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3461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消防救援应急预案.docx

目录

1.工程概况 3

2.编制目的 3

3.合用范围 3

4.编制依据 3

5.项目部职责 4

5.1应急救援中心成员职责 4

5.2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5

6.消防事故火情的判断 7

7.火灾的控制 8

8.常用的灭火方法 10

8.1冷却灭火法 10

8.2隔离灭火法 10

8.3窒息灭火法 10

8.4抑制灭火法 11

9.火场人员紧急疏散 11

9.1建立警戒区 11

9.2紧急疏散 11

9.3紧急疏散注意事项 12

10.消防演练 12

10.1内容 12

10.2演习的组织指挥分工及参演人员 12

10.3演戏部位使用火源及放烟雾场所 13

10.4演习动用的项目消防设施、准备材料及救援物资 13

10.5救援小组成员名单及任务 14

10.6演习火场假设 14

10.7火场人员疏散引导和伤员的救护演练 15

10.8灭火器材现场灭火演练 15

11.火场物资的疏散 16

12.火场常见伤的急救 16

12.1烧伤的急救 16

12.2腐蚀物品的急救 17

12.3休克的急救 18

13.应急援器材 19

1、工程概况

项目地块基本呈正方形,用地面积为5085.37平方米,项目是座集办公、多功能会议、少量商业配套为一体的超高层办公楼。

本工程建造主体地面为一座30层塔楼(含六层裙楼),设有四层地下室。

地下室主要功能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建造总高度为135.6米。

总建造面积为65185.9平方米,规定容积率为9.49。

本工程的建造类别为一类高层民用建造,建造工程等级为一级,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防火设计类别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Ⅰ级。

建造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编制目的

一旦项目部发生火灾、爆炸、危(wei)险化学品泄露等事故,对危(wei)险源进行控制,避免事故扩大,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3、合用范围

合用于建安大厦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者已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时,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4、编制依据

2.1《建造施工手册》(第五版)

2.2建安大厦相关设计文件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4《安全生产法》

2.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法》

5、项目部职责

建安大厦项目部负责本应急救援预案的监督、实施。

建安项目部根据本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演练并落实到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

5.1应急救援中心成员职责

(1)组长:

1)组织制订、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发生事故时批准本预案的启动;

3)在组长、副组长中任命一位为事故现场总指挥,调动应急救援小组展开行动;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6)事故结束后,在适当时机批准本预案的终止;

7)催促参预防火安全的演练和检查,催促安全管理人员及时配备和更换灭火器材。

(2)副组长:

1)组织并参预制订、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发生事故本预案的启动时,即将到达现场,协助组长确定事故现场总指挥;

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4)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5)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6)组织协调相关人员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9)催促参预防火安全的演练和检查,催促安全管理人员及时配备和更换灭火器材。

(3)应急救援组:

1)发生事故本预案的启动时,听从组长、副组长指挥,即将到达现场;2)在组长任命现场总指挥后,确认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协助现场总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4)协助现场总指挥调动人员、资源、应急队伍;

5)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6)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7)组织、策划、参预应急预案的演练。

(4)应急状况下各应急小组基本职责如下:

1)现场行动组————事故发展状态判断,组织控制火灾扩散;2)警戒疏散组————组织现场警戒,组织人员紧急疏散,组织保护事

故现场及相关数据信息;3)器材设备组————组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4)人员急救组————组织现场人员急救,组织伤员送医院急救;

5)报警联络组————报警、与外部联络求救和人员的培训演练,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公司应急中心值班。

5.2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1)项目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应急救援组成员:

日常工作机构设在项目安全组,联系人:

组织机构图如下:

建安大厦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

当发生突发性事故不可控制时,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

时检查事故部位,并即将报告公司应急中心有关人员,接受报警人员即将向组

长报告,由组长根据事态判断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从而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

(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根据事故级别的不同,发出的报警信号也不同,普通分口头通知、电话通

知和广播电视通知。

内部报警电话为:

24小时报警电话联系人:

联系电话:

3、有效24小时报警电话:

报警服务电话:

110

火警电话:

119

急救中心:

120

6、消防事故火情的判断

1、在现场的义务消防员要迅速戴好防护器具,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事故部位。

判断火灾发展情况。

2、火势初起时而且确认火势较小,可进行灭火。

3、火势发展迅猛,如无必要的设备、措施应即将进行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并等待专业消防队前来扑灭。

4、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5、火灾现场判断:

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

初起阶段:

在起火后的十分钟里,火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射出的能量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升趋势,这是火势发展的初起阶段。

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就能将火控制住或者扑灭。

发展阶段:

随温度的上升,可燃物和结构受到加热,开始分解,气体对流增加,燃烧面积扩大,速度加快,整个房间内将呈现发生轰燃的一触即发的局势。

这是火势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干将火扑灭。

猛烈阶段:

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发生轰燃或者周围可燃物品、结构几乎全面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的程度。

这时,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达到最大限度,可燃材料被烧尽,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变形或者崩塌,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向周围扩大蔓延。

这个阶段不仅需要不少的力量和器材扑救火灾,而且要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造物,以防火势蔓延。

熄灭阶段:

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可燃材料已烧至殆尽,加之灭火剂的作用,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

可见,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泯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

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干泯灭火灾

7、火灾的控制

在消防队未到达火场之前,起火单位的消防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员及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1、先控制、后泯灭的原则。

对于不可能即将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备了扑灭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泯灭。

火场上常见的做法有:

1)当建造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可以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中间起火时,应从两侧控制,以下风方向为主;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

2)油罐起火时,要冷却燃烧油罐,以降低其燃烧强度,保护罐壁。

同时要注意冷却邻近油罐,防止因温度升高而爆炸起火。

3)管道起火时,要迅速关闭阀门,以断绝气源;阻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

同时要保护受火灾威胁的生产装置、设备等。

4)易燃易爆单位(或者部位)起火时,若不能迅速扑灭,应疏散和保护好有爆炸危(wei)险的物品。

不易疏散和保护时,要采取冷却措施,防止受热膨胀爆裂或者起火爆炸。

5)货场堆垛起火时,应防止向邻垛蔓延。

2、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

1)如果火场上有人受到威胁,救灾人员首要任务是救人。

2)当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灭火而贻误救人时机。

3)人未救出时,灭火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者减弱火势对人员威胁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救人脱险、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3、先重点,后普通的原则。

1)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2)贵重物资和普通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3)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猛烈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4)有爆炸、毒害、崩塌危(wei)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wei)险的方面相比,处置这些危(wei)险的方面是重点;

5)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较少区域相比,这种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6)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

消防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员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方向、燃烧速度、可能燃烧的范围做出正确的判断,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

4、泯灭飞火

要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造物上、露天堆垛上的未烬飞火,并予及时扑灭,防止造成新的火点。

5、疏散物资

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减少火灾损失,阻挠火势的蔓延。

6、注意安全。

在高空作业或者深入建造物内部灭火、救人及破拆、疏散物资时,要特殊注意安全,防止人员伤亡。

7、积极抢救被困人员。

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组织强壮人员,并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觅和抢救被火势围困的人员。

8、常用灭火方法

8.1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使燃烧住手。

用水扑救火灾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

普通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

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时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造构件、生产装置或者容器等。

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者爆炸。

8.2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使燃烧住手。

隔离灭火法的措施很多,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者管道上的阀门,阻挠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者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造结构,造成阻挠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8.3窒息灭火法

采用适当的措施,阻挠空气进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

使燃烧物质缺乏或者断绝氧气而熄灭。

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者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者封闭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利用建造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挠新鲜空气进入。

此外,在无法采用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

采取窒息法灭火应注意的是:

1)在燃烧部位较小,容易阻塞封闭而燃烧区城内又没有氧化剂时,才合用本方法;

2)采用水淹没或者灌注方法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没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3)采用窒息法灭火后,必须确认火已熄灭,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

严防

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偶尔生产装置而使空气进入,造成复燃或者爆炸;

4)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要将大量的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以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8.4抑制灭火法

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预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中止。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1211、1301等卤代烷灭火剂。

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预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起不到抑制燃烧的作用。

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9、火场人员紧急疏散

9.1建立警戒区

事故发生后,即将拨打119、112电话,同时根据火灾性质、风速、风向等确定火灾扩散情况或者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并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3)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禁止明火作业;4)对警戒区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加强监测。

9.2紧急疏散

迅速撤离警戒区内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9.3紧急疏散注意事项

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者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

10、消防演练

10.1内容

1)初期火灾的扑救、控制、火场协调指挥、物资转移演练;2)火场人员疏散引导和伤员的救护演练;3)灭火器材现场灭火演练。

10.2演习的组织指挥分工及参演人员

1)现场指挥:

黄辉建现场副指挥:

向武明

2)记录人:

胡德江

3)参演成员:

A、灭火行动组:

组长:

林保青

组员:

张荣忠杨熠B、疏散引导组:

组长:

许荣民组员:

陈志忠C、通讯联络组:

组长:

刘耀才组员:

程功

D、医疗救护组:

组长:

许行福组员:

马勇林E、水电保障组:

组长:

郭玉表组员:

纪瑞

F、警戒保卫组:

组长:

沙俊汉

组员:

雷健刘荣广



邓星勇王德组庞礼福

王培山

G、照像人员:

胡德江

发生火灾时要沉着镇静,迅速组织灭火组、疏散抢救组、保卫警戒组按照预案所分配的职责和任务迅速报告火警,开展扑灭火灾、疏散被火围困人员、抢救伤员和财务等救援工作,妥善处置火灾现场的易燃易爆及其他化学危(wei)险物品,落实安全警戒工作,保护好火灾事故现场。

扑灭火灾后,组织调查火灾原因,查处火灾事故责任,全面落实防火措施,消除火灾隐患,积极恢复施工生产。

10.3演习部位使用着火源及放烟雾场所

1)电气火灾着火点使用汽油或者煤油做着火源;

2)木材燃烧使用木材浇汽油做为火源;

3)施放烟雾场所在着火点附近。

10.4演习动用的项目消防设施、准备材料及救援物资

1)4KgABC干粉灭火器6支;消防沙池,配备5把铁锹及提桶;消防水池,配备5具提桶;喊话器1部;

2)汽油或者煤油10升;木材(准备量够燃10分钟)、湿稻草(放烟雾用);盛装燃烧物所用的大铁皮桶两个;

3)担架及急救药箱(1、各种常用小夹板,2、止血带;3、消毒用品<酒精等>);

4)急救物品(无菌敷料、绷带等)。

10.5救援小组成员名单及任务

1)消防灭火组

组长:

林保青组员:

张荣忠邓星勇王德阳文云祥谭木军罗飞

腾庞礼福杨熠

发生火灾时要听从指挥,注意个人安全,迅速利用灭火器材、消防设施及消防水源、砂子、浸湿水的麻袋棉布等进行灭火。

及时切断火灾现场的电源(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直接灭火),集中力量控制火势,快速灭火,保障疏散抢救

工作顺利进行。

2)疏散抢救组

组长:

许荣民组员:

陈志忠

发生火灾时,坚持“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即将展开疏散抢救工作,及时疏散火灾现场被围困人员,抢救伤员,并迅速与医院急救中心“120”取得联系,及时运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救治,在救人的同时,组织力量抢救贵重财物、文件档案资料。

3)保卫警戒组

组长:

沙俊汉组员:

刘荣广王培山雷健

认真做好巡逻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初起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向消防部门报告火警,同时向现场人员通报火灾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起火灾,认真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wei)险区域,防止财物被盗,保护好火灾事故现场。

本次演练请建安集团保卫处领导做演练前消防知识和消防设备使用培训。

10.6演习火场假设

施工现场材料堆场模板燃烧引起火灾:

位于施工现场大门进去右侧的材料堆场蓦地冒起浓烟并有火光,门卫值班人员发现后急忙打电话给管理人员报告,管理人员即将启动《施工生产现场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吹响哨声,召集义务消防队员参加灭火,由向军带队,同时使用干粉灭火器与消防用水灭火,最后火情得到扑灭。

10.7火场人员疏散引导和伤员救护演练、

1)疏散引导组长夏开国指挥组员分别负责安全出口出处的人员疏散,按规定路线,从指定安全出口引导人员有序逃生,避免拥挤,摔倒现象的发生。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引导到指定安全地带,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

2)员工按指令疏散至项目部大院集中列队清点人数;

3)火场所在单位留20人在员工疏散后,10人摹拟火场浓烟状态下疏散,低姿态撤出;10人用毛巾、纸巾等物品湿水后捂住口鼻低姿态从火场撤出,再

列队回归原单,要求:

让全体员工观摩自救过程;

4)火场救护演习(2名伤员现场暂时设置):

演习5分钟后,医疗救护组按疏散组长指定的位置将2名伤员带到安全地点,进行紧急抢救处理(创口止血、烧伤护理等);

5)演习要点:

a.员工疏散前要随手关闭本岗位设备电源;

b距窗户边的疏散员工疏散前就近关闭窗户;

c保证防火门的关闭;

d总指挥组织现场干部对疏散出来的员工分单位列队清点,保证人员全部到齐,并能查出何人被困火场等待救助。

10.8灭火器材现场灭火演练

人员集合完毕,宣布灭火实战演习开始。

布置火场,在各部门清点人数的同时,完成准备工作;

2)先讲解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分解动作及注意事项;

3)灭火行动:

a义务消防队员用干粉灭火器轮流扑灭大火;

b消防栓灭火:

义务消防队员用室外消火栓接水带水枪将火扑灭。

要求:

a先摹拟动作,再做实战动作,动作正确果断;

b让普通员工上来感受灭火器的操作,并讲解;

c掌握风向、控制现场的烟、雾、水流;

d使用快到期灭火器,开启后的灭火器要反复使用使药剂耗尽以节约器材。

11、火场物资疏散

火场上的物资疏散应该是有组织地进行,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火场上应急于疏散的物资是可能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wei)险的物资(如起火点附近的汽油、柴油油桶,充装有气体的钢瓶和其它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如档案、资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经济价值较大的原料、产品、设备等);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如妨碍灭火行动的物资、怕水的物资如糖、电石等)。

进行物资疏散时应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者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应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疏散出来的物资应堆放在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不得阻塞通道,并要派人看护;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加以保护。

12、火场常见伤的急救

12.1烧伤的急救

根据烧伤的不同类型,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扑灭身上的火焰,使伤员迅速脱离开致伤现场。

当衣服着火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尽快地灭火,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等,千万不可直立奔跑或者站立呼喊,以免助长燃烧,引起或者加重呼吸道烧伤。

灭火后伤员应立即将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可在救护人员的匡助下把未粘的部份剪去,并对创面进行包扎。

2)防止休克、感染。

为防止伤员休克和创面发生感染,应给伤员口服止痛片(有颅脑或者重度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和磺胺类药,或者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给口服烧伤饮料,或者饮淡盐茶水、淡盐水等。

普通以多次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住手口服。

要禁止伤员单纯喝白开水或者糖水,以免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

3)保护创面。

在火场,对于烧伤创面普通可不做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龙胆紫一类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烧伤面深度的判断。

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创面,对创面应即将用三角巾、大纱布块、清洁的衣眼和被单等,赋予简单而确实的包扎。

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

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4)合并伤处理。

有骨折者应予以固定;有出血时应紧急止血;有颅脑、胸腹部损伤者,必须赋予相应处理,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5)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伤员经火场简易急救后,应尽快送往临近医院救治。

护送前及护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

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行动要平稳,以尽量减少伤员痛苦。

6)对于初步处理后的伤员立送往最近的华侨城医院。

12.2腐蚀物品灼伤的急救

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普通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常见几种腐蚀物品触及皮肤时的急救方法是:

1)硫酸、发烟硫酸、硝酸、发烟硝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钙、氢碘酸、氢溴酸、氯磺酸触及皮肤时,应即将用水冲洗。

如皮肤已腐烂,应用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护送医院治疗。

2)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溴触及皮肤时,应即将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再送往医院救治。

磷烧伤可用湿毛巾包裹,禁用油质敷料,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

3)盐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酐、氢氧化铵、次磷酸、氟硅酸、亚磷酸、煤焦酚触及皮肤时,即将用清水冲洗。

4)无水三氯化铝、无水三溴消化铝触及皮肤时,可先干拭,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5)甲醛触及皮肤时,可先用水冲洗后,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以甘油。

6)碘触及皮肤时,可用淀粉质(如米饭等)涂擦,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也

能退色

7)对于初步处理后的伤员立送往最近的华侨城医院。

12.3休克的急救

火场休克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