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4588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理工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doc

有限元上机实验报告

学生专业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一、实验设备

机械工程软件工具包Ansys

二、实验主要流程和步骤

(1)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几何、输入模型的物理和材料特性、边界条件和载荷的描述、模型检查的整个过程。

具体操作如下:

①定义文件名

②建模

③选用单元类型

④设定单元的厚度

⑤设定材料属性

⑥离散几何模型

⑦施加位移约束

⑧施加压强

⑨查看最后的有限元模型

(2)对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选择相应的求解器进行求解运算。

(3)对计算结果进行考察和评估,比如绘制应力、变形图,将结果与失效准则进行比较等。

习题1

1、已知条件

简支梁如图3.1.1所示,截面为矩形,高度h=200mm,长度L=1000mm,厚度t=10mm。

上边承受均布载荷,集度q=1N/mm2,材料的E=206GPa,μ=0.29。

平面应力模型。

X方向正应力的弹性力学理论解如下:

2、目的和要求

(1)在Ansys软件中用有限元法探索整个梁上,的分布规律。

(2)计算下边中点正应力的最大值;对单元网格逐步加密,把的计算值与理论解对比,考察有限元解的收敛性。

(3)针对上述力学模型,对比三节点三角形平面单元和4节点四边形平面等参元的求解精度。

3、实验步骤

(1)定义文件名,

(2)建模,

(3)选用单元类型

(4)设定单元的厚度

(5)设定材料属性

(6)离散几何模型

(7)施加位移约束

(8)施加压强

(9)查看最后的有限元模型

(10)提交计算

(11)查看位移

(12)查看模型X方向应力

(13)查看X方向上的应力关于X轴的位移图

模型图

位移云图

应力云图

X向应力关于X轴位移图

三角单元

三角单元模型

三角单元位移图

三角单元应力云图

三角单元X向应力关于X轴位移图

X向应力中间最大两边小,有限元解只是一种数值近似与理论解还是有误差的。

三角形单元精度低,因为它只有3个节点,自由度少。

4、实验小结

这实验让我了解有限元的解跟理论解还是有误差的,三角形单元的精度没有平面四边形单元精度高。

习题二

1、已知条件

一个正方形板,边长L=1000mm,中心有一小孔,半径R=100mm,左右边受均布拉伸载荷,面力集度q=25,如图3.2.1所示。

材料是,,为平面应力模型。

当边长L为无限大时,x=0截面上理论解为:

其中R为圆孔半径,r为截面上一点距圆心的距离。

x=0截面上孔边()应力。

所以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3.0。

图3.2.1

2、目的和要求

用四边形单元分析x=0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和最大值,计算孔边应力集中系数,并与理论解对比。

利用对称性条件,取板的四分之一进行有限元建模。

3、上机过程概述

(1)定义文件名,

(2)建模,

(3)选用单元类型

(4)设定材料属性

(5)离散几何模型

(6)施加位移约束

(7)施加压强

(8)查看最后的有限元模型

(9)提交计算

(10)查看位移

(11)查看X向应力

位移云图

应力云图

Y轴上各点X向应力

网格细分

分析:

孔处有应力集中,所以应力最大。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3,误差主要来自模型选择,材料选择,材料的性能选择及单元划分等方面。

4、实验小结

学习了对称结构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掌握了通过分析对称子件模型来找寻整体模型应力分布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验了解了网格划分大小的不一致产生计算结果的不同。

习题三

1、已知条件

如图3.3.1所示,一个外径为0.5m,内径为0.2m,高度为0.4m的圆筒,圆筒的外壁施加100MPa的压强,圆筒的内部约束全部的自由度,材料参数是密度、。

图3.3.1

2、目的和要求

使用平面单元,依照轴对称的原理建模分析。

3、上机过程概述

1定义文件名,

2建模,

3选用单元类型

4设定材料属性

5离散几何模型

6施加约束

7查看最后的有限元模型

8提交计算

10查看位移

11查看应力

3、实验内容及分析

建模图:

位移云图:

接触应力云图:

分析:

在圆筒做匀速转动的时候,圆筒内部位移很小,外部位移最大,而相对与接触应力而言,内部的上下边缘应力最大,内部中间处接触应力最小。

四:

小结与体会

学习了如何依照轴对称的原理建模,掌握了分析了各种应力强度,接触应力等内容的应力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