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264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氧化亚铜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

氧化亚铜

一、单选题

1.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

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

上层液体呈橙红色

氧化性:

B

溶液中加入

溶液,生

白色沉淀不溶解

溶液已经变质

C

向盛有

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溶液变蓝绿色,试管底有红色沉淀

氧化性:

大于

D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的铝滴落

生成

熔点比

 

A.AB.BC.CD.D

3.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2Cu+=Cu2++Cu。

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

某同学对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进行验证,每一次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由此推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

加入试剂

稀硫酸

浓硫酸

稀硝酸

浓硝酸

实验现象

产生红色固体,溶液呈蓝色

加热,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

 

A.只有Cu

B.只有Cu2O

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

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

4.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1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g的该混合物在过量的CO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A.1.6agB.(a-1.6)gC.(a-3.2)gD.无法计算

5.为探究某铜的硫化物组成,取一定量硫化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的H2O2和BaCl2的混合液中,得到白色沉淀4.66g;将灼烧后的固体(仅含铜与氧2种元素)完全溶于100mL1mol/LH2SO4中,过滤,得到0.64g红色固体,将滤液稀释至200mL,测得c(Cu2+)=0.1mol/L。

已知:

Cu2O+H2SO4=CuSO4+Cu+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白色沉淀亚硫酸钡

B.原铜的硫化物中n(Cu)∶n(S)=2∶3

C.最后所得的溶液最多可以溶解铁1.12g

D.灼烧后的固体中n(Cu2O)∶n(CuO)=1∶1

6.已知:

Cu2O+H2SO4=Cu+CuSO4+H2O。

某红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其组成,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固体全部溶解,则发生的离子反应只有:

Fe2O3+6H+=2Fe3++3H2O

B.若固体部分溶解,则样品中一定含有Cu2O,一定不含有Fe2O3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则样品中n(Fe2O3):

n(Cu2O)为2:

1

D.另取ag样品在空气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9(b-a)/a

7.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

某学习小组取0.98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A到B的过程中有0.005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18g水

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A

D.图1中A和B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

8.已知CuO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O+2H+═Cu+Cu2++H2O。

现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得到混合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Cu2O只作氧化剂

B.若有28.8gCu2O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0.2NA

C.Cu2O的稳定性比CuO弱

D.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说明CuO已分解

二、多选题

9.已知有反应:

Cu2O+2H+=Cu+Cu2++H2O,则可用来检验氢气还原CuO所得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的试剂是(  )

A.稀硝酸B.稀硫酸C.盐酸D.浓硫酸

10.向13.6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2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1L,反应后溶液恰好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19.6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C.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三、综合题

11.某化学研究小组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1):

如右下图装置,电源接通后,与电池负极相连的铜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铜丝由粗变细。

电解开始30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然后开始出现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

随着沉淀量的逐渐增加,橙黄色沉淀慢慢聚集在试管底部,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

(实验2):

将实验1中试管底部的橙黄色沉淀取出,分装在两

支小试管中,以后的操作和现象如下:

序号

操作

现象

滴入稀硝酸溶液

沉淀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最终得到蓝色溶液。

滴入稀硫酸溶液

橙黄色沉淀转变为紫红色不溶物,溶液呈现蓝色

阅读资料:

常见铜的化合物颜色如下: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氯化铜

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氢氧化亚铜(不稳定)

橙黄色

碱式氯化铜

绿色

氢氧化铜

蓝色

氧化亚铜

砖红色或橙黄色

氯化亚铜

白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的常见正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最终试管底部橙黄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电解开始30s内,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2中①、②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12.Fe2O3、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

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

红色粉末是Cu2O

(1)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溶液。

(2)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__________。

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5)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

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设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题意,则有

64x+144y=27.2……①

由Cu→Cu(OH)2、Cu2O→2Cu(OH)2可得34x+68y-16y=39.2-27.2……②

解得x=0.2、y=0.1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0.1=2∶1,A正确;

B、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0mol+(0.2mol×2+0.1mol×2)/3=1.2mol,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0.5L=2.4mol/L,B不正确;

C、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mol×(0.2mol×2+0.1mol×2)/3=4.48L,C正确;

D、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1.0mol-0.2mol×2-0.1mol×2×2=0.2mol,D正确。

答案选B。

2.A

【解析】

【详解】

A.氯水与

反应,生成溴,苯的密度大于水,则苯萃取溴后,有机层在上层,呈橙红色,氧化性:

,A正确;

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可氧化BaSO3生成BaSO4沉淀,则不能确定

溶液是否变质,B错误;

C.

与盐酸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在反应中,氢离子不表现氧化性,C错误;

D.熔化的铝不滴落,D错误;故答案为:

A。

3.D

【解析】

【分析】

Cu2O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2Cu+=Cu2++Cu,Cu2O和Cu都能与浓硫酸、稀硝酸、浓硝酸等强氧化性物质反应,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判断。

【详解】

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2Cu+═Cu2++Cu,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红色固体为铜,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由此可推出原红色固体里一定有Cu2O,对于溶液中的红色固体铜,一种可能是原来有一部分,Cu2O和硫酸反应生成一部分,另一种可能是全部由Cu2O和硫酸反应生成的,因此可得出结论,红色固体里一定有Cu2O,可能有铜,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金属氧化物与C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金属铁以及铜,则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则混合物中氧元素与稀硫酸中氢元素结合生成水。

所以根据稀硫酸的物质的量=0.05L×2mol/L=0.1mol可知,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0.1mol,其质量=0.1mol×16g/mol=1.6g,所以最终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1.6)g;

答案选B。

5.D

【解析】

【分析】

铜的硫化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的气体是SO2,将其通入盛有足量的H2O2和BaCl2的混合液中,发生反应:

H2O2+SO2=H2SO4,BaCl2+H2SO4=BaSO4↓+2HCl,得到4.66g白色沉淀是BaSO4,可根据沉淀计算S元素的物质的量;灼烧后的固体可能为CuO、Cu2O中至少1种,将其溶解在稀硫酸中得到0.64g红色固体物质是Cu单质,证明含有Cu2O,根据Cu单质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Cu2O的物质的量,利用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可判断出是否含有CuO及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n(S)=n(BaSO4)=4.66g÷233g/mol=0.02mol,0.64g红色固体物质是Cu单质,n(Cu)=0.64g÷64g/mol=0.01mol,则根据方程式Cu2O+H2SO4=CuSO4+Cu+H2O中相应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可知n(Cu2O)=n(Cu)=0.01mol,则其反应产生的Cu2+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在酸溶解金属氧化物后得到的溶液中Cu2+的总物质的量是=0.1mol/L×0.2L=0.02mol>0.01mol,说明有0.01molCu2+是CuO与硫酸反应生成,则根据CuO+H2SO4=CuSO4+H2O,则n(CuO)=0.01mol。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A错误;

B.原铜的硫化物中Cu元素的物质的量为n(Cu)=n(CuO)+2n(Cu2O)=0.01mol+2×0.01mol=0.03mol;原铜的硫化物中S元素的物质的量0.02mol,所以n(Cu)∶n(S)=3∶2,B错误;

C.100mL1mol/LH2SO4的物质的量是n(H2SO4)=0.1L×1mol/L=0.1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最后的溶液为FeSO4,所以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解Fe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质量为0.1mol×56g/mol=5.6g,C错误;

D.根据前面计算可知n(Cu2O)=n(CuO)=0.01mol,所以灼烧后的固体中n(Cu2O)∶n(CuO)=1∶1,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成分的判断及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知识。

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学会用守恒方法计算是本题解答的关键,难度较大。

6.D

【解析】

【分析】

若固体全部溶解,如含有Cu2O,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Cu2O+2H+═Cu+Cu2++H2O,则一定含有Fe2O3,可氧化Cu生成铜离子,若固体全部溶解,Fe2O3和Cu2O恰好反应,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可能不变红色;加热发生反应2Cu2O+O2=4CuO,固体质量增重,根据固体增重利用差量法计算Cu2O的质量,最后计算质量分数,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固体全部溶解,若固体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Cu生成,Cu恰好能将Fe3+还原为Fe2+,故A错误;

B.固体若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Cu生成,Cu能将Fe3+还原为Fe2+,剩余铜,故B错误;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因为Cu2O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SO4,而H2SO4不能溶解Cu,所以混合物中必须有Fe2O3存在,使其生成的Fe3+溶解产生的Cu,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说明样品中n(Fe2O3):

n(Cu2O)为1:

1,故C错误;

D.

m(Cu2O)=

=9(b-a)g,

故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9(b-a)/a,故D正确;

故选:

D。

7.B

【解析】

【详解】

0.98gCu(OH)2物质的量为0.98g÷98g/mol=0.01mol,若全部生成CuO,则质量为0.01mol×80g•mol-1=0.8g,所以A点是CuO;若全部生成Cu2O,则质量为0.005mol×144g•mol-1=0.72g,所以B点是Cu2O;

A.根据反应方程式4CuO

2Cu2O+O2↑可知,A到B的过程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1mol,A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Cu(OH)2

CuO+H2O、4CuO

2Cu2O+O2↑可知,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0.01mol×18g/mol=0.18g,B正确;

C.10gCuO中所含Cu元素的质量为:

×64g=8g,观察图2可知,表示CuO的是B曲线,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A、B的化学式依次为CuO、Cu2O,D错误;

答案选B。

8.B

【解析】

【分析】

A、根据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

B、根据n=

计算出28.8gCu2O物质的量,反应Cu2O+2H+═Cu+Cu2++H2O中,1mol氧化亚铜完全反应注意1mol电子,据此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

C、高温下氧化亚铜被氧化铜温度;

D、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详解】

A、反应Cu2O+2H+═Cu+Cu2++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2价,部分降低到0价,则Cu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误;

B、反应Cu2O+2H+═Cu+Cu2++H2O中,1mol氧化亚铜完全反应注意1mol电子,28.8gCu2O物质的量为:

=0.2mol,0.2mol氧化亚铜完全反应转移了0.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B正确;

C、二者稳定性需要根据所处条件分析,在温度不是很高时CuO比氧化亚铜稳定,在高温的时候,氧化亚铜比氧化铜稳定,故C错误;

D、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不能说明CuO已分解,因为CuO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也呈蓝色,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铜及其化合物性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稳定性判断等知识,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9.B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氢气还原CuO所得的红色固体中有Cu,可能含Cu2O,由Cu2O+2H+=Cu+Cu2++H2O及Cu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则加稀硫酸或稀盐酸若得到蓝色溶液,则证明含Cu2O,否则不含;而稀硝酸、浓硫酸均具有强氧化性,与Cu反应,则不能检验,故选BC。

【点睛】

把握信息中的反应及Cu与稀硫酸、盐酸不反应。

10.BC

【解析】

【详解】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1L,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n(NaOH)=0.5mol/L×1L=0.5mol,沉淀为Cu(OH)2,质量为19.6g,其物质的量n[Cu(OH)2]=

=0.2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n[Cu(O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n[Cu(OH)2]=0.2mol。

A.设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有64x+144y=13.6,根据铜元素守恒有x+2y=0.2,联立方程解得x=0.1,y=0.05,则:

n(Cu):

n(Cu2O)=0.1mol:

0.05mol=2:

1,A正确;

B.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n(HNO3)=n(NO)+n(NaNO3),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

3n(NO)=2n(Cu)+2n(Cu2O),所以3n(NO)=2×0.1mol+2×0.05mol,解得n(NO)=0.1mol,根据Na元素可知n(NaNO3)=n(NaOH)=0.5mol/L×1L=0.5mol,所以n(HNO3)=n(NO)+n(NaNO3)=0.1mol+0.5mol=0.6mol,所以原硝酸溶液的浓度c(HNO3)=

=2.4mol/L,B错误;

C.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OH与Cu(NO3)2反应,剩余的NaOH与HNO3反应,最后为NaNO3溶液,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HNO3)+2n[Cu(NO3)2]=n(NaNO3),所以n(HNO3)=n(NaNO3)-2n[Cu(NO3)2]=0.5mol-2×0.2mol=0.1mol,C错误;

D.由B中计算可知n(NO)=0.1mol,所以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V(NO)=0.1mol×22.4L/mol=2.24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C。

11.+1+2Cu2O2H++2e-==H2↑Cu+Cl-—e-=CuCl↓3Cu2O+14H++2NO3-=6Cu2++2NO↑+7H2OCu2O+2H+=Cu+Cu2++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氯化铜、氧化亚铜判断铜的化合价;根据固体颜色判断试管底部橙黄色沉淀的物质成分;

(2)根据放电顺序及实验现象判断生成物,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3)根据实验现象确定生成物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详解】

(1)铜有+1价和+2价,据实验1的现象说明橙黄色沉淀较稳定,再结合铜的化合物的颜色知该物质应为Cu2O,而Cu2O也符合实验2中的要求;

(2)在阴极上H+放电,反应为2H++2e-═H2↑,而阳极为铜,电极本身失电子,铜失电子生成亚铜离子进入溶液,亚铜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亚铜白色沉淀即反应为Cu-e-+Cl-═CuCl↓;

(3)根据实验现象及硝酸和氧化亚铜的性质、及常见铜的化合物颜色判断,生成物是一氧化氮、硝酸铜和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3Cu2O+2H++2NO3-=6Cu2++2NO↑+7H2O;

②根据实验现象及常见铜的化合物颜色,生成物是铜、硫酸铜和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

12.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溶液变为血红色不合理Cu能将Fe3+还原为Fe2+Fe2O3和Cu2O的混合物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解析】

【分析】

(1)假设3: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Fe2O3、Cu2O都是红色粉末,所以红色物质可以是两者的混合物;

(2)滴加KSCN溶液,Fe3+遇到KSCN溶液呈红色;

(3)根据Cu2O遇到酸产生Cu,Cu能与Fe3+反应进行判断;

(4)若固体全部溶解,则一定存在Fe2O3和Cu2O,根据物质的相关性质书写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5)利用铜原子守恒找出关系式:

Cu2O~2CuO~O,根据质量差(b-a)就是氧原子的质量,计算出Cu2O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分数。

【详解】

(1)假设3: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Fe2O3、Cu2O都是红色粉末,所以红色物质可以是两者的混合物;

(2)若假设1成立,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中含有Fe3+遇到KSCN溶液呈红色;

(3)如果混合物中含有Cu2O,遇到酸产生Cu,Cu能与Fe3+反应:

2Fe3++Cu=2Fe2++Cu2+,则加入KSCN溶液也不变色,所以此种说法不合理;

(4)固体全部溶解,则一定存在Fe2O3和Cu2O,因为Cu2O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SO4,而H2SO4不能溶解Cu,所以混合物中必须有Fe2O3存在,使其生成的Fe3+溶解产生的Cu,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5)Cu2O加热变成了氧化铜,根据铜原子守恒,加热后质量增加的就是氧元素的质量,根据关系式:

Cu2O~2CuO~O,增加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就是Cu2O的物质的量,n(O)=

mol=n(Cu2O),Cu2O的质量分数是:

×100%=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