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38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客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建筑风格上,仪陇客家依然恪守着固有的传统。

比如马鞍镇老街两边遮风避雨的廊檐,数百年来不离其宗。

不断地迁徙是为了生存,民居的坚固性和防御性成了仪陇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因此家人、家族齐聚而居以求在异乡获得最大的安全感,也就成了仪陇客家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说到民居,号称“川北第一庄”的丁家大院应该是仪陇客家人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

丁家大院现无人居住,保存完好,它是仪陇客家人永远的情结。

大院占地68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石拱门12道,108间房,走马转角楼,四水归堂,一大二小三天井。

走近看,面对大门右侧是人工挖出来的一个大荷塘,寓清风绕塘,曲径通幽之意。

沿池边石板路丈余便是连接大院的护卫楼,因整个大院皆一楼一底,设有枪眼的护卫楼就和整个大院浑然一体。

拾数级台阶,进入院坝门,眼前豁然开朗,近1000平方米的门前院坝由石条砌成半圆型的垣墙,垣墙外是宽5米、长40多米的护院河。

院坝正中即是大院大门,门由石条拱砌,两边几个外窗。

从大院的建筑气势看,这道主大门略显小气,却正好又印证了客家民居集居住与防护为一体的谨慎建筑风格。

走过门厅便是200多平方米的大天井,左侧有楼梯上楼,正中是主堂屋,东西各是厢房,厢房中间又各有堂屋、各有天井。

院中12道石拱门上全部雕花并刻有激励后代与人为善、耕读传家的对联。

大门一关,各家自成一体,大院自成一体。

与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乔家大院相比较,仪陇的丁家大院,其建筑理念与风格显示了富有人家在动荡年代中那种开放与自闭兼有的心境和谨慎是福、平安为上的心态,更重要的是,仪陇客家丁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完全承袭了中原文化的传统。

客家人可以走遍中国的东南西北,可以漂洋过海旅居异邦,但浓浓的中原情结使他们哪怕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有丝毫改变。

客家人阅尽历史沧桑,踏平世间坎坷,在漫长的迁徙经历中成就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他们无愧是中华民族中的强者。

《大英百科全书》在说到客家人时这样评价:

“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险家,客家妇女是强健的劳动者。

”英国学者爱德尔在所著《客家人种志略》等书中也指出:

“客家人刚柔相济,有一种不侮弱小、不畏强暴的特性”。

敬爱的朱德元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戎马一生,穷尽毕生精力,受到人民的爱戴。

作为元帅家乡的仪陇人民,尤其仪陇客家人对朱老总更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情结,因为朱老总不仅是仪陇人,更是仪陇客家人。

还有一位让仪陇客家人自豪的便是张思德,毛泽东著书表扬的烧炭红军战士。

“两德”是仪陇客家人的骄傲,也是仪陇客家人的为人准则,襟怀坦荡,兢兢业业。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语言是一个族群赖以生存的特殊手段,风俗则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点滴积累最终得以传承的印记。

千百年来,仪陇客家人所保留的北方语系仍然正宗地道,客家方言更是流畅标准。

仪陇客家人恪守一条原则,“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在仪陇的客家人中,一般来说,50岁以上的人如今都能说客家话,稍年轻一些的,虽然不能说,但基本可以听懂。

马鞍镇老街上76岁的饶振群是土生土长的仪陇人,说客家话张口就来,边说还边翻译,让人感到如同在老广家里一般。

饶老先生说,客家话是家里老人教的,祖上从广东一带迁来,具体是什么时候说不清楚。

在马鞍老街,数百米长的街上至今尚能找到五宫一庙的痕迹,而五宫一庙在沿海一带应该说是无处不在。

饶振群老先生回忆起儿时街上五宫一庙办庙会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他说,那时侯热闹得很,人来人往,路都走不通,耳朵里装的全部都是客家话。

“客”系何来

何为客?

行者为客。

而“客家”则不然,往小了说,它是长期迁徙游走的一群人的统称,从大处看,它是华夏文明一段辉煌成就形成的历史。

清同治版《仪陇县志》卷一载:

清初,仪陇仅10余户(客家人),至同治年,人口已达2万7千多户。

由此可以确认,仪陇县的客家人应是明末清初进入四川、进入仪陇的。

史载,康熙初年四川人口约60万,而仪陇几无人迹。

据此情况,必生疑问,客家人为何来川?

又为何定居仪陇?

客家人祖籍中原,本栖黄河而居,数次南迁、西移、东进,成了客家。

那么,仪陇的客家人是何时南下的呢?

这又要说到历史上五次较大的移民迁徙。

第一次迁徙是中原人的首次大迁徙。

晋永嘉年以后,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大批中原人开始南迁,远及江西、福建。

当地土著人把这些新来户统称为“客”,这亦是“客”第一次在中华民族内部出现。

第二次迁徙在唐末。

时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又起战事,此地恰又是客家人迁徙之地,于是他们又开始迁徙前往比较平安的赣东南、闽西南和粤地。

第三次南迁在宋。

时金、元人入侵,赣、闽、粤成为兵家争夺之地,先南迁到此的中原人不得已再次分头迁徙粤东、粤北。

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是第四次大迁徙。

当时,四川兵乱已长达30余年,地荒人稀,急需发展,现居仪陇的客家人即是此次迁徙而来。

清末的第五次迁徙是客家人漂洋过海、足迹遍及世界范围内的大迁徙,远至南洋、欧美,使客家人或是侨胞从此名扬四海五洲。

最初到川的移民,不仅在政策上得到官府的倾斜,在经济上也有利益。

为取民心,康熙皇帝还赐给迁徙男子纹银8两,妇女、儿童纹银4两,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

先期湖广移民尽占天时地利,很快就安居乐业。

而广东、福建的客家先民“闻西蜀沃野千里,地旷人稀”,纷纷拖儿带女向四川进发。

一路经贵州、重庆,沿合江到龙泉,又沿酉阳、涪陵、合川、渠县、广安、营山进入仪陇。

如果加上沿途从各地分流的客家人,四川共有30多个县接纳了南迁的客家人,使四川成为如今客家人数占全国第五位的省份。

而仪陇则以乐兴乡为中心,在丁字桥、周河、马鞍、杨桥、石佛、武棚、芭蕉等29个乡镇的地域上遍布了客家人。

经历400多年的繁衍,如今人口已达22万之众,占仪陇县总人口的20%以上。

风雨飘摇中的土碉楼客家移民活化石

碉楼俗称炮楼,是古人为防御匪盗和外来侵略而修建的护院工事。

近日,三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小组在新建乡邱碑村群山环抱的的山沃间发现了一座晚清土碉楼。

经文物工作人员考证,这种土木结构的碉楼如今在四川地区很罕见,在川北汉族地区属首次发现。

追溯其历史,应是清朝初期迁徙而来的客家移民文化遗址。

据三台县文管所所长毛建军介绍,这座碉楼始建于晚清时期,为前后两座,山门前为次碉楼,为当地邱氏客家族人沿袭居住。

碉楼整体建筑布局奇特,规模较大,附属建筑为一四合院,主体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均为土木结构。

碉楼坐北朝南,三楼一底,通高12米,每层均为长宽各4米的正方体,墙体厚0.4米。

楼层为木梁铺竹,整个碉楼建筑雄伟、构思巧妙、融防御与宅为一体。

穿越百年的岁月风雨,高耸的碉楼已经斑驳陆离,四合院外墙开始风化,大门周边墙壁己垮塌,在当地邱氏族人的带领下,我们穿过迷宫式的房间,来到碉楼底层,在屋子的边上有架有一结实木梯,窄而陡,坡度几乎有70度。

由于屋内光线昏暗,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木梯缓缓来到碉楼第二层,见楼层三面分设瞭望孔一个,墙面呈品字型分设三个射击孔,射击孔设计巧妙形似木斗,外窄里宽,配同的邱氏族人告诉我们,那是用来架枪的口子,在这儿架枪射击,里面可以打到外面,外面却很难打进来。

通过昏暗的光线可以看见碉楼由坚实的泥土夯成,历经百年而没有一丝裂缝。

顺着相同的梯子向上攀爬,见碉楼的第三层与二层略微相同,只是窗户与射击孔比第二层要多,而在第四层却堆有部份碗大的卵石。

据介绍,为防御匪患,当时碉楼内都备用了卵石和石灰包作自卫之用。

邱氏族人的家谱记载,当地邱氏族人是清朝初期从江西迁徙入川的客家人。

据现居住在碉楼下的76岁老人陈淑纹讲述,她当初嫁入邱家时碉楼就存在,从上辈那里得知,当初修建碉楼时墙体内采用大量圆木布筋,筑墙所用黄泥是用筛子过滤后舂筑而成,十分坚固。

5.12地震具烈的摇晃,碉楼仍安然无恙,即然连碉楼顶层的青瓦都没有丝毫松动。

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修筑碉楼除了可供居住外,还可以用于防御匪患。

如今历尽沧桑的客家碉楼铭刻着历史的印记,能保存至今使属不易,为研究客家移民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

考察参考地点:

仪陇县马鞍镇丁家大院

川东南客家

屏山古镇楼东

坐落于金沙江畔、书楼山下的屏山古镇楼东,因为蕴藏着深厚的客家文化而为外人所向往。

今秋八月,乘着初秋的气息,笔者来到了这座心仪已久的小镇。

客家人的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建筑中。

屏山自古就是僰道县地。

元代置马湖路,明代设马湖府。

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设府治,清代雍正存县于今。

楼东古称罗东,民国初年改为楼东,它自古就是宜宾通往雷波、马边、屏山的重要驿道,可以想见它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

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进入楼东,其中一些如凌家、胡家、黄家的大户望族,在此大量修建了如凌家商号、万寿宫、员外府、大夫第等一些与当地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成就了楼东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美的客家建筑

沿着镇中心一条长300余米的青石板街道,由东向西一路走来,精美的客家古建筑让人流连忘返。

镇东老街尽头是占地近千平方米的清乾隆11年的南华宫,尽管部分建筑已经坍塌,但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间还是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

南华宫是清代广东移民在四川的会馆,而今它已经成为客家建筑的标志。

紧连南华宫的是员外府,清道光年间建造的员外府内有两楼一底的大小天井、花厅4个,宽大的门庭和过道,全木框架的前厅、正堂、后书院处处幽深,檐口、窗棂、厢房门壁等的雕刻繁复精致。

与员外府一墙之隔的是凌家祠堂,作为一处有着西洋教堂建筑元素的全砖式房屋,显见楼东于清末民初是一个受外来文化影响巨大的地方。

位于凌家祠堂后面的万寿宫,坊上石刻题记“忠孝神仙”四字刚劲有力,“渔樵耕读”浮雕人物造像精美别致。

镇上最古老的建筑,当是老街上的驿站了。

驿站坐北朝南,青瓦覆顶,是穿斗木结构两层楼房。

整个驿站占地约400平方米,厅、堂、院落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明朝马湖府(今屏山)提学唐振曾有《罗东驿》诗曰:

两山碧立见青天,百道飞泉洒尽船。

伐鼓阗阗催去棹,不知身是地行仙。

此外,在老街尽头,还有凌家老房子、新房子等多处古建筑。

客家人文融入生活

客家人的文化更多地溶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在古镇上,每个四水归堂式的宅中都住有七八户或十多户人家,大家合住一家大院,颇有趣味,你家炒什么菜,我一闻便知,他家电视放哪个台,你一听便晓。

哪家来了客人,便是大家的客人,上茶敬烟。

哪家出了个事,便是大家的事。

忙前忙后,众人互亲互敬,互帮互助,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至今,古镇上的人们在婚、丧、娶、嫁时都还要摆“九大碗”吃,这都是客家人文的体现。

在金沙江水能开发建设中,古老的楼东将被淹没。

一些文物将被搬迁至其他地方重建,一些文物则只能长眠江底。

走在楼东古街上,你更能分明体会出什么叫沧海桑田,何为浮云苍狗。

楼东,一个几百年前因“湖广填四川”移民而兴盛的古镇,21世纪初也将因支援国家水电建设而“移民”,成为川南最后的客家文化古镇。

隆昌客家 

 

四川南部的隆昌县古称隆桥驿,是客家移民入川后西进北上的重要中转站和川南客家人大本营。

驻足隆昌一带的客家人多数来自广东,也有福建和江西客家。

隆昌客家文化遗存丰厚,有广东客家会馆南华宫,福建客家会馆天后宫,江西客家会馆万寿宫。

在客家人聚居村落,宗祠可见,族谱流传,男女老少仍操客家方言。

隆昌城乡还耸立着造型独特、雕刻楹联优美的客家牌坊。

如此丰富的客家文化体现,为隆昌县作好文化经济互动的文章准备了良好条件。

从1999年开始,隆昌研究客家文化的学者就与县上有关部门结合,作着“打客家牌,振兴隆昌经济”的策划。

2000年7月,召开隆昌县客家人座谈会;

2001年7月,又召开客家人招商引资座谈会。

这两次会议调动了隆昌客家建设家乡、参与招商引资、振兴隆昌经济的积极性,并推动了全县客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传。

他们从隆昌石牌坊入手,先肯定客家石牌坊的人文价值,再分析牌坊用材石料——青砂石岩的经济价值,得出了青砂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结论。

2004年,在省客联专家协助下,隆昌“古建筑工艺品公司”在上海博览会找到摊位,展销隆昌石牌坊用材青砂石,与国内外商家签下一批合同。

这仅是隆昌把客家文化与经济活动结合、推动招商引资的一个小插曲。

目前,隆昌县正在积极挖掘包括客家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打造“三古之旅”旅游精品,努力实现建设旅游新县的目标。

“三古”就是古牌坊、古城堡、古宇湖。

古牌坊、古城堡均与客家移民关系密切,古宇湖湖周为客家聚落,客家话的古音终年在湖光山色间回荡。

为此,隆昌县成立了打造中国古牌坊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拟每年拨出1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古牌坊景区规划制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包装宣传和旅游人才培训。

目前,重庆世源实业公司和展煌实业公司,已与隆昌县政府签订了共同开发古牌坊群风景区的协议,将逐步建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融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4A 

级风景名胜区,为隆昌县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增加活力,为建设“工业强县、商贸大县、旅游新县”增辉添彩。

隆昌古湖

隆昌古湖风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以古宇庙为主体,由县城石牌坊群、古宇湖圣灯山片区、云顶山片区三个风景区组成,包括“立体史书”石牌坊、“川南明珠”古宇湖、“梦幻奇峰”云顶寨、“石化圣地”圣灯山、西部青石文化城等景点。

 

景区有峭壁、怪石、瀑布溶洞、寺庙、牌坊等风景名胜。

古湖位于隆昌县城西南2公里,在楼峰山与圣灯山之间,湖面5平方公里,湖心水鸭、翠鸟成群,镶嵌着大小岛屿6个,有龟娃山、马头峰、甘泉洞、三墩石、古代人洞穴等景点,湖区培育着各种树木,更显得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令人神往圣灯山北临古湖,十里松林复盖山顶,为我国最早发现的天然地矿藏地之一山麓昂天岩溶洞,长约2公里,洞内石笋、石乳造型奇特、壮观,金鹅镇北关、南关的明清石牌坊群,造型端庄,雕工精细,保存完好,镇南一公里的隆昌河上有高30米的洞坎瀑布,吼声震天,称为“鹅洞飞泉”。

隆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古有“隆昌八景”(道观凭眺、鹅洞飞雪、响石余音、乡校留徽、正觉晴云、楼峰耸翠、隆桥夜月、高洞弹琴),今有“三古之旅”(古牌坊、古寨堡、古宇湖)。

隆昌古湖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隆昌石牌坊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间“奉旨”建造,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素有“立体史书”之称隆昌石牌坊现存17座,其中主要的13座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位于巴蜀古驿道隆昌县城南北两端的驿道中央。

[牌坊沉淀和蕴涵华夏文明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粹,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其全国最大的石牌坊群、全国唯一男女同坊、牌坊种类多样、奉旨建造、雕刻精美等特色,与安徽歙县牌坊相媲美2005年3月,隆昌县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

古宇湖为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水库湖面面积5.4平方公里,东西最长7.5公里,南北最宽2公里,最大水深27米,平均水深15米,库容量5600万立方米,湖中岛屿和半岛较多。

以湖泊水景、环湖松林、成群野鸭灰鹤为景观特色,春夏赏湖光山色、秋冬观万千水鸟,素有“川南明珠”、“侯鸟乐园”之美誉古宇湖的野生水禽有5科16种,其中有大白鹭、鸬鹚等四川稀有种类,四川省熊猫馆馆长、省鸟类著名专家吴先智评价说:

“古宇湖的水禽种类多,数量大,在四川的河湖库塘中是罕见的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十万余只水鸟在湖面飞翔,蔚为壮观,勾勒了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古宇湖距县城仅0.5公里,是成渝地区离城市最近的湖泊,极适宜都市人休闲旅游。

云顶古寨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占地245亩,寨墙总长1640米,墙高7.4米,寨墙宽4.5米,有庄院48座(现存13座),是隆昌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四川乃至西南都具有唯一性云顶寨具有独特的家族文化郭氏家族在云顶寨聚居600多年,生息繁衍,发展成为一个与安徽桐城方家齐名的大家族600年来形成了郭氏家族独特的族规族距,规章制度;

演绎了云顶寨内许多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

成就了郭氏家族工农商学兵的杰出人才。

云顶寨具有独特的建筑文化云顶古寨是郭氏家族垒石成墙、筑寨自保的族居地,寨墙规模宏大,高大雄伟,寨楼、炮台、兵棚、马房、仓库、武器库、蓄煤池等一应具备,内容和形式构成上同欧洲的古堡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国内实属罕见,寨内建筑形式多样,有川南民居、客家民居、徽派民居及中西混合式风格,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评价说:

云顶寨的建筑在建筑学上堪称世界少有,是中国传统与近现代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云顶寨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以古寨为依托的云顶场被誉为川南民风民俗的活化石集市交易形成了独特神秘的“夜半相聚,鸡鸣则散”的半夜市场,俗称“鬼市”,构成一幅川南民风民俗的生动画卷这一民风民俗在全国是唯一的,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探询“鬼市”的神秘。

总之,云顶寨以其“万担地主收税院”、40平方公里地主庄园微缩景观、千年民风民俗活化石和独特民俗云顶场“鬼市”而享誉四海。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搜索天下》栏目,先后到云顶寨拍摄了旅游专题片,并在中央台黄金时段播出,提高了云顶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云顶寨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距离隆昌县城仅19公里,车程仅需20分钟。

与古宇湖襟连而成的圣灯山,有纪念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视察“3?

27”炭黑车间的纪念馆,是留下毛泽东一生唯一蹲姿视察记录照片的地方。

有水气同井的温泉资源,经初步测定,温泉日产量可达800—1000立方米,水温达60—70℃,所含对人体有益的矿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医药保健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隆昌盛产青石,为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城市特色,隆昌正在着力打造西部青石文化城。

已由四川美术学院瑞地设计室编制完成了隆昌县“青石文化城”总体城市风貌建设规划按照“青石文化城”总体城市风貌建设规划,将在城市空间中设置“城市之门、城市文脉、城市客厅、城市通廊、城市绿地、景观环道、城市金街、地标建筑”八大青石形象要素景观,构架“一座牌坊古镇,一座青石文化广场,两条城市文脉,四座城市之门”的青石文化城西部青石文化城的建设,增添了隆昌旅游的新亮点。

  

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造就了隆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及地方名产。

隆昌羊肉汤以其熬制独特、汤鲜味美而闻名。

隆昌是世界名兰“隆昌素”的发祥地,“隆昌素”叶姿飘逸,花朵素洁,香气醇正,多次在国际、国内兰展中夺冠,是兰中珍品,世界名兰隆昌也是夏布之乡夏布作为隆昌的民间传统制品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生产全部采用手工制作。

夏布具有透气、结实、抗菌等特点,远销韩国、日本。

此外,藤编、陶罐、牛角制品、青石制品也是隆昌的地方名产,深受游客喜爱。

屏山古镇楼东、隆昌湖

西昌客家

鲜为人知的西昌客家人

宋明

中国民族报20031104第8版

编者按:

10月28日,为期3天的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

客家人是中国最早自内地迁移至东南一带的中原人士。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许多中原人士不愿被“胡化”,为秉承汉人的文化和生活传统,一路南下并长期客居。

于是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

据悉,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将于明年在福建漳州举行。

国内许多关于客家人的资料中,四川西昌客家人却没有记载。

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内惟有记载的是会理的客家人,但会理客家人少之又少。

居住在西昌黄联关镇周围的西昌客家人可不少。

但是少有外人知晓。

在今天的《西昌市志》(1996年版)里记载:

“市境西南的南宁区黄联关镇,盐中区中坝乡有一个客家人聚集区……他们主要分布在黄联关镇鹿马村一、二、八组,约500人;

石坝村一、二、三、四、五组,约1200人;

大德村一、二、三、四、五组,约1000人;

东坪村三、四、五组,约1000人,中坝乡大中村,约2000人,共计5000人左右。

”西昌客家人分布在今黄联关镇所在地的周围,南北长一二十公里,沿安宁河东岸为多,108国道西攀高速公路和成昆铁路经过其聚居区。

《西昌市志》反映的是前几年并不完全的统计数字,现在人口有增无减,加之当时未把周边乡镇的不少客家人统计入内,难怪今天的西昌客家人说:

“现在我们这里的客家人应该有上万人!

和一般的汉族那种故土难离,不愿背井离乡的传统思想观念不同,客家人在我的印象里是最善于迁移,而且充满着开拓和敢闯精神的。

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人中客家人特别多就是例证。

那么西昌客家人是从哪里来的?

来了多少年?

黄联关镇石坝村二社的张友良家里依然保留着族谱。

笔者从其族谱里看到,他家原系“福建汀州府上抗县南里田甲住”,“十三世张公讳俊先葬在四川绵州东乡二里沉香堡云盖寺大垮里。

祖妣朱孺人葬在四川宁远府西昌县起死鹿马山。

十四世祖张公讳秀全在广东嘉应长乐县黄埔村生长……卒于道光六年四月初六日寅时告终,葬在西昌县黄连坡巴西大湾揸申山寅向”。

族谱记载了21代人,先是在福建汀州,后在广东嘉应长乐县黄埔村,在第13代左右的清末时迁入四川西昌的黄联,至今有100多年时间。

石坝村二社以张姓为多,有200多人,石坝村其余的姓周、何、杨等客家家族估计也大约在那个时间迁入。

笔者采访了东平村一组66岁的老人赖国明,他说他们家族来自于广东省嘉运州平远县东石乡梨花嘴。

据说来的时候赖家只有两兄弟,后来繁衍子孙,到现在已8代。

他们这里还有刘、李、杨、邹、张等姓的客家家族。

经调查,客家祖先来这里的时间大致相同,想必是与清朝时期政府的移民垦荒有关。

来到这里的主要是福建和广东的客家人,一个家族有一个族长,家族不同的客家人互相通婚。

今天因为交往增多,客家人与外面通婚的多了,纯客家人的家庭在减少。

西昌客家人的习俗和建筑与当地区别不大,与其他客家人一样,最显著的特色是语言。

“他们一般能说两种方言,对外说西南官话对内说客家话,当地人叫广东土话。

他们在西南官话中保存了自己特色的客家话。

西昌形成了以城关话作为西昌方言的代表,以小渔村和黄联客家话两个方言为独立方言。

”走入这些客家聚居区。

听见他们说的就是客家话,据说在这里的中小学校除了上课时间外,孩子们的交谈也多是客家话。

西昌客家人的经济收入过去主要以传统的水稻麦子为主,近年来大力发展林果业,主要种植石榴。

大德的石榴发展最好,据当地人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这里就开始种植石榴,秋天坐汽车从聚居区里过,满眼都是石榴。

石坝村和其他村的石榴近几年才发展起来。

客家人中还有不少在搞汽车客运。

西昌客家人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也富了起来。

客家人居住的这片土地据说以前是荒滩,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