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4594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

《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docx

浅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与衔接

摘要: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重视并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提高历史课程教育质量,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

本文以即将覆盖全国的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对比中国史部分的教材内容,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统编版初高中教材内容对比

2020年,云南省实现了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在全省范围的覆盖,历史教师迫切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研读初、高中历史教材,了解学情,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笔者对比了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的中国史部分的内容,初步探讨了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性,并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

一.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继承性

首先,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均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以中国史部分为例,七年级上下册教材内容为中国古代史,八年级上下册内容为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呈现方式,是按时序分设单元,单元框架下设课,每课分设子目;语言表述更加强调时间,如:

“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这些词汇有助于学生明确朝代顺序,“中国境内人类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等表述则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总之,有助于学生培养时空观念,构建通史性知识体系,这符合初中生学习历史的认知水平。

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

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内容衔接,如: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相对应,但并非简单重复,其内容选取、知识阐述体现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不同梯度,要求学生在具备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历史思维,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相对应,体现了统编版教材对中国古代史朝代体系完整性的关注。

总之,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均以通史体例进行编写,有助于学生培养时空素养,构建通史性知识体系,形成对历史的宏观认识;在内容设计上既注意到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和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

其二,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均贯彻了课程标准要求的五大核心素养,在教材正文叙述、辅助栏目设置、活动课设计等项目的内容设计与编排上,均力图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融入其中。

如:

初高中历史教材均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编写,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并渗透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文按照通史体例编排,单元题目和单元导语突出时间线索和阶段特征,且教材配备了大量地图,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初高中历史教材均提供了大量的文献、图片史料,作为正文的补充或拓展,供学生阅读思考,有助于学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提升历史解释素养;教材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初、高中历史教材均介绍了中国各时期在思想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和丰硕成果,七年级下册的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高中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均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家国情怀。

其三,重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8年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明确了中学历史课程是初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注意提升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系统性,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二.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步骤,为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积极参加教材培训,加强教材研读。

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越准确,越能用好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

初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倾向,而要在课程标准“立德树人”教育发展新要求的指引下,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其次,初高中历史教师要强化教学衔接意识。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注重史实讲述且阐述细致,初中教师若照本宣科则容易使课堂沉闷乏味,如果能充分带领学生剖析教材插图反映的信息、研读史料或精心设计活动课等,无疑可以提升课堂趣味,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并初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高中历史教材史实讲述简要,偏重提纲和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可以制作导学案,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整合教材,大胆取舍,重点突破。

最后,关注史学界学术新成果并辨别使用。

统编版教材增添了不少新概念、新知识,运用了很多新的解释,如:

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将辛亥革命的性质定义为“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而非沿用之前“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提法;统编高中教材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将秦朝的建立称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这与以往其它版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说法不同。

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材运用了许多学术新成果,体现时代性,一线历史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关注学术研究新动态,及时理解新概念、新知识,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注意历史名词、历史概念的提法一致,并根据初中、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合理的解释。

研读统编版历史教材,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将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笔者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阳.浅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欠缺问题的解决方式——高中有效性课堂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

(2).

[2]丁苏霞.关于新课标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建议[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化交流),25.

[3]张朋梅.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探析——以人教版为例[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4]孟磊.试论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与教学的衔接[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5]常笑.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研究——以“鸦片战争”为例[D].山东: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