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3371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doc

带传动

一选择题

(1)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C。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D.带的材料不遵守胡克定律

(2)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C。

A.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

B.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

C.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3)普通V带轮的槽楔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B。

A.增大B.减小C.不变

(4)V带轮槽楔角与V带楔角间的关系是C。

A.B.C.

(5)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C。

A.增大传动比B.加大传动中心距C.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

(6)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松边拉力为,则其传递的有效圆周力为D。

A.B.C.D.

(7)要求单根V带所传递的功率不超过该单根V带允许传递的功率,这样,带传动就不会产生C失效。

A.弹性滑动B.疲劳断裂C.打滑和疲劳断裂

D.打滑E.弹性滑动和疲劳断裂

(8)在普通V带传动中,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则,其速度损失常用滑动率表示,值随所传递的载荷的增加而A。

A.增大B.减小C.不变

(9)设计V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过小(<120°)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A。

A.增大中心距B.减小中心距C.减小带轮直径

(10)V带轮轮槽与带的三种安装情况如图8-1所示,其中 A  种情况是正确的。

图8-1

(11)V带的楔角等于A。

A.40B.35C.30D.20

(12)V带带轮的轮槽角D40。

A.大于B.等于C.小于D.小于或等于

(13)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D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

(14)V带的参数中,D尚未标准化。

A.截面尺寸B.长度

C.楔角D.带厚度与小带轮直径的比值

(15)在各种带传动中,B应用最广泛。

A.平带传动B.V带(三角带)传动

C.多楔带传动D.圆带传动

(16)当带的线速度时,一般采用  A  来制造带轮。

A.铸铁B.优质铸铁

C.铸钢D.铝合金

(17)为使V带(三角带)传动中各根带受载均匀些,带的根数一般不宜超过C根。

A.4B.6C.10D.15

(18)带传动中,两带轮与带的摩擦系数相同,直径不等,如有打滑则先发生B轮上。

A.大B.小C.两带D.不一定哪个

(19)采用张紧轮调节带传动中带的张紧力时,张紧轮应安装在D。

A.紧边外侧,靠近小带轮处B.紧边内侧,靠近小带轮处

C.松边外侧,靠近大带轮处D.松边内侧,靠近大带轮处

C.轮的转速D.链条的速度、载荷性质

(20)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C。

A.带的寿命短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带在工作时会产生颤动D.小带轮包角减小而易产生打滑

(21)V带传动,最后算出的实际中心距与初定的中心距不一致,这是由于D。

A.传动安装时有误差B.带轮加工有尺寸误差

C.带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松弛,需预先张紧D.选用标准长度的带

(22)带和带轮间的摩擦系数与初拉一定时,B,则带传动不打滑时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也愈大。

A.带轮愈宽B.小带轮上的包角愈大

C.大带轮上的包角愈大D.带速愈低

(23)设,分别为主、从带轮的基准直径,若考虑滑动率,则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C  。

A.B.C.D.

(24)设带的紧边拉力为,松边拉力为,小带轮包角为,带与带轮之间的当量摩

擦系数为,则有A。

A.B.C.D.

(25)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还是实心式结构,取决于C。

A.带的横截面尺寸B.传递的功率C.带轮的直径D.带的线速度

(26)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对于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D的影响最大。

A.小带轮的直径B.大带轮的直径

C.两带轮直径之和D.两带轮直径之差

(27)在确定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时,其前提条件是D。

A.保证不打滑B.保证带不产生疲劳破坏

C.保证不打滑,不产生弹性滑动D.保证不打滑,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28)带传动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两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为使传递功率增大,应使

A在上。

A.松边B.紧边

C.条件不足无法判断D.哪边在上与传递功率大小无关

(29)对同一V带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若用于减速时(小带轮为主动轮)与用于增

速时(大带轮为主动轮)相比较,则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C。

A.相等B.减速时较大C.增速时较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

(30)V带传动中,下列A方案不能使传递功率增大。

A.小带轮直径不变,增大传动比B.不变,加大中心距

C.A型带改成B型带,不变D.不变,增大根数

(31)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转速,从动轮要求的转速

,若滑动率,则从动轮直径应取A。

A.630B.635C.640D.645

(32)带传动工作时,松边的带速A紧边的带速。

A.小于B.大于C.等于D.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33)带传动主要是靠C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带的紧边拉力

C.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D.带的初拉力

(34)如果带传动中的主动轮的基准直径,转速,从动轮的基准直径,转速,则传动的滑动率是A。

A.1.3%B.1.6%C.1.8%D.2.2%

(35)与同样传动尺寸的平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的优点是D。

A.传动效率高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D.承载能力大

(36)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D。

A.带的线速度B.带的紧边拉力

C.带的有效拉力D.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37)普通V带两侧面的夹角为,所以带轮轮槽角C。

A.B.C.

(38)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C。

A.传动效率高B.承载能力大

C.工作平稳,噪声小D.使用寿命长

(39)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满足关系C。

A.B.

C.D.

(40)即将打滑时,传动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和初拉力之间的关系为C。

A.B.

C.D.

(41)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打滑的原因是B。

A.带的弹性较大

B.传递的外载荷超过带的带轮间的极限摩擦力

C.带和带轮间摩擦系数较小

D.带传动中心距过大

(42)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C。

A.带与带轮间摩擦系数较小B.所带的外载荷过大

C.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有拉力差D.初拉力过小

(43)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是因为C。

A.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B.带出现了磨损

C.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D.带的松弛

(44)与V带传动比,同步带传动最突出的优点是B。

A.传递功率大B.传动比准确

C.传动效率高D.制造成本低

(45)普通V带的公称长度是B,而在几何计算中所用的带长是B。

A.内周长度B.基准长度C.外周长度

(46)在同样初拉力的条件下,V带所产生的摩擦力大致为平带的D。

A.一半B.1倍C.2倍D.3倍

(47)在V带传动中,已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为,带的运动速度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C。

A.B.

C.D.

(48)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大V带传动的中心距,小带轮上的包角A,

因而承载能力A。

A.增大B.减小C.不变

(49)由双速电机带动的V带传动,设传递功率一定,则V带应按B的情况进行设计。

A.高速B.低速C.任一种速度都可以

(50)在V带传动中,若不改变和,而增大,则传递的功率A。

A.增加B.减小C.不变

(51)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的大小随着有效拉力F的增大而A。

A.增加B.减小C.不变

(52)设计V带传动时,对每种型号都推荐了相应的最小直径,其目的在于B。

A.稳定弹性滑动量B.限制弯曲应力C.建立规定的初拉力

(53)设计V带传动时,若发现速度过高(),在不改变的情况下,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B。

A.增大B.减小C.增大中心距D.减小中心距

(54)计算V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的公式是A。

A.B.

C.D.

(55)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的主要依据A选取。

A.带的型号B.带的线速度

C.传动比D.高速轴的转速

(56)带传动的挠性磨擦欧拉公式推导的前提条件是C。

A.带即将打滑B.忽略带的离心力

C.带即将打滑,并且忽略带的离心力

D.带即将打滑,并且忽略带的弯曲应力

(57)带传动中,用A方法可以使小带轮包角加大。

A.增大小带轮直径B.减小带轮直径

C.增大大带轮直径D.减小中心距

(58)影响单根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的主要因素是B。

A带的速度B传动比C带的长度

(59)从结构、效率和过载保护等方面分析,对于一台长期运转的带式运输机械装置,下面中的A方案较合理。

A电动机一带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

B电动机一链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

C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蜗杆传动一工作机

二 填空题

(1)带传动中,传动带受的三种应力是拉 应力,离心拉应力和 弯曲 应力。

最大应力等于,它发生在 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 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疲劳 失效。

(2)带传动中,打滑是指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多发生在 小 轮上。

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的关系为。

(3)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宜过大,若传动比过大,将使 小带轮包角 过小 ,从而使带的有效拉力值减小。

(4)控制适当的预紧力是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预紧力不足,则 运转时易跳动和打滑 ;预紧力过大则带的磨损加剧、轴受力大。

(5)某V带传动,带的横截面积,由预紧力产生的应力,有效拉力,不计离心力的影响,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分别为363N和63N。

(6)常见的带传动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 、张紧轮张紧装置。

(7)V带传动的传动比不恒定主要是由于有弹性滑动。

(8)带传动中,带中的最小应力发生在 松边与大带轮相切 处。

(9)带传动中,带中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紧边与小带轮相切 处。

(10)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增大,

因而承载能力 可提高 。

(11)当采用张紧轮装置将带张紧时,为了带只受单向弯曲,张紧轮一般放在松边内侧,同时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大带轮,以免对小带轮包角影响过大。

如果主要考虑包角的影响,则张紧轮应放在靠近小带轮处的松边外侧。

(12)在带传动中,带的离心应力发生在整个带中。

(13)V带传动限制带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离心力不致过大;限制带在小轮上的包角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以提高传动能力。

(14)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带传动的中心距越大,则小轮的包角越大,因而承载能力就越高。

(15)在带传动中,带的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是不可避免的。

(16)在带传动中,要求小带轮的直径不能太小,主要是为了防止弯曲应力过大。

反之,若小带轮直径太大,则会导致整体结构尺寸过大。

(17)V带传动的传动比随外载荷的变化而变化。

(18)带传动不发生打滑的条件是,为保证带传动具有一定的疲劳寿命,应将带中的最大应力。

(19)带传动中,即将打滑时带的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关系式为。

(20)V带截面形状做成梯形是为了利用V带和轮槽间摩擦的楔形效应。

普通V带的基准带长指的是带截面基准宽度处的圆周长。

(21)V带、齿轮、链条用于多级传动中,带传动一般用于高速级,而链传动一般用于低速级。

(22)我国生产的普通V带的型号有Y、Z、A、B、C、D、E。

(23)V带的剖面角为40°,而带轮的槽形角有32°、34°、36°、38°四种。

轮径变大,槽形角度增大。

(24)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打滑和疲劳破坏,所以其设计计算准则为不打滑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寿命。

(25)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由于拉力差导致带弹性变形不同引起的,而打滑是由于超载引起的。

(26)影响带传动打滑的主要因素有包角、摩擦系数、预紧力、的大小及工作载荷过大。

(27)在普通V带传动中,载荷平稳,包角为180°,带长为特定长度,强力层为化学纤维线绳结构条件下求得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基本额定功率主要与带型、小带轮基准直径和小带轮转速有关。

三是非题

(1)为了避免打滑,通常将带轮上与带接触的表面加工得粗糙些以增大摩擦力。

  (F)

(2)在V带传动设计计算中,限制带速,,主要是为了保证带中产生的离心应力不致过大。

  (T)

(3)带的弹性滑动使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降低,带的磨损加快,因此,弹性滑动在带传动设计中应设法避免。

  (F)

(4)当带传动的传递功率过大而导致带打滑时,带的松边拉力为零。

  (F)

(5)在V带传动设计计算中,通常限制带的根数≤10,主要是为了保证每根带受力比较均匀。

  (T)

(6)在V带传动中,若带轮直径、带的型号、带的材质、根数及转速均不变,则中心距越大,其承载能力也越大。

  (T)

(7)在V带传动中,要求小带轮的直径不能过小,主要是为了保证带中离心应力不要过

大。

  (F)

(8)在带传动中,由离心力所引起的带的离心拉应力在各截面上都相等。

  (T)

(9)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一种失效形式。

  (F)

(10)在机械传动中,一般V带传动应放在传动的高速级。

  (T)

(11)双速电动机带动V带传动,设电动机输出转速为或,若传递功率一定,则两种速度下设计出的带根数相差一倍。

  (F)

(12)V带传动中,若不改变小带轮的转速、传动比以及中心距与大带轮直径的比值,则当小带轮的直径增大时,带传动的传递功率增加。

  (T)

(13)正常运行的带传动中,弹性滑动发生在带与小带轮的整个接触弧上。

  (F)

(14)在有几根V带的传动中,如有一根带损坏了,更换带时应同时全部进行更换。

 (T)

(15)V带传动的效率比平带传动的效率高,所以V带应用更为广泛。

(F)

(16)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当V带传动的中心距较大时,小带轮的包角就较大,因而承载能力也较高。

(T)

(17)V带传动的小带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小。

(F)

(18)V带传动传递功率最大时松边拉力最小值为0。

(F)

(19)选择带轮直径时,小带轮直径越小越好。

(F)

(20)带传动中,V带中的应力是对称循环变应力。

(F)

(21)在机械传动中,V带传动通常应放在传动的低速级。

  (F)

(22)在传动系统中,皮带传动往往放在高速级是因为它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

(F)

(23)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力大,这是因为V带与带轮工作面上的正压力大,因而磨擦力也大。

(T)

(24)带在工作时受变应力的作用,这是它可能出现疲劳破坏的根本原因。

(T)

四问答题

(1)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

答: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在保证带传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2)试证明带传动中紧边带速大于松边带速。

证明:

如答图1所示

答图1

紧边拉力>松边拉力

同一段带,在紧边时长度>在松边时长度

这一段带,经过紧边的一个断面的时间=经过松边的一个断面的时间,即同一段带经过空间任一断面时间相同,而

所以

(3)在带传动中,为什么要限制其最小中心距和最大传动比?

答:

一方面,中心距愈小,带长愈短,因此,在一定的带速下,单位时间内带的应力变化次数愈多,从而使带的疲劳强度较低;另一方面,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中心距越小,小带轮的包角也越小,从而使传动能力降低。

所以,在带传动设计中,需要限制最小中心距。

在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当传动比过大时,会导致小带轮的包角过小,从而使传动能力降低,因此,要限制其最大传动比。

(4)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什么小带轮的包角不能过小,并给出几种增大小带轮包角的措施。

答:

因为带的包角过小,容易导致带传动发生打滑失效。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通过减小传动比、加大中心距、增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以及使用张紧轮张紧装置(张紧轮装于松边外侧靠近小带轮处)等手段来增大小带轮的包角。

(5)图8-2(a)、(b)两图所示分别为减速带传动和增速带传动。

现已知:

在两带传动装置中,带轮的基准直径,而且,带轮的材料、带的材料和规格、带传动的中心距以及初拉力均相同。

设两传动装置的主动轮分别为带轮1和带轮3,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