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124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测试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选择题

1.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

1085年),南方各路按户均田亩数从多到少依次是江东、江西、两浙、福建,中举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福建、两浙、江西和江东。

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A.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B.人地关系影响社会文化倾向

C.科举制为平民提供上升通道D.经济重心南移彬动文化转移

2.《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

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

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

学者如此判断的理由是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3.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4.2017年是中国传统的鸡年。

早在先秦时期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与我国传统生肖文化形成相关的是

A.西方海洋文明的影响B.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

C.古代文学艺术的推动D.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

5.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直隶一些地区,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而100亩以上者占17%。

雍正二年(1724年),官庄、旗地与屯田合计约0.54亿亩,仅占全部拼地面积的4%。

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

这说明,这一时期

A.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B.土地过度集中现象较为严重

C.政府对土地管理失去控制D.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

6.王家范在谈到中国古代农业时指出,“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一切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就像独生子,必得挑起“大家庭”的全部重负。

作者意在强调

A.农业负担过重阻碍农业的发展B.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C.中国古代经济畸形发展D.封建王朝赋役苛重

7.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出现由近及远的排列应是(  )

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

8.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秦汉

117(全国)

5.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3.85

1.925

1.925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6.42

3.21

3.21

A.北方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盛极而衰B.南方广大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C.南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向平衡D.农耕经济重心已经最终实现南移

10.《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

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

据此可以推测

A.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B.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D.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11.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

“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

……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

”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

由此可以看出

A.我国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C.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D.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

12.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

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C.弥补生产材料不足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

13.“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

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14.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

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反映了宋代

A.税制发生重大调整B.土地私有不断深化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1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噢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二、非选择题

16.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整理

材料二

对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

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

……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

一个长期视角》

材料三

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

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

公家之积,只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见得糠秕。

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摘自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并说明国家农贷不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状态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

17.归纳小农经济的特性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_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

试卷答案

1.B

2.D

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因此使得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得到缓解,故D项正确;AB两项北方朝廷政治清明和重用汉人与史实不符;虽然有王景治理黄河,水利发达有些夸大,故C项排除。

3.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经济数据变化非常小,所以,BD两项说法都是错误的。

数据只说了江西的数据,没有与其它省份进行比较,D项说法不对。

故答案选A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名师点睛】

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原因:

①影响经济转型的制度性因素——土地私有制。

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它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②影响经济转型的政策性因素——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的兼并战争的需要。

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

但到封建社会后期它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社会进步。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③影响经济转型的经济结构因素——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

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交纳赋税。

由于沉着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④影响经济转型的思想观念因素:

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为立国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4.B

依据题意中国先秦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肖文化形成与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相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成时期,故正确答案为B项。

中国属于大河文明,故A项错误。

C、D两项在题文中都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5.A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可知康乾时期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比例比较大,体现了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A项正确。

B项土地过度集中的现象,与题干中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比例比较大的信息不符,排除。

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比例比较大,说明政府一定程度上严格控制土地兼并,排除C。

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而是强调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

抓住题干信息“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等即可知道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

6.B

材料中的“也意味着国家一切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就像独生子,必得挑起“大家庭”的全部重负”这一信息说明农业的负担过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依靠。

正是因为负担过重,所以农业发展受到了阻碍。

所以本题应选A。

“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一切……的全部重负”,这句话中,“意味着”之后的语言应作者强调的,所以B项不对。

CD两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7.考点: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

分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由近及远”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农业进行思考.

解答:

①便民图纂是中国明代反映苏南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②屈辕犁是唐代出现的,③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鼓风装置,④二牛抬杠是西汉是出现的犁耕技术.所以由近及远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故选C.

8.D

试题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人民耕田的数目和产量发生了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②③④都是变化的原因,故D项正确。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铁力牛耕  

9.B

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南方的粮食亩产水平远远高于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南方广大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故B选项正确;北方地区粮食亩产水平仍然在提高,故不能说明北方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盛极而衰,故A选项错误;南方的粮食亩产水平远远高于北方,说明南方水平超过北方,故C选项错误;农耕经济重心最终实现南移在宋代,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0.C

根据题干东汉地主田庄式经营,生产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可以闭门为市,不需要外界供给,这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特征,C项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的相关信息,排除A。

题干没有体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排除B。

题干强调地主田庄式经营的特点,与生产技术的提高无关,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A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以知道,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

B项中领先世界不符合题意,排除。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故C项错误。

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12.C

本题考查汉朝的农业政策。

材料反映了汉朝武帝以后两位皇帝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出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下令给予贫困的农民少量的土地、种粮及其他农具、器物等。

这些“扶贫”措施暂时缓解农民生产方面的困难,以弥补农民生产材料的不足,故选C。

A、D两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汉朝皇帝主要解决农民暂时困难问题,并非增加地主的经济收入,故B项错误。

13.考点:

25: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需要掌握小农经济停滞性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实质”和对“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的分析理解.

解答:

注意限定信息“实质”,依据题干“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与欧洲的农业生产相比具有停滞不前的特点,故D项正确.

脆弱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BC两项不是实质性问题,应排除.

故选D.

14.答案:

B

分析:

根据材料中的“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说明宋朝时期通过立法保护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反映税制的变化,排除A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

宋朝对土地买卖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使土地私有制渐趋成熟,促进了租佃制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15.答案:

B

分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

庄园中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C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时有发生”,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庄园经济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

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16.答案:

(1)特征:

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賑灾救济性质。

(2)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

必将导致贫富分化。

(3)困境:

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

分析:

(1)表格一为“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分析表格可见在用途类别上基本上都是“生产和消费并贷”据此概括出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的特点;在依据“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中的“事由”及“赈贷物”可概括出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和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的特点。

(2)目的:

依据“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可归纳概括出调节贫富差距、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依据“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可归纳出扩大国家经济来源;依据“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可归纳出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

原因:

“不贫不富”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难达到,其原因可结合封建私有制下的阶级剥削来回答即可。

(3)“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可概括为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可得出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

17.

(1)分散性

(2)脆弱性(3)落后性(4)封闭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散性:

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封闭性: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

落后性:

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

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