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3512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间苯二甲酸安全技术说明.doc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间苯二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

IsophthalicAcid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用于制备聚酯类共聚物、染料、药品等产品的中间体。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吸入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

无资料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信息:

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吸入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防护措施。

防止物料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避免吸入其粉尘。

事故响应:

火灾时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被污染的衣服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

储存在阴凉、通风处。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要求密封。

废弃处置: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

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

健康危害:

吸入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接触引起刺激,出现发红。

长期反复吸入可能引起肺损伤。

环境危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No.

间苯二甲酸≥99.9%121-91-5

酸值674±2mgKOH/g

钴<3ppm

锰<5ppm

铁<3ppm

3-CBA<25ppm

间甲基苯甲酸<150ppm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食入:

饮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

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

起爆炸。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

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

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粉

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环境保护措施: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或下水道。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

装包后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大量泄漏:

先用塑料布将其覆盖,防止扩散到空气中,然后装包后运至废料处理场所。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防止粉尘飘散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粉尘,避免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

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无资料

生物限值:

无资料

监测方法:

无资料

工程控制:

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针状晶体。

分子量:

166.13熔点(℃):

345℃

相对密度(水=1):

1.507闪点(℃):

>650

粘度系数(25℃水):

0.61引燃温度(℃):

700

爆炸下限(g/l)]:

0.035升华热(25℃,KJ/mol):

106.7

易燃性:

易燃。

毒性:

低毒。

溶解性:

微溶于水,不溶于苯、甲苯和石油醚,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冰醋酸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

明火、高热。

禁配物:

与硫酸、腐蚀剂、氨、脂肪胺类、链烷醇胺类、异氰酸酯类、烯基氧化物

危险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无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资料。

眼睛刺激:

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资料。

吸入危害:

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不洁的包装:

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

无资料。

联合国运输名称:

无资料。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

无资料。

包装类别:

无资料。

包装标志:

易燃、低毒。

包装方法:

密封塑料袋。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运输注意事项:

运槽车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

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无资料。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最新修订版日期:

填表部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填表时间:

数据审核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化工八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