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473698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三班郭冉

摘要。

随着三门峡东部崛起和渑池县、义马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现。

必须对水资源实行科学规划,依法管理,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关键词: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建议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

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三门峡市的水资源需求更加急迫。

为了了解三门峡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笔者于2021年七月至八月一个月的假期,采取查取资料,翻阅书籍的方法,对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三门峡市水资源存在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三门峡市水资源录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

中国农村供水的突出问题是农田灌溉供水不足。

中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70年代末,到1995年,全国620多座城市中有近320座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有110多座。

而三门峡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农田灌溉供水不足,市区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需求紧张。

工业和城市污水大量任意排放,又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三门峡主要江河湖库的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符合标准的可供水源急剧减少。

(二)水质污染

据2021年01月24日人民网报道载,据黄河流域水环境检测管理中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三门峡库区的水质已“恶化”为五类,成了名符其实的“一库脏水”。

三门峡市区紧邻黄河,但市民们却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

“守着黄河买水吃”已成了三门峡市一大“城市景观”。

近年来,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有增无减,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也逐年增加,再加上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造成黄河水体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三门峡水库水质量随之严重下降。

图片由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三门峡大坝出水口处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1月9日摄)。

三门峡水库南岸一条通往库区的地下排污管道还没来得及用土掩埋(1月9日摄)。

从这块农田的侧面断层可以清楚看到由于污水常年浸泡农田对土壤造成的破坏(1月9日摄)。

这是三门峡水库上游的一条排污沟,臭气熏天的污水流经滩地排入库区(1月9日摄)。

三门峡水库上游南岸的一条排污沟旁,去年白天鹅留下的脚印清晰可见。

由于周边湿地环境的恶化,今年白天鹅已迁徙至库区下游栖息(1月9日摄)。

(三)水资源浪费

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流掉3至25立方米的水。

家庭用水浪费种种,让人心痛。

专家说,如果全国的城市家庭都把坐便器或淋浴器换成节水产品,每月就可望节水4.9亿吨。

面对频频告急的全国用水形势,每个家庭的节水行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8月5日大雨过后,笔者亲眼目睹崤山路浪费水资源。

(四)水土流失严重

据水土保持应用技术07年第4期,《三门峡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刘香,侯建伟,郭家伟,易立新,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记述,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处,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

由于长期过度毁林开荒,人口快速增长以及黄土地貌的特殊地理自然条件,造成了三门峡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近年来,随着其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人为活动,扰动了植被、地貌、水系、地层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生态景观的破坏,尤其使黄河沿岸、城市建成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加剧。

二、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分布不均、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

依照河南省地表水资源的分区布置,结合三门峡市辖区内的河川径流特点、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将全市划分为17个小区,用面积比拟法和雨量比拟法,计算出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为:

黄河流域伊洛河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034亿立方米,占全区的43.5%;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上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543亿立方米,占全区的34.2%;丹江山丘区为2.329亿立方米,占全区的14.4%;三门峡花园口干流区间为1.274亿立方米,占全区的7.9%。

在径流深上,长江流域的丹江山丘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29.7毫米;黄河流域的伊洛河区为172.2毫米;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上区为133.4毫米;三门峡花园口干流区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8.4毫米,并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的变化趋势。

17个小区中,三门峡以上区的沟水坡单元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小,仅66.1毫米;同区内的黄河干流丘陵平原区和窄口灵宝区间单元也较小,分别为73.5毫米和79.8毫米;其他单元均在120毫米以上。

多年平均径流深超过200毫米的单元有3个:

即长江流域丹江山丘区的卢氏片(229.7毫米)、黄河流域伊洛河区的卢氏以上单元(228.9毫米)和黄河三门峡以上区的卢氏杜关片(203.3毫米)。

径流系数,呈自南向北递减趋势,由大到小依次为:

长江流域的丹江山丘区为0.28,黄河流域的伊洛河区为0.25,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上区和三门峡花园口黄河干流区间均为0.21。

(二)降水较少

三门峡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内陆性气候,夏季遇异常高温天气,常引发干旱天气。

如今年,7月31至8月3日三门峡市湖滨区磁钟乡杨窑村北鹿坡村出现停水现象。

(三)节水意识淡薄,浪费水资源

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均在100天以上,给上、下游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目前,一方面缺水,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用水浪费现象。

水旱灾害不断出现,水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再加上开源节流的投入不足,水利经济没有理顺,使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对三门峡水资源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

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

国家也启动了“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

例如:

洗手后要将水龙管紧,用淘米的水浇花........

(二)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

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在开采地下水是也要适度,否则就会造成地陷。

(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

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行,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令社会形成一种珍惜水资源的良好风气。

在节约用水资源的同时应避免无效浪费。

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冻裂,造成严重的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情况,我国应遵循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确实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合理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

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第二篇:

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1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1.1水资源短缺

运城市总面积14233km,多年平均天然水资源量为13.34亿m3o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2。

68m,平均占有水资源2514。

15m/hm,仅为全国人均水平和每公顷平均占有量的12。

08%和10。

87%。

在天然水资源量中,运城市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8。

1o亿m。

其中,地表水可开发利用量为2.44亿m,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其开发利用程度较底,全市年均地表水资源利用量仅为1。

56亿m,占地表水可开发利用量的63。

93%;其中,全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

62亿m,地下水年均开采量8。

34亿m,年均超采1。

72亿m,开发利用程度高达125。

98%。

全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7551km,占平原区总面积的84%,占全市总面积的53。

05%。

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平原区大部分浅,中井已经报废。

运城市城区漏斗中心水位从1986年至2021年的17年问,累积降幅高达80m。

1。

2天然水质差,水体污染严重运城市地下水天然水质差,氟化物,砷,六价铬等超标离子在平原区浅,中井中广泛分布,在部分地区深层地下水中,氟化物仍然超标。

饮水安全,特别是广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是水务部门的今后重点工作,也是中央以人为本政策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运城市工业和城市废污水年排放量达8500万m3o大中型企业仅有解州铝厂,丰喜肥业临猗分公司,永济电机厂,芮城黄化公司等部分企业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仅有永济市一家。

涑水河是运城市受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年排入涑水河的污水高达3000万m,闻喜吕庄水库以下河水水质常年为超v类水。

同时,污染严重的河水渗漏影响沿河地下水,距河500m范围内的地下水多为iv—v类水质。

汾河是运城市的主要河流之一,全市年排入汾河废污水达450万m,据监测资料,河津汾河大桥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明显高于新绛站里断面(汾河入境处),这说明汾河在运城境内污染加重。

受此影响,在河津,万荣汾河口一带的地下水有多项指标明显超标。

普查资料显示,目前运城市尚有1。

7万hm农田用废污水灌溉,占水浇地面积的6%,污灌农田主要分布于汾河与涑水河两岸。

1。

3水资源浪费严重在农业用水方面,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偏低。

目前,大中型灌区,井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43%,50%,主要原因为灌溉渠系工程配套差,渗漏严重。

据统计,全市30处中型灌区固定渠道总长10681km,其中防渗渠道长度6278km,衬砌率仅58。

8%;小型农水工程渠道防渗较差,水量损失更大。

在工业用水方面,自备水源井开采量占工业地下水开采量的86。

3%,部分企业特别是管理不规范的民营企业无一级计量设施,内部成本核算管理粗放;一些离公路,河渠较远的企业,为降低处理成本,污水全部在沟道,渗坑直排,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依然存在。

城市管网漏失严重,水费平均回收率不到70%。

1。

4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1990年至2021年需水量统计结果分析,运城市需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地表水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短时间得不到提高和各行业节水措施有效落实前,未来运城市水资源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以地下水2021年8月荆林英:

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超采来替代可供水量不足情况将难以避免,供需矛盾将日趋尖锐。

为满足用水需求,每年提引黄河,汾河水1。

5亿m左右,超采地下水约1。

72亿m,尽管如此,仍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在农业灌溉方面,目前,运城市仍有20。

95万hm旱地,由于没有可靠水源,得不到适时灌溉。

在吃水方面,农村仍有10。

4万人存在饮水困难问题,有157。

28万人饮用着不同程度的氟水,砷水及其他被污染的水。

在工业用水方面,海鑫集团为克服发展瓶颈,不得不拿出巨资高价调水;振兴集团因缺水,一台发电机组不能正常运行,每天损失10万元,特别是分布河津汾北山前的企业因缺水而限产,损失不可估量。

一些对促进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的潜力项目也由于缺水迟迟不能上马。

因此,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运城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2对运城市今后水资源工作的建议

2。

1依法加强水资源的行政许可管理近年来,运城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2021年的172。

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59。

3亿元,年均增长11%;全市财政总收入由2021年的15。

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3。

5亿元,10个县(市,区)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这主要是靠投资,靠项目上马实现的。

2021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五部委下文要求各地开展资源节约专项检查工作,2021年2月,国务院要求各地清理违规电厂建设项目,两个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对未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发电厂,焦炭等企业一律要求限期办理,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水资源管理部门不得违规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今后在全市范围内,对新,改,扩建项目要以供定需,以水定厂。

2。

2依法加强水资源规划工作,抓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后的《水法》规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

”作为水资源主管部门,水务系统要摸清家底,搞好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及规划工作,规划工作完成后及时上报市政府批准实施,为运城市”十一五”包括水利工程在内的项目储备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十一五”期间,对一些高耗水项目,水务部门一定要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不论证或论证不到位,项目上去了没有水就是水资源主管部门的责任。

2。

3依法征收水资源费,为水资源规划,管理,节约,保护等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水资源费是国家对取用水资源征收的一种补偿费,也是一种促进节约用水有效的经济杠杆,《水法》与《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2021年7月1日,根据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的安排,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及时对山西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征费难度明显加大。

要求水务局长高度重视征费工作,对征费人员配备车辆,电脑等必要征费工具,严格按程序计量征费,既不能乱收费,也不能少收费。

第三篇:

菏泽市城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菏泽市城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背景。

菏泽市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由于地下水过量超采,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由于污水超标准排放,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解决“水荒”问题,是制订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1菏泽市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区面积12228km2,辖8县1区,因受气候和地理条件影响,自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降水量丰枯变化悬殊,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1956~2021年平均年降水量80.22亿m3,其中产生地表径流量6.21亿m3,地下水人渗水资源量14.4亿m3。

地下水全部为孔隙水,地下水的垂直分布为三层结构(上淡一中咸—下淡):

上部为河流冲积淡水型,底板埋深一般为50~60m,含水沙层厚度一般为5~15m;中部为大陆湖泊咸水层,底板埋深一般400m;下部为山前冲积淡水层,所以部分水源不能使用。

按2021年人el849万计算,菏泽市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3m3,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

第13页共13页

免责声明:

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