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196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docx

古汉语语法综合练习

古代汉语语法综合练习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代码填写在下面的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B

C

B

A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A

A

A

B

B

D

D

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属于人称代词做定语的是()

A.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C.鈞是人也,或爲大人,或爲小人。

D.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2.下列句子中,用介词引进动作行

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

B.萬嘗與莊公戰,獲乎莊公。

C.百里奚舉於市。

D.厚者爲戮,薄者見疑。

3.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活用为一

般动词的一句是()

A.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

B.止子路宿,殺鷄爲黍而食之。

C鄂侯争之急,辯之疾,故脯鄂侯。

D.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

4.下列句子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

法的一句是()

A.(令子蘭)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B.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C.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D.益烈山澤而焚之。

5.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做状语表

示对人态度的一句是()

A.友風而子雨。

B.孟嘗君客我。

C.爾三人當父事丞相。

D.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6.下列句子中,“之”作介词,位

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之成为表示时间状语的一句是()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C.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D.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

7.下列句子中,含有及物动词用作

使动词的一句是()

A.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B.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C.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

D.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

8.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肯

定性无定代词的是()

A.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B.诸將皆莫信。

C.彼一時也,此一時也。

D.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9.下列句中“與”作连词,连接并列

关系的一句是()

A.吾與女弗如也。

B.來!

予與爾言。

C.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D.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

10.下列判断句中,用了系词的一句

是()

A.是炎帝之少女。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D.是是帚彗,有兵,年大孰。

11.下列句中“王”的词性与其他三

句不同的一句是()

A.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

B.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爲

寶。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乃丹書帛曰:

“陳勝王。

12.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

使动的一句是()

A.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

B.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13.下列句子,含有意动用法的一句

是()

A.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B.俗潔其身,而亂大倫。

C.閒静少言,不慕榮利

D.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14.下列句子中,介词“爲”用来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

A.然则今有美堯、舜、鲧、禹、湯、武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爲新聖笑矣。

B.寡君使群臣爲魯、衛請,日無令與師陷入君地。

C.淮陰人爲余言,韓信雖爲布衣時,其志與衆異。

D.君爲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5.下列句中“與”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的一句是()

A.孫臏嘗與涓俱學兵法。

B.蜩與學鳩笑之。

C.吾與女弗如也。

D.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16.下列句中的“以”作介词引进动

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的一句是()

A.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B.信喜,謂漂母曰:

“吾必有以重報母。

C.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

D.夫夷以近,則游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17.下列句子,含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

A.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C.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D.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

18.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A.湯湯乎,民無能名焉。

B.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衆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C•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

D.宣子言兑,乃輕幣。

19.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使动

的一句是()

A.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

B.乃幽武,置大窖,絕不飲食。

C.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D.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以老師。

20.下列句子,含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洞庭波兮木葉下。

C.人不難以死免其君。

D.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下面的表格。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2

3

4

5

6

7

8

AC

ABC

AB

ABD

BD

ACDE

ABCD

ADE

9

10

11

12

13

14

15

AB

BDE

CE

ABD

ABD

ADE

BDE

1.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

A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

制海,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

B.齊恒任戰而伯天下。

C.約從散横,以抑强。

D.夫徒處而致利,……雖古五帝、三王、五伯,常欲坐而致之。

E.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盡。

2.下列句子中,有名词做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的句子有(

A.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B.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斬。

C.將軍身被堅執銳,誅暴,

功宜爲王。

D.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E.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有

()

A.宣子爲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宣子说,乃輕幣。

B.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C.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

D.士卒亦多樂從廣而苦程不識。

E.其達士,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4.下列句子中,“乎”用作介词的有()

A.志乎古,必遺乎今。

B.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

C.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D.或問乎曾西曰:

“吾子與子路孰賢?

E.然后知吾嚮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5.下列句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表示

处所的有()

A.項王乃復引兵而東。

B.横歴天下,廷說諸侯之王。

C.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D.澤居苦水者,買庸而决竇。

E•顺流而東行,至于。

6.下列句中,“其”用作语气词的是

()

A.一之爲甚,其可再乎?

B•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C.《詩》曰: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其是之謂乎?

D.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

E.安陵君其許寡人!

7.下列各句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A.氏何厌之有

B.楚君之惠,末之敢忘

C.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8下列判断句中,“是”不用作系词而是指示代词的是()

A、夫颛臾,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此必是豫让也。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D、日月星辰瑞历,是禹荣之所同也。

E、夫国亦有(社鼠)焉,人主左右是也。

9、下列各句中,介词“为”用于被

动句的是()

A、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B、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C、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E、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0、《武传》:

“律知武终不可胁,

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客中,绝不饮食。

”其中,使动用法的动词是()

A、胁

降C、置D、

饮E、食

11、《老子》: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其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A、小

B、

C、

D、

E、

甘、美、安

12、

下列各句中,加

“以”用作

连词的是()

A、(形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B、古之民朴以厚,分之民巧以

伪。

C、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

D、关中阻山河四塞。

地肥饶,可都以霸。

E、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3、《许行》:

“《鲁颂》日:

’戎认是膺,荆舒是惩。

’周公方且膺之,于是之学,亦为不善变

矣。

”其中前置的宾语是(

A、戎狄

B、

荆舒

C、

D、

E、之

14、下列各句中,有“之”用作前置宾语的语句是()

A、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B、氏何厌之有?

C奉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D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E、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

15.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式(有被动形式标志)的是()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及赋《离骚》。

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宽宠弟乎?

D.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

败。

E.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说明下列各句中加•号连词的用

法(10分)

示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史记•项羽本纪)

说明;“及”连词,连接两个作宾语

的名词,表示并列。

相当于“和”.

1.[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

(马中锡:

狼传)

2.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

(柳宗元:

捕蛇者说)

3.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清

稗类钞•婉贞胜英人于庄)

4.事成,犹得圭寸侯;事败,易以亡。

(史记•项羽本纪)

5.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不告。

”(论语•宪问)

6.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

(史记•乐毅列传)

7.战则请从。

(左传•庄公十年)8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愈•师说)

9.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

••

为云梯,必取宋。

“(墨子•公输)

10.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

(史记•晋世家)

四、说明下加•号介词“以”、“于”的用法(注意古今汉语介词结构位

置的异同,5分。

示例:

请勾践女女于大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国语•越语

••

上)

说明:

“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相当于“在”或“到”。

1.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

精铜铸成。

(后汉书•衡传)

2.此天以君授孤也。

(同上)

3.业精于勤荒于嬉。

(愈:

进学解)

••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杜牧:

阿房宫赋)

5.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三

国志•诸亮传)

五、举例说明介词“以”与连词“以”

的区别。

六、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示例: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庄子•养生主)

说明:

介词,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相当于“的”。

1.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

捕蛇者说)

2.夫衣之于寒,不待轻煖。

(晃错:

论贵粟硫)

3.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

(端淑:

为学一首示子侄)

4.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同上)

七、分析下列句中带・号各词的构成,并说明它在句中的用法:

示例:

举欣欣然有喜色。

(孟子•梁惠王上)

欣欣然一一形容词。

然一一形容词词尾。

“欣欣然”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谓语“有”。

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

(论语•述而)

2.禹攻有扈。

(庄子•人间世)

3.邹忌脩八尺有余。

(战国策•齐

策)

4.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孑L雀东南飞)

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

经•邶风•静女)

7.—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诗经•豳风•七月)

8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卫

风•氓)

9.闻之,欣然规往。

(潜:

桃花源

记)

10.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

旅百万,、白满朝,而蕞尔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哉!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