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文化调查(二).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473916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余文化调查(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业余文化调查(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业余文化调查(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业余文化调查(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业余文化调查(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业余文化调查(二).doc

《业余文化调查(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余文化调查(二).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业余文化调查(二).doc

业余文化调查

农村业余文化状况调查

统计09041003****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业余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因此,迫切需要了解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及当前农民业余文化水平。

只有了解了现阶段状况,才能根据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出新的规划及调整来提高农民的业余文化水平,促进农村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文化建设已取得的成绩

1、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户县政府鼓励各社区及村委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大赛等。

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并且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

据调查询问显示,户县各地地有文艺演出队的村镇占74%。

许多地方已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户县农民画、社火等民间工艺项目和锣鼓、花灯、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形成具有民间特色的文化品牌。

2、兴建文化广场

目前户县县政府正积极兴建文化娱乐广场,如人民路广场,街心花园等,成为了群众集中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

据调查显示,甘亭镇附近有文化广场的村镇占50%。

在这些广场上群众自发组织进行娱乐活动,健身舞蹈、太极拳、诗书画展览成为广场文化的主要内容。

每到傍晚,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们聚集一起融融乐乐,洋溢着和谐、安宁、祥和的气息。

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广场有声有色地开展,为户县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鼓励文化场所的发展近年来,在政府的鼓励下,许多业余休闲文化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

歌舞厅,卡拉ok厅,网吧,棋社等。

据调查显示,户县各个乡镇有上网场所的已占84%.这些休闲文化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

(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业余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农村业余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政府在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规定与要求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大部分地区处于“做样子”的状态,对于政府的方针政策执行的不认真不彻底,许多活动只是象征性的每年举行一两次。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农村业余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

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目前部分乡镇领导存在不立即行动的消极思想。

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的重视仅限于写在文上、放在桌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在行动上,导致农村的业余文化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

2、区域差异,农村业余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据调查询问显示,户县各地居住地附近没有公用健身器材的占32%,而这32%的居民大多是住在偏远地区。

越是接近县中心的街区或村庄,农村业余文化建设就越好,不仅业余文化活动组织频繁,而且娱乐活动的硬件设施新且全。

而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的业余文化建设就较明显落后,不仅业余活动少而单一,而且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公用的文化娱乐设施。

导致农村业余文化建设发展出现因地域问题而呈现不平衡的状态。

3、农村文艺的专业人员缺乏。

虽然政府鼓励文化人员下乡,并且培养了许多文化专业人员到基层,但是因机构改革和人事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部分乡镇文化干部岗位转换频繁,工作连续性不强,人才培养举步维艰。

部分农村文化干部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对各种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足,学习新知识指导当前工作的能力不强,加上近年来培训较少等问题,造成了农村业余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式简单、缺乏新意,难以对农民群众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发展繁荣户县镇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议加强组织领导,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文化运行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在资金方面,各级党委政府需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切实把农村业余文化的专项基金全部用到对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设上去,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对于那些偏远乡村更应提高重视,并且加以扶持帮助。

此外还要加强管理制度,监督基层部门充分运用好这些专项基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同时建议基层部门积极开发农村具有独特特质的文化娱乐活动,搞出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既发展弘扬了农村文化又为自己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来源。

一要稳定农村文化队伍,通过激励机制,完善保障体系,鼓励和吸收优秀文化人才到农村文化岗位工作,着力打造一批“能说能唱、能歌善舞、能文能武”的农村文化复合型人才。

二要加强文化专于培训,采取委培,到文化部门上挂锻炼,吸纳参与大型文艺活动的策划、表演,大力挖掘民间艺术,以师带徒,搞好文化队伍的传、帮、带等,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三是建立文化人才下乡体验生活制度,宣传、引导、鼓励文化人才投身农村文化建设。

四是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演出队,农家书屋、农家乐等,让农民的文化潜能在农村文化的实践中竞相迸发出来。

总结:

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实现了由基本生存型向温饱生活过渡及由温饱向小康的巨大跨越。

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和乏味。

通过此次调查,我了解了当前农村业余文化发展的现状,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设、农民们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农村的文化建设会越来越好,农民们在工作劳动之余也将有更丰富的生活。

第6页共6页

免责声明:

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