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002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docx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

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点

1.1路基

1.1.1质量标准

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填方路基

0-80

≥95

80-150

≥94

150以下

≥93

零填及挖方路基

0-80

≥95

说明:

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零填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

路床平整度:

15mm

中线高程:

+10mm、-15mm

横坡:

±0.3%

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

挖分类

回弹模量E0

弯沉值(0.01mm)

土质路基

>40Mpa

一般中湿、潮湿

一般干燥

≤288

≤245

石质路基

≥50Mpa

≤225

1.1.2路基排水

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

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或涵洞中。

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

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1.1.3挖方路基

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

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

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

当边坡为石方时,边坡临近处无建筑物需保留的可采取石方爆破,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

边坡临近处有建筑物需保护时,边坡开挖应采取人工开凿,以免对建筑物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

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贫混凝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砾)石的整体性材料作整平层,严禁用土充填。

1.1.4填方路基

1)填料要求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

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

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料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cm)

填料最小强度

(CBR)(%)

填料最大粒径

(cm)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8

10

下路床

30-80

5

10

上路堤

80-150

4

15

下路堤

150以下

3

15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0

8

10

30-80

5

10

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

2)基底处理

路堤修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3%。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在1:

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为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向内倾斜2~4%,并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

在稻田、鱼塘等地段,应先排水,淤泥层较薄的路段(小于等于2米),采取全部挖除,换填砂砾石或碎石处理。

清淤土方可用于路基边坡及中央分隔带种植用土,当软弱土层较深(H大于2.0m)时,清除表面2米范围内淤泥,再采取抛石挤淤处理,用重型压路机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路基稳定。

如遇鱼塘,可全部清除淤泥,再采取换填砂砾石或碎石处理,路基压实后要求路基表面无明显轮痕,表面密实,无弹簧现象。

3)填筑

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同一水平路基的全部宽度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

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

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或石灰土。

若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填料及压实度按下表的要求处理。

部位

填料

最低压实度(%)

重型击实标准

胸腔

填料距路床顶<80cm

砂、砂砾

93

>80cm

素土

90

管顶以上至路床顶

管顶距离路床顶<80cm

管顶上30cm以内

砂、砂砾

90

管顶30cm以上

砂、砂砾

95

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

路床顶以下0-80cm

95

80cm以下

93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

至少碾压3遍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

1.1.5填挖路基交接段处理

道路路基填方和挖方交接段处理方式为:

当挖方段挖方深度超过1.5米时,超挖深度为1.5m,若挖方段挖方高度小于1.5米时,超挖深度仍为1.5m,超挖长度均为15m(短边)。

1.2底基层、基层

1.2.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

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4%。

1)质量标准

压实度:

95%

平整度:

不大于12mm

中线高程:

+5mm,-15mm横坡度:

±0.3%

厚度容许偏差:

不大于10mm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7天无侧限浸水限抗压强度:

≥2.0Mpa

弯沉值:

主干道≤90(0.01mm)

支路≤100(0.01mm)

2)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32.5号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小时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7.5mm,级配组成如下表要求: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液限

塑性指数

37.5

100

小于28

小于9

31.5

93~100

19

75~90

9.5

50~70

4.75

29~50

2.36

15~35

小于28

小于9

0.6

6~20

0.075

0~5

水泥稳定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3)施工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须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

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18-20T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温养生。

1.2.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质量标准

压实度:

98%

平整度:

不大于8mm

厚度容许偏差:

不大于8mm

中线高程:

+5,-10mm

横坡度:

±0.3%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

3.5~4.5Mpa

弯沉值:

主干道≤45(0.01mm)

支路≤50(0.01mm)

2)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6%。

水泥材料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者。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宜采用的水泥标号为32.5号或42.5号。

水泥稳定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级配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1.5mm,级配组成如下表要求: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31.5

100

19

68~86

9.5

38~58

4.75

22~32

2.36

16~28

0.6

8~15

0.075

0~3

3)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同底基层,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3稀浆封层

1.3.1材料

1)改性乳化沥青

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

指标

要求

试验方法

1.18mm筛上剩余量%

不大于0.1

T0652

贮存稳定性(5d)

不大于5%

T0655

粘度C25,3 (秒)

12~60

T0621

蒸发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60%

T0651

蒸发残留物性质

针入度25℃0.1mm

40~100

T0604

延度

5℃cm

不小于20

T0605

软化点℃

不小于53

T0606

2)石料

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

1.3.2性能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技术指标

要求

试验方法

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1h

<800g/m2

T0752

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WT

<450g/m2

T0755

稠度

2~3cm

T0751

1.3.3施工技术要求

1)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

2)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

4)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摊铺,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5)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

6)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

7)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分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

1.4沥青面层

面层设计为SMA改性沥青砼路面,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

1.4.1质量标准

压实度:

≥98%(马歇尔试验)

平整度:

σ不大于1.2mm,IRI不大于2.0m/Km

厚度容许偏差:

主干道:

总厚度-5%,上层厚-4mm

中线高程:

±15mm

横坡度:

±0.3%横向力系数:

≥54

宽度:

±20mm透水系数:

10ml/min

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

不小于0.8mm

弯沉值:

主干道≤28(0.01mm)

支路≤32(0.01mm)

1.4.2材料

1)基质沥青

应用于本项目路面面层的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

本次沥青全部采用A级70号沥青,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70号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

试验项目

70号

试验方法

A级

针入度(25℃,100g,5s)o.1mm

60~80

T0604

延度(5cm/min,15℃)cm

不小于100

T0605

软化点(R&B)℃

不小于46

T0606

闪点℃

不小于260

T0611

蜡含量(蒸馏法)%

不大于2.2

T0615

密度g/cm3

实测记录

T0603

溶解度%

不小于99.5

T0607

质量变化%

不大于±0.8

T0610或T0609

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61

T0604

残留延度10℃cm

不小于6

T0605

2)改性沥青

聚合物改性沥青改性剂的掺量按内掺法计算,采用SBS类改性沥青,剂量宜为3%~5%,其技术要求如下表。

聚合物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

技术指标

SBS(I类)I-D

试验方法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0.2

T0604

针入度25℃,5S(0.1mm)不小于

40

T0604

延度(5cm/min,5℃)cm不小于

20

T0605

软化点(R&B)℃不小于

65

T0606

闪点℃不小于

230

T0611

运动粘度135℃(Pa.S)不大于

3

T0625

T0619

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T0661

溶解度%不小于

99

T0607

弹性恢复25℃(%)不大于

80

T0662

3)改性乳化沥青

沥青层之间应设粘层,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要求

试验方法

1.18mm筛上剩余量%

不大于0.1

T0652

贮存稳定性(CH5)

<5

T0655

粘度C25,3(秒)

8~25

T0621

蒸发残留物含量%

≥50

T0651

4)粗集料

根据重庆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

沥青砼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表面层

其他层

试验方法

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26

28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

30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60

2.50

T0304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18

T0312

坚固性不大于%

12

12

T0314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3

5

T0320

集料磨光值(面层集料)不小于

42

---

T0321

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5

4

T0616(表面)

T0663(其他)

具有一个破碎面%

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

100

90

90

80

T0346

5)细集料

SMA表面层细集料应采用专用的细料破碎机生产的机制砂。

当采用普通石屑大体时,宜采用与沥青黏附性好的石灰岩石屑,且不得含有泥土、杂物。

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

6)填料:

沥青砼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料,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的要求。

7)抗剥落剂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

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8)SMA纤维稳定剂:

SMA纤维稳定剂采用木质纤维素,其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通常情况下用于SAM路面的木质纤维素不宜低于0.3%,其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1.1的要求。

1.4.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

1)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需满足下表的要求

混合料类型

SMA-13

AC-16C

AC-25

筛孔(mm)

通过率%

31.5

100

26.5

90~100

19.0

100

70~90

16.0

100

90~100

60~83

13.2

90~100

70~92

51~76

9.5

50~75

60~80

40~65

4.75

20~34

34~62

24~52

2.36

15~26

20~48

14~42

1.18

14~24

13~36

10~33

0.6

12~20

9~26

7~24

0.3

10~16

7~18

5~17

0.15

9~15

5~14

4~13

0.075

8~12

4~8

3~7

2)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表

技术指标

要求

SMA-13

AC-16C

AC-25

马歇尔稳定度(KN)

≥6.0

≥7.5

≥8.0

空隙率VV%

3.0~4.0

3.0~6.0

3.0~6.0

矿料间隙率VMA%

≥17.0

≥14.0

≥13.0

沥青饱和度VFA%

75~85

70~85

65~70

浸水马歇尔实验残留稳定度%

≥80

≥75

-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80

≥75

-

击实次数(双面)

50次

75次

75次

600C,0.7MPa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DS(次/mm)

≥3000

≥2800

-

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με)不小于

2500

1.4.4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沥青透层油及粘层油

在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在各沥青混凝土层间均要求进行粘层油的洒布。

透层油和粘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在混凝土路面上洒布透层油,在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面层结合良好。

透层油用煤油稀释沥青,粘层油用改性乳化沥青。

②在基层养生结束并清除基层表面松散颗粒的尘土后,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沥青洒布量0.8~1.2Kg/m2,洒布透层沥青的基层上应禁止除施工车辆外的一切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在其上通行也应慢速行驶,严禁在其上调头,转弯,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修补;并应尽快洒布稀浆封层,待稀浆封层满足相关要求后铺筑沥青砼下面层。

③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

洒布前,应认真检测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

④粘层油的洒布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不能污染环境。

2)面层

①透层油、稀浆封层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立即铺筑上一面层沥青混凝土。

②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

③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

④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

⑤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

⑥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小于98%,以室内马歇尔试件密实度为准)。

⑦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

⑧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

⑨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

⑩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

C后方可开放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