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4452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docx

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

篇一:

考察报告麦积山,敦煌

  学院: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班级:

12级国画班

  姓名

  学号:

XX4152028

  带队老师:

吴工

  考察地点:

西安甘肃敦煌一带

  考察时间:

XX年10月26日——11月3日

  前言:

  XX年10月26日,我们12级美术学国画班从吉首大学张

家界校区出发开始了我们为期12天的大西北之行。

  此次考察,对我们国画班可以说是意义重大,考察之前我们班正好上了壁画及绢画的相关课程,这次能欣赏古人的色彩搭配及上色技巧,无疑能对我们的专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所以说这次考察不仅是一趟洗净心灵的美景之旅,更是一趟模仿借鉴古人的学习之旅。

历经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我们来到了西安,在宾馆呆了一晚养足了精神后,我们兴致勃勃地坐上火车,向着心中期盼已久的麦积山石窟前进。

  关于天水麦积山的考察报告

  天水,是甘肃省的第二大城市,素有甘肃“小江南”之称,古时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此,因此享有“羲皇故里”的荣誉。

而我们考察的首站麦积山石窟便正是位于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东南部。

  在秦岭西端北侧,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四壁陡峭,单峰挺立,呈圆锥形,其形上突下小,望之团团,尤如麦垛,因此称之为麦积山。

它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初到麦积山,迎接我们的便是山中凛冽的寒风,在登了无数阶梯和爬上了几座坡后,我们终于得见了麦积山的真颜,抬头仰望,只见栈道云梯悬于山崖,浅栈深窟开凿于峭壁,龛窟密如蜂房,依窟建檐,层层相叠。

窟龛,崖阁间以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相连,蜿蜒曲折,游人扶栏攀援只觉惊心动魄。

  据史料记载,麦积山开凿于后秦,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的不断开凿,重修成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国的第二大艺术宝库。

石窟现存洞窟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更以其精美绝伦的泥塑艺术而闻名中外。

这里的泥塑题材丰富,特色鲜明,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

  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

麦积山石窟造像以北魏为多,窟龛89个,几乎占全部窟龛的二分之一,精品也大多是北朝作品。

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了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有着“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其塑造的形象,以庄严的佛陀、慈悲的菩萨、虔诚的阿难、迦叶弟子,或者威武雄壮的天王、金刚,轻快的飞天及和蔼的供养人等。

有部分形象已突破宗教仪轨的束缚,淡化宗教神秘色彩。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完整山体,因为唐代发生的天水地震,使整个窟群分为了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

  东崖现存54个洞窟,以涅桨窟、千佛廊、七佛阁、牛儿堂为最精美。

涅桨窟前有4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浮雕,柱顶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构思巧妙,为我国石窟寺建筑的珍品,踏着栈道凌空而上,就到了千佛廊。

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出廊攀梯而上,便到了规模最为宏伟的散花楼“上七佛阁”。

上凿单檐庑殿顶,前有七间八柱窟廊,后并列七个帐形大龛,顶部壁间各有一幅飞天壁画,其中五幅便是著名的“薄肉塑壁画”其技法高超完美,属国内罕见。

窟内塑像75躯,体态丰腴端庄,面容慈蔼安样,龛内上端壁间,绘有精美的壁画。

“上七佛阁”的下侧是牛儿堂和“中七佛阁”,是一座汉式崖阁。

通过“小有洞天”隧洞,便到了牛儿堂。

一头“金角银蹄”的牛犊,蹲伏在威风八面的天王脚下,昂首展望,跃跃欲试,神气显得十分可爱。

  西崖现存140个洞窟,山势陡峭,险峻难攀,迎面我们可以看到

  北魏时期建造的三尊大佛,因为佛像建的很大,便以格外引人注目。

佛像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高鼻薄唇,躯体伟岸,著通肩或半披肩袈裟,这三尊大佛最中间的为释迦牟尼,左侧的为文殊菩萨,右侧为普贤菩萨,慈眉善目,给人和蔼可亲之感。

然而古人是如何在这么陡峭的崖壁上修出三十几米高的塑像,并且雕刻的这么精细,却是不得而知。

在西崖众多的窟龛中,121窟,123窟,133窟令我印象深刻。

133窟天真烂漫小沙弥会心的一笑,第123窟童男和童女的莞尔一笑,第121窟窃窃私语的菩萨与弟子的恰适投缘,他们所表现的,不是苦行者的虔诚,而是在时代思潮影响下的童稚般的真诚和愉悦。

所以,麦积山塑像受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表现了当地的人与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使人感觉佛国世界的可亲可爱,从而虔诚信奉。

  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所有的石窟都被铁丝网牢牢的封住了,名义是保护洞窟,我们也只能透过铁丝网一睹石窟内各塑像的风采。

然而,麦积山令人惊叹的不只是它的泥塑作品,还有1300余平方米的壁画,虽然大多已剥蚀殆尽,但从残余的壁画中依稀可看出当年的精美。

西崖的127窟中,因较完整的保存西魏精华壁画100余平方米而著称于世,藻井中东王公遨游太空图,笔法粗狂奔放,是中国早期壁画精品。

左壁维摩变﹑右壁西方净土变﹑正壁涅槃变是北朝时期最成熟的大型经变画。

而在散花楼的崖阁顶部,有一幅赤马千人头小型壁画,“一马”便是这幅壁画的神奇之处。

神奇之处在哪里呢?

就是不管在哪个方向看这个马,它都会冲着你,因此有人戏言说这是

篇二:

麦积山石窟社会考察报告

  麦积山石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学校:

  学院:

  班级:

  姓名:

  考察时间:

  [摘要]为全面了解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情况,掌握文物保护基本知识,我们深入一线,广泛调研,尤其对麦积山石窟开展认真调查,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合理建议。

  一、考察基本情况

  1、麦积山石窟基本情况。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南30公里的麦积镇上河村。

地处山区,崖壁下东南缓坡上有瑞应寺古建筑群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办公用房;麦积山东面隔山梁与小陇山植物园为邻。

南面为香积山,其山脚下的坡地为甘肃省林业学校实习基地。

西面缓坡下为旅游商店、停车场及派出所和工商所等单位的办公用房。

远处为豆积山和罗汉崖,在豆积山上有现代新修的豆积寺。

北面沿公路下行约l5公里处为天水市风景管理局麦积管理所检票处及办公用房。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北魏、西魏、北

  剧、隋、唐、宋、明、清各代均有建造、重绘或改塑。

窟龛开凿在东西长约200米、高50多米的峭壁上,以栈道相连。

现存大小窟龛209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979.54平方米。

  2、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历史

  麦积山石窟自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正式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开始,就做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工作,对部分长期以来裸露在在外的壁画塑像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进入70年代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人力物力对石窟开展了大量保护修复工作。

延续至今,研究所对石窟塑像壁画的保护工作从未停止,并且在保护修复工作中,不拘泥于现状,边修复、边总结、边提高,保护修复工艺、保护理念、保护人员力量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本次社会实践考察经过。

  麦积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能够到麦积山石窟实践、考察、学习,是我最大的荣幸。

当初刚定下来到麦积山石窟实践,我激动万分,为了在实践期间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看了《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集》、《麦积山石窟志》以及《文物保护法》等相关书籍和法律法规。

到麦积山石窟以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职工对我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很是关照,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缺乏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以及能够在石窟

  保护修复过程中所要忍耐的那种苦寂,总之,麦积山石窟实践之行,使我将大学里面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很多工作方面宝贵的知识,对我来说获益匪浅。

  二、考察中的几点感受

  1、对麦积山石窟的认识。

  初到麦积山给人的感觉是景色雄壮、秀丽、独特,山体耸立,颜色赤丹,洞窟密布,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随着栈道的升高,临近洞窟里面的塑像和壁画,一尊尊庄严、肃穆的造像,生动的壁画,给人以艺术的熏陶,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而深深叹服。

在短短时间内,就让我彻底喜欢上了这个精美的雕塑、丰富的内涵以及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石窟。

  2、对麦积山石窟文物价值的认识

  在考察过程中,主要是对麦积山石窟一些重点洞窟进行了考察,在麦研所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对麦积山文物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麦积山石窟造像主要以泥塑为主,时代延续强、特色鲜明。

塑像制作技法多样,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风格,极富生活情趣;壁画中保存有数幅北魏晚期的经变故事画和北周时期的“薄肉塑”伎乐飞天,极具价值;石窟形制以平面方形平项窟为主,兼有大型的殿堂窟和众多的小型龛窟。

,除此之外还保留有各类崖阁式建筑11座。

当然这只是一个轮廓的认识,麦积山石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仅靠一个

  社会时间考察认识难免有偏颇,以后还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学习认识。

  3、对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情况的认识

  在我的认识里,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这是由文物自身的特点和潜质决定的,在以往从书本上、电视上看到的一些考古知识和考古场面,总让人感觉很振奋,这也是刚开始将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相混淆产生的一种朦胧认识。

鉴于此,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相关知识,对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工作有以下一些认识:

  其一,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严谨而有序、规范而有标准的工作,实践期间,亲自看到了麦积山石窟第163窟、127窟文物保护工作,无论是在前期的方案制定,还是在开工后的每日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管理记录、实验方案等,都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其二,文物保护工作要求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不能有任何马虎和含糊,比如在处理部分脱落壁画和起甲壁画时,如果不能全神贯注,不小心碰落,结果将会不可逆转,这就要求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仔细,轻手轻脚,万万不可当作儿戏。

  其三,文物保护工作一般是任务重、时间紧。

从宏观上讲,我所实践的127窟文物保护工作是抢救性文物保护工作,霉菌需要尽快清除,脱落壁画需要尽快加固,否则霉菌会侵

  蚀壁画,脱落壁画将可能掉落摔碎,要求我们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工作。

从微观上讲,某一项具体的工作的时间性要求也很高,比如壁画回贴支顶加固就要求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打眼、清理、挂麻、填泥(或灌浆)、支顶等工作,如果分段完成,则会造成壁画承受力加大,造成文物损害。

总之,文物保护工作任务重、实践紧,一旦开工则必须紧张有序完成。

  其四,文物保护工作对一个人的工作精神要求严格。

我在实践中对这一点体会颇深,文物保护工作对一个人来讲是一项投入很大,但是回报较小的工作,要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苦苦探索的创新精神,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也正是因为具备了以上的精神,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工作才能够在过去这些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给了我无比的震撼,这在我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将起到无可替代的精神鼓励。

  三、考察工作中心得体会

  在查询了相关资料和工作人员交流后,我对麦积山文物保护工作有了初步认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1、文保基础工作成效显著

  麦积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在长期以来的积累沉淀和历代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成果是显著的,是富有成效的。

篇三:

麦积山石窟社会考察报告(6000字)

  麦积山石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学校:

  学院:

  班级:

  姓名:

  考察时间:

  [摘要]为全面了解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情况,掌握文物保护基本知识,我们深入一线,广泛调研,尤其对麦积山石窟开展认真调查,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合理建议。

  一、考察基本情况

  1、麦积山石窟基本情况。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南30公里的麦积镇上河村。

地处山区,崖壁下东南缓坡上有瑞应寺古建筑群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办公用房;麦积山东面隔山梁与小陇山植物园为邻。

南面为香积山,其山脚下的坡地为甘肃省林业学校实习基地。

西面缓坡下为旅游商店、停车场及派出所和工商所等单位的办公用房。

远处为豆积山和罗汉崖,在豆积山上有现代新修的豆积寺。

北面沿公路下行约l5公里处为天水市风景管理局麦积管理所检票处及办公用房。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北魏、西魏、北剧、隋、唐、宋、明、清各代均有建造、重绘或改塑。

窟龛开凿在东西长约200米、高50多米的峭壁上,以栈道相连。

现存大小窟龛209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979.54平方米。

  2、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历史

  麦积山石窟自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正式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开始,就做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工作,对部分长期以来裸露在在外的壁画塑像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进入70年代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人力物力对石窟开展了大量保护修复工作。

延续至今,研究所对石窟塑像壁画的保护工作从未停止,并且在保护修复工作中,不拘泥于现状,边修复、边总结、边提高,保护修复工艺、保护理念、保护人员力量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本次社会实践考察经过。

  麦积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能够到麦积山石窟实践、考察、学习,是我最大的荣幸。

当初刚定下来到麦积山石窟实践,我激动万分,为了在实践期间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看了《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集》、《麦积山石窟志》以及《文物保护法》等相关书籍和法律法规。

到麦积山石窟以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职工对我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很是关照,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缺乏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以及能够在石窟保护修复过程中所要忍耐的那种苦寂,总之,麦积山石窟实践之行,使我将大学里面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很多工作方面宝贵的知识,对我来说获益匪浅。

  二、考察中的几点感受

  1、对麦积山石窟的认识。

  初到麦积山给人的感觉是景色雄壮、秀丽、独特,山体耸立,颜色赤丹,洞窟密布,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随着栈道的升高,临近洞窟里面的塑像和壁画,一尊尊庄严、肃穆的造像,生动的壁画,给人以艺术的熏陶,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而深深叹服。

在短短时间内,就让我彻底喜欢上了这个精美的雕塑、丰富的内涵以及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石窟。

  2、对麦积山石窟文物价值的认识

  在考察过程中,主要是对麦积山石窟一些重点洞窟进行了考察,在麦研所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对麦积山文物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麦积山石窟造像主要以泥塑为主,时代延续强、特色鲜明。

塑像制作技法多样,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风格,极富生活情趣;壁画中保存有数幅北魏晚期的经变故事画和北周时期的“薄肉塑”伎乐飞天,极具价值;石窟形制以平面方

  形平项窟为主,兼有大型的殿堂窟和众多的小型龛窟。

,除此之外还保留有各类崖阁式建筑11座。

当然这只是一个轮廓的认识,麦积山石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仅靠一个社会时间考察认识难免有偏颇,以后还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学习认识。

  3、对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情况的认识

  在我的认识里,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这是由文物自身的特点和潜质决定的,在以往从书本上、电视上看到的一些考古知识和考古场面,总让人感觉很振奋,这也是刚开始将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相混淆产生的一种朦胧认识。

鉴于此,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相关知识,对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工作有以下一些认识:

  其一,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严谨而有序、规范而有标准的工作,实践期间,亲自看到了麦积山石窟第163窟、127窟文物保护工作,无论是在前期的方案制定,还是在开工后的每日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管理记录、实验方案等,都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其二,文物保护工作要求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不能有任何马虎和含糊,比如在处理部分脱落壁画和起甲壁画时,如果不能全神贯注,不小心碰落,结果将会不可逆转,这就要求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仔细,轻手轻脚,万万不可当作儿戏。

  其三,文物保护工作一般是任务重、时间紧。

从宏观上讲,我所实践的127窟文物保护工作是抢救性文物保护工作,霉菌需要尽快清除,脱落壁画需要尽快加固,否则霉菌会侵蚀壁画,脱落壁画将可能掉落摔碎,要求我们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工作。

从微观上讲,某一项具体的工作的时间性要求也很高,比如壁画回贴支顶加固就要求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打眼、清理、挂麻、填泥(或灌浆)、支顶等工作,如果分段完成,则会造成壁画承受力加大,造成文物损害。

总之,文物保护工作任务重、实践紧,一旦开工则必须紧张有序完成。

  其四,文物保护工作对一个人的工作精神要求严格。

我在实践中对这一点体会颇深,文物保护工作对一个人来讲是一项投入很大,但是回报较小的工作,要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苦苦探索的创新精神,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也正是因为具备了以上的精神,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工作才能够在过去这些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给了我无比的震撼,这在我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将起到无可替代的精神鼓励。

  三、考察工作中心得体会

  在查询了相关资料和工作人员交流后,我对麦积山文物保护工作有了初步认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1、文保基础工作成效显著

  麦积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在长期以来的积累沉淀和历代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成果是显著的,是富有成效的。

一方面,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工作并不拘泥于现状和某个时代,而是采取了走出去,拿进来的实用主义,不闭门造车,不固步自封,在保护工艺方面,向技术比较先进的敦煌研究院学习,在相关技术方面,和在某项技术突出的科研院所交流,正是这种积极的态度,使得保护工作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局面。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能力和工作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都说人和思想决定了某项工作水平的高低,麦研所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取得显著成果上集中体现在注重人才培养和理念提升上。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是靠外部引进、外部培训和内部培养,引进了一批学历高、专业对口的文物保护人员,采取委派工作人员参加相关文物保护培训班,内部定期不定期召开各种文物保护知识讲座,与兄弟单位联系交流等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理念提升上,其目的是针对近些年文物概念内涵外延扩大,市场经济冲击,文物保护工艺层出不穷等外部因素,为强化保护人员对文物保护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主要是组织保护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文物保护规范、最新文保成果等学习,

  培养文保工作最需求的工作精神等,效果显著。

  2、文保工作任重道远

  麦积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我过四大石窟之中,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国宝级文物,任重道远。

麦积山石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潮湿的自然环境以及文物本身的材质、工艺等,使得石窟文物存在窟内潮湿渗水、壁画脱落、壁画空鼓、岩体风化、塑像残损、塑像起甲酥碱等多种病害,且在221个洞窟中多多少少都存在,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文物和古人精神文明更好的传承给后代,文保工作面临着工作量大、抢救性任务多的局面。

首先,破解抢救性保护和选择重点保护的矛盾,要经过反复论证,将有限的保护力量投入到最需要保护的文物上面去。

其次,总结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类型,有侧重点地克服。

再次,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研究水平,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物保护本身,而是要边保护边研究,通过研究保护水平,通过保护时间促进研究水平,最终实现保护研究同进步。

  3、文保工作意义深远

  文保工作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特点,文保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文保工作对于研究麦积山石窟历史发展过程具有重大作用,通过文保工作将麦积山石窟作为实物例证来研究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规律。

况且麦积山石窟我们国家伟大的历史遗产,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发扬出去。

另外,文物保护工作与开发经济的关系紧密相连,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消费。

总之,文保工作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继承、传播、传承将会有巨大的意义,能积极促地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展现独特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鉴于文保工作的重要意义,相信在全所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麦积山文物保护工作进步无限。

  四、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1、文保工作不能仅靠本单位的经费支撑,要以课题等各种形式向区、市、省乃至国家取得支持。

  2、争取将文保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得到实现正比例提高。

  3、作为文物保护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工作一定要与文保工艺水平一样得到重视,实现同步提高。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