋.顾乐:

“唐人多送别妙作。

”(《万首唐人绝句选》)这些描写友情的诗中有真情,即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叮咛,身处异地时绵绵的思念,还有永远失去友人之后的酸楚。

这些言愁悲别,慰人慰己的友情诗,结合友情给人带来的感情波澜和心灵震荡,以其淳朴的真情美而打动人心。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引用分析等方法。

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本论文的观点创新和介绍:

本论文拟从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根据诗的思想内容,唐代友情诗大体上可分为送别、怀远、追悼三类。

诗人们在抒发心中这些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

文献综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民族。

崇尚友道、珍惜友情,是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之一。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圣人孔子,在其经典著作《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第一条便这样说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把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看做是人生十分快乐的事,这集中体现了对友道的高度重视。

中国古代诗歌史中的友情之作,从《诗经》的比兴托物,汉魏时的率真直抒到六朝的绘景写心。

逐渐趋于成熟完美,到唐五代时达到了物我浑融,形神兼胜的境界。

唐人友情诗意象的高度情思化包括三种情形:

即情中景、景中情和情景的“妙合无垠”。

这就使得友情诗的情感含量大大增加,艺术感染力明显增强,具有了超时空的审美价值。

唐人送别诗色彩缤纷,情深意长,成绩显著,意象使用的个性化是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诗人,受理想愿望、个性气质、情感类型、审美趣味等主体品质因素的影响,其诗歌在取向方面不尽相同。

观照唐人友情诗中诗人取象与意象营造方面的特征,对于探寻诗人熔铸在意象中的深层意识,挖掘诗歌作品的文化内蕴,评价诗歌的美学风格,均不无裨益。

写作计划:

1、2007年9月2日至9月12日查阅有关文献,收集资料2、2007年9月13日至9月15日拟订论文题目3、2007年9月16日至9月26日撰写论文写作提纲4、2007年9月27日至10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5、2007年11月1日至11月18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6、2007年11月19日至12月30日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格式以及答辩

前准备

7、毕业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唐诗三百首》[清]孙洙编选山西古籍出版社

《唐诗十三论》吴湘洲著学苑出版社

《唐诗审美十论》刘洁著民族出版社

《唐代送别诗一向营造的个性化》李英著北方论丛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二》

《试论唐代送别诗》《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唐代送别诗刍议》《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蔡静波《中华活页文选》中华书局

刘建华

第二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简析张爱玲小说人物悲剧

一、选题的意义

张爱玲(原名张煐),现代作家,1921年生于上海,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中篇小说《小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楼梦魇》等。

张爱玲的创作中的浓厚的悲剧意识是在充满失落的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它折射出作者复杂的心灵,体现出作者对人性、对历史、对现实的悲观。

那是作者独特的悲情的艺术审美感,那不是淡淡的哀愁,也不是美丽的忧伤,而是令人彻骨的冰凉的悲观。

二、立题依据

历来评论张爱玲作品的文章很多,特别是她的几部代表作《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好评如潮,也有不少学者或对作品中的一些人物结合作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或结合张爱玲传奇的身世和生活经历,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古典情结与现代情怀进行论述;或对张爱玲作品中伸手可触的荒凉感进行论述。

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悲剧人物。

张爱玲对人生怀有深深的绝望。

她写人性,绝少滑入揭发“国民性”的轨道,她有讽刺,但每与社会批判无关。

她可以兴致勃勃地描绘都市里的生活,可分明又浸润着难以明言的悲哀。

张爱玲作品中的悲剧性更值得我们系统而全面地分析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内容:

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悲剧意识。

方法:

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演绎法。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结合张爱玲的作品,分析其人物的悲剧色彩,宜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人性欲望的膨胀和破灭所导致的悲剧。

(二)、病态的性格与意识所导致的悲剧。

(三)、无奈的环境与失败的人生所导致的悲剧。

五、预期的目标

(一)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张爱玲的女性文学。

(二)充分认识个人化的写作使她的作品具有的独特性。

(三)使我们的文学修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自给插图小说经典》,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4月。

2、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7月。

3、王晓明《张爱玲的幸运》,见《王晓明随笔集》,1995年9月。

4、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第三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花开三生,情深缘浅

--浅析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写作艺术

学生姓名:

李南兰

学院:

中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蒋晓城

2014年2月26日

课题名称:

花开三生,情深缘浅--浅析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写作艺术

flowersofthreelives,deeplovebutegoodluckisshallow--Researchoftheartofwriting《thetenmilepeachblossomofthreelife》

(1)本选题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越来越开放,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国内自20世纪末,兴起一种文学新形势--网络文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众多网络小说平台不断发展扩大,网络小说的门槛越来越低,玄幻、武侠、仙侠、言情、都市、历史、穿越等小说类型在网络小说中不断创造数量极为庞大的文学文本,甚至有一部分成为新的文学经典。

纵观当今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而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还缺少系统而全面的论著,网络上也仅有文学爱好者进行简单对网络小说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网络文学在数十年的光景中逐渐呈新型之势,发展成为巨大的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网络文学覆盖的读者已达2.74亿人、注册写手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

并且男频和女频不相上下,男频诸如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等,女频诸如红袖添香、锦江中文网等。

本人所研究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然在言情小说中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也称不上巨著。

然而它独有的写作艺术与文学模式,开创了仙侠言情体裁的一个新境界,为众多女性读者为之痴迷,并称之为“仙侠言情之红楼”,在心中的地位没有其他书可以比拟。

因而选此为题。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

自网络文学兴起以来,虽然大部分读者都为之喜爱,进行书评或者在贴吧论坛抒发意见看法,但是鲜少有人对新兴的网络小说文本进行具体的解读分析论述。

因为这些小说没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没有诸多作家学者的关注与认可,甚至在茫茫网络文学中一逝而过,但不能否认在数年之后,网络文学也能历经沉淀,出现耀眼的珍珠。

因而算是较新的论文选题。

重点:

本选题重在研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语言写作艺术特色,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题目意义和在文中的体现,以及小说写作模式与叙述方式的独特性三个方面。

难点:

怎样在没有任何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依据文学语言分析模式与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而有意义的研究。

创新点:

能够脱离传统论文对于文学著作的研究仅限于经典传统或者大众认可的文学文本,关注网络文学,关注新型小说构成。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引言(研究背景及原因)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文学意义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写作艺术研究

2.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语言艺术特色

2.1.1以诙谐写悲凉

2.1.2以无情衬有情

2.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结构艺术特色

2.2.1错杂但合理的倒叙

2.2.2繁复但合情的插叙

2.2.3三生三世的布局结构

2.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物塑造特色

2.3.1有情却无情的白浅

2.3.2无情却有情的夜华

2.3.3形象生动的其他角色

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亮点与瑕疵

3.1创新点与亮点

3.2瑕疵与局限

4.总结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写作艺术剖析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射出的内涵及意义

(5)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课题研究步骤:

(a)查阅并研读相关资料及参考文献;

(b)撰写开题报告及上交审核;

(c)撰写本课题论文;

(d)修改提交审核。

2、课题研究方法措施:

(1)资料收集方法

除了图书外,数据资料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为上网查寻、借阅图书、查阅报刊杂志等。

(2)资料研究方法

结合图书馆图书与数字资源,搜集相关文章,然后进行筛选整理,归纳整和,总结已有的研究动态,分析得出结论和启示。

3、研究工作进度

第一阶段(2013.12——2014.2)

查阅并研读相关文献;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熟练把握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4.2——2014.4)

研究资料、拟定论文写作结构;撰写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2014.4——2011.5)

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做论文修改,定稿。

(6)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7)教研室意见:

签名:

第四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议《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作者:

学校:

年级:

指导教师:

论《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内容摘要:

《范进中举》通过强烈的对比、夸张、白描、细节描写等,突出了作者吴敬梓独具匠心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

范进、中举、讽刺艺术、“慼而能谐,婉而能讽”。

中国很少真正的讽刺小说。

如果说,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创,在老舍、张天翼、沙汀手中得到发展并初步成熟,到了钱钟书《围城》一书里日臻完善。

那么,请将讽刺小说的历史再往前推,你会发现《儒林外史》当数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

作者吴敬梓本人曾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苦。

因此,在《儒林外史》中,他运用犀利的笔法,通过对人物外形的勾勒、对比、细节描写等,运用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无情的抨击了明清时期僵化、腐朽的科举制度。

《范进中举》节选《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

本故事在结构上自成首尾,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

但在思想和艺术特色上却充分体现了《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

《范进中举》既是喜剧,也是悲剧,鲁迅先生曾精辟地概括道:

“慼而能谐,婉而多讽。

”也就是寓庄于谐,寓悲愤于嬉笑怒骂中。

那么,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进行讽刺,才形成了如此显著的讽刺艺术特色呢?

首先:

运用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讽刺效果。

故事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展开。

在作品中,作者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褒贬爱憎的话,它让讽刺对象的形象、行为、内心因范进中举而产生自我矛盾,丑态百出,从而淋漓尽致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人们的病态心理。

对比度最鲜明、最强烈、最精彩的要算范进的岳父胡屠户了。

范进中秀才时,胡屠户“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去贺喜,进门却开口就骂范进是“现世宝”,最后将“贺礼”吃光喝光后“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当范进去找他借盘绕参加乡试时,却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范进被他骂得“摸门不着”。

此时的胡屠户是何等的高傲、自私冷酷、粗野霸道。

然而当范进中举后,他马上又带着不同的贺礼上门去了,连连夸赞女婿是“天上的文曲星”,甚至范进喜极而疯需要他用巴掌将其打醒时,他忙说“天上的星宿打不得。

”最后迫于无奈,连喝了两碗酒壮胆之后才“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

范进回家途中,他一路上低着头为范进扯了几十回皱了的衣后襟,当他得了范进的赏银时,是如此的虚伪,如此的贪婪。

此时,一个活脱脱的市侩小人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他是如此的前倨后恭,嫌贪爱富,一付奴颜媚骨与之前高傲的胡屠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讽刺效果,让我们看到了在那腐朽的科举制度背景下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还有那拥有“万贯家私”的张静斋,在范进中举前从未曾听说过此人,然而在范进中举后,这位“大人物”却主动登门“攀谈”来了,又送银子,又送房,一下子从“一向有失亲近”变成“年谊世好”“至亲骨肉”了。

这时范进的门前从以前的门庭冷清到如今的门庭若市,这是何等大的对比。

还有那些与范进同处于社会底层的左邻右舍们,在那个病态社会的熏染下,心灵变得冷酷而扭曲。

范进中举前,邻居无人借他一文钱,甚至于他与老母亲饿了两三天,也没有一个邻居送来一口救命粮。

这是一群将自己深深隐藏起来的,冷漠的邻居。

可是当范进中举之后,这群邻居却蜂拥而至,他们前来贺喜,看热闹,甚至于慷慨地从家里拿出鸡蛋酒米、鸡款待报子。

范进发疯后,众人齐想办法齐动手一起救治“老爷”的疯病。

就连范进发疯时跑丢的那只鞋,也有人特意去寻来“替他穿上”。

众邻居极尽谄媚讨好之能势,丑态百出。

就算范进本人在中举前后的区别都是如此的强烈。

中举前,范进生活落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受尽世人的白眼和嘲讽,尤其是其岳父胡屠户对他更是开口便骂,肆意羞辱。

而面对“岳父”的责骂和羞辱,他已习惯于逆来顺爱,低眉顺眼的认为“岳父见教的是”。

长期的科考失败让范进长期备受“希望”和“失望”的折磨,在这种折磨的交织下他“卑怯屈辱”的性格形成是必然的。

终有一天他“中了”,却也“疯了”,这极度欢乐的一瞬转眼被逆转,让人在觉得可笑的同时不禁悲从中来,这样的对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范进几十年赴考的辛酸悲苦。

正当我们同情他时,事情又出现了转机——他醒了。

醒来后的范进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

所以,对平日惧怕的胡屠户也不怕了,称呼也由之前的“岳父”改为“老爹”了。

作者通过中举前后境遇和心态的强烈对比,把范进醉心功名、灵魂卑劣的腐儒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了,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作者就是通过这几组强烈的对比,十分真实地表现了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向往富贵的普遍倾向。

正是在这种恶浊的社会空气的引诱下,在由科举考试制度造成的社会环境中,范进才会那样舍生忘死、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举业的成功。

这种从人物关系和社会环境着眼去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表现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现实主义特色。

其次,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讽刺效果。

作者写人叙事,不是精雕细刻,而是掀取了最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细节进行夸张,从而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

比如: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就是一例。

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

”“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作者却将范进发疯时的动作进行了细致而夸张的描写,通过“一拍、一笑、一跌”几个动作,将范进每一次赴试都充满希望和幻想,可每一次都失望而归,以至于当他真的中举时他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刺激时的心理刻画深入木三分。

发疯的描写是夸张的,可是范进的发疯又有其社会原因和心理依据,因而又是“真实存在”的。

再次,白描手法也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作者对讽刺对象从不直接评说,而是以客观的态度,描摹人物言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写来似乎非常冷静客观,但爱憎情感却十分鲜明,这是本篇讽刺艺术的突出之处。

如张静斋拜会新贵范老爷的场面,就很有特色。

张静斋与范进根本没有什么瓜葛,连他自己也承认“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可是一听到范进中举,不用分说,就急不可耐地前来恭贺,开口“亲切的世兄弟”,闭口“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与范进称兄道弟,送了银子又送房子。

作者对他无一贬词,完全是客观的描摹。

然而张静斋那种虚伪面貌掩盖下的结交新贵,攀附权贵的居心,已经跃然纸上,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了。

最后,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也极具讽刺性。

文中多次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增强文章讽刺效果。

其中,最精辟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

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通过这一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胡屠户贪婪而又虚伪的内心活动昭然若揭,他见财心喜,所以“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可他又不得不假意推让,推让的同时他又怕弄假成真,生怕到手的银子飞了,所以他的手慢吞吞的“舒过来”,却仍紧攥着拳头,刻画了他口是心非的嘴脸,一听范进是真心相送时,他就不再“客气”,“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此时,他的动作做得那么快,跟“舒过来”时的不爽快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攥”、“舒”、“缩”、“揣”四个字便将他那贪图钱财的小人相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细节的真实生动,语言的简洁准确,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小说讽刺艺术的魅力。

纵观《范进中举》一文,吴敬梓正是借助对比、夸张、白描及细节描写等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来体现出它独特的讽刺艺术。

在讽刺艺术的刻画下,作者不仅写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深入到被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因而《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就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小说行文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而字里行间却时时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哀痛。

正应了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儒林外史》“慼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儒林外史》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顾鸣塘)

《漫说儒林外史》(张国风)

第五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

吴婉冬

【内容摘要】关羽一代英雄人物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他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让人非常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更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艺术形象:

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却又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悲剧命运:

关羽的悲剧形象,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他高傲自负,并且缺乏战略眼光,所以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乃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关羽艺术形象悲剧命运

我国四大名著其一的《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

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常言说三个诸葛亮顶一个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

书中描写为:

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

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关羽文武双全:

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一代英雄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给人们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

应该说,所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名作家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1

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他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

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让人深深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叹息。

人物艺术形象的分析

(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共知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

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

所以有孔子云: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

(《论语•阳货》)就是说君子有勇不可无义,只一味的匹夫之勇难称得上真正的君子。

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他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现在将这些故事归纳为三点来分析关羽的勇武。

行家认为:

胆乃技击之主帅。

在技击中强调要有“必胜之心”。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可以看出关羽过人的胆量。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武艺超群,勇不可当。

你看他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风四将,令十八路诸候“众皆失色”。

而当时的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很多人不了解他、看不起他。

但他不惧外强内疑,毅然提刀出帐,飞身上马迎战华雄。

关羽面对如此强敌,却有“必胜之心”。

曹操在他临行前“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羽说:

“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于是便有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千古美谈。

现在想看“某去便来”说得多么轻松!

试想,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视敌如草芥的胆量,怎么能如此洒脱?

在白马,曹操指着河北大将颜良在山下排的“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的阵势对关公说:

“河北人马,如此雄壮!

”关公却说:

“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真是豪气冲天。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

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表现。

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

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二)刚毅果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