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33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6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 进出口商品归类文档格式.docx

第五步:

仍然有几个品目可归而不能确定时,则运用归类总规则来确定品目。

确定子目(八位数)

品目确定之后就是子目的确定。

注意同一数级的子目才能进行比较。

※要先判断它的一级子目。

再到二级子目,依次类推。

在商品名称前面都有一个横杠,

“—”表示1级子目

“——”表示2级子目,

“———”表示3级子目,

“————”表示4级子目。

例1:

重量为1000克的活火鸡,供食用

答案:

0105.9994

例2、活鸭(供食用,重180克)

0105.1990

例3、活鲤鱼(供食用)

0301.9390(注意第一章的章注)

例4、冻扇贝(供食用)

0307.2900

例5:

塑料制的儿童智力玩具

9503.0060

※注意同一数级的子目才能进行比较。

2006年考题:

吊秤,最大称重为1000公斤

很多考生直接按“吊秤”的列名归入子目8423.8930。

其错误的根源在于看到“吊秤”的列名就迫不及待地“跳级”归类,而没有按照“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这一规则,先确定一级子目,再二级子目,然后三级子目,最后四级子目的步骤进行。

如果按照正确的步骤,先确定一级子目,由于该吊秤是其他衡器,所以确定其一级子目为“其他衡器”,然后确定其二级子目,根据题目的条件,最大称重为1000公斤,因此二级子目可以确定为“最大称重超过30千克,但不超过5000千克”,再确定其三级子目,三级子目有两个,一个是地中衡,题目给出来的是吊秤,所以应归入第二个三级子目8423.8290。

2007年考题:

快速吸水浴巾,由一种新型超细化学纤维(100%涤纶)织成的毛巾布制成

很多人在确定子目时,容易直接按“浴巾”的列名归入子目6302.6010,其错误的根源在于看到“浴巾”的列名就迫不及待地“跳级”归类,而没有按照“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这一规则,按照正确的步骤,先确定一级子目,由于该浴巾是用化学纤维制的,所以一级子目应该是其他,答案为6302.9300。

而6302.6010浴巾的一级子目是棉制的,不符合条件,所以在归类时,子目的确定不能跳级进行。

2008年考题:

一款家庭两用沙发(晚上放开可当床睡觉),由木框架、弹簧加上软垫和化纤布面制成

该到题子目容易误归9401.6190。

木框架制的,然后按照布面制的归入9401.6190,但是题目中还有一个条件“晚上放开可当床睡觉”,因此确定其一级子目为“能作床用的两用椅,但庭园坐具或野营设备除外”,归入9401.4090。

2009年考题:

针织印花棉制床单

很多考生直接按“床单”的列名归入子目6302.2110。

其错误的根源在于看到“床单”的列名就迫不及待地“跳级”归类,而没有按照“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这一规则,先确定一级子目,再二级子目,然后三级子目,最后四级子目的步骤进行。

如果按照正确的步骤,先确定一级子目,由于该题目给出来的是针织的床单,所以确定其一级子目为“针织或钩编的床上用织物制品”,然后往下查,没有二级子目,直接细分到三级子目,根据题目的条件,“棉制”,归入6302.1010。

第一节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1、海关合作理事会1983年通过《协调制度公约》及其附件《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或HS。

2、《协调制度》分为21类97章。

3、从类来看,基本上按社会生产的分工分类。

从章来看,基本按照商品的自然属性或功能、用途来划分。

从品目的排列看,一般是原材料先于成品,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先于加工程度高的产品。

列名具体的品种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种。

第二节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

1、我国在《协调制度》的基础上增设本国子目(三级和四级子目),分别编制出《进出口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

2、《进出口税则》中商品的号列称为税号,每项税号后列出了该商品的税率。

3、《统计商品目录》中为了统计需要,列出该商品的计量单位,并增加了第22类,22类分为第98章、99章。

4、《协调制度》中的编码只有6位数,而我国进出口税则中的编码为8位数,其中第7、8位就是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加入的“本国子目”。

第三节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

一、归类的依据

1、《进出口税则》

2、《商品及品目注释》

3、《本国子目注释》

4、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

5、海关总署发布的商品归类决定

二、归类的申报要求

1、海关总署制定了《规范申报目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2、《规范申报目录》按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品目顺序编写的,并根据需要在品目级和子目级列出了申报要素。

在报关时按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对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三、归类的修改

海关审核认为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名称编码不正确的,按有关规则和规定予以重新确定,并根据《报关单修改和撤销管理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通知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报关单进行修改、删除。

四、预归类

在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货物的经营单位,可以在货物实际进出口的45日前,向直属海关申请就其拟进口的货物进行商品归类。

(一)预归类申请

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商品预归类申请表”向直属海关提出申请。

(二)预归类受理和预归类决定

1、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应当在接受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制发“预归类决定书”。

2、没有明确规定的,应当在接受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按照规定申请行政裁定。

(三)“预归类决定书”的使用

申请人在进出口预归类决定书所述商品时,应当主动向主管海关提交预归类决定书。

五、商品归类决定(2010年新增)

海关总署可以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对进出口货物作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商品归类决定。

进出口相同货物,应该适用相同的商品归类决定。

第四节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

(原文):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解释规则一:

规则一有三层含义:

1、指出“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例如说,第一类,活动物;

动物产品,按标题,它应该包括,所有的活动物和动物产品,但第一类中,根据章注,就可以知道,流动马戏团、动物园或其他类似巡回展出用的活动物,不包括在第一类里面。

所以说“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2、“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在第一章章注中有规定,本章不包括品目95.08的动物,不包括品目30.02的培养微生物及其他产品。

那么95.08的动物、30.02的培养微生物,就不能归入本章。

所以说,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3、“如项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在对商品进行归类的时候,税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是最重要的。

如果按税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还无法确定归类的,才能够按规则二、规则三、规则四、五、六来归类。

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它们的优先顺序为:

品目条文—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规则

历年考题(单选题)

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包括:

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

它们的优先顺序是:

A.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则

B.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

C.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归类总则

D.章注—子目注释—类注—归类总则

A

规则二

(一)品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

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在进口或出口时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成的物品。

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

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解释规则二

(一)

规则二

(一)规定税目条文不仅仅限于税目条文本身,还应扩大到:

1、不完整品(缺少非关键部分,不完整)

例如:

缺少门、未安座位等的汽车仍然按汽车归类。

缺少电池的便携式计算机按便携式计算机归类。

2、未制成品(尚未完全制成,需进一步加工才成为制成品)

做手套用已剪成手套形状的针织棉布 

需经进一步完善方可作为零件使用的齿轮的毛坯

3、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已拆散)

实际业务中庞大的或易碎的货物:

例如多功位组合机床、桥架、灯具、照明设备等通常都是未组装或拆散开的,通过简单组装即可装配起来。

※只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就应按制成品归类。

历年考题(单选题):

1、对商品进行归类时,品目条文所列的商品,应包括该项商品的非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进口或出口时,这些非完成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 

)。

A.基本功能 

B.相同用途

C.基本特征 

D.核心组成部件

※规则二

(一)不适用于第一类到第六类的商品。

※而且是只有在规则一无法解决的时候,才能够运用规则二。

★解释规则二

(二)

规则二

(二),是关于混合及组合材料或物质,以及由两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的归类。

规定税目所列材料或物质,还应该扩大到该材料或物质中可以加入其他材料或物质;

但是条件是加入材料或物质并不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或其所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

例1:

天然软木制成,外层包纱布的热水瓶塞子。

热水瓶塞子虽然包了纱布,但是并没有改变这个瓶塞是软木的基本特征,因此还是归入4503.1000的品目。

规则二第二款还有一个含义即:

如果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或者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税目的,应按规则三归类。

规则三

当货品按规则二

(二)或由于其他原因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时,应按以下规则归类:

(一)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目。

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述的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

(二)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

(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

(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

(一)或

(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税目。

★解释规则三

(简称“具体列名”原则)。

列出品名的比列出类名更为具体。

(“基本特征”原则)

例:

“碗装的方便面,由面饼、调味包、塑料小叉构成”,在这个商品中,就属于混合物,由于面饼构成了这个商品的基本特征,所以应该按面归类。

一套成套的理发工具,由一个电动理发推子、一把木梳、一把剪刀、一把刷子组成,装于一只塑料盒中 

查阅类、章注释,并无提到这类商品的具体列名,因此根据规则三

(二),在这个商品中最具有主要特征的货品是电动理发推子和剪子,所以应该归入8510.2000。

成套的理发工具,由一个手动的理发推剪、一把木梳、一把剪刀、一把刷子组成,装于一只塑料盒中(2004年)

查阅类、章注释,并无提到这类商品的具体列名,因此根据规则三

(二),在这个商品中最具有主要特征的货品是手动理发推子和剪子,所以应该归入8214.9000。

(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

(一)

(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税目。

(“从后归类”原则)

“由200克巧克力糖果和200克的奶糖混和而成的一袋400克的糖果”,由于其中奶糖和和巧克力糖果的含量相等,“基本特征”无法确定,因此应从后归类,奶糖是归入1704,巧克力糖果是归入1806,那么就归入后一个税目1806。

★在运用规则三时同学们要注意地方:

1、只有规则一和规则二都不能用的时候才用规则三。

“豆油70%、花生油20%、橄榄油10%的混合食用油”在这里同学们不能因为他是混合物,而且豆油的含量最大,构成基本特征,从而运用规则三

(二)款将其按豆油归类15.07。

这是错误的,根据规则一,归类的法律依据是税目条文,因此根据15.17的商品名称包括“各种动、植物油混合而成的食用油”,而在本道题,题目说的是混合食用油,因此先适用规则一,归入品目15.17的品目。

2、在运用规则三时,必须按其中

(一)

(二)(三)款的顺序逐条运用。

历年考题(判断题):

当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税目时,应按“从后归类”的原则归类。

3、规则三

(二)中的零售成套货品,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1)归入不同品目号的货品组成

(2)用途上相互补充、配合使用

(3)零售包装

历年考题(多选题):

下列货品属于HS归类总规则中所规定的“零售的成套货品”的是:

A.一个礼盒,内有咖啡一瓶、咖啡伴侣一瓶、塑料杯子两只

B.一个礼盒,内有一瓶白兰地酒、一只打火机

C.一个礼盒,内有一包巧克力、一个塑料玩具

D.一碗方便面,内有一块面饼、两包调味品、一把塑料小叉

AD。

解释:

BC不符合:

用途上相互补充、配合使用。

不能按成套货品来归类,分开归类。

规则四

根据上述规则无法归类的货品,应归入与其最相类似的货品的品目。

(最相类似原则)

在进行商品税则归类时,对看起来可归入两个及两个以上税号的商品,在税目条文和注释均无规定时,其归类次序为:

A.基本特征、最相类似、具体列名、从后归类

B.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最相类似

C.最相类似、具体列名、从后归类、基本特征

D.具体列名、最相类似、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B

规则五

除上述规则外,本规则适用于下列货品的归类:

(一)制成特殊形状仅适用于盛装某个或某套物品并适合长期使用的照相机套、乐器盒、枪套仪器、绘图仪器盒、项链盒及类似容器,如果与所装物品同时进口或出口,并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的,应与所装物品一样归类。

但本款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

(二)除规则五

(一)规定的以外,与所装货品同时进口或出口的包装中包装容器,如果通常是用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货品一并归类。

但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不受本款限制。

★解释规则五

(一)

规则五,解决的是某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在什么情况下单独归类,在什么情况下与所装的物品一并归类的问题。

※符合5个方面的条件则与所装物品一并归类

1、特殊形状专用(照相机套、乐器盒)

2、适合长期使用

3、与所装物品一同进口或出口(例如说装香水的瓶子)

4、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

5、本身不构成货物的基本特征,包装物属于从属物品。

“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

银制的茶叶罐装入茶叶,这个茶叶罐相对于茶叶来说比较贵重,那么就构成了这个货品的基本特征,因此应按照银制品归类如7114.1100,而不是按茶叶来归类。

★解释规则五

(二)

除规则五

(一)规定的以外,与所装货品同时进口或出口的包装中包装容器,如果通常是用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货品一并归类。

※规则五

(二)说明的是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以单独归类,不需要于其所装的物品一并归类。

例如说装液化气用的煤气罐,煤气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所以归类的时候应该要与液化煤气分开。

历年考题(多选题)

下列货品进出口时,包装物与所装物品应分别归类的是:

A.40升专用钢瓶装液化氮气 

B.25公斤桶(塑料桶)装涂料 

C.纸箱包装的彩色电视机 

D.分别进口的照相机和照相机套

A、D

规则六

货品在某一品目项下各子目的法定归类,应按子目条文或有关的子目注释以及以上各条规则来确定,但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

除本目录另有规定的以外,有关的类注、章注也适用与本规则。

★解释规则六

规则六,主要是解决,如何确定商品的子目的归类原则。

先确定一级子目,再确定二级子目、然后三级子目、最后四级子目的顺序进行。

确定子目时,应遵循“同级比较”的原则。

一级子目与一级子目比较,确定一级子目后,再将二级子目与二级子目比较,确定二级子目,依此类推。

历年考题(2008年判断题):

进出口商品在品目项下各子目的归类应当按照品目条文和类注、章注确定。

解析:

根据规则六的规定,商品在品目项下的各子目的归类应当按照子目条文和子目注释确定。

历年考题(2009年判断题):

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时,如果该商品在品目条文上有具体列名可以直接查到,则无须运用总规则。

第一类 

活动物、动物产品

一、概述

 

(一)本类商品范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活动物(第1章、第3章)

2、食用动物产品,未经过加工或仅经过有限的简单加工(第2章、第4章);

3、非食用动物产品,未经过加工或仅经过有限的简单加工(第5章)

(二)不能够归入本类产品,而归入其他类的动物产品主要有三种情况:

1、第一个:

通常作为某些行业原材料使用的动物产品;

2、第二个:

作为培养微生物使用的活生物;

3、第三个:

巡回展出用的活动物;

(三)归入本类与归入其他类的食用动物产品的区分:

对于动物产品的归类,关键是根据加工程度判断归入本类还是归入后面其他类(如第四类)。

1、超过了本类加工程度或者加入的物质超过允许范围的食用动物产品,将归入第四类。

2、其中最容易与本类的食用动物产品发生归类混淆的是第四类第16章的商品。

二、归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 

第1章活动物

注意:

(1)鲸、海豚,海豹、海狮、海象等水生哺乳动物,以及可在水中生活的龟、鳖、水蛭、蛙、鳄鱼等动物应归入第1章而不归入第3章。

(2)在运输途中死亡的动物,如果适合供人食用的归入品目02.01至02.05、02.07或02.08,其余的归入05.11。

第一章历年考题

1、供食用的活珍珠鸡(重量大于2千克)(02年考题)

0105.9993 

2、第2章 

肉及食用杂碎

(1)本章主要包括第一章所列可供人食用的动物的肉及食用杂碎,以及未炼制、不论是否供人食用的不带瘦肉的肥猪肉、猪脂肪及家禽脂肪。

比较4个品目:

02.09、15.01、15.02、15.03。

(2)除了猪脂肪及家禽脂肪以外,别的脂肪,例如说牛的脂肪应该归入到第3类里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 

(3)一般来讲,归入本章的动物产品,其加工程度仅限于鲜、冷、冻、熏、盐腌、盐渍、干制。

(4)如果超出此范围,例如经蒸、煮、煎、烧、炸、烤等烹饪方法加工的,就不能归入本章。

第二章历年考题

1、鲜整头乳猪肉(重量不足10千克)

0203.1110 

(2000年考题)

2、冻整鸡

0207.1200 

(98年考题)

3、装入肠衣的熏腌牛肉(未经绞碎、未经调味、供食用)

0210.2000 

(01年考题)

4、干的猪蹄筋,500克/袋

0210.99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